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于微信内的创作工具推荐,我常用的【墨问便签】

微信生态友好

当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多笔记软件和服务的时候,墨问便签这个在小程序里长出来的笔记应用有什么独特和不可替代的优势呢?

好在哪儿?

我曾经有这样一个疑惑:在方便层面,它不如原生APP打开即用的flomo,小程序天然需要在微信里面加载,肉眼可见感知到顿挫2秒才能打开。在排版和功能方面,它不如桌面端那么丰富的印象笔记/obsidian,那这样一款小程序类型的笔记便签工具,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呢?

在微信生态里,刚才我说的那些笔记在分享层面会不好用了,要么是一个链接,要么是一张生成二维码的图。但化身为小程序墨问笔记却有它独特的优势,就是微信生态友好。它像一个原生的微信应用一样,是加强版的微信公众号,可以在朋友圈、私聊、群聊里面自由穿梭和分享,释放“能量”。

当你的想法、文字、图片、音频通过笔记的形式公开以后,它就会在微信的生态里自由穿梭。人们可以讨论它,再把它分享到其他的群里,分享到朋友圈。

独特性

当别人打开的时候,它不是一段没有出处孤零零的文字,也不是一张没有前因后果被转存多次已经发糊的图,而是最本真的符合原作者你思想意志审美品味的内容产品。观众能看到你这里的评论和之前的内容,你发出的每条内容不会跟你断联,而是和你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最终成为长在微信里的一个内容生态。

为什么长在微信生态很独特?

你把微信当作什么?

李笑来的调研里出现过一组数据:事实上从2020年以后,微信已经“覆盖了全国所有人”。

到了2024年,微信的月活用户已经超过13亿——这非常惊人。这相当于说,“微信是一个在中国安装率甚至超过了100%的应用”。有手机的人都注册了微信,并且,你想想,是不是很多人有不止一个微信号?请问,你有两个微博账号吗?你有两个支付宝账号吗?你有两个京东账号吗?你有两个抖音账号或者两个快手账号吗?

更为重要的是,在微信上,与交易有关的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完成,并且“无缝衔接”。发布、产品宣发、售前咨询、支付、售后服务……闭环。

微信对与中国人来说,干脆是个完整的互联网。夸张点说手机现在最大的意义就是有了微信,难道不是吗?

微信有全网唯一最全的熟人社交关系网络。

微信生态相当于所有人都在上面的移动互联网——整个中国的互联网几乎全都要搬到微信上了。

这肯定不是什么“危言耸听”,也不是什么“哗众取宠”的说法——这只是在描述一个真相。

所以你在微信生态里创造的一条便签笔记,是可以最丝滑的分享给你的熟人社交圈的,其方便程度和丝滑程度超越了其它所有笔记软件,这就是我理解的墨问的价值。

微信生态里的笔记应用

它的属性有点像视频号,你在朋友圈里发出去的视频,有一种是纯视频,需要你上传到服务器,让对方从服务器里下载。但是视频号不是,你只需要上传一次,对方看到的不是一个真的视频,而是视频背后的内容和作者整套体系。

所以我觉得,墨问便签升级为PRO以后,提供了50GB的内存容量,本质上它是一个创作友好型的小程序。它让你的文字和音频内容有了一个体系。是视频号和微信公众号的一个补充。

内容付费

为什么不推荐你一上来就用它卖课?

并不推荐你一上来就把墨问便签当做“知识变现”或者“内容变现”的专栏工具,虽然它有这样的能力——为什么呢?只需要再应用一次“以终为始”的思维模式。

更看重长期价值的人,不喜欢赚“靠信息不对称才能赚到的钱”。

因为“信息不对称”这个东西永远只是短暂的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前的信息不对称一定会消亡,通常还是很快消亡——虽然肯定会有新的信息不对称出现——所以,即便是赚到了钱,也是在赚“疲于奔命”的钱。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生意明显不属于“公平交易”。除了上面提到的,它只是通过短暂的“信息不对称”赚钱的本质之外,还有更深层次的理由:

你总结的那点所谓的“经验”,真的靠谱吗?

绝大多数情况下,真正靠谱的方法论,都只能靠时间证明或者证伪。没有做过AB测试,没有检验过安慰剂效应,没有做过双盲测试,更为重要的是,根本没有经过时间的考核,最关键的是连自己也只不过是“刚刚上路而已”——那么,一切只不过是“猜想”而已。

我们并不是说所有的猜想都没有价值。但,若是你非要把猜想当作定论去出售,在你自己因为自己其实很傻所以不知道的情况下,那叫不负责。不厚道。

更推荐你记录即创作,先被看见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也都会有自己的受众。

尤其是在微信的小圈子里,你可以找到思想的共鸣者。

而当内容有一定受众的时候,它的价值体现是自然而然的事儿,而墨问又提供了付费专栏的能力,这不是水到渠成的事儿吗。所以先别急着用它赚钱,而是开始记录。

记录与创作的独特魅力

就像它的slogan一样,记录即创作。在你每次打开它的时候,可以通过AI语音笔记或者打字记录的方式,把你的感受和想法都记录下来。而且,这个笔记不仅仅是孤零零地存放在本地,你可以公开它,分享它,它会生长、会被看到。通过你的选择的渠道,是朋友圈还是微信群,它可以在不同的地方替你发声、发光、发热。

不是白牌产品

这条笔记不是【白牌产品】,它有了你的品牌。——借用梁宁老师的思想。

用户想找便宜货时, 就会上拼多多——不需要记住任何一个牌子、任何一个名字, 只需要找最便宜的商品。企业敢贵一元钱, 用户就会抛弃它。当不能再通过割让自己获得用户的时候, 企业就会被彻底抛弃。这就是一个白牌的宿命——成为渠道的肥料。

之前通过对话框分享到群里的文本和图片,就是【白牌产品】,是微信群的肥料。不能跟你产生链接。而通过【墨问便签】这个工具创作的内容,进行的分享,就带了你的品牌。

内容渠道

目前,除了在墨问官方广场这个渠道以外,更好的方式就是通过朋友圈、其他人的分享在微信群中。如果你希望一句话说清楚,希望你的内容能自由自在地在微信生态中流转,那么它不仅仅是一段孤零零的文字或一张图片,而是一个成体系的分享。这是一个最优的选择。

当然,它也有不方便的地方,比如在没有网络或不能打开微信的地方,但这些都是小概率事件,可以完全克服。因为它最重要的能力就是在微信里自由存在,这是它的本质和存在的价值。

记录即创作?

最开始我觉得记录和创作是两件事。记录更多的是随手拍或随心写,它是素材;而创作则是通过精炼萃取、素材整理、修改优化,最终成为作品。但我现在觉得,记录即创作在工具的加持下是成立的。

Ai语音笔记

我非常喜欢这个功能,通过语音,可以让你们每一次记录都尽量达到创作的水准。自动消除口癖,调整文字逻辑。

每一次放心大胆的记录,都是在为创作积攒能量。当所有的积累成气候时,我非常喜欢这个“成气候”的概念。很多东西在不成气候时,你是意识不到它的威力的,但当你不断持续地推进时,总有一天它会成气候。这也意味着你的内容产品会破茧而出,形成优势,并且可以设置付费和独享功能,让你的内容产生价值。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点。

创作积累与内容价值体现

如果你渴望有一款穿透微信生态、自由心态且可以设置灵活付费的笔记工具,这样一款长在微信里的小程序应用还是挺能满足需求的。

  • 它打开即用长在微信生态里,天然传播友好。自由的微信里传播流淌。
  • 它认真优化不断更新,由真正热爱创作的人创立与维护升级。
  • 它有Ai笔记的超能力,让每次随心所欲的记录,都通过Ai的加持变成一创作的底稿。助力你真正完成最终作品的成型。

祝墨问便签这个小工具,能成为每一位创作者的利器,每天都打开的思想第一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