Pi Store
更多

奏折:近期值得关注的操作系统资讯

2023 年 04 月 17 日

代号「上天」的 Ubuntu 23.04,口碑似乎在奔向相反方向;从资源管理器到设置,来看看 Windows 11 预览体验版各通道都更新了啥;Android 14 首个测试版本问世,开发者预览版中的对比度条件却被打回重造……欢迎查收本期系统与软件主题《奏折》。


代号「上天」的 Ubuntu 23.04,口碑似乎在奔向相反方向

@PlatyHsu:如无意外,主流 Linux 发行版 Ubuntu 本周四(4 月 20 日)就要按照预定时间表发布新版 23.04 了。按照其一贯的形容词 + 动物命名规则,23.04 的「辈分」轮到了字母 L,定为 Lunar Lobster(月上龙虾?),这个脑洞选择也让 Ubuntu 收获了史上第一个上天的吉祥物。

众所周知,Ubuntu 惯例在每年 4 月和 10 月发布两次,逢偶数年 4 月发布的是「长期支持」(LTS)版本,有五年的支持周期;其他都是短期版本,只有九个月支持周期。因此,即将发布的 23.04 也是一个短期版本。

Ubuntu 早些时候已经发布了 23.04 的 beta 版,每日构建版(下载)也基本接近最终状态。从功能上看,23.04 的更新幅度不大;除了预装软件的惯常更新,主要有这么几个看点:

新版安装程序:从经典的 Ubiquity 换为新版的 Ubuntu Desktop Installer,特点是前端用谷歌主导的跨平台框架 Flutter 写成。目前而言,这个新安装器主要只是界面更时尚,在实际使用中和以前差异不大;毕竟除了最关键的分区环节,其他步骤基本也就只是一眼扫过,而 Ubiquity 的表现本来就不算差。(安装过 Fedora 的朋友应该都会对 Anaconda 安装器那个莫名其妙的分区步骤印象深刻。)

桌面体验改进:这严格来说是 GNOME 桌面环境的更新,而不仅限于 Ubuntu:由于 GNOME 44 在上个月底正式发布,也就正好赶上了 Ubuntu 23.04 的车。这版的关注重点在于设置界面:辅助功能、鼠标和触控板、声音等界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翻新;网络设置中可以用二维码分享密码,可以直接连接 WireGuard 服务;菜单栏的快捷设置面板可以显示蓝牙设备列表、后台应用列表;等等。

新版快速设置面板
WireGuard 支持

当然,还有最让人泪流满面的:文件选择器界面支持显示缩略图了……(是的,这竟然可以是一项 2023 年的新功能。)

新增 140MB 的官方「迷你版」: 从 23.04 开始,Ubuntu 将会官方发布并支持一种新的 mini ISO,尺寸仅有 140MB,主要面向网络安装的场景。用户可以直接通过 UEFI 界面启动安装,通过 TUI 界面选择目标版本,然后镜像会被直接下载到内存中,完成后续引导和安装。

Ubuntu mini-ISO 启动界面

不过,相比于小幅迭代的功能,Ubuntu 的口碑问题可能是更有讨论意义的。

但如果你对 Linux 社区的讨论有所关注,可能注意到 Ubuntu 这几年的名声有走下坡路的趋势:在很多资深用户口中,Ubuntu 不再是那个可以放心推荐的「默认选项」或「新手优选」了,反而是需要「三思而行」的选择。

究其原因,主要是 Ubuntu 在推行 Snap 软件包和 Ubuntu Pro 订阅服务这两项功能时,用力过猛、沟通不畅。这引起了人们对其背后英国公司 Canonical 的质疑,认为 Canonical 是将商业目标放在了技术成熟和社区利益之上,违背了开源文化。

先说 Snap。我们知道,阻碍 Linux 系统为普通用户接受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就是无法像 Windows 和 macOS 那样方便、及时地安装和更新软件。这是由 Linux 生态的多元性决定的,很难保证每个用户的系统配置都能符合软件运行的要求。对此,Linux 社区陆续提出了各种「打包」方案,虽然实现细节各异,但核心思路都是将应用及其运行所依赖的第三方库捆绑在一起提供,从而绕过了「依赖地狱」的难题。

Snap 就是 Canonical 为 Ubuntu 开发的软件打包方案,最初目的是用在需要批量部署的云端环境和物联网设备上,但后来逐渐被当作一种简化应用分发的方案,深度整合到 Ubuntu 桌面版系统中。

这个初衷本身是没问题的,但事实证明 Snap 并不是一个完善的解决方案,反而因为一系列问题受到用户的普遍嫌弃。

最大的问题是启动缓慢。 Snap 包的内部是一个经压缩的 SquashFS 文件系统,在运行时需要经历解压、挂载等大量涉及磁盘 IO 的操作才能开始实际运行。根据官方自己的数据,即使在 AMD Ryzen 5、NVMe SSD 这样绝不算低端的配置下,Firefox 浏览器的冷启动都至少要 6 秒——这还是经过「努力改进」后的结果。对于五六年前的旧型号、或者树莓派这样本身 IO 性能不佳的设备,Snap 版 Firefox 启动要花 20—40 秒并不是稀罕事。

其次是与系统部件协作不佳。Snap 软件默认运行在一个沙箱环境(Snap confinement)下,必须通过专门的接口才能访问真实的硬件和文件系统。这本身是有益安全的好事,也是 macOS 等商业系统采用的做法。但 Canonical 可不是苹果,它没有足够的卡里斯玛,让本就各自为政的 Linux 软件生态都为 Snap 的逻辑做优化。这就导致很多软件被打包成 Snap 版后,就像无头苍蝇一样,根本不知道怎样访问沙箱外的资源。这方面,两个典型故障就是 Snap 软件往往无法正确读取系统的字体列表和字体设置,也无法遵从系统的主题和亮暗模式切换。

Snap 软件无法读取系统字体导致的「口口口」问题

除此之外,软件包体积庞大、Snap 软件商店的服务端代码没有开源、频繁且强制的更新机制等,也是 Snap 经常被批判的问题。

然而,这些技术和生态上的缺陷,似乎都不能阻止 Canonical 强推 Snap 的决心。近年来,Ubuntu 先是把 Firefox 等内置软件纷纷改成了 Snap 版,然后从 22.04 版开始甚至把 apt 命令的安装源也「劫持」到了 Snap:如果你天真地想通过卸载 Snap 版 Firefox、再运行 apt install firefox 来安装原味版本……那你可能需要再想一想。

这就犯了大忌。只要能看懂字母就应该明白:如果用户输入 apt install PACKAGE,他的意思是用 apt 去安装这个包,而不是用 Snap 或者任何其他从草丛里钻出来的神奇宝贝。 但 Canonical 觉得没关系。

这都不算完,在此次 23.04 版发布之前,Canonical 又提前召集了 Kubuntu、 Xubuntu 等同族小弟「训话」,禁止它们继续内置与 Snap 构成竞争的打包方案 Flatpak,只准预装 Snap。这俨然就是一副恶霸嘴脸,背上强买强卖的骂名,也只能说是恰如其分了。

再说 Ubuntu Pro。这是 Canonical 新近推出的一项增值服务,订阅后,Canonical 将为你安装的 Ubuntu LTS 提供翻倍到十年的支持周期。在此期间,Canonical 不仅会负责为 Ubuntu 上的核心软件(Core 仓库中的软件)提供安全补丁,还会为所有 Universe 仓库中的非核心软件也提供同样服务(Docker、NodeJS、Redis、WordPress 等常用软件都在其列)——无论上游开发者是否继续支持这些软件。

这本身其实也无可厚非。众所周知,Linux 系统是开源软件,制作发行版是不赚钱的,只能靠卖服务赚钱。这方面最典型的就是服务器系统 RHEL 背后的 Red Hat 公司,它的商业模式也是被普遍接受的,Canonical 照葫芦画瓢并不出格。实际上,Canonical 早就向企业客户提供了称为 Ubuntu Advantage 的类似服务,Ubuntu Pro 只是扩大了覆盖软件范围,并且销售面扩大到个人用户。从服务内容和收费方式看,Ubuntu Pro 并没有挤占以往已有的支持资源,相反还向个人用户的安装的前五份 Ubuntu 系统免费提供服务,可以说是利好普通用户的。

但 Canonical 的问题仍然在于不够体面。为了宣传 Ubuntu Pro 服务,它在 apt 命令(为什么倒霉的总是它……)运行后的输出中加入了一条提示语。这被很多用户认为是一种「植入广告」,大为嫌弃。

此外,还有一些用户从长远角度提出担心:如果依赖 Canonical 获得安全补丁成为常态,上游开发者可能就越来越缺乏动力自行为所开发的软件提供长期支持。如果 Canonical 足够缺德,甚至可以与开发者达成某种「交易」,劝说开发者把提供补丁的工作转交给自己。凭借 Ubuntu 本身的占有率、加上这些潜在的反竞争行为,Ubuntu LTS 可能会巩固垄断地位,进而让 Canonical 攫取垄断利益。

那么,有没有必要因此抛弃 Ubuntu 呢?可能没必要太着急。

诚然,Canonical 在推广 Snap 和 Ubuntu Pro 中确实犯了行事操切的错误,上述一些具体做法也确实有「流氓」风范。但也别忘了这毕竟是 Linux 的世界:厂商有「病」,用户就一定有「药」。简单搜索 Ask Ubuntu 论坛就可以发现,无论是彻底移除 Snap,还是删除 Ubuntu Pro 的推广信息,都只是几行命令可以解决的事情。此外,对于 WSL、服务器等不涉及 GUI 应用程序的用例,Snap 也骚扰不到你。相比之下,Ubuntu 作为最流行发行版之一,坐拥的广泛教程、社区和支持资源,在短期内仍然是无法取代的。

当然,如果你确实觉得 Ubuntu 犯的错误是原则问题,那么可选的替代品也很多。仅就「日常桌面使用」这个场景而言:Debian 当然是亲缘关系最近的选择,但对于非服务器用途来说可能更新太慢了,因此你会看到不少人选择使用其不稳定版 Debian Sid(Debian 标准的「不稳定」其实没有那么不稳定)。此外,基于 Ubuntu 的 Linux Mint 和 Pop! OS 评价也普遍较好,分别主打轻量简洁和完善的显卡支持。最后,如果愿意跨越到 RPM 阵营,也可以考虑「Linux 之父」钦点的 Fedora(恰好也在本周有一个新版),它对预装软件动的「手脚」整体上小得多。

会员专属文章,欢迎加入少数派会员。
优质内容
权益周边
会员社群
power+
评论区
精彩评论0
成为少数派会员方可评论,立即加入 。若已是少数派会员,点击登录
还没有评论,来发表第一个评论吧
精彩评论
还没有评论,来发表第一个评论吧
成为少数派会员方可评论,立即加入 。若已是少数派会员,点击登录
会员新功能
内容侧边栏
点击这里拉开侧边栏,即可查看会员内容列表,快速切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