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是否具有生产力”一直是科技圈内在辩论“平板”这类设备必要性时争论不休的话题。自然,平板的轻便、便携性与触控交互方式对于日趋自由的办公环境和个人生产力应用都有称为成为生产力工具良好补充的潜力;但不少人也主张平板天然存在的软硬件限制使得其定位尴尬,难以与笔记本电脑等传统便携生产力设备形成竞争;所谓“平板生产力”,乃至与之结合紧密的“无纸化学习/办公”等等概念都是厂商为了推销这类产品所发明的需求。而与其在如此的问题中无休止的争论,我们不妨先从自身起剖析一下问题的本质:
我们为什么需要不同的设备?
如今,在功能高度集成且趋同,性能远超日常需求的电子产品环境中,不同尺寸的设备所能完成的任务早已大同小异。手机的普及重新定义了人与数码设备的交互方式,新一代用户逐渐疏远了文件、超链接和电子邮件这些“旧时代”的产物。一块小屏幕集成了电台、CD、电视与银幕,成为新世代的娱乐中心;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更使办公场景逐渐向移动端转移,“办公”这个概念本身从实体的工位、电话与纸质文件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不断扩展。
从科技进步的角度看,这种趋势自然有其不可否认的优越性。然而,对于普通用户而言,过去泾渭分明的娱乐设备与生产力设备的在单一实体上功能的日趋融合也带来了问题:二者的界限日渐模糊,反而削弱了各自的优势。设计成瘾的娱乐产品侵占了专注的工作时间,而在办公环境下进行的娱乐活动则难以真正放松。两相冲突的结果是效率的双重下降。
在此背景下,许多人开始重新审视过往,希望从前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工具中寻找一片宁静。单一设备被设计的无比适合多任务处理,选择让这样的操作尽可能没有阻力是其必然的设计选择,因为每个单一设备都希望能尽可能多的吸引你的注意力。但人不是设计而为多任务的。使用专门的设备做专门的事情其实并没有本质上改变在做的事。即使你选择只读纸质书、用 CD 机播放专辑、用真实的笔和纸张做笔记,你依然会不可避免的返回手机去检查通知,刷社交媒体或者短视频,继续这些精神依赖的数字行为。专有设备论的关键在于“隔离”:即使只有一点点,在不同设备间来回切换也比简单的上划点开另一个窗口有所阻力。这样一点一点的阻力累加起来,所积累的改变足以重新塑造我们与设备的关系。专有设备论的本质很简单:通过专用设备完成特定任务,通过将无意识的数字交互转化为显式的、与实体物质接触的交互,增强专注力,提高生产力。
然而,专有设备论有时并非那么的适于实践。绝大多数任务无需专有设备即可完成,而设备的过度堆砌不仅增加了使用和管理的复杂性,也多有消费主义崇拜的拜物教之嫌。一种更实用、更易于推广的折衷方案是“用合适的设备只做一类事”,即通过精简设备功能、合理分配任务负载,将数字生活分配到多个物理隔离的设备上。
要做出这样的选择,前提是有所区分。而从用户交互的纯粹角度看,“不同设备”的最直观区分并非性能或存储大小,而是其尺寸规格。同一张纸,A3 适用于大幅图纸绘制,A4 最常见于文档打印,A5 则被广泛用于笔记本和小册子,A6 则成为便条和卡片的首选。类似地,移动设备的屏幕尺寸直接影响着用户的媒体消费习惯与使用效率。屏幕的边界即思维的边界,无论边框变得多窄,色域变得多完美,像素变得多密集,就算做成一片完美的玻璃,它的内容都依然被“框死”在那个方形的屏幕之内。作为虚拟媒介对用户的输入输出端口,屏幕的尺寸规格与实体媒介的尺寸一样直接影响着用户的媒体消费习惯和使用效率。
此外,设备的尺寸不仅影响屏幕的可视面积,还通过其交互方式和便携性进一步影响使用场景和频率。例如,手机可以单手或双手操作,而笔记本通常需放置在桌面或腿上使用。屏幕尺寸决定了内容摄入的喜好,而设备尺寸则通过持握方式和交互习惯塑造了用户的使用频率与行为模式。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共同影响着设备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角色定位。
定义“尺寸”
定义尺寸,首先要定义“大小”。对不同设备的定义在数码社群中也是争执不休的一个话题。想要合理的定义一个不同设备的尺寸界限,我们不妨先看看几大设备厂商的设计指南中对不同尺寸的设备是如何定义的。
- 由 Google 所主导的 Android(Material Design)设计规范选择依照设备显示的点(pt)宽度将多端设备的界面设计区分为以下五类:
- Compact(< 600 pt):竖持手机;
- Medium(600-840 pt):竖持平板/折叠屏展开;
- Expanded(840-1200 pt):横屏手机/平板/折叠屏展开,部分小型桌面端;
- Large(1200-1600 pt):标准桌面端
- Extra Large(> 1600 pt):桌面端,超宽屏;
- Microsoft 当前所主要采用的 Fluent Design 设计规范则将设备依据视窗像素宽度将设备划分为如下三类:
- Small:宽度小于 640px;
- Medium:宽度介于 641 - 1007 px;
- Large:宽度大于等于 1008 px;
并另外在 Large 上扩展了三级 Extra large 作为参考;
- Apple 由于所面向的并非广泛的设备体系,因此对视窗的划分主要是依照 Apple 设备的实际设计作为参考,本身按屏幕尺寸大体分为三类:iPhone、iPad、Mac;
可以基本看出,不同厂商虽然在执行上略有不同,但对设备类型的基本划分是一致的:手机、平板、桌面。这就是绝大部分用户会日常接触、使用的数字媒介规格。
智能手机无疑是整个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核心产品。对于早期的便携设备,尽可能小巧是其“便携”特性的本质,其屏幕一般只有 3.5 英寸左右;但随着数字内容的发展,手机屏幕的尺寸也不断演进,如今最新旗舰设备的屏幕已经来到了巨大的 6.9 英寸。虽然单纯的“小”已经不足以定义手机,但无论屏幕如何扩大,其“单手持握”设备的本质短期内依然可预见的不会改变,因此各大厂商不约而同的选择了使用宽度作为对尺寸的基本定义。
从“单手持握”的角度,小于 8 英寸的设备仍然处于许多人可以单手持握的范围内;而在此范围中,竖屏持握下宽高比小于等于 9:16 的设备(更加窄高)定义为“手机”较为妥当。这样的设备相对小巧的尺寸使得绝大多数场景下携带都不会太过处心积虑,单手使用也可以长时间持握交互不疲倦,不需要另外一只手的协助(当然,对于不少用户,双手使用依然是更加友好的)。不过,其便携和容易使用也是使用成瘾的一个原因。这样的设备实际上并不适合大部分的生产力场景,也缺乏对许多严肃内容,如长文本阅读的兼容性,但却很适合一些低信息量的娱乐内容摄入。对于大部分希望摆脱数字成瘾的使用者来说,这样的设备应当有意避免作为内容摄入的交互点,仅适合更加工具性的场景。
随着折叠屏的新兴发展,一个介于手机与平板二者交点的新规格也成为了热门,我。这一可以被称为“手持宽屏”的规格,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如 Kindle(Paperwhite)、iPad Mini,或者许多横折叠的新兴折叠屏手机内屏。这类设备的屏幕通常依然在 8 英寸左右的范围内,但是竖屏持握下宽高比一般大于 9:16;一般人可以单手持握,但其屏幕相对更加宽矮,对于单手持握的拇指操纵有时也许会较为困难。由于横宽较大,显示内容更加成块而非在垂直方向上需要适当分区,内容摄入的体验更加接近小开本纸质阅读。这类设备天然更加适合深度文本内容摄入,而又没有失去小设备的便携性,很适合作为抓手改变媒体摄入习惯。不过,这样的设备依然不甚适合对于富媒体内容,如视像媒体的摄入。
超过 8 英寸的设备不再适合单手持握,交互效率也因此改变。持握手对屏幕有效的交互极其有限,必须使用第二手进行屏幕交互。介于 8-12 英寸大小的设备是通常意义上“平板”的大小,其尺寸接近大多数文档的规格。这类设备通常非常适合阅读文档、双页书籍、大部分视像媒体,搭配键盘或手写笔还能胜任轻量的生产力任务,如日程管理、文档编辑与草图绘制等,特别是作为轻便的笔记工具替代全尺寸的纸质笔记本使用,能够在数字化的便利、较大尺寸的内容沉浸感和适当的便携性上达到恰如其分的平衡。
大于 12 英寸大小的尺寸通常都默认搭配键盘使用。这样尺寸的设备即使双手持握操作起来也较为困难,一般需要适当的桌面支撑才能长时间使用。这样尺寸的设备已经达到了全功能生产力工具的要求,但由于失去便于手持触摸的特性,这样的设备反而并不适合作为内容摄入使用,而更加适用于专业创作和复杂任务处理。
一种实践
在对设备尺寸的基本定义和使用逻辑进行阐述后,我希望结合个人的无纸化学习实践,展示如何将这种分工理念融入数字生活。抛砖引玉,希望对各位的自我实践有所帮助。
2024 年中,我的设备由 3 部增长到 4 部,在手机、Kindle 和笔记本之外又增添了一部 11 寸的平板。基于理性消费的慎重,我确定了这个购买决策至少由三个必要理由支撑:
- 更自然的学习交互体验:尽管我的大部分笔记已经文本化,但对于两类主要学习内容(工科实践与人文分析),手写扩展的形式往往更为高效。无论是在技术学习中随手画图推演,还是在人文学科中勾画长文本、摘抄要点,手写能更自然地融入思考过程。
- 日常通勤的轻量便携:16 英寸笔记本虽然强大,但在多样化的课程环境中显得笨重且不便携带。平板可以解决在狭小空间中难以展开、磕碰频繁等问题,提供更友好的使用体验。
- 促进深阅读和高质量内容摄入:2024 年,我为自己设定了减少对短视频和 SNS 依赖、增加文艺作品摄入的目标。通过 2023 年半年 Kindle 阅读的实践,我确定了专有设备对于深阅读的显著促进效果。而平板的加入,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效果,特别是在图文结合的复杂内容中。
籍由这次购买的机会,我重新调整了我对各设备使用的侧重,并相对应的调整了一些 App 的安装范围:
- 手机内容摄入的比重进一步减轻,现在除日常生活所必须的 App(聊天、导航、支付等等工具类应用)外只保留了 YouTube 这类长视频应用,偶尔填补时间满足戒断时使用;
- Kindle 依然是长文本阅读的主力,但部分内容职能转移到新增的平板上;
- 平板作为我日常通勤的主力,主要替代纸质笔记本的职能做日程管理、手写/文本笔记;另外安装 Kindle 阅读一些重插图的扫描本书籍,内载一些离线媒体内容在有空时观看;
- 笔记本基本固定在家中,除了特殊的现场编程/技术支援日程外不再携带,使用电脑办公时不在同一设备上另外打开娱乐内容;
虽然我在应用这样的一套方法论,但其实并没有任何“数字极简”的打算。新增加的设备并没有显著的减少我的总体屏幕时间,但带来了更加高效的多任务体验。例如,我喜欢在自补电影或剧集的时候随时暂停做笔记。以前,这一过程需要频繁切换设备或在纸质笔记本上记录,显得繁琐;而现在,通过平板即时记录,几乎可以实现无缝操作。相比单设备的多屏方案,完全隔离的两套操作平台无疑更为直观便利。
手写笔记在某些场景中存在“不易检索、不易分享”的问题,但通过合理设计,可以将其与现有的数字笔记系统有机结合。我在前文中提到过,我的绝大部分知识储备都作为文本在 Obsidian 中储存,而其规格范式已经设计为可以容纳任意形式的输入信息;此外反复整理各种渠道的信息,蒸馏内容为文本也是我在笔记维护中一直需要做的事,只需要将手写笔记也同样纳入即可。当前实践中,我使用 Obsidian Sync 在不同设备间进行同步,在平板上使用 Excalidraw 插件实现手写笔记的页面。得益于这个插件结合两方的完善的设计,我可以兼得手写笔记的自由与文字笔记的检索效率。
结语
关于平板设备的讨论,其实并非仅限于平板本身,而是关乎我们如何合理定位和使用手中的工具。如果无法明确设备的使用场景和分工,再先进的设备也可能沦为“买前生产力,买后爱奇艺”的尴尬境地。
无论是办公协作,还是个人创造,不同尺寸的数字设备都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工具之一。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提升数字生产力的关键在于两点:选对趁手的工具,用好称心的工具。结合自身的日常工作与生活实际,最大化各设备的优势,将不同的任务合理分配到专用设备中,或有事半功倍之妙,必能对高效的工作生活有所助益。
图片来源:
Banner: Photo by Jakub Żerdzicki on Unsplash
Photo by @felipepelaquim on Unsplash
自摄,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