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rix 首页推荐
Matrix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写在本篇之前
要问我对 MIX 系列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2017 年春晚上小米 MIX 的「未来之门」广告。那时我年纪不大,对数码产品的了解也很有限,MIX 以其极为惊艳的外观——配上那个逼格超高的广告,带给了我前所未有的震撼,也在我心底留下了一颗种子。
你或许可以猜到,这便是本文标题的由来了。
不久前我从派友 @PostMeridy 手中买来了一部 MIX 3 5G,把玩之余也好奇地搜集了不少 MIX 系列一共五代半产品(不含折叠与 Alpha )的故事——或者说也是想回顾下当年百花齐放的手机市场吧。
MIX 问世前的序曲
没有设计就是最好的设计。
这句话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这是小米在初期设计产品时的信条,但说句难听的实话,对于一家商业公司而言,这更像是偷工减料、降本增效的借口。
前三代小米手机都采用了 OEM 厂商提供的、毫无亮点可言的设计方案,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公版」。若把小米手机与同时期的魅族 MX 系列放在一起,小米像是山寨机这句话也绝对不像是玩笑。
但对于一家初创阶段的互联网企业,性价比就是一切,经典的「 ¥1999 」在这时刻进了小米的 DNA 中,带给了小米无限的流量,也让小米极为迅速地发展了起来。
一块钢板的艺术之旅。
随着销量的逐年攀升和用户群的迅速扩张,小米必须拿出一款经过认真设计的产品才能对得起大家的期待,于是不锈钢中框的小米 4 来了。
硬件素质和外观设计双双过硬的小米 4 为小米带来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且百元神机红米手机销量再创新高,于是 2014 年小米手机销量上涨也来到了 227%。
小米第一次有了冲击高端的勇气。但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小米其实有些「飘」了:2015 年小米拿出了寄予厚望的 Note ,配备着 2K 屏(仅高配版)和 Hi-Fi 芯片,也有着精致漂亮的外观,奈何生不逢时,这一年「火龙」810 吓倒了大片消费者,被高通坑了一把的 Note 也自然没能完成第一次「米冲高」的任务。
而此时的「蓝绿厂」凭借着线下渠道的优势攻城掠地,打出了「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等家喻户晓的经典广告,一时风光无限;告别了「K3V2 永流传」后,华为的国产高端之路也有了起色;与高通不合的魅族惊喜地避开了「火龙」,开起了「全国巡回演唱会」,销量增长的同时还拿到了阿里的投资……
与友商们的红火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5 年小米手机销量增长明显放缓,2016 年更是出现了约 20% 的销量倒退。冷冰冰的数据背后不知是多少人的寝食难安、多少夜的灯火通明。
探索,通向未来之门
综合各方说法,MIX 的立项是在 2014 年末、2015 年初。所以我们需要明确的是,MIX 不是一款临危受命、重振品牌影响力的产品,而是和 Note 一样,寄托着小米趁小米 4 成功的东风、一举冲击高端市场的尝试。
源自东瀛的灵感
小米在 MIX 身上首次提出了「全面屏」一词——并不完全是小米的创意,而是吸收了日本夏普的设计理念。
早在 2014 年,夏普与美国运营商 Sprint(现已被另一家运营商 T-Mobile 收购)就合作推出过 AQUOS Crystal (305SH) ,这是最早的三面窄边框手机。
Crystal 的正面很漂亮,不过所谓窄边框其实也不过是用斜边切割玻璃营造出的视觉错觉,相比之下整机厚度超过了 1cm、性能也极为羸弱,所以即便我很佩服当年夏普高超的设计功底,Crystal 实在称不上是一款好的产品。一年后的改良款在核心配置上有所长进,但日系手机厂商此时已是日暮途穷,掀不起什么大风大浪来了。
冥冥之中,暗藏缘分。夏普后来成了 MIX 的显示屏供应商,不知夏普看到自己的设计被年轻的小米发扬光大,又会作何感想呢?
远自西洋的大师
如果不是小米的这场发布会,可能国内听说过 Philippe Starck(菲利浦 • 斯塔克)的人也寥寥无几。
而在设计界斯塔克的大名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饱负盛名的「设计鬼才」「设计界国王」,多次夺得红点设计奖、IF 设计奖等国际知名设计大奖。
我沉迷于改进设计品质,降低价格,使每个人都能轻松获得我的作品。
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斯塔克不是专为少数上层精英设计产品的那种设计师,而是服务于大众——大概这也是斯塔克与小米走到一起的原因?毕竟雷老板也说过要做「价格厚道、感动人心」的好产品。
在与小米合作之前,斯塔克可谓涉猎广泛,他的设计几乎涵盖了生活中的一切领域,并且任何出自他之手的产品都有着令人耳目一新的独特风格:他为法国前总统密特朗完成了爱丽舍宫的室内装修设计,为乔布斯设计了一艘游艇(可惜乔布斯生前没能看到这艘游艇的完工),为 Alessi 公司设计了一款造型前卫的榨汁机,为 Ipanema 公司设计了一双线条流畅的人字拖,还为 Kartell 公司设计了网红家具幽灵椅……
设计能有多不一样,在于想象的边界能延伸多广。所谓产品设计的瓶颈,根本原因是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个设计。
回到 MIX 这边,小米 MIX 采用了全陶瓷机身,甚至按键也是陶瓷材质,其中框和后盖采用榫卯结构连接,更是一场中式浪漫。在「土豪金」配色风靡的年代,小米在 MIX 尊享版的摄像头和后置指纹模组边缘镀上了 18K 金,还给每一台 MIX 都定制了风琴式包装盒和 ecco 头层牛皮保护壳,却又透露出几分低调的奢华。
远自西洋的设计大师,为 MIX 奠定了别具一格的美,这份美也正是 MIX 令人怀念的原因之一。
属于小米的 One More Thing
在 2016 年 10 月 25 日的发布会上,雷军先介绍了商务旗舰 Note 2 和正式版的小米 VR 眼镜,然后介绍了一款「概念手机」。起初台下的观众并未展露出激动和兴奋——他们以为这只是单纯的炫技。
谁也没料到这款「概念手机」后来会量产上市,并来到每一位消费者的手中。
为了将 MIX 量产,小米团队花两年时间解决了四个问题。
首先是听筒、距离传感器、前置摄像头三个元器件,它们原本是放置在手机的「额头」位置的,当 MIX 为了实现 91.3% 的屏占率砍掉了「额头」,这些部件何去何从就成了新的问题。小米团队用悬臂梁式压电陶瓷声学系统替代了传统听筒,用超声波探测系统替代了红外线距离感应器,定制了体积缩小 50% 的前置摄像头并将其塞入「下巴」位置,这样一来原本「额头」上的「两点一线」就消失了。
然后是屏幕——这也是 MIX 区别于其他手机最为明显的特征。为了实现更高的屏占比,屏幕的边框就要尽可能窄,但传统矩形屏幕在角落位置必须留出足够的缓冲区,于是 MIX 很自然地用上了当时还需要定制的圆角屏幕;为了避免虚拟按键侵占完整的 16:9 显示区域,小米还定制了 17:9 的显示屏,并在某种程度上推动谷歌修改了 Android 兼容性定义文件(CDD)的要求,其影响更是关乎整个手机行业。
MIX 有多惊艳呢?当时媒体的评价包括:
The concept phone of your wildest dreams(这款概念手机,出自你最狂野的梦)—— The Verge
Xiaomi's bezel-free Mi MIX phone is beautifully bonkers(小米 MIX 的「无边框」设计美得令人疯狂)——《连线》
黑科技从未黑得如此彻底。——《手机中国》
「 MIX 的来历和我们(指小米)的想法」
曾经,我们对一切充满好奇。
越看不见的,越想去看。
越不知道的,越想要答案。
越害怕的,越想冒险。
越不可思议的,越想去实现。
用这样的好奇,我们不断打开身边的世界。
在我们手中的,不只是一块屏幕,而是通向未来世界的门。
——小米 MIX 发布会
进化,一次趋向完美的进化
初代 MIX 被芬兰国家设计博物馆、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德国慕尼黑国家设计博物馆等全球三大博物馆收藏,同时还获得了IDEA设计金奖。
雷军后来表示,这是国产手机在设计上获得的最高成就。
不断拉升的期待
在光鲜的外表背后,MIX 也给那些希望购买一台小米旗舰手机的消费者带来了困惑——到底是应该购买更具设计感但配置相对落伍的 MIX ,还是各方面配置更加领先的小米 5s 或是 Note 2 等产品呢?
2016 年,手机影像完成了第一次跨越,年初的三星「夜视仪」、华为「毒德徕卡」,年底的苹果主长双摄、谷歌计算摄影……而 MIX 仅有一个「扫码级」的相机,远远配不上它旗舰的地位。
2017 年骁龙 835 的惊艳问世,又让大家不由得对各家的旗舰新品产生期待,小米在上半年拿出了经典的小米 6 ——「买新不买旧,除非小米 6」的梗也流传到了今天。
有 MIX 珠玉在前,各家厂商此时更是加快了向全面屏迈进的步伐,18:9 成为了这一时期智能手机屏幕的主流比例,其代表作三星 Galaxy S8——双曲面 2K 全面屏(实为 18.5:9 比例)、虹膜与指纹识别、大底大光圈(至少在当时来说是这样)等「核心科技」,更造就了一台当之无愧的「安卓机皇」。
于是大家将目光转向了小米。作为「全面屏」一词的祖师爷,小米会拿出一款怎样的产品呢?
小米将发布会的时间选在了苹果发布 iPhone X 的前一天,打出了「全面屏 2.0 」的旗号。
不失惊艳的均衡旗舰
2017 年整个手机行业都吃上了供应链技术升级的红利,有「一代神 U」骁龙 835 提供性能保障,有发挥稳定的索尼 IMX 386 提供影像兜底—— MIX 2 不出意外地用上了这两件核心配置,补足了前代产品的最大短板。
如果说 MIX 的意义在于探索,那么 MIX 2 就像一众 18:9 全面屏手机一样,重在走向大众。初代 MIX 超过 80 mm 的机身宽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难以握持的,两百多克的重量放在当时也妥妥称得上板砖了。MIX 2 大幅削减了机身尺寸和重量,使其回归到了正常范围,也让更多人愿意尝试这款手机。
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产量,MIX 2 标准版还采用了更易量产的 7000 系铝合金中框与四曲面陶瓷后盖;MIX 2 尊享版则在 MIX 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探索了 Unibody 全陶瓷机身,握在手上就像一块浑然天成的玉。
不过很可惜的是,Unibody 全陶瓷机身工艺在此后三年间消失了。
还记得前面提到 MIX 采用了「悬臂梁式压电陶瓷声学系统」听筒方案吗?其大致原理是通过中框的振动让用户听到声音。这套方案虽优于夏普曾经采用的骨传导方案,但和后来的屏幕发声技术都存在漏音、音量较小等问题。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小米选择回退到传统的振膜式听筒方案。
为了在超窄的额头上塞下一枚同时作为双扬声器组成部分的听筒,小米将发声单元放在了屏幕的下方,通过一根导管把声音传至手机额头的出声孔。不过作为一个双扬声器手机,MIX 2 的上扬声器音量明显小于底部的扬声器。只能说是聊胜于无了。
在周边配置上 MIX 2 也是毫不含糊:支持 NFC 、拥有全球通级别的频段支持,还采用了双 ADC(模数转换器)提高录音效果。苹果在 iPhone 7 上取消了 3.5mm 耳机接口,MIX 2 也紧随其后,仅在包装里附送 USB-C to 3.5mm 转接器。
MIX 2 身上唯一没有改进的或许只有前置摄像头了——依然是 500 万像素,,这倒也没办法,毕竟下巴部分的空间有限,还要留给屏幕排线、天线等组件。
但这么一综合,加上前代过于惊艳,MIX 2 倒又显得平平无奇了。好在比起量产版概念机的初代 MIX ,二代在实用性上强得多,均衡、全面、无短板,一方面是赶上了时代的红利,一方面小米也努力解决了初代上的痛点问题。配合上「快如闪电」的 MIUI 9 ,MIX 2 的流畅性在同时期安卓手机中真可谓一骑绝尘。
斯塔克限量版
小米和斯塔克的合作更进一步,推出了 MIX 2 斯塔克限量版,售价比陶瓷尊享版高 300 元。
斯塔克限量版首发 Unibody 全陶瓷机身,背部镌刻斯塔克签名,包装中附赠一张收藏证书。此时谁都没想到,MIX 2 竟是小米追求极致美学的终章。至于斯塔克的名字,从此之后再也没有被小米提起过……
随风飘摇,MIX 的耻辱之年
2016 年 10 月 18 日,罗永浩在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召开发布会,带来了「不那么锤子」的锤子 M1 系列手机。M1 系列一改 T 系列定下的设计风格,转而抄袭起了「母公司」苹果,也难怪 M1 系列被笑称是「老罗耻辱机」。
抱歉,走错片场了。
突如其来的 S 代更新
在三星 Galaxy S9 系列首发骁龙 845 后,小米不出意外地得到了国内首发骁龙 845 的机会。但令我们意外的是这次首发的任务没有像往常一样交给数字系列,MIX 2S 成为了骁龙 845 的国内首发机型。
两个月后小米 8 上市时,大家都很疑惑为什么跳过了小米 7 ,毕竟八周年能有什么纪念意义呢?何况小米 8 本身也没什么惊艳之处。但结合后来流入海鲜市场的「小米 7 工程机」来看,似乎小米本打算做 18:9 屏幕,后来才决定借鉴 iPhone X 的「刘海屏」外观,这才有了小米 8 理由牵强的「跳代」。
或许是临时更改模具导致小米 8 难产了两个月,MIX 2S 这款究极缝合怪——兼具 MIX 2 的正面与小米 7/8 的背面——紧急扛上了首发骁龙 845 的重任。
可能你会疑惑为什么这张海报来自小米香港官网,因为小米违背祖训(指官网保留所有产品的宣传网页),偷偷把内地官网的 MIX 2S 网页重定向到首页了。当然也有可能是我的打开方式不对,大家不妨去试试。
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作为一次 S 代更新,MIX 2S 是成功的。骁龙 845 提供了稳步升级的性能,索尼 IMX 363 提供了更强的影像性能( IMX 363 可是谷歌相机的绝配),50mm 镜头和无线充电的补全也是两个很实用的点。
但这可是 MIX 啊!
摄像头模组被移到了左上角,不再有对称美学。其模组整体外观神似 iPhone X ,被网友调侃道就差没把后置指纹换成苹果 Logo 了。Unibody 全陶瓷机身也消失了,只保留了铝合金中框与陶瓷后盖搭配的普通版设计。
当设计走向平庸,MIX 还有什么呢?MIX 的未来又何去何从呢?
「一整块屏幕」的军备竞赛
各家安卓厂商盲目跟风刘海屏的行为没多久就停了下来,安卓厂商们纷纷用上了更适合没有 Face ID 组件的手机的体质的水滴屏。但我们对一整块屏幕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升降、滑盖、双屏一时百花齐放。虽然这些设计最终因其复杂的机械结构遭到了时代的抛弃,但这种尝试本身就是极为宝贵的经验,至少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充满期待的时代不是吗?
2018 年,手机厂商们为了达成「一整块屏幕」的成就可真是下了不少功夫:升降摄像头的代表作有 OPPO Find X 、vivo NEX 、三星 Galaxy A80 等,滑盖的代表作有荣耀 Magic 2 、小米 MIX 3 等,双屏的代表作有努比亚 X 、vivo NEX 双屏版等。
MIX 3 也是这场军备竞赛中的一员。
当引领者沦为追赶者
当其他厂商反超 MIX 引以为傲的屏占比时,小米急了。前有强敌,后有追兵,左右为难。匆忙发布的 MIX 3 刚一面世,就遭到了口诛笔伐——这不就是陶瓷滑盖版小米 8 ?
此时的小米已没有选择,如果 MIX 继续抬高价格冲击高端,在华为的强大攻势面前将毫无还手之力,失败也是必然。而这一年,凭借着小米 8 小米也终于再次实现了用数字系列旗舰爆款赚钱,而不是靠着薄利多销的红米艰难度日,「高端性价比」是有希望成功的,于是小米将 MIX 3 定价 ¥3299 起售。
既然是小米 8 的陶瓷滑盖版,那也就只比小米 8 贵一点点吧。
但「性价比」是小米起家的灵魂,此时也成了束缚小米成长的魔咒。友商用「屌丝机」攻击小米,小米却无以反击——毕竟求稳、稳中求进才是小米在这个时期的任务。小米缺钱,所以才会在 2018 年推出一系列掺了「水分」的手机,甚至在多款机型上阉割红外功能,此时还需要前往香港上市。或许当生存都成了问题,小米也没有能力、也没有资格做出米粉期待中的 MIX ,只能选择委曲求全。
当然了,这依然是一款非常均衡的旗舰,只是「不那么 MIX」了。小米努力地在成本允许的范围内为 MIX 3 搭载了尽可能强的配置,例如 10GB 内存、960fps 慢动作,并在包装盒中附送无线充电器。
为了(至少在面子上)维持住 MIX 系列的形象,小米将发布会的地点选在了故宫博物院,并推出了限量发售的故宫特别版,小心地试探着高端产品的边缘。
从引领到追赶,小米应了诺基亚被微软收购时网上疯传但后来被证伪的一段话:
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 「所谓的」诺基亚时任 CEO 约玛·奥利拉(实际上此时奥利拉早已离开诺基亚)
追求性价比错了吗?探索全面屏和陶瓷机身错了吗?都没有错。
重塑品牌形象的任务已是刻不容缓,但好在我们可以从后来人的视角分析小米是如何调整战略取得成功的。
诱使我写作本文的插曲
2019 年被称为 5G 元年,首批 5G 终端开始面向市场销售,国内也在 6 月开启了 5G 的正式商用。
而第一批 5G 设备中,除了三星 Galaxy S10 5G 是一款完全重新设计的手机,其余产品大多是原先 4G 手机的改版,MIX 3 5G 也是这样的一款改版产品。
此时的 5G 手机为了凸显出自己的高贵,都会在背面印上一个大大的 5G LOGO 。而这枚 LOGO 的逐渐消失,才意味着 5G 的真正普及。
在配置上,MIX 3 5G 将 SoC 升级到了骁龙 855 ,并外挂骁龙 X50 基带以支持 5G 网络。为了应对 5G 带来的功耗上涨,MIX 3 5G 去掉了无线充电模组,换来了 500 mah 的额外电池容量。
在把玩这部 MIX 3 5G 时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小细节:小米给 MIX 3 做了专门的音效,默认为赛博朋克风的「科技」音效,还可以选择刀剑出鞘和打火机开盖等。这种「中二」到可能造成社死的功能,为什么会出现在一部「商务旗舰」上呢?或许唯一的解释,就是小米也清楚这款手机的目标客户依然是追求性价比的玩家,「商务旗舰」不过是给正处低谷期的自己壮胆的口号罢了。
另一段插曲:酷炫的花瓶
2019 年不仅是 5G 元年,也是折叠屏元年。内折代表作三星 Galaxy Fold 和外折代表作华为 Mate X 都在 2019 年正式开售。
Wow, Awesome.
小米不甘掉队,但又苦于无法量产折叠屏产品,于是酷炫(但没啥用)的环绕屏概念机 MIX Alpha 问世了。
MIX Alpha 更像是一台无法展开屏幕的外折屏手机,小米称其屏占率达到 180.6%,居世界首位——但人眼无法同时观看正反两面屏幕,这样的屏占比除了玩弄数字游戏毫无意义。花哨的外观之下,很难说 MIX Alpha 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叠加上高昂的成本,原本的「预计 12 月底上市」也在次年 8 月变成了「决定不量产了」。
2019 年的小米虽然拿不出足够惊艳的 MIX,但默默完成了转型。上半年的小米 9 成了「尿崩的战斗天使」略有翻车,好在红米 K20 Pro 凭借着「真旗舰,敢 KO」的 Slogan 和极高的性价比收获了足够的热度和销量,让大家接受了「红米也能卖两千」这个设定;下半年的小米 9 Pro 借着 5G 的东风将起售价抬升到了 3699,为下一年小米 10 的全面涨价奠定了基础。
卸下包袱后小米 10 系列也可以尽情堆料了,虽说小米 10 被调侃「在友商衬托下再度沦为性价比产品」,但小米的高端化之路也算是基本成功了,现在只缺临门一脚了——在小米十周年演讲上,「三个 120」的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来了个「完美射门」。
梦想成真,然后呢?
2021 年 8 月 10 日,雷军进行了主题为「我的梦想,我的选择」的年度演讲暨新品发布会。在这场年度演讲上,雷军主要分享了小米十年间一步一步成长的故事。
小米的成长
在 2014 年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雷军被主持人问道小米的长期战略是怎么样的?雷军脱口而出:
5 到 10 年内,小米将成为世界第一的智能手机公司。
在场的苹果高级副总裁 Bruce Sewell (布鲁斯 • 塞维尔)接着就说:
It’s easy to say, it’s much more difficult to do.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要难得多了。
现场观众哄堂大笑,场面一度十分尴尬。小米的成长历程就像爽文男主,在 2021 年度演讲上,雷军终于可以自信地谈起往事:
真的没有想到仅仅七年后的今天,小米在手机销量上就击败了苹果,成为了全球第二。而且我们全球的市场份额达到了惊人的 17%,这 17% 就意味着全球今天的消费者买手机,每六个人至少有一个人买的是小米手机。
雷军又讲到,不管小米如何发展,小米的信条从未改变:
相信米粉、依靠米粉,认认真真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好产品,我们的高端之路就一定可以成功。
MIX 的愿望终成真
演讲过后,就是新品发布会环节了。
随着屏下摄像头的成熟,当年初代 MIX 时许下的愿望「手中握着一整块屏幕」终于实现了,MIX 4 就是那部来自未来的全面屏手机。
为了实现「屏下摄像头」的量产,彻底去掉屏幕上的最后一个洞,小米和华星光电合作,三年间历经三次技术革新,成功缩小了摄像头区域的屏幕子像素面积,通过「微钻排列」维持了 400ppi 的像素密度,避免了三星 Galaxy Fold 系列上出现的「纱窗效应」。
MIX 4 的前置摄像头选用了一块 20MP Quad-Bayer 的 CMOS ,通过像素四合一实现 1.6 μm 的大像素提高感光能力。小米通过「电路旁置」和「透明引线」来尽可能解决光路遮挡的问题,并调用相关算法优化图像细节。
硬件软件齐发力,MIX 4 实现了显示和自拍效果的平衡。
如果用今天的眼光来看,MIX 4 在正面外观上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做到四边等窄,留下了一个大粗下巴,或许是出于技术的局限和提高良率的考量。还有一个挺有趣的细节,由于摄像头部分的屏幕亮度略低于主屏,在需要全屏高亮度显示内容时,摄像头部分会显示一个「小太阳」,既能达意又能遮瑕。
拿起 MIX 4 ,你会发现圆润光滑的奇妙手感又回来了,MIX 4 终于用回了阔别三年的 Unibody 全陶瓷机身。这是一块「纳米氧化锆复合材料」的新型陶瓷,轻于传统陶瓷材料。除了经典的黑白两色,MIX 4 还带来了独具韵味的「影青灰」配色,灵感源于北宋影青瓷,色调是青绿、浅灰、淡蓝的结合,辨识度较高。
MIX 4 还搭载了 120W 快充和 100W 无线快充,不过没过多久工信部就规定无线充电功率上限为 50W ,小米也顺势改掉了官网宣传页面的标注——我们换个思路,这就是绝版限定究极至尊无线快充了。
这样一部最为接近想象的 MIX 4,却在上市后多次遭遇跳水——骁龙 888 面前谁都不能幸免。为了与主打影像的小米 11 Ultra 拉开距离,MIX 4 的影像配置也较为落后,采用了即将被淘汰的老款一亿像素传感器作为主摄。
虽然给消费者带来的震撼感不复当年,但 MIX 4 的处境与早年的 MIX 初代可谓神似。尽力完美但仍留缺憾的外观、「不省人事」的功耗控制、落后时代的影像配置……对于 MIX 系列来说,讲好小米追求完美的故事,似乎要比拿出完美的产品更加重要。
高端爆款,造车新秀
在小米 11 的翻车后,小米做出了一款又一款经典产品,例如与徕卡联名的小米 12S Ultra、小屏安卓代表作小米 13 、小米 14 。连续不断的高端爆款成功挽回了小米的口碑,「小屏安卓旗舰」产品策略的成功更是被国内友商借鉴。
随着小米数字系列手机来到高端价位,得到了消费者认可,MIX 系列也就功成身退了。我猜,如果未来某天小米再次复活了 MIX 系列,那一定是智能手机屏占比达到 100% 的那一天。
作为一家新兴的科技公司,小米还在积极探索着其他领域,从早年的「米家智能」产品,到今年爆火的小米 SU7。当年一碗小米粥开启了小米滚烫的十年,诞生了手机行业的一颗新星;时隔多年,雷军再次押注上自己的全部名声,挑战跨度不小的汽车行业。
当然,我们都知道,小米这次又又又成功了,并且一不小心破圈了。
不是小米,但「有点 MIX」
屏下摄像头在 MIX 4 上昙花一现后,小米就没有使用过这项技术了。这项技术依然面临着产量上不去、良品率不高等问题,大厂的走量机型不可能选择冒险。但还有一些小厂坚持着差异化竞争,例如今年的正面颜值天花板——努比亚 Z60 Ultra 。
其实这个小标题也就开个玩笑,毕竟努比亚既没有陶瓷机身,较为张扬的外观风格也和 MIX 系列不同。但不管怎样,努比亚至少给那些追求完整屏幕的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常规之外的选择,从这一点来看是值得肯定的。
废墟之上,繁花遍野
写了不少字了,MIX 的故事也到尾声了……吗?
折叠屏手机被冠以 MIX 之名,可能出于两层考量:一是 MIX 是小米高端的代名词,二是 MIX 探索新的屏幕形态的初衷也和折叠屏基本契合。小米依然努力经营着 MIX 品牌,虽然也有过 MIX Fold 这种风评较差的「遥控器」手机,但找准方向后推出的的折叠屏产品还是走上了正轨,做出了个性,「大方从容」。
直板手机的 MIX 系列的确只剩下一片废墟了;但那也曾是一片沃土,滋养出了今日小米的繁花遍野。
回到题图,也许大家没有注意到——小米的 200 万新 Logo 愈显清晰,MIX 就愈显模糊。
> 关注 少数派小红书,感受精彩数字生活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