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笔记系统的本质思考
「这是我的第三个笔记软件了。」一位年轻人苦笑着说,「可是我依然觉得自己的知识散落一地,看不到丝毫成果。」
今天,你是否也有相似的困扰?我们每天在各种平台间跳跃,将想法和灵感随手记录在 Notion、Obsidian、Roam Research 等工具中。笔记越积越多,却总觉得离真正的知识创造越来越远。
《Antinet Zettelkasten》的作者谢珀(Scott P. Scheper)正是从这样的困惑开始探索。作为一位从硅谷走出的加密货币公司创始人,他习惯了用最新的数字工具武装自己。然而在经历了创业的起落后,他却发现自己正在失去思考的能力。2020 年疫情期间,懒散地躺在沙发上连续观看三个小时的《亿万》(Billions Season)之后,他猛然惊觉:是时候重新寻找人生的方向了。
为了重启事业,他需要一个能真正帮助思考的笔记系统,几乎尝试了所有主流的数字笔记工具,却始终无法满足他对深度思考的渴望。
转机出现在他重新拾起纸笔的时候。过去十五年,谢珀一直保持着在 3×5 英寸卡片上记录读书笔记的习惯,但这些散落的卡片始终难以形成有机的知识网络。直到他偶然发现,在半个世纪前,一位德国社会学家创作了 70 本著作和 400 多篇论文:他没有电脑,没有智能手机,只有成千上万张小纸片和一个木制卡片盒。
这个人就是尼克拉斯·卢曼(Niklas Luhmann)。他的卡片盒笔记法(Zettelkasten)不仅是一个笔记系统,更是一个能与人对话的思维系统。
谢珀内心升起一种前所未有的兴奋。第二天,他便投入了近十二个小时的手写工作,源源不断的想法让他停不下来。
《Antinet Zettelkasten》正是记录了他由此展开的发现之旅:在数字化浪潮中,一个完全由纸质卡片构建的古老系统,为什么反而能激发出最现代的思维方式?
书中,谢珀以犀利的笔锋抨击了诸多流行的笔记观念:「原子化」,灵感笔记、文献笔记和永久笔记的区分,以及「双链」。他强调纸笔系统的重要性,认为数字化笔记容易让人分散注意力,反而是传统的纸笔更能让人专注思考。
这种近乎顽固的坚持不免让人困惑:我们是否忽视了纸笔的优势?又是否真的要完全否定数字工具的价值?还是说,在古老智慧和现代技术之间,存在着一条尚未被发现的平衡之路?《Antinet Zettelkasten》的观点未必完全值得赞同,但或许能帮我们找到一些新的视角。
一、从 Zettelkasten 到 Antinet
重返卢曼方法的本质
卢曼的卡片笔记法是一种将知识串联成网络的独特方法。他用无数张卡片记录独立的思想,每张卡片都通过编号和链接与其他卡片关联。与传统的笔记方式不同,卢曼卡片法注重「链接」和「互动」。系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像生命体一样不断生长。
2021 年,申克·阿伦斯的《卡片笔记写作法》在中文世界无疑引发了热议,然而其中隐藏着对卢曼方法的诸多误读。卢曼从未使用过「永久笔记」「文献笔记」「灵感笔记」这样的概念。这些创造性的诠释,虽然出于好意,却反而模糊了卢曼方法的本质。
更值得注意的是,阿伦斯将卢曼复杂而有机的编码系统,简化为了扁平的笔记命名方式。这就像是把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剪成了一堆零散的枝条,让它失去了原有的模样。在追求易用性的同时,反而失去了知识体系自然生长的可能性。他过分强调笔记之间的链接,却轻视了系统的层级性,这无异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谢珀的 Antinet 系统试图纠正这些偏差,重新诠释卢曼方法的核心价值。
ANTI 代表什么呢?
A 是 Analog,即模拟物理系统,也就是物理存在的东西。卢曼用的是「有抽屉的木盒,纸张,多色笔」。原始卡片盒现已收藏在比勒费尔德大学,包含约 9 万张卡片。
N 是 Numeric-Alpha addresses,即数字—字母编码地址,是唯一 ID,这种编码方式允许无限分支和扩展。
T 是 Tree structure,即树状结构。允许内部任意分支,像一颗盘根错节的大树:主干(主题)→枝干(子主题)→枝叶(具体内容)。
I 是 Index,即索引,构建多层次索引系统,提供检索入口。
模拟物理系统:反直觉的真理
「等等,你说什么?在这个一切都能云同步的时代,还要用纸和笔?」
这可能是很多人听到谢珀和瑞安·霍利迪等纸笔倡导者观点时的第一反应。但让我们暂时放下手机,聊聊他们为什么要「开倒车」。这种原始的方式,藏着意想不到的智慧。
想象一下你正在学习一个新概念,比如 「刻意练习」。在数字时代,你可能会快速复制粘贴几段文字,加上几个标签,一气呵成。看起来很高效,但过几天再看,这些内容是否真的留在了你的脑子里?
而在模拟系统中,这个过程变得很不一样。你会先在参考卡上记下概念出处和对它的印象。然后,用自己的话重新组织语言,提炼关键词,凝练核心要义,写在主卡上,便于后续查找。最后,将它放在实体卡片盒里,等待与其他知识相遇。
听起来很麻烦?霍利迪认为,这正是它的妙处所在:
- 当你拿着卡片排列组合时,你的触觉和视觉都在参与思考。
- 翻阅卡片时,你可能意外发现被遗忘的灵感。
- 实体卡片的存在感,会不断提醒你去发展和深化想法。
谢珀则提出了一个更有趣的观点:手写的阻力恰恰是思考的助推器。如果你了解过「必要难度」理论,就会更能理解他们的说法。
物理卡片让每张卡片「被迫」设置了字数限制。但想想看:当你必须在有限的空间里表达想法,会发生什么? ——你会被迫提炼最核心的内容,删除一切冗余。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深度思考的体现。
有人可能会说:「这也太费时间了!」 谢珀对此的回应很犀利:有人在忙着寻找最佳笔记方法和插件时,真正的智者已经在困难中收获了真知灼见。
那句古老的智慧依然不变:慢即是快。
也许我们需要问问自己:我们是要做一个效率至上的知识收藏家,还是要成为一个真正的思考者?
编码体系:知识组织的底层逻辑
为什么每个快递都能准确送到你家?没错,就是因为地址编码:省—市—区—街道—楼牌号,层层递进,所以每个包裹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目的地。
卢曼的卡片编码系统,本质上就是在给每个想法安排一个独特的「住址」。但这个住址不仅能告诉你一个想法在哪里,还能展示它和其他想法的关系。
来看看这个编码是怎么工作的:
1_知识管理(就像一个省)
1.1_学习方法(像个市)
1.11_笔记分类(区)
1.11_1 如何设置 Antinet(具体街道)
1.11_1a 卡片如何互相链接(门牌号)
简而言之,分隔符 _ 前的数字用于表示初始分类,分隔符后则采用交叉编码方式,持续对前一张卡片进行延伸和补充。(在这里,你可以用自己习惯的分隔符号,我使用「 _ 」,谢珀喜欢用「/」,卢曼常用「。」或者「,」。)
看起来像不像一个层层递进的地址?每一层都在告诉我们这个想法属于哪个更大的类别。这就像是在描绘一棵真实的树木生长过程:主干分出粗枝,粗枝延伸出细枝,细枝上再长出新叶,新叶中又萌发嫩芽。
相较于卢曼的自然顺序编码(如 1、2、3 等),谢珀选择了一条更为「狂野」的道路:采用四位数编码,如 1000、2000、3000 等。其编码示例如下:
1000-知识管理
1100-学习方法
1110-笔记分类
1110/1-谢珀的 Antinet 设置
1110/1a-Antinet 卡片链接分类
1110/1a/1-Antinet 卡片的内部链接
1110/2-谢珀认为知识发展有四个过程
这种编码方式的优势显而易见——简洁、直观且扩展性强。我也采用了类似的结构(不过编码命名不同),因为它在分类上既清晰有序,又足以容纳更多的分支与卡片,尤其在笔记量激增时,依旧能保持井然有序的脉络。
我的编码如下:
1000_知识管理
1100_学习方法
1110_笔记分类
1110_1_谢珀的 Antinet 设置
1110_1a_Antinet 卡片链接分类
1110_1a1_Antinet 卡片的内部链接释
1110_2_谢珀认为知识发展有四个过程
很多人在开始时都会被这些数字和字母搞得头大。但这就像学开车——刚开始时你需要记住很多规则,但开着开着就变成了肌肉记忆。编码系统就像是给知识安家的工具。不完美没关系,重要的是能帮你在需要的时候找到想法。
树状结构:思维的自然展开
但如何编号呢?的确,在谢珀看来,建立 Antinet 的首要任务就是明确分类方式。记录和创作都需要明确目标,而分类正是帮助我们把握方向的工具。一些可以借鉴的前人方法包括:
- 卢曼的方式:根据自己需要的内容创建一个任意列表,如卢曼的第二个卡片盒,包括 11 个分支:组织行为学、功能主义、决策理论、行政理论、正式/非正式秩序、主权/国家、个人概念/个人问题、经济、特别注释、古老社会、先进文明。
- 弗朗西斯·培根的分类:(1)神圣学问,包括圣经的永恒真理;(2)人类学问,包括历史、诗歌、哲学等。
- 杜威十进制系统。
- 维基百科的学术学科大纲。
谢珀个人更倾向于采用维基百科的学术大纲作为基础。他将其顶层结构划分为五大领域:1000-艺术与人文、2000-社会科学、3000-自然科学、4000-形式科学和 5000-应用艺术与科学。此后,他依照同样的逻辑对各大领域进行细分。(我的分类请看文章附录。)
分类这么麻烦,真的有必要吗?这个问题曾多次挑战我的认知,而我的答案也在实践中几经变化。
作为笔记新手时,我简直是个分类狂魔。每记一条笔记,都要绞尽脑汁想:这该放在哪个文件夹?要不要新建一个类别?结果呢?一个月后,我发现自己有一堆精心设计的空文件夹,但实际的笔记却寥寥无几。
更糟的是,我开始产生一种奇怪的分类焦虑——写笔记前要想半天该放哪里,找笔记时又想不起来当初放在了哪个「完美的」分类里。
直到有一天,我突然醒悟:如果没有内容,分类再清晰又有什么用呢?
于是我开始尝试新的方式:先写,不管写什么,想到什么写什么。你猜怎么着?那些看似散乱的笔记,慢慢地自己抱团了。主题自然浮现,联系悄然形成。这时再去分类,反而水到渠成。
但当我沾沾自喜地觉得找到了终极答案时,谢珀的观点又让我思考:为什么还是回到了分类上来?
思考良久,我明白了:这不是「分类」还是「不分类」的问题,而是「何时分类」的问题。
一个新手和一名专家走进同一座图书馆,他们会有不同的感受:专家看到的是一张清晰的信息地图,知道每本书该放在哪。初学者更像是在探索一片未知的领域,需要先四处走走,看看有什么。
自上而下分类 | 自下而上分类 | |
适用人群 | 专家/有经验者 | 新手/初学者 |
起点特征 | 预设完整框架 | 从零散记录开始 |
操作方式 | 先分类后记录 | 先记录后分类 |
优势 | • 系统性强• 结构完整 • 层次分明 | • 启动门槛低 • 灵活自然 • 易于坚持 |
挑战 | • 起步难度大 • 框架较为死板 | • 前期较混乱 • 需要后期整理 |
适用场景 | • 明确的研究领域 • 成熟的知识体系 | • 探索性学习 • 跨领域知识整合 |
分类特点 | 预设性、系统性、稳定性 | 生长性、灵活性、适应性 |
典型案例 | 谢珀的 Antinet 系统 | 小卡片灵感收集 |
彼时,我还是一个新手,脑海中尚无清晰的分类逻辑,却因为一些方法论的教条,执着于精美的分类。后来,我放弃了对完美分类的执念,习惯了无压记录,却在无意间搭建起几座桥梁。
Tiago Forte 说过:
Never create an empty folder (or tag, or directory, or other container) before you have something to put in it.
过去,我只理解了这句话的前半句,觉得他是在提醒我们「不要一开始就建分类」。但现在,我才明白他另一个意图:当积累够了,你就可以建立分类了。是否分类,取决于正处于什么阶段。
说到底,无论是卢曼方法还是 Antinet,都不过是在追随一个知识自然生长的过程。当我们说「知识体系」时,常常会用「树状结构」来形容。但你有没有想过,真实的树木可不仅仅是我们看到的枝干,它们的根系盘错交织,彼此呼应。这些「看不见的根系」其实比「看得见的树枝」更重要。
所以,当你一开始对分类感到困惑,不明白为什么要花那么多时间思考每张卡片的位置时,别着急。随着实践,你会发现这个过程的独特价值:每一次重新安排卡片的位置,都是在重新审视和理解你过去的想法。这不仅能加深理解,避免重复记录,更会为未来的创作打下基础。
就像我写这篇文章时,正是因为前期的分类整理,才能让每一个相关的想法紧密相连,便于串联成文。这才是分类真正的意义——不是为了追求一个完美的体系,而是为了在知识之间搭起桥梁,让思想自由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