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书和思考的时间都比较多,加上沉浸于荷兰语和日语的学习中不可自拔,于是得空时赶紧把自己脑海里的想法写了下来。

前四篇关于语言学习和语言本质,最后一篇聊聊我对于「松弛感」的理解。

不要低估母语者的语言水平

我常常听到有人「怎么才能把某某语言说得像母语者一样好」。

假设这个问的人不是从小就生活在这个语言中的话,那我的答案是「大概率,你不可能把这门外语说得像母语者一样好」。

为什么我这样认为呢?

其实回顾我们从小学习中文的经历就知道为什么不可能了。

我们从小到大输入、输出中文的强度之大、情景之复杂,是一个非母语者不可能达到的。

我们在学校里学习数学物理政治化学时学到的专业术语,在古装剧刑侦剧职场剧里听到的对话,在开心伤心吵架庆祝时的表达,更不用说学习了这么多年古文带来的对于中文的语感。

这些输入和输出让我们能够流利地使用这门语言,并且能够迅速理解新的术语和话题。

那对于其它语言的母语者来说也是这样的。

母语者的语言水平之高,不仅仅是在于平时说出来的语言之精确,更是在经过了多年的复杂输入和输出之后,对于新情境的融会贯通,乃至于有自信地创造新词汇和概念。

所以,当我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时,我不会问「我什么时候这个语言才能说得和母语者」一样好。

我只会问自己「我现在的水平有没有比上个月的水平高」。

以此来勉励每一个受到过母语者语言水平冲击的你我。

语言习得的本质是认知强化

语言习得的本质是对这个语言认知的强化。

比如你学了一个新单词,你在一个新的语境/句子中使用了这个单词,得到了反馈,那么你对这个单词的认知就加深了一层。

语言学习的本质从来不是记忆,而是通过不断的强化而达成对这个语言的认知强化,从而提高所谓的「语感」。

所以要想有效地学习语言,所有的学习活动都应该以强「认知强化」为目的:通过看原版书强化对单词的认知,通过做语法练习强化对语法规则的认知,通过精听/泛听强化对这个语言语音的认知。

虽然最后落到执行层面的方法似乎是老生常谈,但是当你知道自己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时,你的执行力会大有不同。

听说读写哪个最难

外语学习的听说读写,哪个最难?

以往的观念是「说」,因为「开口说外语」本身就需要让人鼓足勇气,更不用说完整的表达。

但是我认为,「听」才是最难的。

为什么?最简单的原因就是因为「不可控」。

阅读是可控的,因为读不懂的话可以反复读、放慢速度,还可以查不认识的单词;

写作也是可控的,考试之外的写作可以查单词,写了之后可以修改调整,还可以放慢速度想好再写;

口语也是可控的,犹豫时可以放慢速度,不知道的单词可以用简单的单词代替或解释,不熟悉的领域你可以尝试转移话题;

但是听力就不一样了。听力是完全被动的输入,别人说话的速度你无法控制,你也无法总是让对方使用简单的单词或者不用俚语,你也无法控制别人突然转换话题然后你就再也听不懂ta在说什么。

听力是最难的,但是听力的练习也是让你受益最大的。

听力的练习能够改善你的口音,拓展你的被动词汇,帮助你把被动词汇转化为主动词汇,并且能够助力你更快地享受上有趣的内容,例如面向于该语言母语者的视频和电影等。

那怎么练?

有两个方法供参考:

1. 精听:找到比自己水平稍高的内容,听几次,然后阅读文本,并对自己没听懂的地方集中反复听,然后再整体听几次。

2. 泛听:找任何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然后当电视剧那样看,让自己沉浸于这个语言里,有条件的话开原文字幕(如果水平相对高的就不开字幕)。

我对单词学习的认知被颠覆了

最近我在读一本语言学的经典,里边有个观点颠覆了我对单词学习的认知。

我学习单词的方法经历了几个阶段:从一开始只背单词的中文翻译,到背单词的英文翻译,到看单词书里提供的例句,直到现在用Anki进行单词+例句+图片输入。

方法似乎是越来越「正确」,但是这些方法背后都有一个大前提:每个单词的意思是固定的,也许有的单词有一个意思,有的有十个意思,但是字典里的定义就是这个单词的「黄金标准」。

但是事实是这样的吗?

语言学的经典著作《Language in Thought and Action (语言与人生)》一书中说道:

No word ever has exactly the same meaning twice. 

没有一个单词的含义是固定不变的,它的意思随着使用的情境而变化。

其实了解一下字典的制作方式就能够理解了,词典定义是对词语含义的一种抽象和简化,而在实际的语言交流中,语境赋予了词语更加丰富和具体的意义。

不同的语境可以使同一个词语产生不同的解读,因此,仅凭词典定义无法充分理解词语在交流中的实际含义。这也意味着,理解语言不仅需要知道词语的词典定义,更重要的是要能够根据语境来灵活解释词语。

打个比方,我和另外一个中文母语者看到「苹果」这个单词时,虽然我们都是在指「苹果」这一类水果,但是我想像中的苹果和另一个人想象中的苹果一定不一样,我想象苹果是基于我过去人生里吃过、看过的苹果,这个苹果可能是粉红的、口感脆脆的,但是另外一个人想象中的苹果可能是鲜红的、口感沙沙的。

具体的词汇尚且如此,更不用说抽象的词汇了。

这对我们语言学习有什么帮助呢?

1. 不要迷信于字典或者单词书里单词的定义,对单词的各种用法保持开放的态度,在建立语感的同时也要大胆地用学过的单词。

2. Context! Context! Context! 学习单词不能只看词典或单词书,而是词典+完整的情景输入,来建立抽象定义和实际使用场景之间的链接来加强语感。

3. 或者说情境输入比单词定义学习更重要。

阿兰•德波顿谈「松弛感」的真正来源

「松弛感」是一个我一直都不太能够理解的概念,也许是因为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词时,它已经成为了一个网红概念。

有时它是在形容一种态度,有时它是在形容穿着风格,有时它只是为了赚取眼球而存在。

直到今天,我重新回顾去年读的阿兰德波顿的 Status Anxiety 里的一些句子,我突然意识到,他不就是在谈松弛感吗。

阿兰•德波顿是这样说的:

「我们被自己的理想和那种惩罚性的、高尚的对所做之事的严肃感所折磨。

从一千年后的角度来看待我们微不足道的地位担忧,就会让我们难得静地一睹我们自己的渺小。」

(We are tortured by our ideals and the punishingly high-minded sense of the gravity of what we are doing.

Consider our petty status-worr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thousand years hence is to be granted a rare tranquilizing glimpse of our own insignificance.)

我的理解是,我们生活里的忧虑来源于我们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和选择看得过重,用过于严肃的态度对待世界和自己。

也就是说,松弛感的来源,就是丢掉这种严肃感,不把自己和自己做的事情看的过于重要。

毕竟,再过几十年,我们将不存在于这个世界;再过几百年,我们曾经存在过的证据也将消失。

结语

说到底,如果我们不用严肃的眼光来看自己所做的事情的话,其实你就可以获得所谓的「松弛感」。

语言学习也是如此,它已经是很难的一件事了,我们要找到自己喜欢且有效的方法,然后开开心心地把这件事做下去。

不在乎得失或者结果地坚持一段时间之后,你会惊讶于自己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