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这一年,读完的书有53本,我选出其中对我帮助最大的20本,以非虚构类书为主,涉及到职场工作、历史观、赚钱、科技、自我提升、人生思考等领域,作为年度 TOP 20书单推荐给你。另外33本也会在最后列出来供你参考。

以下20本书,推荐程度排名不分先后。点击链接可以跳转阅读。

一如既往:不变的人性与致富心态》:我们必须承认世界永远变化,未知无法预测。与其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变化,不如在变化中寻找那些不变的东西:千百年来,人类行为的很多底层逻辑始终如一。伟大的视角往往来自对人性常识的尊重,我们不是要努力透过不确定性的迷雾去预测未来,而是专注于那些永恒不变的常识。

幻灯片1.jpeg

产业与文明:复杂社会的兴衰》:我非常关注技术史类的书籍,希望透过历史看到发展规律。这本书的视角很独特,借鉴“地缘政治”的概念,提出了“产缘政治”的新理论,分析产业对历史的推动。我在这本书中读到的核心思考是:用户需求是推动技术发展的第一要素。 这本书也是张笑宇力作“文明三部曲”的终章,这三部曲通过“技术、商贸、产业”三大历史龙骨,揭示塑造我们这个世界最巨大、最隐秘的力量,三本都推荐。

幻灯片2.jpeg

黑客与画家》:创业导师保罗.格雷厄姆的文章集,充满了深刻的洞见,为我们揭示了这个世界为何拥有今天的面貌,并预言了它的未来。黑客是创作者,是互联网之子,拥有一颗不安分的心,虽然经常被视为书呆子,却以自己的努力,为互联网新世界奠基。书中谈到三个方面:第一,黑客如何成长及看待世界;第二,黑客如何工作及影响世界;第三,黑客的工具和工作方法。当然,书中的内容远超黑客职业的范畴,覆盖了很多值得大众关注的议题。

幻灯片3.jpeg

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不动笔就能学会写文章的训练法》:作为长期写文章的人,自以为对写作有了几分心得,但读了山口拓朗之后,还是觉得自己太没有章法。写文章不只是写公众号,还包括Email、广告文案、企划书、报告等等,这本书是写给普通人的写作入门书,启发是写文章的大部分工作其实在动笔之前就已经完成,不讲大话、专讲技巧,帮助你把文章写得更有趣、更有说服力。

幻灯片4.jpeg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余华少有的杂文集,写了他过去十年走遍世界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从中国人的日常聊到社会深层次的问题,再以世界的角度看变迁中的中国。社会正在分流,而每个人只存在于极细小的一条支流当中,只有理解了这个国家民众的感情、欲望和隐私,才能真正理解这个国家。

幻灯片5.jpeg

怎样做成大事》:别划走,这不是鸡汤书,严格来说应该叫“怎样把大型项目做好”。例如,悉尼歌剧院的建造如何断送了设计师的前程?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建造又怎么成为大项目的典范?项目的失败与成功,里面有什么规律?作者研究了16000个大项目,发现99.5%的项目会失败(包括悉尼歌剧院的严重超支)。大项目难逃三大铁坑:预算超支,时间超期,效益不足。那么剩下0.5%成功的项目有什么共性?一共11条秘密,就是这本书的内容。

幻灯片6.jpeg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大师德鲁克的代表作。这里说的管理者不是我们常说的“领导层”,书中的定义是:现代组织当中的每一位知识工作者都是“管理者”​,只要他由于担任职务或拥有知识,需要承担做出贡献的责任,从而影响所在组织取得绩效和成果的能力。德鲁克在开篇就强调“有效的管理不是什么天赋,是可以学会的”,内容分别介绍了管理者应如何掌握自己的时间,如何处理好组织中的人际关系,如何发掘组织成员的优势,如何选择合适的顺序进行决策,如何将个人见解与反面意见都考虑进管理决策中。随着年龄增长,可以不断回看的一本经典。

幻灯片7.jpeg

拐点:站在AI颠覆世界的前夜》:AI大火,出来蹭流量的作者也非常多,再非专业技术领域,我只读了万维刚的这一本,质量还是很高的。书中谈到了AI改变世界的很多方面,比如教育、公司、人,也会分析AI与人的能力边界,还会谈到当今最厉害的几个头脑对AI的理解,以及一些帮助你变AI为助手的实操经验。全书最有启发的一句话:人,比AI凶。

幻灯片8.jpeg

逆风飞飏》:一个关于自卑与超越的故事,也给了我非常大的精神力量。传奇女士吴士宏经历了年少失学、历经困苦、几生几死,从一名初中学历的小护士,一路拼杀到IBM、微软两个企业帝国的中国高管,后来又遭遇创业失败、财产清零,欠债千万,从重度抑郁低谷中走出,找到人生第二座山。所谓见天地,见自己,这样的经历讲出的人生智慧,真不是廉价的鸡汤。

幻灯片9.jpeg

越过山丘:打破人生和事业的迷障》:太喜欢吴士宏女士了,又读了这本书。如果说上一本讲的是人生大起大落后自我的成长与救赎,那这一本讲的就是她帮助别人走出困局的故事,是“见天地、见自己”之后的“见众生”。重启人生后她开始做职业与创业教练,帮助、启发了200多名企业家、高管找到顿悟时刻,最终把这些人的故事写成此书,凝聚成一本充满人生体悟与职场智慧的启示录。

幻灯片10.jpeg

如果这样的书你实在懒得读,那我强烈推荐你听听这一期贾行家与吴士宏的对谈《对话传奇女性吴士宏:顿开金绳与玉锁,日日皆是好个我》,一定会对人生有启发。

不上班咖啡馆》:古典的上一本书《拆掉思维里的墙》之后,市面上出现了很多类似讲职场和人生智慧的书,看多了不免有些倦。这本书换了新的风格,用讲故事的方法讲道理,故事的风格很像《深夜食堂》,一位大隐隐于市的咖啡馆老板,帮助四位不同身份的人找到自己的职业定位和人生角色,很轻松地吸收不少智慧。所谓下班之后,才是职场人的觉醒时刻。

幻灯片11.jpeg

能量与文明》:吴军在《信息传》里提出一个洞察:人类的技术发展史,就是人类不断以更高的效率利用能量和信息的历史,信息改造虚拟世界,能量改造现实世界。《信息传》当然讲的是信息,这本瓦茨拉夫·斯米尔的书则是很好地补充了能量的视角,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能量的利用之间的关系作了全面解读,这种“大历史书”确实能改造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PS:这一本最推荐纸质版,非常精美。

幻灯片12.jpeg

金钱心理学》:书名有点汤味儿了,副标题我都没好意思写,不过书是真不错。如果说《纳瓦尔宝典》、《芒格之道》等书是给创业者和投资人看的书,那这本就是更适合上班族看的书,主要讨论了人和金钱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从小到大,从来没有上过一堂关于赚钱的课,没学过,自然就不会,导致我们再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和钱的关系很拧巴。这本书分享了18条关于赚钱的智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怎么克服人性的弱点。

幻灯片13.jpeg

卖货真相》:卖货这事很多人在做,但是一直不会卖、卖不好,同样在学校没有一门课讲这些知识。。这本书讲了卖货的4P原理,即产品、定价、渠道、推广。深层来看,可以通过这些案例,把思路从狭义的卖货扩大到广义的“卖自己”,自己变得有价值只是其中的一小步,怎么把自己推销出去,则是有预谋、有计划、有方法的真本事。书里有很多小马宋经手的中国本土企业营销案例,读起来也很熟悉有趣。

幻灯片14.jpeg

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推荐这本不是因为它是OpenAI的科学家写的,读这本书中的很多案例,会带来一些反直觉的视角:目标越高大上,情况就越复杂;一些伟大的想法从未成为任何人的目标;大获成功的人,都偏离了最初的职业道路;成功的关键在于对不断变化的环境保持开放态度。长远计划无法应对世界的突变,比如今年AI的出现。当然,书不要读死,不是说计划和目标没用了,而是要顺应变化,修正计划和目标,只是很多能被称为“伟大”的东西,不能只靠计划得到。

幻灯片15.jpeg

巴拉吉预言:技术、真相和构建未来的指南》:一系列文章的集合(这种书真的很好读),梳理了硅谷天才投资人巴拉吉关于技术、真相和未来趋势的很多洞见,讲到了技术如何塑造今天的世界,也讨论了如何在信息泛滥的今天保持独立思考。“100年前,世界上最有钱的人也买不到苹果手机,今天最富有的人也买不起去火星的机票。而技术,就是用来打造我们今天买不到的东西,它是历史真正的驱动力。”读完这本书,还想去重温一下《技术与文明》。

幻灯片16.jpeg

真需求》:人人都在谈客户需求,好像找到需求、满足需求,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可你想想自己逛超市的时候,每个货架上都堆着待售的商品,你从它们面前走过,大多数都懒得看一眼,这些被你无视的产品,都是某个团队呕心沥血的成果,这就是商业残酷的真相。在商业视角,产品卖不动、创新不被认可、团队缺乏动力,因为99%的人其实都在做无用功,就是因为没有用一套方法论,找到并满足市场的真需求。书里还讲了许多对今天的世界影响深远的公司的故事,来说明真需求从来就是一切商业的源头。

幻灯片17.jpeg

情绪价值》:《真需求》里提到一个公式:产品价值=功能价值+情绪价值+资产价值。现在是一个供大于求的时代,产品的功能价值不再稀缺,而资产价值又不是一般人和产品能够得到的,只有情绪价值能帮助小团队杀出重围。这本书就是用很多的商业案例,分析如何回应用户的情绪、为用户创造情绪,从而打造产品的情绪价值。如果还是套用前面所说“商业世界中的我自己也是一件商品”的思考框架,那么情绪价值也一样是在功能价值之外被长期忽略的拼图,能帮我在“情绪价值=哄人开心”这样肤浅的观点之上,找到更好的融入商业世界的方法论。

幻灯片18.jpeg

沉思的生活,或无所事事》:韩炳哲的主要思想,是反对“功绩社会人们中的自我驯化”,说白了就是:从前是奴隶主驯化奴隶,现在是人们用所谓成功自我驯化。在《倦怠社会》和《妥协社会》之后读了这一本,继续探讨这个思想,讲述了现代人对“无所事事”的恐惧,人的存在被行动榨干,变成可以被剥削的对象。韩炳哲认为放空自己、不做什么事,是一种能力,假若失去无所事事的能力,我们就会像一部只会运转的机器。

幻灯片19.jpeg

脉络:小我与大势》:读历史不是看王侯将相的起起落落,而是为了看我与世界的关系,为了思考“势”这个东西到底在怎样发展。吴军讲了读历史的三个阶段:全面看待历史、活用历史规律、建立大历史观。什么是历史观?就是离开故事思维,总结抽象概念,比如怎样看待财富、怎样取得进步、怎样和他人实现大规模合作。一个人的历史观,会深刻影响他未来的行为模式。另外,作为硅谷算法工程师和投资人,他也讲了很多技术在历史中的作用,尤其是当下的数字技术,这部分也是收获很多。

幻灯片20.jpeg

另外还有30多本,也是读完了的,能读完就证明不是烂书,但不一定适合每个人,在这里做个Memo,如果你对书名感兴趣可以去看看。

21《大局观:真实世界中的经济学思维

22《如果我们可以不通过消费获得快乐

23《生命中最简单又最困难的事

24《思考的框架

25《生活在低处

26《伟大创意的诞生

27《贪婪的多巴胺

28《送你一颗子弹

29《数智革新:中国企业的转型升级

30《失去的过去与未来的犯罪》(小说)

31《镖人》(漫画)

32《解密》(小说)

33《框架思维

34《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

35《超越好奇

36《中国改革真命题:迈向高质量发展

37《白鸟与蝙蝠》(小说)

38《长安的荔枝

39《宝贵的人生建议

40《寸进

41《智人之上

42《鱼不存在

43《人类新史

44《疯狂创新者

45《乐与路》(漫画)

46《索拉里斯星》(小说)

47《中年觉醒

48《规模

49《世界上所有的沙子

50《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51《人生哲思录

52《5%的改变

53《5000天后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