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版本:
那年「网」事 | 第一次浏览器大战 · 大事年表 - bilibili
前言
1991 年,欧洲核研究组织(CERN)的蒂姆·伯纳斯-李(Tim Burners-Lee)公开发布了万维网,作为互联网络的一种新方式。尽管万维网最初的定位是「免费,开放」,但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它的出现引发了许多个人和企业的密切关注,并为快人一步,在这一领域获得商业利益而展开了激烈角逐,其中一个竞争焦点便是访问万维网的平台——浏览器。
在接下来的十年间,Mosiac 及后来的 Netscape Navigator(网景浏览器)、微软 IE 等浏览器竞相登场,试图掌控浏览器市场,后世将其称之为「第一次浏览器大战」。而这场「战争」带来的,是技术的不断革新与普及,是在「混乱」表象下逐渐建立起的秩序……这些共同塑就了今日的万维网。
下面我们就来穿越时空,一起见证这段波澜壮阔的「网」事。
网络让我想起了 PC 行业的早期。没有人真正知道所有事情。所有专家都错了。 ——史蒂夫·乔布斯,《连线》杂志,1996.2
序幕
- 1991年8月23日 | 万维网浏览器公开发布
- 欧洲核研究组织(CERN)的蒂姆·伯纳斯-李(Tim Burners-Lee)于 1990 年开发了万维网浏览器,并于 1991 年 8 月公开发布。后来该浏览器更名为 Nexus。该软件的源代码于 1993 年公开。


- 1993年4月21日 | Mosiac 浏览器发布
- 美国国家超级计算应用中心(NCSA)的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和 Eric Bina 编写了 Mosaic 浏览器,其 1.0 版本于 1993 年 4 月发布。它是最早的图形网络浏览器之一,并迅速占据主导地位。它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它为用户提供了在同一页面上显示文本和图像的选项。

互联网有两个时代——Mosaic 之前和之后。事实证明,伯纳斯·李提供连接性的网络协议和马克·安德森提供出色界面的浏览器的结合具有爆炸性。在 24 个月的时间里,网络已经从默默无闻变成了无处不在。 —— Mark Pesce, ZDNet
1994 年 10 月 1 日 | 万维网联盟成立
万维网联盟(W3C)由蒂姆·伯纳斯-李于 1994 年 10 月离开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后创立。该组织旨在制定万维网标准,并督促网络应用开发者和内容提供者遵循这些标准。标准的内容包括使用语言的规范,开发中使用的导则和解释引擎的行为等等。W3C 也制定了包括 XML 和 CSS 等的众多影响深远的标准规范。

- 1994年10月13日 | Mosaic Netscape 0.9 发布
- 马克·安德森于 1993 年 12 月离开了 NCSA,并与 Jim Clark 于 1994 年 4 月 4 日成立了 Mosaic 通讯公司(Mosaic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同年 10 月推出了第一个公开测试版 Mosaic Netscape 0.9。

- 1994年12月15日 | Netscape Navigator 1.0 发布
- 公司于 1994 年 11 月 14 日更名为 Netscape(网景),同年 12 月推出了 Netscape Navigator 1.0。该浏览器的代号为「Mozilla」,意为「Mosaic + Godzilla(一说 Mosiac + Killer,因为其目标是想取代 NCSA Mosaic 成为第一大网络浏览器)」。在发布后的四个月内,它已经占据了浏览器市场的四分之三。
(小声)奇妙的是,「Mozilla」这个代号活得甚至比网景本身还要久……

- 1995年4月10日 | MultiTorg Opera 1.0 发布
- 挪威公司 Opera Software 推出了 MultiTorg Opera 1.0 网络浏览器。它采用了 MDI(多文档界面,Multiple Document Interface)界面,使用户能够在浏览器中同时打开多个网页窗口。2.0 版开始简称为 Opera。

……互联网浏览器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软件。至少有 30 家公司编写了非常可信的互联网浏览器,所以这没什么…… —— 比尔·盖茨,Don Tennant《盖茨眼中的世界》
未来,在网景面前,Windows 将被简化为一堆设计拙劣的设备驱动程序的集合。* —— 马克·安德森,网景公司 CEO
*这句话的真实性还有待考证,但网景的确有将其浏览器打造成跨平台操作系统的目标
山雨欲来
- 1995年5月26日 | 比尔·盖茨的「互联网浪潮」
- 比尔·盖茨向微软内部发表备忘录「互联网浪潮」,宣布将加强对互联网的关注,并且要求微软「匹敌并击败」网景公司。
「现在我对互联网给予最高的重视。在这份备忘录中,我想明确指出,我们对互联网的关注对于我们业务的各个部分都至关重要。互联网是自 IBM PC 推出以来计算机行业最重要的单一发展。」
「令人惊讶的是,在网络上查找信息比在 Microsoft Corporate Network 上查找信息更容易。」
「互联网是一股浪潮。它改变了规则。」
——比尔·盖茨「互联网浪潮」

- 1995年6月21日 | 微软与网景举行会议
- 关于会议的进展双方版本不同。在微软的版本中,会议进行得很顺利,两家公司分享了对未来的想法和愿景。而在网景的版本中,根据安德森的笔记,微软向他们发出了最后通牒:加入或离开。当网景拒绝时,微软的员工威胁要采取任何必要手段将他们从市场上淘汰。
- 1995年8月9日 | 网景公司首次上市
- 1995年8月9日,网景公司在公司成立仅 16 个月后就进行了极其成功的首次公开上市(IPO)。该股初始发行价为每股 28 美元,首日交易价格飙升至 75 美元,几乎创下首日涨幅纪录。该股收盘价为 58.25 美元,网景市值达 29 亿美元。安德森也因此登上了《时代》周刊封面。

美国通用动力公司花了 43 年才使市值达到 27 亿美元,而网景只花了大约 1 分钟。——《华尔街日报》
偶尔会有一些事件标志着文化新力量的到来(例如披头士乐队),或者充当历史时代之间的分界线(例如 2001 年 9 月 11 日)。网景的首次上市正是这样一个时刻。 —— Brian McCullough《互联网是如何发生的》
微软 · 入场
- 1995年8月24日 | 微软发布 Internet Explorer 1.0
- 微软于 1995 年 8 月推出了 IE 1.0,其包含在 Microsoft Plus! for Windows 95 中,也包含在 Win95 的某些 OEM 版本中。最初的 IE 采用了另一个浏览器 Spyglass Mosaic 的代码技术。

- 1995年9月 | Netscape Navigator 2.0 发布
- Netscape Navigator 2.0 引入了许多新功能,如 JavaScript 支持、 GIF 动画等,还为 HTML 标准添加了专有扩展。此外还新增了 Netscape Mail 邮件阅读器。

- 1995年11月27日 | Internet Explorer 2.0 发布
- IE 2.0 于 1995 年 10 月发布测试版,并于同年 11 月发布最终版本,这是微软第一个同时支持 Windows 和 Mac 的跨平台浏览器。它引入了对框架、SSL、cookie 和新闻组 (NNTP) 的支持。
- 它缺少 IE 后续版本中常见的许多功能,市场份额也远低于后续版本。在其存在期间,IE 的市场份额仅上升了约 3-9%。

- 1995年12月7日 | 网络版「珍珠港事件」
- 1995 年 12 月 7 日,比尔·盖茨召开新闻发布会,概述了微软支持和增强互联网的承诺。因适逢珍珠港事件的周年纪念日,一些媒体将其视为微软向网络宣战的标志。
那天早上,盖茨在西雅图向数百名分析师和媒体发表演讲,罕见地达到了口才高峰,提出了他的新数字福音。为了强调这一信息,他回顾了历史,回忆起日本袭击美国那天山本上将的话:「我担心我们唤醒了一个沉睡的巨人。」人群笑了起来:那是 1995 年 12 月 7 日,比尔·盖茨正带领微软参战。——《时代》周刊

问:微软是邪恶的吗?
马克·安德森:我不认为这是善恶的问题——微软是一个竞争对手,而且是一个聪明的竞争对手。Jim Clark 和我都认为指出微软在各个领域所做的事情很重要,因为他们非常擅长利用 FUD(恐惧、不确定性和怀疑)来试图瘫痪市场。
—— 《连线》杂志,1995.12.1
网景几乎垄断了浏览器市场(据估计约为 90%),这使得它能够通过引入非官方或「扩展」HTML 标签进一步巩固其地位。结果,网络上充斥着只有在 Navigator 中查看才能有效工作的页面。当其他浏览器赶上来时,网景已经添加了更多功能。
——杰克·韦伯,MacUser,1996
「对于网络来说,最重要的是保持领先于微软。
「我们有两年的窗口期。如果网络在未来两年内未能普及,微软将拥有它。一切就这样结束了。」
——史蒂夫·乔布斯, 《连线》杂志,1996.2
「上帝站在大部队一边。」 拿破仑说。
在战争中很少有较小的部队战胜较大的部队......
——Jim Barksdale(网景公司 CEO),《连线》杂志,1996.3
问:网景真的非常强大?
比尔·盖茨:你认为他们有多少软件开发人员?
—— 比尔·盖茨,Don Tennant《盖茨眼中的世界》
爆发
- 1996年3月11日 | AOL 宣布采用网景浏览器
- 在赢得 CompuServe(美国第二大在线服务)对网景浏览器的支持后,网景与美国在线(AOL,美国第一大在线服务)签署协议,AOL GNN 互联网服务将采用网景浏览器访问网页。作为回报,网景将 AOL 放在自己网站上的明显位置。
- 1996年3月12日 | AOL 宣布采用微软 IE 浏览器
- AOL 与微软签署协议,同意采用 Internet Explorer 作为标准网络浏览器,而微软则将 AOL 服务捆绑到 Windows 95 中。其 GNN 服务仍采用网景浏览器。

- 1996年8月13日 | Internet Explorer 3 发布
- 1996 年 8 月微软发布了 IE3 的 Windows 版本,并内置于 Win95 OSR2 中,1997 年 1 月 8 日发布了 Mac 版本。该版本新增了多项 UI 和功能改进,是第一款支持 CSS(层叠样式表)的商用浏览器。此外还引入了 JScript(为与网景使用的 JavaScript 竞争)支持。
- 它被认为具备了与网景浏览器竞争的实力,发布后 IE 的市场份额从 1996 年初的大约 3-9% 上升到 1997 年底的 20-30%。

- 1996年8月19日 | Netscape Navigator 3 发布
- Netscape Navigator 3 于 1996 年 8 月发布,引入了许多新功能,例如新插件和 applet 元素等。在与 IE3 的激烈竞争下,网景抵挡住了微软的挑战,仍然是当时排名第一的浏览器。

- 1997年6月 | ECMAScript 1.0 发布
- 为推动 JavaScript 的标准化,1996 年 11 月,JavaScript 1.1 被提交给欧洲计算机制造商协会(ECMA)。ECMAScript 第一版于 1997 年 6 月被 ECMA 采纳。
- 1997年6月11日 | Netscape Communicator 4.0 发布
- 1997年6月,网景发布了 Internet 套件 Netscape Communicator 4.0,解决了 Netscape Navigator 既用作套件名称又用作其中包含的浏览器的问题。网景浏览器 4.0 新增了一些新功能,包括引入 JSSS(为与 IE 使用的 CSS 竞争)。

- 1997年8月6日 | 苹果宣布将 IE 设为 Mac 默认浏览器
- 在1997年8月 MacWorld 大会上,乔布斯宣布将 IE 设为 Mac 默认浏览器,作为换得微软向苹果的 1.5 亿美元投资的一部分。


- 1997年9月22日 | Internet Explorer 4 发布
- 微软于 1997 年 9 月发布了 IE4,加深了网络浏览器与底层操作系统之间的集成水平,其他新功能包括动态 HTML、内联 PNG 图像、TLS 1.0 等。其与 Windows 的集成使 IE 获得了主场优势,但也受到了众多批评,并成为微软反垄断案的一个争论焦点。
- 1998 年 3 月 4 日,适用于 Solaris 上的 IE 4.0 for Unix 发布。同年晚些时候,发布了适用于 HP-UX 的版本。

Netscape 72% : Microsoft 18%
1997年9月30日,微软内部举行了盛大的派对庆祝 IE4 的发布。深夜,几个微软员工来到网景公司旁的草坪,放下了一个巨大的 IE 徽标,上面写着「祝愿 IE 团队……我们爱你」。 第二天,网景员工将 IE 徽标推倒,放上了网景的吉祥物 Mozilla,写上「Netscape 72;Microsoft 18」以反映当时两方的市场份额。(微软后来表示该数据不真实)


- 1998年3月31日 | 网景公开其软件源代码
- 1998年1月22日,网景宣布 Netscape Communicator 套件将免费,并将公开其源代码。随后成立了 Mozilla 社区(该名称取自网景浏览器的开发代号)。3月31日,Netscape Communicator 源代码在 mozilla.org 上公开。

- 1998年5月18日 | 美国司法部向微软提起反垄断诉讼
- 美国司法部于 1998 年 5 月对微软提起反垄断诉讼,指责微软非法垄断 Windows 网络浏览器市场,将 IE 与 Windows 捆绑的行为限制了其他浏览器的市场。2001 年,美国政府与微软达成和解。

- 1998年8月 |「网络标准项目(WaSP)」建立
- 由于当时的各个浏览器都有着自己的网页标准和规范,「网络标准项目(WaSP)」于 1998 年 8 月建立,旨在推动各家的浏览器对通用网络标准的支持。


- 1998年9月28日 | IE 的市场份额首次超越网景
- 国际数据公司的一份报告显示,微软的 IE 浏览器市场份额首次超过了 Netscape Navigator。IE 为 48.3%,Netscape Navigator 为 41.5%。

- 1998年11月24日 | AOL 收购网景公司
- 1998年11月24日,AOL 宣布以 42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网景通讯公司,交易于 1999 年 3 月 17 日结束。

- 1999年3月18日 | Internet Explorer 5 发布
- 微软于 1999 年 3 月发布了 IE5,包含了多项 UI 和功能更新,包括引入 MHTML 和 XMLHTTPRequest。Internet Explorer 5 Mac 版于 2000 年 3 月 27 日发布,是最后一个在非 Windows 平台上发布的 Internet Explorer 版本。除此之外还发布了 Unix 版本。
- 由于 Netscape Communicator 5.0 的发布出现了严重的延迟,网景浏览器的当前版本内核已严重老化,加上从 IE4 开始 IE 对 HTML 4、CSS、DOM 和 ECMAScript 提供更高级的支持,新发布的 IE5 占据了市场。

- 2000年6月19日 | Internet Explorer 5.5 发布
- 微软于 2000 年 6 月发布了 IE5.5,作为 IE5 的小更新。它为 Windows 9x 版本提供了 128 位加密支持。

结束
- 2000年11月14日 | 网景浏览器 6 发布:无力回天
- 网景浏览器 6 于2000年11月发布,基于 Mozilla 0.6。但由于尚未准备好,它存在许多严重的错误,导致它经常崩溃或渲染网页缓慢。虽然后续版本有了很大改进,但仍是无力回天。

- 2001年8月24日 | Internet Explorer 6 发布:高歌猛进
- 微软于 2001 年 8 月发布了 IE6,该版本引入了诸多新功能,包括 CSS 支持改进、DHTML 增强功能,以及对 DOM level 1 和 SMIL 2.0 的部分支持等,使其达到了当时的通用 Web 标准(尽管后来逐渐落后于当时的标准)。

Internet Explorer 的市场份额在 2001 年达到了约 90 %,宣告了 IE 的胜利。

评价
个人认为,在这场竞争中,微软以其大公司的影响力打压新兴的网景公司,利用其在 PC 市场的优势占领浏览器市场。尽管微软的行为显得有些不道德,但网景的表现也并非无可挑剔。网景常被批评为「功能主义」——即把添加新功能置于比使产品正常运行更重要的位置,5.0 版本的推迟发布又使其落后于当时的网络发展。同时,为与微软 IE 等浏览器竞争,网景也并没有始终遵守 W3C 标准。
而网景尽管失败,但也留下了很多遗产。JavaScript 就是诞生于网景,现已成为 Web 的核心技术之一。至今 JS 中还有以网景的浏览器命名的 Navigator 对象。而网景的继承者 Mozilla 至今仍在浏览器领域有着一定影响力。
而这场竞争客观上也推动了万维网技术的发展以及标准化。
而由于 IE 已经占据市场优势以及微软战略的转变,IE 的发展逐渐停滞不前,其安全性与技术标准已落后于当时的网络发展。与此同时……
硝烟再起
- 2002年6月5日 | Mozilla 1.0 发布
- Mozilla 1.0 于 2002 年 6 月发布,基于 Gecko 引擎开发,并显著改善了网络标准支持。该浏览器因引入了 IE 所缺乏的新功能(比如对用户隐私偏好的更好支持)而受到称赞。

- 2002年9月23日 | Mozilla 发布 Phoenix 0.1:浴火重生
- 为解决 Mozilla 套件的「功能膨胀」问题,Mozilla 计划推出独立的浏览器。在充分开发之后,2002 年 9 月 Phoenix 0.1 发布。Phoenix(凤凰)得名于一只从其已故前身的灰烬中胜利崛起的神鸟(在本例中是从网景的「灰烬」中)。
- 由于商标原因,它先更名为 Firebird,最终更名为 Firefox。

- 2003年6月23日 | 苹果发布 Safari 1.0
- 2003 年 1 月 7 日,在 Macworld 大会上,乔布斯宣布将推出基于 WebKit 的 Safari 浏览器。同年 6 月发布了第一版。在 Mac OS X v10.3 上,Safari 被预安装为系统的默认浏览器,IE 则作为可选浏览器。


一方停滞不前……
一方暗流涌动……
未来?
参考资料(主要)
- 浏览器大战 - 维基百科
- Gregory Gromov - 互联网和万维网的历史:4)网络的诞生,浏览器战争......
- 1995 博客 | 1995:未来开始的一年,其中记录了很多在 1995 年发生的有关网络的大事件
- 开源:来自开源革命的声音,其中详细记录了网景开放其套件源代码的全过程。
- 微软恶作剧 / 将浏览器大战带到 Netscape 的草坪上 - sfgate
- 赢家通吃:微软 vs. 网景 - 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