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手价格:折后 90 元

我的「自己理发史」始于 2019 年末,当时入手的第一台理发器是 39 元的映趣 Boost (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以这个价格买到)。起初,我只是为了能自己偶尔修理一下侧边和鬓角的「炸毛」,而不必每次都必须克服懒惰去找 Tony 受罪。但是没成想,东西刚刚到货就遇到了特殊时期,理发店纷纷歇业,迫不得已只能自己理发。结果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一剪就是 5 年。

第二个刀头不堪重负,固定件和陶瓷动刀已经坏掉了

不得不说,这台映趣 Boost 确实是我的大功臣,帮我应付了很多次临时出门的「鸡窝头」。不过用了这么多年,我也发现了不少弊端,比如碎发卡在刀头仓很难清理、梳尺固定松垮,以及刀头组件容易损坏等等。而就在刀头第二次崩坏之后,我决定直接换一个更好的理发器。本着「犹豫不决买小米」的原则,米家理发器就成为了我的首选。

米家理发器这两代产品都恰好能够满足我的需求:全身水洗方便清理碎发、支持 Type-C 充电、超大范围梳尺等等,其中米家理发器 2 代还升级了刀头镀层、金属机身以及更精细的梳尺调节精度。

左:可水洗的刀头仓 | 右:带有镀层的陶瓷动刀

但我为什么选择 1 代而不是更新的 2 代呢?主要是一个习惯问题。之前所使用的映趣理发器,它自带的活动梳尺最长为 22mm,所以这么多年我已经养成了从 22mm 开始修剪的习惯。

米家这两款理发器的梳尺虽然都涵盖了这个尺寸范围,不过 2 代产品标配的两套梳尺长度分别是 2mm-14mm 和 16mm-28mm,而 1 代标配的两套梳尺长度分别是 3mm-21mm 和 23mm-41mm。也就是说,如果我使用 2 代产品,从 22mm 开始修剪时我必须要在中途更换一次梳齿,但要是用 1 代产品则不需要更换,整个理发流程会顺畅很多。至于 2mm 和 3mm 调节精度的差异,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影响。

不需要更换梳尺就能适配我原来的习惯

再说说新理发器的使用感受。初次使用时,我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动力更加强劲。以前我在修剪脑后那些又硬又厚重的头发时,通过理发器的噪声就能明显感觉到它比较吃力,就像家用小车爬陡坡一样。而这款米家理发器就像一台「割草机」,轻松一推到底,头发被干脆利落地切断,就连噪声都变成像 ASMR 一样悦耳了。而且米家理发器的动刀频率似乎更快,剪下来的碎发更小、更不容易囤积在梳尺里。

另外值得好评的是,梳尺配件的支撑部分带有一定弧度,相比原来的映趣 Boost 它更能受力,就算用力贴住头皮也不怕晃动,理发时会对尺寸更有掌控感。

总体而言,米家理发器好看、好打理、配件够用,作为家用产品来说可以算是「一步到位」的选择。至于 1 代还是 2 代,两者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差价也只有十几块钱,想要购买的朋友根据习惯和对外观的喜好来选择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