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它:购车的决定性瞬间
当天晚上是十月八号,记得很清楚,那是坐在一趟高铁上,当时自己已经准备搬个家到更远的地方,每天单程通勤有32公里,而且不靠近地铁站,如果全程是公共交通出行,那单程花费的时间会达到1.5小时以上,这对于每天的通勤来讲是难以接受的,但如果是开车,能节省三分之一的时间,一想到这,决定当晚就去试车。

斟酌再三:选车过程中的思考
其实在2024年初,我就已经开始关注买车的信息,当时心里面的预算是15万左右,因为这样首付三成4.5万后,五年期供一般是两千上下(年利率4%),对于年轻人来讲比较能承受。
对于我自己而言,考虑买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第一,未来数年之内预计会有小宝宝,车的空间是需要足够的,我不想要后排带宝宝的时候还转身都转不了,也不想要进主驾时膝盖会顶到方向盘,第二我自身对驾驶感有一些小要求,希望转向是足够灵敏、运动模式是有劲的,第三,我之前开家里的老雅阁很多年,每次加油都略微有些舍不得,而且我主要也是广深往返,距离不算太远,因此想换一台纯电车,最好是suv。
因此,主要考虑的车型就有大众id4、比亚迪元plus、零跑C10,至于比亚迪秦、广汽AION Y等有点过于网约车感觉,从一开始就避开了,稍微再高一点预算的有小鹏G6(老版18万起售)、smart#1
其实就是很简单,我自己不懂车,都是24年买车的时候才开始关注的,什么麦弗逊悬挂、前叉......一窍不通,因此我一开始了解的时候就从价格入手,然后去体验现车,小白车主选车时的心路历程可能跟我类似。
有了大概的想法后,在2024年中的时候就有去车展的时候集中试过一段时间的车,然后在10月决定买车时又试驾了一波,因此主要会有两段集中试车的经历,我试驾和看过的车有大众id4、元plus、smart#1、小鹏G6 & G9 & P7+、零跑C10、共7辆车。
当理性清单与感性冲动相遇:选择乐道L60的原因
1. 车辆设计:外观、内饰、储物空间
一眼看过去我被奔驰设计的smart、乐道和p7+所吸引,从外观的“硬装”,乐道和小鹏的P7+可能是我最喜欢的感觉,从“软装”的内饰上来说,我真的很馋smart,无奈家人觉得空间还是太小了,性价比也不高,忍痛没考虑,另外乐道和小鹏的内饰也很不错。后尾箱空间来讲,小鹏G6、乐道和小鹏P7+基本能满足我的需求。而我也正是从颜值上就把比亚迪元、大众id4给pass掉了,顺便一提24年尾爆火的零跑c10,也因为不合眼缘没有考虑。




2. 车辆性能:续航、能耗、座椅
这里当时我做了一个小表格对比,从车企宣传的标准版续航来看,作为轿跑的P7+是最长的,suv来讲小鹏G6和smart的会胜出,另外说明一下小鹏的p7+虽然分类是轿车,但里面的空间也是真的大,价格也能接受,所以当时也有重点考虑。
另外对我而言,座椅的舒适性也比较重要,在试驾的车型中乐道是唯一有女王腿托的,而且中控屏17.2英寸是这些车里面最大的,配合沙发床出来到效果真的比较惊艳。这点深深地打动了家人哈哈。
再就是实际试驾的体验,这是小白消费者最直观可以感受车辆性能的途径。对于驾驶感,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大众id4和小鹏p7+,这两辆车的操控感最好,方向盘对转向的反应很灵敏,乐道的方向盘操控相对轻一些,开惯了油车的朋友一开始可能不习惯,当时试车的时候乐道的销售着重强调了转弯半径大——一辆suv的车拥有比mini还小的转弯半径(5.40米 vs 5.65米)——这点的好处是红绿灯转弯的时候能一把就过,再也不用因为担心堵住对面车道而苦恼了。然后就是脚踩电门的感觉,乐道和小鹏p7+的加速最均匀,不会有很强烈的顿挫感,和尤其是调到节能模式以后,脚感和油车很相似。
但是这个价位的车的底盘都比较硬,过减速带的时候无一例外都是颠簸挺大的。
大众id4 | 元plus荣耀版 | smart#1 | 小鹏G6 | 乐道 | 小鹏P7+ | |
价格 | 12.68万 | 11到14万 | 18.7万 | 18万 | 14.99万租电 | 18.68万 |
续航 | 442km | 430km | 580km | 580km | 520km | 615km |


3. 智能体验:车机、语音助手、智能辅助驾驶
智能化这一点对新能源车来讲,一定就是区别与传统油车最好玩的地方了,在这个价位中,当时的还没普及高阶智驾的比亚迪、大众和smart无疑是最差的,大众尤为离谱,销售着重介绍的居然是手机蓝牙连接......当时销售介绍的时候我心想“哥们这不是十年前就能做到的了吗”,新势力的小鹏和乐道是做的最好的,这个价位的车,小鹏的智驾算得上是一骑绝尘的,特别是我试驾p7+的时候,太惊艳了,转向灯一打车马上变道不带一丝犹豫,智驾的程度居然还能调节。相较而下乐道的智驾就很难算得上好,起码在用车过程中除了高速,城区的道路我完全不敢用。对于自动泊车功能,小鹏和乐道的都挺好,特别是乐道后面还新出了一个“指哪停哪”的功能,实用又酷炫。

除了智能化,语音助手就是我们直观体验智能化的第二个地方,这一点乐道是不错的,第一次试驾的时候觉得反应速度很快,比小鹏的都快,而且控制车窗、灯光、空调、座椅、左右视镜,甚至是解答小孩的疑问上面都能做到,还能设置语音助手在上车的时候逗逗亲朋好友,虽然有时候会回答很多车轱辘话,但大多时间都是个气氛调节的小能手。
回想起来,最后为什么买乐道,算是轻微的理性和较重的感性因素结合作下的决定,销售介绍得很好,当时试驾体验是所有车里面最好的,这个占了很重要的因素。然后就是客观来讲,乐道租车价14.99万,租电相当于将近六万的电池费用免息贷款九年多,这一点很容易让大家从心理上将这台车降低到15万左右区间的预算里面进行对比,这样当然会觉得很好。然后,我觉得乐道的空间不错、音响我挺满意(虽然车友说一般)、内饰有质感、智能助手够用、操纵感觉不错、换电方便,这些都是对比过后吸引我的点。

从地铁族到有车一族的转变:用车后的真实感受
截止到25年3月,我用车已经88天,走了近7000公里的路程。我讲几点开下来的真实感受:
- 能耗低开得爽。我到目前为止,我走的这7000公里,换电的费用大致是399.16元,充电的费用是261.79元,相当于1公里才花费了不到1毛钱,对比我家老油车7、8毛1公里的费用,真就是随便开不心疼。像我目前开乐道最低的能耗有开过10kWh/100km以下,开12-13kWh/100km是常态,对于suv来讲这已经是很优秀的水平,能耗如果是12kWh/100km,60度电池的车能跑500km,一周通勤往返64km算的话,才用了不到四分之三的续航里程,一周多才需要充一次电。但因为我常常需要广深高速往返,实际开下来充电次数会更多一些,我的60度电池,20寸轮毂,一般都是460km左右的续航。
- 大人好玩小孩喜欢。自从用了乐道,我在车上尝试了看电影、睡觉、看夜空,甚至还试过在里面吃饭,辛福感增加了很多,另外车后中屏的地方成为了我俘获小孩欢心的利器,小孩上车后我会让乐道跟他打招呼(提前需要录制小孩的面容),然后告诉他们可以在小屏幕上看动画,凭借这一招,我已经让乐道成为了所有亲戚的小孩都想坐的车。
- 售后体验好用车无忧。年前碰撞过一次,车灯轻微有些移位了,当时拿去售后点修,小哥居然说这点微小修复不用钱,体验真挺好的,另外车里面也有sos呼叫按钮,爆胎车祸等都有专人响应,app上的服务管家更是秒回消息,乐道销售也会通知我参加车友活动,买完这辆车以后服务体验更好了



任重道远
我用车过程不满意的点也是有的,主要在车外。一个是我预定的是初始版,发售初期订单确实火热,但造车的产能却跟不上,我等了足足三个半月才提上车,差点连补贴都拿不上,这一点也导致乐道丢了很多单,再加上确实有水军在抹黑,以及同期强劲对手的冲击(小鹏p7+、焕新modely、小米su7、25版小鹏g6),乐道这个新品牌25年月销量一直下滑,到目前都没有反弹的倾向,这也是我开车爽,下车后不爽的主要原因。另外现在购车还能有5年免息,对于创始版车主就只有2年的免息,略微有点背刺了。
不过仅对于这辆车而言,整体来讲还是比较满意,有了车以后生活的半径加大了不是一丁半点,感觉和亲朋好友的联络也变多了,更加有说走就走的随性感。
提车第88天深夜,当我把车泊在停车场,看着续航里程跳动的7000公里数字,忽然读懂了这场购车之旅的真正意义。那些辗转车展的周末、密密麻麻的对比表格、销售话术中的真伪博弈,最终都凝结成四个橡胶支点与地面持续的对话。
就像乐道L60的5.4米转弯半径教会我的:人生某些弯道看似难以逾越,但只要找对角度,一把方向就能优雅划过。电池续航焦虑何尝不是现代人的隐喻?我们永远在计算剩余里程,却常常忘记出发时的勇气才是真正的能量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