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文科清华本的小伙伴对话中,她说:“我厌恶 AI。本以为 AI 是来帮我们做家务 Do Laundry,没想到它来先做创意工作 Art“。

今天和计算机浙大本的小伙伴对话中,他说:“写代码写着写着就感觉这条路走不长了,程序员还是要寄了“。

都是相当优秀的人,尚且有这些担忧,想记录一些我在此刻的想法:


「🧀谁动了我的奶酪?」

第一感觉是谁动了我的奶酪那本书含金量还在上升。它讲了个小故事,哼哼唧唧是两只小老鼠,吃前人放在那里的奶酪。有一天,奶酪消失了,虽然不想动,但重新开始在迷宫中寻找,最终找到了新的一批更香甜的奶酪。

不变的是变化,变化不会等人,需要做选择的是是否应变。

我们正在经历新一轮科技周期的开始,周期和趋势一直存在。只不过身在其中的人不容易感受到,觉得变化是突然发生的。固定心态的人会很难受,因为求的是稳定。成长心态此刻是必需品,需要像哼哼唧唧一样,重新出发。

「🎺媒体是噪音」

新周期来临时,媒体上新的声音恨不得一天多次,广而告之世界上发生的事情,焦躁和 Fomo 被推到顶点。但这些没太大意义,The Power of patience in a world obsessed with early achievement 的耐心被低估,大家都想快点抓住什么。倘若心不定,很容易被牵着走。

「🎓专业能力更重要」

和对话中的担忧相反,在人人鼓吹每个人都去用 Cursor 做产品的时候,我觉得 0-1 期间的教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且 AI 和普惠相反,具备专业能力的人,能更好的使用工具,且能和 AI 配合。之前教 iOS 课程的时候,很想拉不同专业的人做产品,后来发现难。缺的是发现问题的眼睛,好奇心和打磨的耐心。

缺乏 Traiend Eye 被训练出的眼睛,是这里面的核心,即是否具备判断力。现阶段极新人培养重要的的是培养对工具的理解,对人文社科的专注,框架的思考等。

「💻AI 是完成品的电脑」

电脑是什么?我们一直寄希望于电脑能为我们做些什么。而过去,我觉得电脑并不太具备其中“脑”的部分。更像是个电钻,能打孔。像个电冰箱,能保存食物。而不具备思考能力,不具备“脑”。

加上 AI,它让这个工具完整。所以不必对此心生畏惧,它是对人类能力的大幅延伸。

「🌍大模型是什么」

人类所有信息(视频图像文字等),大模型没有理由不知道,因此它具备所有信息。但信息没有意义,就像书架上的书,不看就是一坨纸(互联网时代)。

有了逻辑后,就有了智商 IQ(GPT 3.5 时代)。有强逻辑后,就有了情商 EQ(GPT 4 时代)。有了后思维链,就有了超过人类级别的思考能力(GPT O1-O3 时代)

「💰举全球算力,举全球财力,尽人类之所有为前提」

倘若人类现有能力是一个圆圈,顶尖的科研便是这个圈边缘上尝试扩大这个圈的一根细针,向外微微试探。

然而顶尖人类数量有上限,和突破所需要的试探差太多数量级。就比如这次 O3 编程能力排名世界 175 名,超过 OpenAI 首席科学家的排名。这个水平的人类,满打满算就这些,能做的尝试十分有限,人类的突破也因此受限。

大模型能力达到此标准后,便可以为人类突破边界,由模型进行高一个数量级的突破性尝试。但难!目前我们看到的 AI,已经是人类历史上有一次大规模的共同努力。新建和调用现有算力,投资方向也聚焦于此。人类已经几乎付出了我们所能提供的。

我觉得超级 AGI 并非人人都能拥有,因为能源不足,且没必要。如果全人类能造出这么一个(倾其所有,近几年是可以达到的),就可以去为人类去做高一个数量级的尝试。这件事情很有趣。这和人类学会用火,用蒸汽,用电,用 AI 没什么本质区别。

「🔥本次技术周期的上限是能源」

边界在哪里,其实是能源。前几年我特别好奇为什么 Sam,马斯克之类的在忙着投资核聚变。想想看其实逻辑是通的,只不过他们先看到了。

在互联网时代,移动端时代推进算力至此之前,过去的 LLM 研究不具备落地的可能性。人类算力和硬件发展阶段没到位。今天我们通过 AI 证明了上一辈人类的思考是可行的,证明了暴力出奇迹可以。

下一步会被能源卡住。我们具备调动怎样规模的能源?这个上限会在本轮接下来二三十年的周期中,被人类发展不断挑战和突破,但最终会短暂达到此轮技术能力的上限。这时 AI 发展就会大幅减速,直到大周期推进到下一个维度,比如能调度戴森球级别的能源。


生生不息。我们正在看到的是人类和人类,碳基和硅基的碰撞时代💥。

人生维度,正向时间流的无限的旅行。做个旅客还挺有意思🧳

- 王禹效 随笔 24.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