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 Store
更多

会员周报 Vol. 13

2022/10/14 20:38

欧盟将强制手机使用 USB Type-C 端口的消息成为了科技界的头条,但质疑的观点也不在少数,反对意见主要集中在对于强制标准是否会阻碍创新的担忧。本文从信息角度补充一些在报道中被忽略的细节,以便读者形成自己的判断。


强推 USB Type-C 会阻碍创新吗?

上周,欧盟将强制手机使用 USB Type-C 端口的消息成为了科技界的头条。根据欧洲议会批准的新版《无线电设备指令》(The Radio Equipment Directive, RED),从 2024 年底开始,所有在欧盟销售的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都必须配备 USB Type-C 充电端口,所有支持快速充电的设备必须支持 USB Power Delivery (PD) 协议。

消息传出后,自然叫好一片,但质疑的观点也不在少数。总结起来,反对意见主要集中在对于强制标准是否会阻碍创新的担忧。在持反对观点的人看来,手机用什么接口应该由市场来决定;如果法律强制使用一种接口和标准,厂商就没有动力研发更好的方案,也不能通过竞争的压力相互推动。此外,法律更新往往滞后于行业的发展,如果日后确实出现了更好的标准,现在看似先进的规定就会成为桎梏。

其实在不久前,国内也发生过类似讨论。1 月上旬,网易 CEO 丁磊以政协委员身份提出了《关于统一智能电子设备充电器标准端口的提案》,并很快获得工信部的回复。工信部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推进相关国家标准制定,促进充电接口及技术融合统一。当时,就有一些观点质疑这种提案是否会阻碍行业创新,还产生了一些无关讨论的公关争议。丁磊对此的回应是,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适合百家争鸣,成型之后需要规范和调整来使发展健康有序,而且「真正的创新是挡不住的」。

应当承认,存在上述担心是合理的;什么应该由官方来规制、什么应该交给市场来调节,是很多学科中常辩常新的问题,正确答案往往只能接近、而不能确定。这里,我们只从信息角度补充一些在报道中被忽略的细节,帮助读者形成自己的判断。

首先,欧盟在规则制定过程中确实考虑到了对于创新的影响。为了给这次修订提供参考,欧盟委员会在 2019 到 2021 年之间,陆续组织了一次意见征集,两次消费者调查,以及针对充电技术和法律潜在影响的三次研究,并形成了一份《影响评估报告》。

这份 150 页的报告一一评估了法规修订对于环保、经济(包括商业竞争,创新研发,对于消费者、企业运营、政府执法和中小企业的潜在成本)、社会(包括用户便利、产品安全)等方面的可能影响,并提出了多达五种立法方案:

来源:Impact Assessment Study to Assess Unbundling of Chargers,中文为自行翻译
  • 方案一要求在设备端采用一致的 Type-C 接口;
  • 方案二不要求采用一致的接口形态,只要求手机兼容统一的协议;
  • 方案三在方案二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附带的充电器支持 Type-C 的充电协议,能以标准的 7.5W 或 15W 输出;
  • 方案四侧重解除手机和充电器的搭售,做法可能是要求提供不附带充电器的购买选项,也可能是连线缆也不允许附带;
  • 方案五只要求厂商以更透明的方式公示所采用的传输和充电标准。

根据研究结果,报告当初比较推荐的是方案二,认为这是一种成本收益最平衡的方案。 而对于方案一,报告则提示这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对消费者好处更大,但对于厂商影响也很大,并且确实可能对创新造成影响。

但报告也指出,影响多寡要放在市场的大背景下看。 截至 2019 年,欧盟范围内只有苹果一家公司销售非 USB 接口的手机;采用 USB Type-C、Micro-USB 和 Lightning 接口的设备分别占 44%、38% 和 18%。在不进行任何干预的情况下,预计 Micro-USB 的份额到 2026 年会完全被 Type-C 取代,而 Lightning 的份额则保持不变。

考虑到苹果也已经在为 iPad Pro 等移动设备换用 Type-C 接口,这至少表明它不太可能再推出一种私有接口,而只是会采用拖延战术。(根据新闻发布后不久 Bloomberg报道,苹果一直在为换用接口做准备,本来就计划在 2024 年底为大部分产品换上 Type-C。)换言之,Type-C 本身就将要成为事实标准,官方通过立法所做的更多是催化、而不是改变市场的既有方向。

此外,统一标准并不排斥厂商研发私有标准。 报告特别提到了高通、oppo 等厂商的私有快充协议,指出因为它们兼容 Type-C 接口和 PD 协议,仍然符合方案一的要求。 报告还指出,手机充电未来的重点在于无线充电,更应关注法案对于无线充电创新的影响: 如果法律限制太严,就会阻碍厂商推进无线充电的普及和研发;如果完全不限制,就可能复现早年有线充电接口的分裂乱象。

如我们所见,欧盟最终采用了更为激进的方案一,但在法案各处都能看到对于报告所提出问题的回应:

  • 在法案正文前的铺垫中,指出应当为将来的科技进步和市场发展做提前打算,尤其应当系统性地考虑未来无线充电的标准;
  • 与此相应,此次修订的文本中,正文部分只原则性地规定了应当统一充电标准;但至于具体要用什么接口、支持什么标准、适用的产品范围,都作为技术细节放在相对次要的附录部分,并明确规定欧盟委员会日后可以用「授权行为」(delegated act)的名义自行修订,这比每次都走一遍完整的法律修订程序快捷得多;
  • 法案还特别规定,欧盟委员会要在 2026 年底前,指示欧洲的标准制定组织起草无线充电的标准,并考虑届时的技术、市场、性能、能效等因素。

此外,从历史背景看,欧盟历史上曾经试图依靠行业自律的方式解决充电接口,但不太成功。实际上,欧盟从 2009 年开始就试图统一接口标准,最初采用的方法正是鼓励而非强制。当时,包括苹果、LG、摩托罗拉、NEC、诺基亚、三星、索尼爱立信等大厂在内的十家公司共同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同意自愿实现充电器和手机的完全兼容。与此同时,欧盟委员会要求几家标准制定组织拿出手机电源的技术标准,其中规定了手机端应使用 Micro-USB 接口。

看起来完全自相矛盾的是,苹果不仅在备忘录制定和续期时都签字支持,而且还被欧盟委员会评为「履行了所有义务」。原来,《谅解备忘录》的规定是非常宽松的,不仅允许通过转接器来实现所谓的兼容,甚至不强制要求厂商提供转接器。换言之,苹果只要推出一个 Lightning 转 Micro USB 转换器,就足以视为履行了《谅解备忘录》。显然,这种程度的「自律」只能不了了之。

一代经典配件 Lightning 转 Micro USB 转换器

这方面,中国推行通用接口的过程也能提供一些参考。买过早期国行版 iPhone 的朋友应该还有印象,上面提到的那个 Micro-USB 转换器,当时的国行包装里都会白送。经验表明,如果苹果突然变得特别大方……我们就知道肯定是有什么偏门的合规要求。确实,中国在 2006 年就制定了一个通信行业标准 YD-T 1591《移动通信手持机充电器及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其早期版本就要求手机配备 Micro-USB 接口。

表面上看,这只是一个推荐标准,厂商可以「爱理不理」。但原信息产业部的一份文件(《关于移动电话机进网检测执行〈移动通信手持机充电器及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的通知》,信部电函 [2007] 190号)将它拔高成了手机申请进网许可的必要条件。手机不可能不申请进网许可,Micro-USB 也就成了事实上的强制标准。根据当时的新闻报道,这么要求的背景正是「诺基亚、索爱、摩托罗拉等洋品牌厂商的不合作」,而实施效果至少在当年确实立竿见影。1

最后,不难看到,欧盟在此次新规上的立场,与其近年来在数字领域的姿态是一以贯之的——在自由和监管之间倾向于后者;以保护该地区消费者的名义,对公司一方施加更高的义务;并且不吝于和来自欧洲之外的跨国巨头直接对立。在科技公司与国际监管部门的「交锋」日渐频繁的背景下,这已经形成了一种独有的欧洲监管特色。至于这种磨合对于欧洲在数字世界的地位会有怎样的影响,给消费者和社会的带来的益处,能否超过给行业带来的成本,就要交给时间来观察了。

本周会员内容汇总

10-10 周一 极客手册

 

日常工作和学习中有很多需要重复操作的任务。稍微了解一些命令行的解决方案,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从日常使用需求出发,介绍了从互联网上批量下载文件、处理图片和处理 PDF 三方面的命令行应用。

10-11 周二 奏折

 

本期奏折中,我们关注了 Matter 1.0 正式版发布、Google Home 应用大升级等近期值得注意的智能家居消息;以及 Corsair 和 Cherry 的新键盘、罗技与 Herman Miller 合作电竞椅等外设界的新产品。

10-12 周三 有生活

 

想必你在看到五颜六色的头发时,肯定也萌生过「我也要染一头这样的头发」的冲动,只不过碍于生活或工作的原因,这个想法只会在你的脑海里徘徊踱步,然后被遗忘在记忆的深层暗海里,直到下一次再在视频或现实中遇到了鲜艳发色的人之后,再把它给捞起来,赞叹一番之后接着循环往复。这篇文章就是专门为了这个问题而来的。

10-13 周四 曲径通幽

 

与其他商店相比,小米应用商店具有收录较全、强制要求上架 64 位版本的优点,但其网页版目前已经很难直接找到下载入口。就此,本文介绍怎样用 Tasker 一键下载小米应用商店安装包或者检查更新。

 

© 本文内容为少数派独家版权,仅限少数派会员在本平台阅读体验,不得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评论区
全部评论0
成为少数派会员方可评论,立即加入 。若已是少数派会员,点击登录
还没有评论,来发表第一个评论吧
全部评论
还没有评论,来发表第一个评论吧
成为少数派会员方可评论,立即加入 。若已是少数派会员,点击登录
会员新功能
内容侧边栏
点击这里拉开侧边栏,即可查看会员内容列表,快速切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