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篇之前,先做一些简单的免责声明:
- 这两台 X1 Carbon 均为日行,购置地点和主要的使用场合均在当地,其中有一台甚至我正在用来写毕业论文。故系统语言设置和键盘布局都是日语,望理解。
- 笔者目前是农业经济学专业在读学生,而经济学在我所在地区的就业市场普遍被看作是文科。因此,我无法提供这两台 X1 Carbon 在视频剪辑等较高负载场景下的使用情况,请各位读者高抬贵手并根据自己的现实需求做参考。
- 本文没有量化性能测试和精准的续航能力测试,一方面是笔者能力相当有限,另一方面便是我手里的第九代 X1 Carbon 买来就是二手,存在一定电池损耗会导致结果出现偏差。如果需要量化数据请参考互联网上的其它评测,我相信 X1 Carbon 作为 ThinkPad 便携旗舰级的门面产品之一应该不会少,还请大家见谅。
- 发生过下图这种事情我仍然在看到那台二手第九代之后走不动道,立马激情购买,已经可以说明我所处的立场颇为「提纯」了:
- 对 X1 Carbon 的历史背景描述参考了知乎用户 天启 曾经创作的《ThinkPad 捡垃圾指南》系列。
- 本文中的第九代 X1 Carbon 通过保内维修更换过全新的主板和屏幕上半身总成,因此本文的实物可能与同代机型的官方图看上去不同,例如由于物料原因使得屏幕右下角没有 X1 Carbon 的型号标记。这一点我会在正文中展开来讲。
若是在读完上述声明之后仍然对我将要写下的一切感兴趣,那么,正文现在开始。
--
源流
2012 年,初代 X1 Carbon 横空出世。它不仅是 ThinkPad 对于英特尔「超极本」概念的真挚回应,也是那个时候最轻最薄的一台 X 系列 ThinkPad。在推出伊始,便以摘得「全球最轻 14 英寸超极本」这一桂冠的实力,被公众及专业媒体认为是同期 MacBook Air 不可小觑的强劲对手。它不但是 X1 系列向市场展现独特「黑色力量」的起点、是 ThinkPad 20 周年纪念款的蓝本,也是我长期接触 ThinkPad 的起点。2013 年,在家里闲极无聊的我打开了那台出自我妈单位配发的初代 X1C,期盼着将来有一天自己也会带上它。
2018 年,X1 Carbon 来到了第六代。基于前代采用的全新窄边框模具打造,在具备过往所有优点的同时以加入 ThinkShutter 「黑阀」物理摄像头遮蔽开关、引入可选配的 HDR 加广色域屏幕乃至 Logo 的黑化设计完善细节,同时 Coffee Lake 物理核心数翻倍带来的性能跨越式提升,让这一代 X1 Carbon 拥有当之无愧的「集大成」之名,整体设计受到大量爱好者的推崇,成为新一代经典。2021 年,在我打算从双核低压更换到一台新笔记本的时候,我注意到当时还在京都有分店的 Sofmap 正在清仓一批库存的此代 X1 Carbon 的全新机,在我敲了几下货架上样机的键盘之后,我以差不多是当初官方定价一半的价格得到了它。就在最近当我再次把玩它时,这篇图文的创作灵感油然而生。
2021 年,第九代 X1 Carbon 成功出道。或许有些人会认为其姗姗来迟,但它确实是 X1 Carbon 问世以来的又一次显著变化,首次拥有了 16:10 比例的屏幕以及双风扇设计。令包括我在内的人感到欣喜的是,第九代 X1 Carbon 的电池容量回升到 57 Wh,这似乎昭示了正确的演进方向。尽管由于在开篇声明中某张图遇到的问题令我一度对联想失望,在某个群里直接将群名片改成了「倒八辈子霉我买 ThinkPad」,然而当我闲逛二手市场的时候意外发现那台机器,尤其是一看价格竟然只要网上交易平台主流行情的一半多点(具体来说是 55000 日元,约合人民币 2561 元)的时候,我还是选择结束了对它长达三年的期待与观望。今年,我如愿以偿。
外观
在我把手头已有的那两台曾经均是我外出主力的 X1 Carbon 并排起来的时候,仿佛那一瞬间标题中「承」与「继」的意义已然显现:传承过往的荣光,迈进新时代的门扉,继往开来。
时间的流逝并没有改变它们纯粹的本心,尤其是在每当我感受到其标志性碳纤维顶盖与超级镁合金基座交织的独特质感之时,那份如初的坚实与轻盈更加令我确信自己的期待并未落空。但世代的更迭也造就了它们身上明显的差异,接下来就让我们把目光转到那些显而易见的不同上。后面的段落里,我将分别把第六代和第九代 X1 Carbon 简称为 X1C6 和 X1C9。
X1C6 到 2020 年发售的第八代 X1 Carbon 有着在我看来最为理想的 A 面设计,没有任何多余的元素,仅凭黑化的ThinkPad Logo 配上大小和位置恰如其分的X1标识,便浑然天成地展现出了旗舰系列非凡的格调与品位。从 2019 年发售的第七代开始,X1 Carbon 在原有黑色类肤质涂层表面处理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了能透出碳纤维编织纹理的全新 A 面设计供用户选择。
相比之下 X1C9 略显繁杂的处理则相形见绌,尤其是左上角加入的 Lenovo 标志铭牌若是我没记错的话,在当初是被集火攻击的重灾区。这并非对联想品牌的贬低与否认,而是单纯从设计美学的角度出发,它确实显得有些略微突兀。X1C9 的 Lenovo 铭牌表面经过拉丝处理,相比现今在售的其它 ThinkPad 乃至联想自家系列选择了更深的色泽。
同样的批评在我看来还适用于 X1C9 之后现行 ThinkPad 乃至其它联想机型中引入的 Communication Bar 摄像头区域设计。诚然,这一设计旨在容纳更复杂的摄像头组件并实现上部边框的进一步缩减,但至少我觉得在 ThinkPad 系列中,它似乎并不必非得成为顶部的焦点所在。好在,X1C9 上还看不到它。
丰富合理的外部接口一直以来都是 X1 Carbon 维持「商务」超极本形象的利器,也使得它同时受到爱好者、个人用户及企业批量采购/租赁的青睐,例如我手上的这两台皆源自企业采购,这从我手中 X1C6 上搭载的英特尔 vPro 以及在这两台机器曾经在 Lenovo Vantage 中所显示的保修信息均有「法人支持」之类的字样都能看得出来,很幸运的是我的 X1C9 仍然剩余超过半年的这一保修服务,这在后来还解决了影响使用的关键问题。
X1C9 和 X1C6 机身各种接口的所在位置差异不算大。机身左侧,上方的 X1C9 取消了下方 X1C6 上的 miniRJ45,两个 USB-C 重新变为分体设计,同时从雷电 3 升级到雷电 4。尽管其中一个 USB-C 左侧有电源插座图标,但这两个接口都能用于 PD 充电。
机身右侧,采用全新双风扇散热模组的 X1C9 将出风口从 X1C6 的机身右侧移到了后方,在我看来是对使用体验的显著改善。3.5 mm 耳机、支持常时供电的 USB-A 均有保留。不过至少日本市场上的 X1C9 并未全系标配 WWAN(4G/5G 移动数据),例如我手上的这台。在配有 WWAN 的 X1C9 上会在耳机与 USB-A 的中间多出用于 SIM 卡的卡托。
有趣的是仔细观察 X1C9 的顶盖并非以往的纯平,据我道听途说的一些说法表明可能是因为屏幕电路的布局导致其凸起了一个微小的弧度。
转到机身背部,X1C9 取消了 X1C6 的 microSD 读卡器以及标配的 SIM 卡槽,即便下方的 X1C6 并未装配 WWAN 移动数据模块。从这里也能一窥 X1C9 全新转轴设计的端倪。经过调整的阻尼,令 X1C9 实现了 X1C6 做不到的单手开盖,仔细观察的话似乎 X1C9 上 Wi-Fi/蓝牙天线的位置也和 2008-2015 年的一系列铝合金 Unibody MacBook 般隐藏在了转轴中,因此 X1C9 转轴的中间黑色部分是塑料。
两种转轴设计都能实现最大 180 度的展开角度。
X1C9 在机身正前方的 A 面顶端加入了从第七代引入的远距离收音麦克风,数量从两个一组升级到四个两组。X1C6 的双麦克风阵列则与多数笔记本一样位于顶部的屏幕边框上。
外围硬件
对于笔记本电脑来说,即便是那些追求工艺精湛而价格不菲的产品,在绝大多数情境下其核心价值依然深深植根于其工具属性之中。尤其是自初代 X1 Carbon 问世以来的历代 X1C 之所以能持续展现卓越,其根本原因便在于它成功地在超极本轻盈便携的机身中,最大程度地保留了ThinkPad的操作体验。这正是它们打动我的魅力所在。而如果要问我什么是 ThinkPad 的操作体验,我必然会坚定地回答:一切始于键盘。
下面就让我们来到 X1C6 的键盘特写,光是凭借「最后一代搭载 1.8 mm 键程背光键盘的 X1 Carbon」一条便奠定了它成为新一代经典的价值,无出其右的回馈感不但对得起 ThinkPad 在这一方面的传奇声誉,在我看来也优于绝大多数的同类竞争对手,令人印象极其深刻。此外,这也是 X1 Carbon 配合红点 TrackPoint 指点杆的三键最后一次具备所谓「人体工程学」、「符合手指运动方向」的坡度设计。
X1C6 的整个 C 面如下,施加类肤质涂层的多点触控板同样在我看来是属于第一梯队的水平,仅次于那个无可争议的 T0 MacBook。在触摸板的右侧拥有来自新思的触摸式指纹识别传感器表现倒是非常平庸,无论是速度还是识别容错率都只能算是可用的水平,称不上优秀。
X1C6 的屏幕边框也有类肤质涂层,然而,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在闲置仅仅一年有余的时间里涂层竟悄然发生了老化,黏腻的表面仿佛被双面胶悄然附身。在屏幕上方可见前面提到的双麦克风阵列与具备物理隐私保护开关的摄像头。
我的这台 X1C6 搭载的屏幕参数为亮度 300 nits 的 1080P IPS 雾面屏,值得一提的地方是它当时被额外选装了十点触控,色域为 100% sRGB 水平,相较经常被拿来与其对比的同期机型 T480s 的低配版本更优秀。有意思的是,配合 VoodooI2C 等驱动还能将它变成一台触屏的黑苹果,操作基本上是 macOS 触控板手势的直接映射。
2019 年开始, 第七代 X1 Carbon 为了降低一点微不足道的厚度,选择了缩水电池容量和键盘这一至今让很多人都难以接受的路线。最大的改变便是键盘键程缩短至 1.5 mm(相比之前降低了 1/3),对曾经持有较极端观点的我而言,这无疑等同于削弱了该系列一直以来脱颖而出的灵魂所在。令人无奈的是,我之后听说这一设计的新键盘随后甚至逐渐在其它 ThinkPad 系列中铺开,成了不得不去接受的既定事实。
终于有一天,我变得不再那么敏感,能够以一种更为客观的态度去审视如下图所示 X1C9 的键盘部分。对于曾经的我以及那些至今仍持有极端看法的爱好者而言,仅仅是键程的缩短以及红点三键近乎纯平的设计,就足以让他们情绪激动。客观的讲这块键盘仍然具备优秀的打字体验,尽管键程有所缩短,但这只是让回馈感提前到来,而其本身的触感依然维持着 ThinkPad Logo 所代表的卓越。抛开图中的 JIS 布局不谈,X1 Carbon 14 英寸的大小让这块键盘能够保证全尺寸宽度,使其不会出现 X1 Nano 等机型上因宽度缩减而需增加适应成本的问题。
由第七代 X1 Carbon 继承而来的并非都是负面遗产,至少 X1C9 保留了来自第七代的全新扬声器系统,从只有软件上的杜比全景声音效变成了印在掌托左下角的杜比全景声认证,C 面增加开孔,硬件更是直接增加到两组四个扬声器。而实际提升相比 X1C6 完全是脱胎换骨,从最大音量甚至还会偶尔破个音的水准一跃变得洪亮而清晰。纵然,X1 Carbon 并非定位于高性能的多媒体工作或娱乐设备,但这一升级后的扬声器与麦克风系统无疑为音视频会议等场合增添了极大的便利与优势,这还体现在键盘区域新增的接听和挂断按钮上。
X1C9 的指纹传感器变为和电源键一体的设计,遗憾的是其速度和识别率从我的实际体验来说比起 X1C6 并未获得提升。唯一可圈可点之处,或许在于其准备工作状态时的指示灯会亮起一抹充满「情怀」的绿色。
X1C9 上还没有导入那个后来引发争议、随后更是被强调为 Communication Bar 的所谓「反向刘海」,并实现了 ThinkShutter 「黑阀」与 IR 红外摄像头的并存。也因此,我的这台 X1C9 具备 HPD 人位传感器以及面部识别的 Windows Hello,前者配合内置的 Glance 软件能实现多种非常有趣的功能,包括:自动静音状态提醒(即在麦克风处于静音状态时,若用户正在动嘴说话,屏幕将即时呈现提醒信息,避免用户疏忽忘记开启麦克风)、屏幕使用距离监测及安全警告,以及真·防偷窥(一旦检测到后方有视线靠近,立即自动对全屏内容施加模糊处理,并在右上角显示通知图标,有效防止信息泄露),但实用性偶尔会因为判定范围稍微过大而受限。同时,HPD 及 Glance 软件的相关功能在摄像头物理被遮蔽的情况下不可用;后者对于我的 X1C9 来说,则是速度和便捷性胜过指纹识别的主要解锁方式。
日版 X1C9 在上市伊始的时候,我就有所关注。有一个遗憾是日版一直都没提供国行可选的 2.2K LCD,最初只有 1200p 以及 4K 可选,后来新增的屏幕选项也只加入了 2.8K OLED。而我手上这台在屏幕上便是典型的「丐版」,即 1200p IPS 雾面屏,色域为 100% sRGB,相比之前将亮度从 300 nits 提升到了 400 nits 并据称降低了功耗,实际并排对比中也确实看上去比 300 nits 的 X1C6 更加通透明亮。
基本配置
因为这篇图文并不是评测,所以我选择把配置放在了快要接近尾声的地方。这两台机器在各自的购买时间点都能满足我所有的学业以及部分的爱好需要,但也是由于爱好我才从 X1C6 选择换到 X1C9,8 GB 对于我的 Photoshop 和 Lightroom 需求而言从 2021 年中开始便已然捉襟见肘。
具体来说,我目前的 X1C6 是 i5-8350U 8+256,X1C9 则是 1165G7 16+512,RAM 两者均为板载,两台机器的硬盘也都是原厂的硬盘,除了 X1C6 自行更换过硬盘和主板之间的散热垫。具体的性能释放和量化评测请参考互联网上的其它已有内容。
维护性
即使作为超极本的它们并没有引以为傲的内部拓展能力和改装空间,但作为 ThinkPad 而言它们依然易于进行硬件维护,只需要松开底面的螺丝并取下超级镁合金底盖即可,甚至所有底面螺丝都具备防丢设计。断电我则习惯通过 BIOS 中的相关选项来进行。散热模组的变动,使得两台机器的进风口位置不同。X1C6 在进风口右侧的凹槽配合左侧集成 miniRJ45 的 USB-C 接口,可用于连接 CS18 等具备机械固定结构的 ThinkPad 扩展坞,X1C9 则没有这些定位凹槽。
X1C9 如下图位于机身底部左下角标明型号和具体材质的设计深得我心,这在随后也出现在包括 E 系列在内的许多现款 ThinkPad 机型上,但部分产品在该位置只有型号。这里也能看见 X1C9 加入的另一组扬声器单元开孔。
下图为各自的内部结构,我手中的这两台 X1C 均没有安装 WWAN 模组。对于搭载该模组的这两款机型来说,模组所需的数据网络天线均位于机身底部/接近电池两侧的位置。空置的 WWAN 模组位置也可安装近似尺寸的第二块 SSD。X1C9 在主 SSD 增加了铜质的散热马甲,X1C6 只在 SSD 下方和主板接触的位置有散热垫。X1C9 采用了板载的 Wi-Fi 6 无线网卡,这里能看出无 WWAN 的 X1C9 也在主板上有预留 SIM 卡槽。
两台 X1C 均内置联想开发的「智能温控解决方案」,根据官方描述,它在配合相关驱动的时候可以通过机身内置的加速度传感器自动检测电脑本体是否处于移动状态,并在电脑长期静置在桌面等平面放置一段时间后自动切换到相对更激进的性能释放,移动时则启用更低功耗的运行模式。
虽然由于自己并没有量化测试的能力和经验我无法评价该功能的效果到底如何,但我大概一年前将 X1C6 升级到 Windows 11 时,发现适用于 Windows 10 版本的该驱动似乎没能正常工作,而导致风扇的动作相较 Windows 10 变得频繁很多,同时在 Windows 11 下也没有 Windows 10 中该驱动建立的配套电源计划。X1C9 上的「智能温控」根据帮助文档则提到其机制已经可以在 Windows 内置电源计划的基础上进行微调,可以通过 Fn-T 组合键来启用/停用这一自动调整功能。
电池续航时间上,X1C9 根据我日常使用习惯(主要是 Word、Adobe Reader 和 Chrome)在屏幕最大亮度、启用智能温控自动调整及使用 Windows 内置平衡电源计划的条件下能维持在 4-5 小时之间,包括上课在内的日常体感大约上限是 4 小时 30 分钟左右,波动为增减 10 分钟。
不吐不快
正如开篇所言,作为一名自诩为立场甚至品牌信仰均已「提纯」的 ThinkPad 用户,我至今都坦诚且毫不吝啬地表达着对它们整体的由衷喜爱,当然这一切皆建立在它们未曾出现任何问题的前提之下。
设计上的变革与争议,有时能随着时代的更迭与岁月的流转而逐渐淡化,甚至消逝无踪;生产力的需求亦可大可小,依人而异。然而品控上的丝毫松懈,在我看来却是任何一款标榜「商务」、「生产力」的消费电子产品所无法承受之重,尤其对于像 ThinkPad 这样素来以可靠性著称于世的品牌的旗舰系列而言甚至可说是不可原谅的。遗憾的是,我的X1C6便不幸成为了那个特例,一年内竟更换了三次电池、两次主板,维修记录令人咋舌。而那台 X1C9 同样遇到了被海外用户称作设计缺陷、甚至换主板后仍有几率复发的通病:第一个 USB-C 无法充电。纵然我都通过它们自带的法人客户上门售后服务,在保修期内被态度良好的售后人员当场妥善解决了这些问题,甚至对于那台二手 X1C9 而言还通过全新的屏幕总成解决了成色上的缺陷,从 IBM 继承而来基于 FRU 编号即可轻松购买备件的供应系统和完善的支持体系也仍然存在,但当思考的时光被迫分散去忧虑工具的可靠性,它是否还能无愧于「Think」之名?
结语
若非某日心血来潮将闲置的 X1C6 重新拾起,亦或那台 X1C9 未曾成为我外出时不可或缺的伴侣,这篇图文恐怕将永远隐匿于无形之中。自那初次与 X1 Carbon 甚至是整个 ThinkPad 结缘,已经过去整整 11 年之久。彼时,我尚怀揣梦想,憧憬着有朝一日能亲手拥有这样一台笔记本,直至 X1C6 的出现把我带到了这段悠长旅程的终点。而 X1C9 的到来则是命运出乎意料的安排,让我们在相隔两年的时光后再次重逢。我惊异地发现,曾经那份深植于心底的热爱和眷恋,恍若丝毫未减。
11 年过去,我确实在悄然间成长了许多。诚然这种成长更多体现在年岁的增加上,但与之匹配的心智成熟亦是必然的结果。听别人说过,成熟的标志在于以更加理性和全面的眼光审视周遭,不再让感性的冲动成为无能的代名词,情绪化的表达亦应抛诸脑后。这种理念在我看来,同样适用于选择工具时的态度。我们应当以更为宽广的视野,挑选出最适合当前任务需求的工具,而非被稚嫩的品牌信仰所束缚。因此,我学会了更加冷静地审视那份源自过往的热爱,进而更深刻的体会了那个「没有完美消费电子产品」说法所要传达的意义。
然而,消费电子产品因其与生俱来的主观消费特性,有一部分必然会其使用者格外偏爱。正如我在文章中对这两款 X1 Carbon 的评述:在它们不出问题的时候,我会毫不吝啬地用最美的辞藻来赞美它们的优点。尽管联想过去特别是在早期,对ThinkPad品牌的经营策略饱受争议,但X1 Carbon这条产品线却已成功地捍卫了自己的地位。它不仅曾是引领 ThinkPad X 系列乃至旗舰产品线迈向崭新发展阶段的先锋,现今更是成为了整个 X1 系列的中坚力量,在瞬息万变的新时代中,持续传递着对「商务工具」深入思考的价值。正因为我亲眼见证了这一切,我才不再像过去那样希望 ThinkPad 在自我陶醉的陈词滥调与时代洪流的冲击下黯然退场,或是被局限于狭小而缺乏竞争的市场中无法自拔。
不排除在将来的某一天我会因需求的更迭乃至喜好的转移,再度或永远地与 X1 Carbon 乃至所有的 ThinkPad 们道别,就如同那个将于明年如约而至的毕业日。其实,从我动笔撰写此篇文章,乃至决定将X1C9 纳入怀抱的那一刻起,我便仿佛是在宣读一场对 ThinkPad 的毕业宣言,幸运的是, X1C9 的大多数革新依旧被我认为是积极的改进。
实际上我依旧不确定,何时应当,并且会向 ThinkPad 们挥手告别说出那句「再见」。但我坚信在那之前,即使是面对因品控问题给过我不愉快经历的那台 X1C6,我也一定会真诚的向它表达感谢。
谢谢你,我的 Think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