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阿超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洞穴青年
早闻闽东之地有不少滩涂,又闻某处可以登岛,岛上风景好似游戏《塞尔达》的场景。于是,我在去年秋天某一天开启了新的城市探索之旅,来到位于闽东的霞浦。遗憾的是,台风将我的登岛梦卷进漩涡,我只在海岸线附近闲逛了两天。今年,若天气正好,我会回来重新登岛。
▼
作为一个在内陆省份长大的孩子,我曾去过大海,却未能一饱滩涂的景色,也未登过海岛,因此一直以来我对大海充满了向往。
去年某个周末去了闽东小城霞浦,霞浦隶属于福建省宁德市,县城靠海,是一个典型的东南小渔村。霞浦不仅有摄影师镜头里的滩涂大片,还有许多种植海带、紫菜和生蚝的地方。
霞浦被称为中国的海带之乡、紫菜之乡。
回顾这段海边之旅,紧张、颠沛、遗憾三者并存。
我去的时候游客非常少,这可能是秋天加上周末的原因。原计划是先去四礵列岛,登岛,绕岛,感受海中小岛的宁静,感受传说中的塞尔达风貌。结果计算了好多次的天气预报,却被突然的台风打乱计划。
船长告诉我,虽然我来的时候,台风已经要走了,但是海浪依旧很大,平均浪高超过1.5米,这样是不能出海的。但是我在霞浦时,依旧有私人渔船问我要不要出海,我固然还是以安全为主的。
于是,海岛之旅计划改成小渔村漫游计划。但这并没有让我感到不满,因为,停留在海岸线旁小渔村的48小时里,我依旧感受到了海边的浪漫、宁静、舒适。
霞浦好看的景点都在海岸线,住在附近渔村方便出行。我没有选择网红渔村东壁村,因为那边客流量大,有些道路会车和停车都不是很方便。
住在北岐村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里游客较少,最重要的是村子足够安静,村子靠海的一段是一条小路,两边都是村民自建房,沿街也有一些民宿和旅社,但是便利店和饭店很少,需要步行到村头或者路口处。
我选择了村里的一个年轻小哥自家开的民宿,这种沿海小渔村和老家围绕农田而居的村子不一样,村里面大多是老人和小孩,老人喜欢坐在家门口聊天。

他们讲的闽东话我一句也听不懂,他们会时不时望着村里这条小路发呆,当发现有新人尤其是我这种外来旅游者时,会一直盯着你看。
可能是我比较喜欢有水有湖的地方,我对这种宁静的小渔村充满了好感。沿着小渔村的小路往前走,村里有很多庙宇,这里的人对神明自然是非常敬重,有些路上还能看到竖着南无阿弥陀佛几个字的小木牌。
这个小渔村的尽头,便是北岐滩涂,去的当天是阴天,加上临近饭点,整个滩涂没有多少人,还有一些停靠在滩涂上的船只。

何为滩涂?可以简单理解成,退潮后泥沙聚集形成的淤泥地,滩涂是一些赶海爱好者和摄影师的天堂。
咸腥的海风掠过发梢时,我正站在礁石上数着滩涂上有多少船停靠,不死心的我还用手机刷着当日能否出海的线索。
因为是阴天,北岐的滩涂放眼望去就像是一张墨长卷,远处三两只白鹭掠过灰蓝色的天幕,像谁随手撕碎的宣纸片。
往上走还有一条小路,不仅可以俯瞰整个滩涂,还可以远眺海岸线,天气好的时候,可以在这里看日出和日落。
我对退潮后的滩涂直观感受是,一片灰黑色的淤泥地,有沙,有泥,还有在滩涂上捡宝贝的人。在滩涂上捡东西的行为被称为「赶海」,你可以在这里捡到各种贝类,甚至意想不到的惊喜。

我对赶海倒没有太大兴趣,可能是一个人的原因,但坐在岸边,静静地看着男男女女,提着桶去弯腰在滩涂里挖东西,听着他们穿的胶靴踩在淤泥里发出「咕咕」的声响,未尝不是一种快乐。
尽管攻略推荐要去东线的花竹看日出,东壁村看日落,但北岐村的小哥说,这个季节的北岐也可以看到日出。
我自然是看不到日出的,因为很难起个大早,但小哥确实没有骗我,第二天早上,尽管没有看到太阳从海岸线冒出来的样子,但我依旧感受到了上午北岐上空的美景。

霞浦有很多滩涂,不止北岐,还有小皓滩涂等,但我在小皓滩涂更多的是看着沙滩上的孩子们玩沙发呆,在小皓滩涂的时候,还未完全退潮,海水已经漫到了路边台阶下。
有位青岛过来的阿姨想要看紫菜,但她并没有在北岐看到,我一开始也不知道传说中的紫菜、海带到底种植在哪里,直到去了光影栈道。
通往光影栈道的路,是一条位于海岸线的柏油马路,但柏油的味道早已被重重的鱼腥味覆盖,开车到了这里,意识到我离东壁村附近的海更近了。
我坐在光影栈道的木椅上小憩,远处日光穿透云层,不远处的海边有好几大片正方形的方阵,大部分是黑色的,有一些是红蓝相间,仔细一看,像是有大片的竹竿插入海水里。

从隔壁旅行团导游的只言片语中了解到,这就是那位青岛阿姨一直想看的紫菜。
放眼望去,整齐的黑色方阵就是紫菜的产床,横平竖直像黑线一样的东西是毛竹和棚架,这种毛竹阵和海水交融在一起,放眼望去就是整齐的方阵。
紫菜是种在贝壳里的,把贝壳绑在竹竿上,插进海水10—15米左右的深度,紫菜浸润在海水中,发育生长后就会附着在苗绳上,好像利用的就是涨潮和退潮的原理。而红蓝方阵经介绍用来种植生蚝。
不管是紫菜、海带还是生蚝,其原理太过专业,我不是很懂,但是这种黑色方阵,红蓝方阵,在阳光的折射下,和波光粼粼的海面融为一体,还别有一番风味,拍照还挺出片。
东壁村位于霞浦县的东边,靠海,这里拍照挺出片,但是住宿价格比我住的小渔村贵了不少。
一个人出来散心,本着经济实惠的原理,但这里找停车位可让我伤了不少脑筋,好在去的时候不是旅游旺季。

从东壁村出发,再往东边开,就是花竹和三沙镇,这里也是拍照出片的好地方,但由于时间原因,我只好临时返回了北岐村。

因为我要修改稿子,所以只好放弃大海的美景和海岸线的闲暇时光,返回北岐村。
暮色中的渔村,景色很是动人,眼看最后一缕日光坠入海平面以下,村子6点多就天黑了,路上少有行人,非常安静,仅有几声猫叫和鸡叫。
村子里有一处小餐馆,是当地阿姨自己开的,楼上就是她家。
我点了一份椒盐龙头鱼,一份海蛎煎,龙头鱼外酥里嫩,海蛎煎的量很足,咸淡适中,两盘菜都很入味,相当下饭,我一个人吃得很撑。

第二天一早,从村子出发去看了日出,虽然云层太厚,遮住了阳光和太阳,但后面中午太阳出来后,景色依旧是治愈般的好看。

看完日出的我在村外的小集上过了个早,面线糊只要6块一碗,两个非预制大肉包吃得很满足,回去补了个觉,下午在霞浦县城里逛了一会儿后,夜晚返程回到上海。
船长告诉我,5~6月份才是出海的最佳季节,也许时间合适,我还会再来这里的。
毕竟霞浦之旅,我只去了东线一小部分,南线更多的沙滩和海岸线风景都没来得及体验,还有最期待的四礵列岛,身为塞尔达玩家的我表示,必须登岛一探究竟。
可能这就是旅行的意义吧,有遗憾有惊喜也有快乐。虽然我没有去小岛,但在海边小渔村住了两天,我感觉很舒适,很自由。
出行目的很简单,远离熟悉的城市,探索未知的一切,遇见不同的人,聊不同的故事,说说笑笑,短短几日就此结束。
霞浦的海岸线很治愈,傍晚是阴沉沉的海,白天是阳光明媚的海。我相信未去成的海岛也会给我带来惊喜,大海总会让心情变得更加舒适。
所以,下次想出去透透气,还是会选个天气好的海边,出海,并且登上小岛。
不免感叹,人生也如潮水,潮起潮落间,那些未抵达的地方,将会在岁月里酝酿着下一次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