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深度体验了一款工具,它叫 AFFiNE,巧妙结合了文档笔记、白板、演示和 AI 功能,并且在这些功能之间做了很有意思的互通。

我会分成下面几个部分展开介绍:

  • 文档的组织和编辑功能
  • 白板的基本元素和功能
  • 文档与白板的交互操作及演示功能
  • 特色 AI 功能

文档的组织

AFFiNE 使用4  种方式来组织文档,分别是:收藏夹、文件夹、标签、精选

前三种方式很容易理解,文件夹的图标和标签的颜色可以自定义,不支持多层标签;第四个「精选」功能比较有意思,一个精选可以理解为自定义规则的文件夹,当一个文档符合特定的创建时间、标签等情况,就会自动加入这个精选,在追踪某些特定的项目时比较好用。

你可以打开多个文档,在顶部用标签栏切换文档,也支持左右分屏显示不同的文档。

单篇文档的顶部是信息区,可以展开查看文档的属性,比如标签、创建者、更新时间等,也可以自己创建新的属性。

比较特殊的是「Journal」属性,勾选之后笔记就会变成一篇日记,文档顶部会显示日历,左侧的面板也有一键直达所有日记的快捷入口。

文档编辑

AFFiNE 支持 Markdown 语法,同时与 Notion 类似,以「块」为基本单位,每个标题、段落都是一个独立的块,可以拖拽操作。

它也支持斜杠命令,你可以一键调用标题、代办、引用、列表等块格式。

把 AFFiNE 当做笔记工具来使用,则可以利用它的双向链接功能。使用@命令引用其他笔记,被引用的笔记以卡片的形式展示在文章里,文档最下方也会显示笔记的反向链接和外链。

和 Notion 类似,AFFiNE 也支持 Database 功能,可以实现简单的列表、排序、分组、筛选等操作。不过目前版本功能还相对简单,只支持表格视图和看板视图。

文档编辑的整体感受比较丝滑顺畅,UI 细节也很优雅,下面聊聊 AFFiNE 与其他软件最大的区别——和文档联动的白板功能

白板的基本元素和功能

AFFiNE 软件中这个功能叫「无界(Edgeless)」,为了便于理解我们还是先用白板来称呼它。在任何一个文档的左上角,你都可以一键切换成白板模式。

后面我们会聊到,AFFiNE 的文档和白板其实是一回事,它们是同样内容的不同组织和展示形式。这里先来说白板的基础功能,插入形状、文本、手写、图片、PDF 等该有的都有,UI 设计也很优雅。

白板中可以插入思维导图,有多种样式可以选择,这一点很惊喜:

它还提供了很多可编辑的预设模板,如果喜欢这种风格,你甚至可以用这些模板来做 PPT。

元素的框选、编组、对齐、批量修改样式等操作都非常丝滑,哪怕只看白板这一项,AFFiNE 都已经做得很成熟了。

比较特殊的是「Note」元素,你可以理解为「文档的片段」,它是白板和文档之间发生联动的关键。插入的 Note 和文档中的编辑方式是一样的,同样支持 Markdown 语法、各种块命令,也可以把 Database 插入到白板里。

相比其他元素,Note 元素有更丰富的样式,包括边框、阴影、颜色、圆角等,都可以改成喜欢的风格。

文档与白板的交互操作和演示功能

接下来就是 AFFiNE 最独特的地方了,前面说 AFFiNE 的文档和白板其实是一回事,它们只是同样内容的不同组织形式。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会假设两个不同的场景,以正反两个方向,说明文档和白板之间的转换关系。

长文拆分演示:从文档到白板

假设这么一个场景:

你已经用 AFFiNE 写好一篇长文档,或者从其他地方复制一篇文档过来,想用更容易理解的方式展现给他人。

在左上角,一键从文档模式切换到白板模式,你会看到整篇文档已经作为一张 Note 卡片,被放到了白板上。

想要把这个长卡片拆分,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选中卡片,使用 Cutting 模式,把它一刀一刀切成更短小的卡片:

第二种方法是双击编辑卡片,选中一部分段落,直接拖出来,就会生成新的卡片。

目前白板里的卡片都来自同一篇文档的切片,你还可以拖入其他的文档到白板里,双击就可以全屏打开,被拖入的文档也会建立双链,会在文档最下方显示它被哪个白板引用了。

接下来就是白板的常规操作,改变布局、添加各种元素、设置卡片样式、给卡片之间连线等等,很快你就可以把一篇长文拆解成漂亮的演示白板了。

AFFiNE 还真的加了一个还不错的演示功能叫作「Frame」,我理解为切片或者视角。你可以多选几个元素,一键生成一个 Frame,也可以框出一个 Frame 来包住多个元素,每次都会在屏幕右侧边栏里自动生成一个对应编号的 Frame。

双击某个 Frame,视角就会跳转到对应的位置:

还可以在右上角找到 Presentation 按钮,一键打开全屏模式,按照设置好的 Frame 顺序进行演示,这样一块白板就真的变成一份PPT了。

AFFiNE 免费版就支持把白板公开发布,分享给其他人在线观看,或者邀请其他人加入协作。如果提前设置好了 Frame,那么打开链接的人也可以用使用演示模式。

这篇文章就对应着一块白板,我开启了分享,你可以看看效果。当然,这篇文章并不是先有了文档再拆分成卡片,顺序正相反,下面就聊聊从卡片「组装」成文章的过程。

非线性卡片写作:从白板到文档

虽然文章最终是线性呈现的,但写作的过程其实是混乱的,经常会一边写一边找资料,还会不停地往回看,修改错误、插入新的想法,这些操作会占用非常高的注意力,写过长文的朋友们肯定知道这里边儿的水有多深。

白板的好处是可以先零散着写,看到什么材料就放什么进去,有什么想法就开张新卡,等有了一定数量的卡片,再通过分组、连线,去思考内容之间的逻辑。这样可以很明显地降低写作时的思维负担。

不过使用白板完成内容整理之后,还需要一点点誊抄到文档里,有些麻烦,AFFiNE 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白板中的每一张 Note 卡片都有三种不同的状态,分别是:

  • 只在白板中显示(Show in Edgeless Only)
  • 只在文档中显示(Show in Page Only)
  • 在白板和文档中都显示(Show in Both)

每次把一张卡片的状态从「Show in Edgeless Only」改为「Show in Both」,就相当于把这张卡片的内容「推送」到了文章里。可以左右分屏进行,有种奇特的爽感。

这样的操作是可逆的,你可以随时把某张卡片调整为其他的显示状态。这样就可以控制哪些内容进入文章,哪些内容留在白板中。注意只有「Note」元素可以进行这样的操作。

按照「推送」操作的顺序,对应的卡片下方会显示蓝色的序号,也就是它们依次出现在文档里的顺序。而其他只在白板中显示的卡片,则会在下方显示一个闭着的小眼睛。

目前的版本这个功能藏得挺深的,被放到了实验功能的「高级可见性控制」,我联系了开发者才找到它,对方说后面的版本会做比较大的调整。另一个还不太完善的地方是,卡片插入文档的顺序完全取决于改变状态的操作顺序,如果想在过程中调整顺序,要么在白板中重来一遍、依次改变卡片状态,要么就只能去文档里剪切粘贴了。

另外在白板中一旦选择了「Show in Page Only」,那么卡片内容就只会在文档中显示,而在白板中消失,操作也就变得不可逆了。相比之下我想象中更合理的操作是:左右分屏状态,从白板中直接拖拽卡片到文档对应位置,在文档中允许以卡片为单位进行拖拽,改变顺序或拖拽回到白板。

但瑕不掩瑜,目前的功能已经很惊喜。

我用这样的方式组织素材各种素材,写完看了你看到的这篇文章。每个时刻只关注一张卡片,最后再补充内容、组织结构,比线性写作的注意力提升很多,上帝视角去查看整体结构也很舒适。

此外,白板中用于演示的视角(Frame),或者多个元素的编组,也可以被一键插入到文档中,双击就可以打开跳转,算是打通了文章与白板之间的边界。

文章写完之后,可以打包导出 Markdown文件,或者与白板类似地公开发布、邀请其他人协作。虽然白板与文档是同一个文件,但分享链接是彼此独立的。

特色 AI 功能

现在的文档和笔记工具,不带 AI 功能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AFFiNE 也不例外。

你可以在文档中随时呼出 AI,做个翻译、取个标题、总结内容、扩写改写等等,都是比较常见的操作了。

也有一些基于文档和白板交互的 AI 功能,是 AFFiNE 独有的特色。比如选中一段文字让 AI 自动生成一张卡片图:

再比如让 AI 根据卡片内容生成一个思维导图:

或是干脆让 AI 帮你生成一份 PPT、分好 Frame,按顺序插入到白板和文章里:

这些功能目前都还在 Beta 阶段,我也很期待 AFFiNE 未来在文章+白板+PPT 的深度交互中,迭代出更有特色的 AI 功能。

软件收费和总结

目前 AFFiNE 在 MIT 许可下开源,免费状态下基本没有功能限制,有 10G 的云空间、单个文件 10MB、以及最多 3 个协作成员的限制,我觉得个人轻度使用已经很大方了。专业版和团队版主要是在这些方面更多地放宽了限制。

另外,AI 功能单独收费,个人觉得在国内的价格有点高。希望考虑推出更适合国内的收费方式和价格。

截止这篇文章发布,AFFiNE 的 Mac 版本是 0.19.6,可能会在后续版本有比较大的变化。软件尚不到 1.0 正式版,但已经有了不小的创新,尤其是文档和白板之间的打通,很期待后续的迭代。

本文提到的功能,全部以免费版功能为基础进行写作,无利益相关,如果 AFFiNE 看到文章愿意送个专业版啥的,那可是再开心不过了:)

希望能帮到你,有啥问题评论区见。

> 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解锁全新阅读体验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