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台手机已经正式使用超过三周年了,而截至目前二月初刚过,这台手机正式到了四周年的时候。除去诺基亚8.3外,不论是作为主力机还是备用机,笔者还没有一台HMD的诺基亚智能手机产品的使用周期能达到两年甚至两年半以上的,因而诺基亚8.3的出现和得以存续,在当今的诺基亚乃至如今HMD自己的品牌产品线里都属于一个特殊的机型存在。而这刚四年的时间也足够给这台手机做一个相较全面的认知和使用评测了。
以下对诺基亚8.3统一简称为8.3。
由于这篇文章预期会比之前所有评测过的个人使用的产品的篇幅都要长上许多,所以我们首先先上结论:
诺基亚8.3是一台HMD Global在公司转型阶段推出的一款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产品,也是HMD Global公司推出的以诺基亚为品牌的最后一款,仅次于诺基亚9 PureView的次旗舰产品,也是最后一款HMD Global(现为HMD)代表诺基亚品牌的硬件高规格产品。得益于诺基亚8.3的推出,一些与蔡司合作的新功能(如蔡司人像模式、蔡司电影模式)才在如今的Vivo X系列产品中才得以进一步传播并发扬。其产品线定位、新引入的功能,以及对比后期诺基亚产品和HMD新品的表现是特殊的存在,不仅后续产品没有一款能够完全胜过诺基亚8.3的综合表现(包括Skyline),而且诺基亚8.3的设计理念和对硬件的投入也造就了这是一台由HMD Global(现为HMD)打造的一款,诺基亚品牌智能手机时代晚期的设计巅峰之作。
放到更大的市场里,诺基亚8.3在当时算是少有的同时具备专门的持续高性能输出散热结构、三天线设计、覆盖全频段5G芯片的高性能产品。很显然HMD Global在这台手机上倾注了大量时间和心血来研发这款产品,以在面对后续投资研发能力明显不足的背景之前,推出一台近乎全能型的王牌产品,镇住并力保诺基亚品牌市场的存在。但在一些关键设计环节的功能缺失和软件维护上的不足,致使这台产品依旧有不可忽视的问题存在。然而,如果对手机没有过分“堆料”的要求,这台手机的表现在如今依旧是一台令人印象深刻的,属于HMD Global转型前,诺基亚时代的安卓智能手机终结之作。
外观设计
说实话在经历了将近四年的时光,对于现在智能手机市场的设计而言,时至今日居然还没有见到几款能和8.3设计语言相似,甚至外观耐看度上还能打得有来有回的产品。虽然环形奥利奥摄像头模组在前些年开始就被厂商“用烂”开来,甚至在如今里已经非常普遍,但根据手机角度会出现不同色彩感的渐变式后壳的外观设计, 8.3还真是独一档的存在。
诺基亚8.3的外观耐看度在当下的产品里依旧是数一数二的,特别是得益于后壳的这种渐变式设计,使人很难能像其他同样采用镜面玻璃或者3D玻璃后壳设计的产品一样,轻而易举地发现玻璃上的磨损和污渍,尤其是在长期使用后更是如此。而且,8.3的设计一体感也是非常出色的存在,对比同期或前期、后期的HMD产品,8.3的中框颜色和后壳颜色的统一度很强,比起后期诺基亚X10、X20、、X30这些要么工艺不同、要么渲染图和真机有明显的差距的产品,8.3已经做的很不错了,而且8.3的美国定制版8 V 5G UW也做到了同样的水平——即便是一台纯黑色的产品,后壳的渐变式设计做的也非常细腻且耐看,加上两台手机的设计基础都是同样的摄像头模组高度,虽然和早些年的诺基亚8 Sirocco有些相似,但视觉观感上舒服了太多,即便在产品的商品渲染图层面上去观摩这两台手机的渲染图也是如此,深邃且优雅。尽管诺基亚8.3的产品渲染图特别是在后壳上可能稍有点“欺诈嫌疑”,因为这台手机笔者记得是发布后当年6月份才有真机泄露,视频中的色彩反而更偏向纯蓝,但实际上,在特定角度和光线下,8.3的真机会反射出与渲染图同样的色彩(笔者已实际验证过),但不论有无符合该色彩的情况,产品本身的耐看度非常不俗。


另外,这是最后一代在次旗舰/准旗舰产品线上,HMD使用了近似奥利奥的环形摄像头模组产品——当然,也可以说X10和X20也是下一代产品,但是这些产品的硬件配置不配作为次旗舰水平,顶多是个中端货,更何况还有渲染图欺诈的问题。尽管8.3的四颗摄像头在环形模组上显得有大有小,整体并不是那么地优雅,但配合蔡司的logo和环形摄像头模组的配色,其设计依旧和机身的后壳色彩一样不俗。

握持手感
诺基亚8.3的握持手感也是个值得一提的存在。这是一套和诺基亚7.2相似的复合材料中框+镜面玻璃设计。尽管官方在介绍诺基亚8 V 5G UW中提到机器仍然使用了铝合金材料,但是针对机身内部的结构设计,8.3并没有在机身的外中框上使用铝合金。从笔者过往和如今的经验来看,使用复合材料或聚碳酸酯作为中框或外壳是一件好事——甚至如今觉得机身后盖用玻璃材质都是个不太合适的选择。
但与诺基亚7.2不同,8.3的机身后盖存在微曲面弧度设计,由机身中间为基准,向外约四分之三处开始后盖明显向中框弯曲过渡,如果说拿过往什么机器举例子为宜,诺基亚9 PureView是个不错的例子,但是8.3的收边区间特别狭窄,基本上算是在临近中框边缘位置时突然做了收窄的设计一样。
另外,笔者在过往的评测中有提到过,8.3的机身长度和重量算是数一数二的存在——高达6.81英寸的屏幕和220g的重量,不论是放在手上还是裤兜里都显得机身很“庞大有份量”。但实际上,在实际使用时略侧向握持机身或托底握持时还挺恰到好处,而且手掌的位置(如果以中指作为解锁指纹的话)其实是刚好能便于解锁手机的方位,得益于摄像头位置偏高的设计,实际使用时手指也不会误触到摄像头模组。尽管单手操作依旧存在明显的触控盲区(如果是左手握持,盲区是机身底部近logo的区域靠近三大导航键的多任务键范围),但实际使用时并没有受到因机身屏幕尺寸过大导致的使用不便,而且机身的后壳处理和诺基亚7.2乃至后续HMD Skyline的工艺不太一样,8.3的后壳并不是那么地非常丝滑容易脱手,稍微动下手腕就能轻松地在单手侧向握持和托底握持之间来回切换使用。

硬件配置
诺基亚8.3采用了一套经过HMD定制化的高通765G平台,辅以最低配6+64GB和最高配8+128GB的两种配置,支持TF卡扩展,搭载4500毫安时大容量电池,最高支持18W快充。摄像头为前置摄像头24MP,后置64MP标准+12MP超广角+2MP微距+2MP深度摄像头的四摄配置,后摄具备蔡司认证。同时在当时还搭载了已经不怎么多见的3.5毫米耳机插孔。值得一提的是,诺基亚8.3搭载了一块具备PureDisplay技术的莱茵防蓝光认证LCD FHD侧边挖孔屏幕。除了高通765G稍微有点让人诟病外,诺基亚8.3基本上没什么短板,而且HMD考虑到产品的定位,将765G定制化为支持全频段5G的SoC,意味着用户可以只需要使用这一台手机,就可以漫游全球的5G网络。也正是因为定制的765G,诺基亚8.3在官宣后正式发售的时间耽误了相当之久。
看起来确实没什么短板,而实际上笔者在实际使用时发现的一个最要命的问题就是扬声器左侧设计,这也是之前笔者针对诺基亚8.3评测中提到过不止一次的情况。横屏双手握持特别是游戏娱乐时,右手手指很容易把扬声器给挡住,很像我们之前在早期HMD Skyline评测中提到的,左手恰好挡住屏幕环境光传感器的问题一样。但是这个设计短板在诺基亚8.3身上严重得多,如果手的位置得当,手指是能够完全盖住扬声器的外放声音,调换方向横向握持又显得右手握持的区间略重,并没有传统握持方向那么舒适,但比较讽刺的是,笔者用这台手机还曾经完成过不少次电竞解说的任务。得益于6.81的大尺寸机身,单手横屏握持和不那么标准的双手握持姿势下,其实能减轻扬声器位置设计不当带来的负面影响。而诺基亚8.3的持续重度使用的稳定性也给出了很好的答卷,这甚至是当时诺基亚9 PureView都给不到的结果。
影像总结
诺基亚8.3除去搭载的四摄系统外,还一如既往地具备PureView技术,蔡司认证镜头。根据官方在产品主页的介绍,主摄像头可达到2.8μm的超大像素尺寸,但这套四摄系统是相对独立工作的,不再像曾经是五摄同时合成的模式工作,即深度镜头会配合主摄和超广角进行处理,特定模式下如蔡司人像模式里深度镜头会发挥更大作用。
有关诺基亚8.3的影像情况和表现我们在之前的评测中提过很多,本篇主要做下分类总结。首先说图片摄影。
主摄(白天)——
主摄的一般模式和原始64MP模式在白天拍摄时稍微有点区别。特别是晴朗蓝天下,原始64MP模式的曝光还原度是更准确的,一般模式会稍微有点提亮,但一般模式的拍摄快速高效,64MP会稍微有点延迟感。除非特别需要细节,否则一般模式其实算是足够用了。但是在白天环境下,主摄的细节涂抹有时稍微有点明显,但全局来讲还是能够很好地把握成片的纯净感。
变焦方面,诺基亚8.3给到了最大20x的数字变焦,20x的数字变焦受涂抹的影响实际可用性并不太好且成像不稳定,但在实际使用时,即使到了7-10x的倍率上,成像的可用性表现也是很不错的,这点比后续的诺基亚X30好上太多,也较好于笔者现用的HMD Skyline(但没有拉开显著差距)。
比较有意思的是,尽管没有搭载OIS光学防抖,诺基亚8.3的白天成像表现即便拿到后期的产品来看,图像稳定性修正的表现也更好,反而拥有OIS光学防抖的诺基亚X30和HMD Skyline在图像的个别区域细节上放大是能看到物体边缘略重影的情况。
超广角(白天)——
与主摄不同,超广角的色彩表现更好,即便在同一个场景下拍摄同样的内容,超广角的色彩表现也比主摄更加鲜艳,且涂抹没那么严重。不过受限于最大像素,超广角的细节表现没有给人惊艳的感觉,但镜头本身120°的取景范围还是足矣发挥了,而且横向拍照时,成片边缘也没有太明显的畸变,和拍摄后后处理期间大幅修正的情况。
主摄(夜间)——
尽管这不是首次HMD给诺基亚产品搭载夜景模式了,但是诺基亚8.3和同期的5.3都搭载了相近的一套新夜景模式。如果说诺基亚7.2的夜景模式是1.0,诺基亚8.3给到的则是1.5。在实际使用时,诺基亚8.3的一般模式和夜景模式的夜间拍摄也确实有明显区别。
一般拍照模式下,诺基亚8.3有时会出现不论光源充足与否,成片意外抖动糊片的情况,反而没有后期推出的产品效果更好。个人猜测可能是取景器画面帧速率较低导致的预判失误。
在大多数情况里,一般模式下的表现还算不错,主要体现在进光量上表现比较正常,能够较好地还原场景的实际情况,如果拍摄的环境场景中心有明显光源,或中心略周围有光源的话,夜景模式的表现还是非常讨喜的。不过,细节方面就没那么好看了,尤其是在光源不足的情况里,细节的涂抹痕迹在放大后清晰可见,某些情况下一塌糊涂。鉴于这台手机在当时的官网中着重宣传了夜间的成像能力,以及与007电影的联动,当这台手机的夜间拍照不如宣传的那般表现时,确实有点让人意外。
针对夜景模式拍照,夜景模式拍照的主要逻辑是通过整体提亮的方式来改善成片,这在使用一般模式和夜景模式拍摄同一个场景时会有很明显的对比——亮处区域小幅改善,暗处区域有明显提亮。曾经在当时诺基亚8.3还没正式发售前,网传还有一张使用诺基亚8.3拍摄央视大楼外环境场景的夜景模式样张,基本上和那个效果比较相似。虽然夜景模式会把一些正常范围的亮度提升,但是夜景模式的合成会改善成片的细节,尽管这样并不能完全杜绝涂抹问题的出现,但对比起来起码能改善不少。
笔者后来在撰写其他诺基亚产品的评测时,也有使用过诺基亚8.3进行类微距的特写拍摄,以替代使用专门的相机进行产品拍摄。期间发现有光源夜间拍摄时,使用一般拍摄模式相比夜景模式的涂抹问题更容易复现,而且在使用数字变焦的情况下,图像物体细节涂抹更加明显,即取景器里看着还正常,拍完的成片反而有点糟糕。使用夜景模式拍摄会改善该问题,但易导致全局过亮造成成片失真。笔者在Skyline半年评测的撰写期间也有与8.3进行过同倍率成片对比,该环境的同等变焦倍率下使用一般模式拍摄时(如3x),8.3的成片综合素质明显差于笔者在用的HMD Skyline,但8.3的数字变焦的对焦非常准确且迅速,Skyline反而在对焦上表现非常挣扎。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使用夜景模式的情况下,HMD给诺基亚8.3的成像逻辑是优先拉高ISO,而不是后期诸如诺基亚X30,HMD Skyline这种优先延长快门释放时间。当ISO给到过高时可能会引发意外情况,比如典型的细节缺失,在8.3上表现最明显的就是高感状态下,成片细节丢失或涂抹较为严重,即便使用专业模式固定ISO500的情况下夜拍,涂抹痕迹也较为明显。尽管原始像素64MP能够提供更好的理论表现,但笔者真的不建议使用原始像素模式。另外,专业模式中即便使用RAW进行拍摄,RAW保存的原始数据也是四合一的16MP。这对于想要通过RAW提升夜间成像质量的用户而言不算是个太好的事情。
此外,即使后代芯片的理论性能已经好于曾经的旗舰级芯片,使用非旗舰SoC还是会存在拍照期间,相机取景器预览画面帧速率较低的通病,特别是在光源不足和夜间环境中,这在诺基亚8.3上及其之后的产品中都有同样的情况。这种问题只有什么时候HMD用上了旗舰芯片,或者有更好的帧速率优化支持的独立ISP芯片才会解决。目前来看后期推出的HMD Skyline稍微有一些改善,但是在拍摄夜景和低光源方面,50MP长焦的帧速率还是稍有些拖后腿。
超广角(夜间)——
超广角在这一代上的表现还算不错,在光源不足或特定环境下会有很出色的表现,但平均来讲8.3夜间拍摄的成片不算出色,但至少没主摄那么多的涂抹,相比平庸的程度还是好上了一些。但由于光圈略小的缘故,诺基亚8.3的超广角夜拍表现并不出彩,一般模式下拍摄的成片有点像以前Lumia 830的成片感,使用夜景模式也是提升有限,笔者也很少用夜景模式进行超广角拍摄。
微距——
8.3的微距摄像头只有200万像素,但是这200万可比HMD推出的那些诺基亚功能机的200万好上太多。只不过这是颗定焦镜头,只在特定距离(4cm左右)才会发挥微距功能,而且还有手抖糊片的问题(光源不足的糊片概率极高)。如果不是真的必要为了虚化效果,用主摄的变焦都比这个好用。
前摄——
前摄像头默认情况下采用和主摄一样的像素合成模式,用户可自行选择是否打开原始像素24MP。值得一提的是笔者觉得前摄像头在略有阴天的场景里表现是最好的,晴朗蓝天环境、室内有光源环境和夜间拍摄的表现都比较一般,在后续使用诺基亚X30后,对比更加立竿见影。诺基亚8.3的前摄色彩寡淡问题非常突出,虽然没有到偏色的程度,但是色彩饱和度非常弱,多数情况下需要后处理才能还原真实环境。
另外,就着前摄稍微提一下蔡司人像模式,尽管笔者也用过后置拍过蔡司人像模式,但多数情况下还是前摄稍多,蔡司人像模式对后摄有最近距离要求,距离过远会无法有效呈现虚化效果。这一代的蔡司人像模式表现糟糕,不如第一代蔡司人像诺基亚7.2的表现,具体问题在成片的黑糊问题,整体比一般模式拍摄的人像要更暗、更具有“脏感”。虚化效果在后调整的情况下表现尚可,几个经典的蔡司特效包表现还算可以,笔者较为喜欢旋焦特效,但成片能看出来较为明显的算法痕迹。如果要拍摄人像或自拍,还是建议使用一般模式。不过,虽然称作人像模式,实际上对非人的物体拍摄也可适用,只是虚化准不准就得看运气了。
由于这篇文章本身比较长,加上影像板块涉内容较多,因此有关照片的更多过往样张,笔者将继续会通过视频投放到B站和视频号进行辅助参考。过往的B站投稿中针对英国留学期间的一日游记系列已经呈现了完全通过诺基亚8.3拍摄的图片和电影模式影像,加上早期文章中已提供多个实拍样张,考虑篇幅和阅读便捷性,本文将只提供少量的图片拍摄参考样张。
样张 - 主摄(部分照片因超过上传大小要求,有过尺寸压缩)






样张 - 超广角






再说视频。
主摄、超广角——
主摄和超广角的细节在白天没有明显差距,但由于光圈不同,在光源不足的环境下,超广角的视频质量差别立竿见影,而且随时间推移,镜头如果存在磨损或污渍的话,眩光会稍有些录制上的影响。另外,视频的HDR模式只给到了主摄,这一点比较遗憾。
在诺基亚8.3里,HMD在视频录影中加入了EIS电子防抖,但似乎也只给到了主摄,没有给到电子防抖的超广角影响也不算大。这两颗镜头即便是拿到后续对比诺基亚X30,成片效果也是都有明显优势。值得注意的是诺基亚8.3的超广角视频成片边缘存在很明显的变形,在进行较快速的转动拍摄时会更加明显。
对于运动模式,诺基亚8.3是以60FPS的帧率进行拍摄,并且没有出现很明显的因运动需要裁切而引发的画面果冻,或强制降低帧率录制的情况。根据笔者后来使用的HMD产品情况,诺基亚8.3的这个运动模式(后来在HMD的相机里称为Ultra Steady Video,超级稳定模式)是整体表现最好的,可用且帧率高,细节丢失相比一般视频不明显。
特别一提的是,诺基亚8.3是HMD的诺基亚品牌手机里,唯一一台主摄和超广角都支持4K视频录制的产品,直到后来推出的HMD Skyline才正式继承了这一传统。
双视野模式(视频)——
在后期阶段的诺基亚品牌产品中,HMD把双视野模式的拍照功能彻底移除,只保留了视频的双视野模式,并且增加了很多组合功能。除了可以改变画幅容纳的范围,诺基亚8.3不仅可以在传统的双视野视角中切换主摄和超广角,还能使用在X20宣传片中出现过的,一个画面同时呈现两个镜头的影像,第二镜头的画面位置还可以随意调整。
前摄——
与主摄不同,诺基亚8.3是HMD里少有的前摄高像素镜头没有给到4K,但给满了2K30和2K60两种码率的产品。前摄视频笔者用的不太多,但一般使用的话其表现已经不错了。在HMD的手机里,能同时给到2K及以上分辨率且有60帧的产品真的不多(诺基亚9算一个)。不过和拍照一样,前摄录影同样存在色彩寡淡的问题,对比X30的前摄也是一样存在差距,而且前摄的广角取景范围明显小于后来的X30。
蔡司电影模式——
蔡司电影模式是诺基亚8.3的重头戏,也是发售时的主打功能。通过与蔡司的合作,诺基亚8.3可以实现蔡司电影镜头中的镜头效果、电影机的画幅模式,和用于后期调色的H-Log模式。蔡司电影模式也首次引入了等效Lumia专业拍摄模式的视频专业模式,用户可以通过手动调节参数来完成电影模式视频的拍摄。
笔者在国外的时候有过高强度的蔡司电影模式使用,实话说效果还真的挺不错。尤其是稳定性上,那时除了机身温度上升外,没有出现相机错误的毛病。虽然偶发会出现取景框没显示新录制的影片并丢失的bug,但这样的小毛病出现的频率还好不频繁。如果会一点拍摄手法,即使不使用H-Log模式,诺基亚8.3可以拍出来质感非常出色的成片。
与蔡司电影模式集成的还有电影模式编辑器,在这里才可以套用宣传中的蔡司电影光效(共有两种),其中一种已经在8.3的宣传片中有展现。不过实际效果非常不稳定,不仅呈现的效果不智能,有时还需要依赖特定的拍摄手法才能显现镜头的光线炫光。如果拍摄方式不当,套用了也不会呈现。而且在这个模式里,蔡司电影光效与H-Log模式不能同时使用,这两个模式也是像互相闹脾气一样,如果打开了H-Log,光效包将无法套用,而H-Log不仅具备色彩视觉辅助,还自带多种LUT效果包,即便套上了不同的色彩后输出,光效包也照样无法使用。
除了拍摄手法、套用电影光效、H-Log模式外,内置的视频专业模式也能够让拍摄的成片有独特的效果,但如果使用,非常建议在夜间拍摄时启用,蔡司电影模式的自动模式逻辑会导致在夜间移动镜头拍摄画面时,会因为自动快门速度值过高而出现轻微移动就重影抖动的情况。此外,电影模式偶尔会出现水平位不正略倾斜的情况,在没有外部调平工具帮助下,这对于有专业拍摄需要的人来讲还是有点致命的,如果对自己的手能否长时间扶平缺乏信心,建议上个手持工具辅助拍摄为宜。
值得一提的是,诺基亚8.3是HMD唯一一台支持主摄、超广角双摄像头均能在该模式中以4K24 60Mbps的参数进行录制的手机,也是HMD所有搭载蔡司电影模式的产品里,综合表现最好的产品。而且从个人的使用来看,相较一般视频模式,笔者更喜欢用蔡司电影模式,但由于画幅的明显变化,视频会有取景范围的损失,因此使用前应当考虑清楚。

其他——
随着使用时间的累积,后期阶段诺基亚8.3的相机偶尔还会出现以下小毛病需要注意。
1. 如果启动相机后手速操作过快,如立刻切换主副摄像头,相机会出现意外闪退的情况,重新进入便可恢复正常。
2. 启动相机后偶尔会出现取景器黑屏摄像头暂时没打开,需要小等一下的情况(最多半秒左右)。
3. 重度使用蔡司电影模式,或单次使用蔡司电影模式进行长时间视频录制的情况下,单个视频录制结束后,建议等待预览窗提示现有拍摄的内容可供浏览后再进行下一次拍摄,否则很可能会出现丢视频的情况。
4. 不论开启防风噪功能与否,蔡司电影模式录制的成片前1秒内会存在刚开始声音稍大,随后淡化成正常收音的情况。
5. 全模式偶尔会出现启动相机后按下快门拍摄,会提示无法拍照的情况,清除相机应用后台,或强行停止相机应用后重新进入即可恢复正常。
6. 在2020年12月之前的系统版本中,用户有一定规模爆料出现过相机频繁故障无法启动的bug,官方后来推送了新的OTA版本更新进行了紧急修复。
这台手机毕竟已经走过了三年多,在进行夜间拍照时,镜头的玻璃已经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眩光的情况,有时可能会影响成像,还是建议定期擦拭保养。
充电速度及续航
由于这三年半里笔者一直没有找过第三方进行电池的更换,因此续航方面完全就得看这一块原厂电池的实际表现了。
就目前综合来看,这块电池的表现还算稳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续航确实存在了下降的情况,但还没到尿崩的程度。也可能是由于机器本身的设计较为优秀,诺基亚8.3目前还没出现过等效后来诺基亚X30那种重度使用几个小时就撑不住的情况,但在极低电量的情况下已经常出现在6%左右时就自动关机的情况。
按照个人的推断,带有网络(指默认挂着数据网络或WiFi)的情况下,诺基亚8.3的纯待机续航还是能稳定在至多两天。使用时的续航来看,WiFi续航比数据网络续航更好一点,掉电速度比使用全局144Hz的Skyline稍慢。尽管三年有余,但在这中间阶段的两年里笔者没有发现8.3本身在正常使用时,存在耗电速度异常的情况。直到在今年25年开始,8.3的电池寿命才有很明显的不稳定情况,这包括作为纯热点设备时,续航不超过一个白天就关机(比如早八晚五的情况下,可能下午1点或2点就关机了),以及今年冬季低温环境时出现了不止一次电量在未降到40%的情况下,就突然自动关机的情况。
针对充电速度,除了从低电量开始充电后中期阶段有明显的温热感外,8.3的充电速度相对保持比较稳定,也没有出现后期诺基亚X30这种电池充电故障或充电功率异常的情况。值得一提的是,诺基亚X30之前的早期产品没有对电池方面做特别的调整(例如多少次的充电循环次数后电池健康情况保障),这意味着即使在亮屏使用的情况下充电的功率也比较稳定,但这也会引发手机温度上升的情况——比起后期产品亮屏充电速度有时不能达到满功率的情况,笔者还是更倾向早期的方案,因为损耗表现来看并没有非常的严重。
稳定性及长期使用后的耐久性
由于第三年里的屏幕磨损损耗比较明显,在23年期间笔者选择了送去曾经认识的老师傅进行维修,主要更换屏幕玻璃,更换后虽然在后来的使用中也存在磨损,但相较而言焕然一新的感觉还是会比曾经更好一点。除了屏幕损耗外,屏幕脱胶也是一个需要提及之处,这是当时笔者决定尽快维修的主要原因。原始的屏幕在挖孔摄像头附近区域出现了很明显的脱胶情况,虽然没有影响使用,但如果将手机倒置放置,受重力影响屏幕会有可见的脱胶缝隙。
在此次情况前,笔者在8.3上还有出现过附赠的原装数据线烧开胶、SIM卡托断裂的两个意外情况。这两个也是在这次文章中也需要提及的,尤其是SIM卡托断裂这个事情,确实是比较少有的意外。在笔者的印象里,除了诺基亚9的相机稳定性问题外,还极少有HMD的诺基亚产品会出现断卡托,或数据线开胶皮的问题(PS:写这篇文章的后期阶段,X30的数据线也开胶皮了,而且是两端同样的位置都开了)。考虑到这些既往情况,这台手机的长期耐久性稍微有点让人担忧,但如果没碰到断卡槽的话,其实还不算问题严重,因为断卡槽是在当时使用一切正常,打开更换SIM卡时才发现的问题。当时的断裂并不影响使用,但并不代表以后能否再顺利取出来。
再说稳定性,除去以前碰到的手势导航的导航条存在横竖屏切换时错位的bug外,笔者后续再没有碰到过什么诸如此类明显的软件问题,而且这台手机的信号质量稳定性算是笔者接触过的最优秀的了,夸张的讲如果外观设计排第一,信号质量表现绝对可以排第二。可能唯独需要注意的是上文提到过的用户普遍遇到的相机故障情况,如果到手的版本是已经经过了20年秋季末更新的话大可不必担心。在后续的版本中唯一需要关注的变化是Android 12更改了操作逻辑和顶部面板的UI,笔者很不喜欢Android 12的这一项大改,而且在回国升级Android 12后,手机的5G数据模式似乎并不是总是会在线,不清楚是国内频段问题还是其他情况,但Android 11时还是一切正常的。
但在诺基亚8.3这台机器身上,有的时候会出现一些奇葩情况,比如在Android 12中,偶尔会出现只在两卡槽均有SIM卡的情况下,即使SIM数据网络没有打开,快捷操作的网络小状态栏也会默认显示打开状态。有的时候还会呈现用着数据网络、开着手机热点、WiFi还能照常开着并正常连接使用的“三足鼎立”奇葩场景。而且,8.3有个很明显的缺陷,HMD没有给这台手机上任何防尘防水措施,这也是唯一一台在次旗舰及以上产品线里没有任何防水防尘IP等级认证的产品。尽管碰到小雨点之类的环境没什么大问题,但是随着时间用的越来越久,手机的意外防护特别是防水方面,还是需要稍微注意。
最后,说点什么……
在诺基亚8.3发布后的没几年里,隔壁蓝厂通过和蔡司的联合实验室,也把HMD和蔡司当时在这台手机和诺基亚7.2里推出的蔡司人像模式、蔡司电影模式都搬了过去,并且功能也更加丰富了。时间过了很久,虽然不知道真机实际表现如何(8.3也只和柜台样机X Note比过3x变焦的细节表现),但也算是个很好的延续了。
比起后来高通的SoC性能提升但同时“收回”部分基本功能的奇葩操作,8.3的高通765G算是委以重任做了个不错的答卷。但很多粉丝在那个时候,包括笔者在内都没能想到这就是HMD最后能拿得出手的诺基亚巅峰之作了,那个时候以nokia_anew为首的造谣诺基亚7.3和新PureView旗舰传得可是沸沸扬扬(连PureView旗舰渲染图都画出来了),直到后来HMD产品线全线更名C/G/X系列后才得以消停——可能有人会有异议,毕竟后来还推出了X20、X30、XR20、XR21这四款两代产品,但这四款产品受到SoC基本功能的阉割,在定位上已经无法与次旗舰地位的8.3相匹敌了,换句话讲,如果将高通765G略等效成曾经高通835的5G小幅升级版,诺基亚8.3到目前依旧还是个不算落后于时代的产品。
这台手机目前由于现有定位是二主力机,加上自然老化损耗,目前在更换Skyline后仍然退居二线作为备用机和热点设备存在,在特定情况下仍然会照常使用,加上蔡司电影模式的特殊性,这台手机一时半会还不会正式退役。但鉴于诺基亚8.3在当下的时节里已经逐渐缺少可更换备件进行翻新,8.3在后续的某一天还是会应该轮到准备退场正式退役的可能性,不过笔者还是会试图寻求维护的可能性。只不过,在撰写8.3的专门使用评测这个角度,有关诺基亚8.3的故事就到此结束了,余下的“遗产”,也就是把曾经拍摄过的手机摄影作品陆续发布并完结。
时至今日,目前已经可以基本上期待不到什么诺基亚Android智能手机新品了,唯独国行还在活跃的就是24年秋季首发的诺基亚125。笔者诺基亚125在贴吧的开箱也意外被Nokiamob给转载报道了,按理来讲在HMD现在的策略,这台机器应该叫HMD 110,国行选择上了更高一点规格的125也算是个情怀纪念了,这也是能购得的效仿Lumia 830奥利奥设计的最新现代产物了。
所以,以诺基亚8.3为代表的这些,或许就是致敬Nokia末代时光的一些美好回忆了。

本文同步发布于少数派、公众号、B站、知乎四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