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想写一篇超级详细的产品设计思考的分析,这是一个独立开发者打造的SideProject - 副业管理 App 的设计理念和实施细节,展示了如何创建一个独具风格、数据驱动的副业项目管理分析系统,并与 Notion 等强劲对手实现差异化竞争。在AI产品泛滥的今天,我极力于更多聚焦于传统的产品设计与思考过程,我相信这在现在浮躁的环境中尤为珍贵。

前言

在当今多元化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成为“斜杠青年”,在主业之外探索自己的兴趣和激情。或者更现实地说,主业的工作已看到头,大家希望拥有更好的经济回报和持续的“睡后收入”。我也不例外。

作为一个热衷于尝试新事物的人,我涉猎广泛:拍过YouTube视频,写过小说,开发过APP,卖过PPT,拍照,做数码评测,拍Vlog,写博客等等。

这些看似“乱七八糟”的项目,实际上主要集中在两个大类:一类是自媒体创作和运营,另一类是独立开发和编程。这些项目可能处于思考中、开发中、服务中,甚至最终归档的不同阶段。

然而,如何高效管理多个副业项目,平衡时间和精力,始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个人以前非常喜欢时间录入类的应用,比如Timing APP。它可以根据我浏览器的标签和使用的程序,自动分类并记录我在每个任务上花费的时间,还会给出一个生产效率的分数,帮助我判断一天的工作是否高效。

然而,后来我发现Time Tracking或Time Blocking这种记账、记时间的 APP 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首先,他不能完全的自动记录。其次,你会陷入到无尽的分类和细节当中。就像以前我们用记账APP记录每一笔小额开销,比如今天买了一只鸡腿花了三块钱,明天买了一支笔花了两块钱,这些琐碎的事情其实没有必要记录,甚至会因为记录本身而影响项目的推进。那些精美的手账、每天的自习室打卡直播,形式虽然重要且让人感觉舒服,但千万不要本末倒置。

我一直都很喜欢做产品,我经常有这各种奇奇怪怪的点子,尽管有些比较难实现,但我还是会把它记到我的备忘录里面。随着AI编程能力的逐渐增强,尤其是从GPT-4开始,我不断使用AI来探索产品开发的边界,这让我对这一方向越来越着迷。那些因为技术限制而无法实现的几十上百个产品点子,瞬间活了过来!但问题来了,先做哪一个呢?AI的应用遍地开花,AI小说、AI文生图、摄影集、视频创作……项目琳琅满目,我该如何平衡这些多样化的尝试?

曾经,我与我的研究生导师讨论过自己技能众多、爱好广泛,但难以专注于单一领域的问题。他建议我成为一个“π字型人才”,即同时在多个垂直领域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传统的“T字型人才”在一个领域有深入的专业知识,同时具备广泛的横向能力。而“π字型人才”则是在多个垂直领域都有所精通。这种人才模型或许更适合我,也更能发挥我的优势。

我需要一个工具来帮助我梳理、取舍、专注于最有价值的方向。

这正是SideProject诞生的初衷——一个专为多项目管理设计的iOS应用,旨在帮助像我一样的多领域探索者,高效管理多个副业项目,实现财务自由和时间自由的目标。

由于有了前几个电影感相机、今日摄影、裁切大师等使用 AI 编程上架 iOS APP 的经验,再加上 Claude 3.5 Sonnet、Cursor 等更强的 LLM 和工具出现,我终于做出来比之前复杂得多的 APP。上线当天,SideProject就以财务排行榜第九的成绩闪亮登场。

不过,除了跟你分享这一使用 AI 成就产品的经历外,我更想和你分享这个 APP 背后设计的故事。

SideProject APP 是什么?

SideProjet app的 App Store 展示图

SideProject 是一个专为多项目管理设计的iOS应用,旨在帮助像我一样的多领域探索者,高效管理多个副业项目,实现财务自由和时间自由的目标。与市面上的通用工具不同,SideProject 自带一个系统化的框架,用户无需从零开始搭建,只需简单上手即可高效管理多个副业项目。

SideProject 的核心功能不仅仅是时间记录。它更像是一个项目复盘工具,帮助用户找到每个项目的ROI(投资回报率)。通过灵活且舒适的输入方式和美观的界面体验,用户可以轻松进行项目复盘,找出最适合自己的高收益项目。同时,SideProject 内置了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工具,能够帮助用户深入理解各项目的投入产出比,识别最有价值的方向。通过绝美的数据可视化,用户可以更直观地掌握项目进展和效率。

我深知,作为一个独立开发者和自媒体运营者,时间和精力是最宝贵的资源。SideProject 的设计初衷就是让这些用户能够更加专注于创造和发展,而不是被繁杂的管理工具所困扰。通过预设的管理体系和智能化的功能,SideProject 帮助用户在思考、开发、服务和归档的各个阶段高效运作,最终实现财务自由和时间自由的目标。

SideProject 的市场定位

SideProject 可以说是一个“自私”的作品,是我针对自己多元化需求定制的一个APP。作为一个自媒体创作者和独立开发者,我拍过YouTube视频,写过小说,开发过APP,同时也运营着小红书和Bilibili等社交媒体账号。这些“乱七八糟”的项目虽然看似杂乱,但实际上主要集中在两个大类:一类是自媒体创作者或运营者,另一类是独立开发者、程序员。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需要管理多个项目,这些项目可能处于思考中、开发中、服务中,甚至最终归档的不同阶段。

我个人以前非常喜欢时间录入类的应用,比如Timing APP。它可以根据我浏览器的标签和使用的程序,自动分类并记录我花费在每个任务上的时间,还会给出一个生产效率的分数,帮助我判断一天的工作是否高效。然而,后来我发现Time Tracking或Time Blocking,就是时间记录、记账 APP 等,其实是一个伪命题。这就像以前我们用记账APP记录每一笔小额开销,比如今天买了一只鸡腿花了三块钱,明天买了一支笔花了两块钱,这些琐碎的事情其实没有必要记录,甚至会因为记录本身而影响项目的推进。就好像那些精美的手账、每天的自习室打卡直播,形式很重要,也可以很舒服,但是千万不要忘本逐末。

因此,我觉得SideProject 不能定位为一个单纯的时间记录工具。它更像是一个带有时间记录功能的项目复盘工具,帮助用户找到每个项目的ROI(投资回报率)。通过灵活且舒适的输入方式、美观的界面体验,我希望 SideProject 让用户能够轻松地进行项目复盘,找出哪些项目最适合自己,能够带来持续的收益,从而实现时间和财务的自由,达到真正的Work-Life Balance,走上人生巅峰。

在尝试使用各种工具管理这些项目时,我发现现有的解决方案,如传统的王者——微软的Excel、Obsidian等等,虽然功能强大,但往往需要我自己搭建一个适合自己的体系。这不仅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让我难以在繁忙的工作中保持专注。

SideProject 的诞生,正是为了填补这一市场空白。它自带一个系统化的框架,让用户无需从零开始搭建,只需简单上手即可高效管理多个副业项目。相比Notion,SideProject 更加专注于副业项目管理的核心需求,提供了更加垂直和精细化的功能。例如,SideProject 内置了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工具,能够帮助用户深入理解各项目的投入产出比,识别最有价值的方向。同时,SideProject 完全在本地运行,数据通过iCloud同步,保障了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

我深知作为一个独立开发者和自媒体运营者,时间和精力是最宝贵的资源。SideProject 的设计初衷就是让这些用户能够更加专注于创造和发展,而不是被繁杂的管理工具所困扰。通过预设的管理体系和智能化的功能,SideProject 帮助用户在思考、开发、服务和归档的各个阶段高效运作,最终实现财务自由和时间自由的目标。

为什么不是 Notion?

说实话,在讨论记录复盘的时候,Notion确实是一个绕不开的一座大山。

当我决定要做这SideProject 这个 APP 的时候,我必须要找到和 Notion 足够的差异化,然后在我擅长的地方击败他。

作为 Notion 的用户,虽然现在没有以前的重度(我迁移到了 Obsidian 和 Craft),但我还是能感受到 Notion 通过不断的迭代,以前和几年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在加载速度上,只要你有网络,其实已经和原生的 APP 感觉差不多了。然后他在数据库和文档 AI 等地方的钻研,使得他在体验上已经相当地完备。

我凭什么能击败他?

首先,肯定是Notion 必须一直连网,这也就是我转到 Obsidian 的最大原因。我不管 Notion 现在有多便宜、多稳定、多成熟,这始终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SideProject 选用的是本地+iCloud 的方式,而且还无缝支持 iPad 和 Mac(iPad 版),我觉得对于一个很执着的有“本地洁癖”的人来说,这是必须的。

其次,Notion 在我开发的时候还没有图表功能(现在逐渐推广,看上去也还不错),这使得我们做不了一些看上去很舒服的数据可视化。我一直想做一些很漂亮很有意思也有用的数据可视化,而且特别是在手机上可以很轻松舒服地使用。这个体验是我和 Notion 是反过来的。Notion 的网页版是很舒服,但是手机版就基本上是一个鸡肋,他天生不适合手机。现在 SideProject 是先做好手机版,然后在 2.0 或者 3.0的时候,再把 iPad进行优化,特别是横版模式,想起来还是很好看的。

另外,Notion 不支持开箱即用的数据洞察。当我想自动生成波士顿矩阵图这种复杂的分析时,Notion 完全搞不定。虽然它的 API 可以实现一些高级功能,但过程太复杂,不太适合像我这样不想花太多时间在设置上的用户。我甚至还做了一个收入回归方程,根据你的睡眠时长、步数、项目数量、副业录入时间段、投入金钱等诸多因素,做了一个公式,让你看看是什么行为会让你的收入增加,也可以看看什么项目才是真正的赚钱的那个。

还有,Notion 的灵活性虽然很赞,但有时候反而让我们分心。它提供了太多的模板和自定义选项,让我不得不花大量时间去搭建自己的工作体系。相对于纯白的纸,很多时候,我们还是习惯有一条条横线,或者格子来下笔。

最后,并不是所有人都在用 Notion。

设计背后的方法论

聚合多元经验,实现专业融合

在开发SideProject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不同专业领域之间的相互促进。我的商科背景让我理解了ROI(投资回报率)和波士顿矩阵等商业分析工具的重要性,这些工具对于评估项目的价值和潜力至关重要。研究生期间,我专注于数据分析与可视化,这不仅赋予了我探索未知数据的能力,还让我能够将复杂的信息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与此同時,多年的摄影经验和对美学的追求,使我在设计界面时能够兼顾内涵与视觉冲击力。产品管理和独立开发的经历提升了我对项目整体的把控能力,确保每一个功能模块都能有效运作。而在自媒体运营和投资方面的实践,则让我深刻理解了杠杆效应和持续现金流的重要性,这对于维持和扩展多个副业项目尤为关键。

简单化思维与习惯养成

纳瓦尔一直强调,越简单的东西越容易成功。SideProject 的设计核心就是保持简单:无论是记录、数据输入还是分析过程,都尽可能减少复杂性,让用户专注于项目本身。工具的设计不是为了功能堆砌,而是为了帮助用户更轻松地养成习惯。通过简洁的界面和随性记录功能,SideProject 让用户自然而然地记录工作,而不是把记录当作负担。

SideProject 的最大原则是 好看好用。从一开始,我就追求简洁而高效的用户体验。无论是数据记录还是分析过程,我的目标都是让用户轻松上手,界面美观且操作流畅。简单化思维是整个设计的核心,通过简化一切不必要的复杂性,让用户能够专注于项目本身,而不是被繁杂的功能分散精力。

功能设计与创新

页面组成

我将应用划分为五个主要页面:主页、日志、项目、分析 和 设置。

主页 是应用的核心,展示所有项目在不同时间段的概览数据。我希望用户能够一目了然地掌握整体运营状况,用户可以通过切换“全部数据”、“本月”、“本周”和“全年”标签,快速查看各个时间段的关键绩效指标(KPI)以及持续投入的趋势图等。

日志页面 最初并未在设计初期考虑,但随着开发的深入,我意识到统一的日志记录对于数据管理的重要性。日志页面采用长表的形式,详细记录每一条数据,包括时间金钱的投入以及健康数据的调整,避免了频繁在不同项目间切换的繁琐操作。

项目页面 针对需要深入管理多个项目的用户而设计,分为项目列表页和项目详情页。在项目列表页,用户可以通过项目名称或标签进行筛选,并按时间或净收入等条件进行排序,方便快速找到目标项目。点击项目后,进入项目详情页,用户可以查看与主页类似的 KPI 数据,并对项目名称、简介和标签进行编辑,同时在下方管理具体的日志记录。

分析页面 是数据分析与洞察的深度挖掘部分,旨在帮助用户理解数据背后的故事。通过简单的公式,用户可以查看收入与多个关键因素(如项目数量、日志输入次数、投入时间和金钱等)之间的关系,这些因子我做了一个影响收入的排名条形图,让用户直观感受到什么行为可以提升收入。此外,在深度的洞察文字中,还可以有更深入的研究,比如多个维度告诉你哪个项目值得投入。

设置页面 看起来很简单,但是有很多功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需要全局的考虑和设计。比如主题、语言、默认的时间范围等。这很多实现都要归功于 Claude 的 Projects 和 Cursor 的@Codebase,没有这些可以批量引用、全面索引的架构,按照以前 GPT 那种上下文窗口,是很难完成这些功能的实现的。

极简而原生的数据可视化

SideProject 采用了 SwiftUI 的原生 .primary 和 .secondary 配色方案作为主色和次色,不仅简洁,还与系统的明暗模式无缝适配,确保切换时的视觉过渡自然顺畅。很多人误以为“原生”就意味着简陋,但事实并非如此。通过精心设计和细致调整,黑白配色既保证了视觉的一致性,又突出了关键信息,使用户在长时间使用中减少视觉疲劳。

在数据可视化上,SideProject 遵循极简的设计哲学。我们采用了 SwiftUI 的原生 Charts,同时投入了大量精力优化数据加载时的动画效果,确保用户的操作流畅且视觉愉悦。数据可视化并不追求华丽,而是注重 Ink Ratio 理论——用最少的视觉干扰传达最清晰的信息。

这一理念源于我研究生期间的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学习,特别是从 Cole Nussbaumer Knaflic 的《用数据讲故事》中汲取了灵感。为了让用户轻松获取关键信息,我们尽量减少无关元素的干扰,比如动态日期、交互式图表、明确的重点展示。最终目标是让用户通过清晰的图表直接了解各项目的投入产出比,识别最有价值的项目。同时,应用还集成了健康数据,如睡眠、步数等,帮助用户平衡工作与生活,实现更全面的个人管理。

灵活的时间分配系统

在用户使用 SideProject 过程中,提出了一个具体需求:希望增加时间跨度的收入和支出记录。尤其是在一些项目结束时会有一次性收款的情况,当前的时间管理仅限于 24 小时以内,无法很好地处理跨天、跨月甚至更长时间跨度的收入和支出管理。

在现有的 SideProject 中,受到统计学偏态分布的启发,我们创新性地引入了五种时间分配模式,通过这些模式,用户可以快速批量地输入数据,模拟不同工作强度和节奏。这些模式包括早期用力、后期用力、中间努力、两端努力和平均用力,特别适用于用户快速回顾并录入项目的时间和金钱数据。

这个功能特别适用于用户在一段时间内忙碌未能使用应用,或者需要补录数据时,可以大致回归之前的行为,在灵活快速和数据精准之间找到平衡。

然而,当前的功能设计仍存在一些限制。比如,在批量录入跨天数据时,最小单位是一天,无法处理精确到小时或分钟的项目时间记录。此外,时间和金钱的趋势在现有系统中是一致的,无法独立管理。这种同步趋势不适用于所有项目,尤其是那些时间跨度较长、收入与支出分布不均的情况。

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接下来的迭代优化将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日期的范围将更加灵活
  2. 金钱和时间将单独选择曲线
  3. 曲线可以尝试一下能不能做触摸调整,这样的话就更舒服了
     

有意思的数据洞察

对于副业项目的数据,我不仅需要追踪时间和金钱的投入,还需要深入了解这些投入如何具体影响我的收入和项目进展。最理想的是,这个app可以给我提供决策性的建议——在什么项目投入什么可以帮我更好地赚钱。

基础的数据展示设计

SideProject 的基础数据展示设计贯穿于首页和项目页面,确保用户在不同的时间范围内都能获得一致且有价值的数据洞察。首页设计为一个全面的数据纵览,用户可以轻松切换查看“全部数据”、“本月”、“本周”和“全年”四个不同时间段的统计信息。页面上展示了多个关键绩效指标(KPI),如总投入时长、总投入金钱、总支出、ROI(投资回报率)、净收入和项目数等。这些数据帮助用户在第一时间内掌握整体运营状况,无需深入每个项目的细节便能了解整体表现。

为了让数据更加直观,我在首页设计了区域图(Area Chart),展示了在选定时间范围内所有项目的持续投入时间和净收入趋势。这不仅帮助用户了解时间和金钱的投入变化,还能通过趋势图识别出潜在的问题和机会。例如,看到某段时间内净收入的持续增长,可能意味着某个项目正在顺利推进,反之亦然。此外,首页还包含了项目的排名展示。在“时间”和“净收入”两个标签下,系统会根据各项目的表现进行排名,通过简洁的条形图展示每个项目的投入时间和收入情况。这种排名方式,让用户能够快速识别出哪些项目是高效益的,哪些项目可能需要更多的关注和调整。

项目页面 则进一步深化了数据展示的逻辑。项目页面分为项目列表页和项目详情页,重度使用者可以在项目列表页中浏览所有项目的总体情况,而在项目详情页中,可以看到与首页类似的 KPI 数值和趋势图,具体到每个单独项目的表现。这种设计不仅保持了数据展示的一致性,还让用户在不同层级的页面中都能获得全面的项目洞察。

设计的逻辑

设计的逻辑在于构建一个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系统。通过整合用户的多元化需求和行为模式,SideProject 确保数据展示不仅仅是信息的堆砌,而是通过有意义的关联和可视化,帮助用户从海量数据中提炼出关键洞察。例如,首页的 KPI 汇总与项目详情页的数据同步,使得用户在查看某个项目的具体表现时,能够即时参考整体数据的趋势,形成闭环的决策流程。此外,设计中注重用户体验,通过一致的界面语言和流畅的交互,降低用户的认知负担,让数据分析成为一种自然、高效的工作习惯。

分析页面的深度洞察

分析页面SideProject 数据分析功能的深度挖掘。这个页面专为用户提供更深入的项目分析,帮助他们理解数据背后的故事。用户可以选择特定的时间范围和项目,通过回归方程展示收入与多个关键因素之间的关系。比如,项目的数量、日志输入次数、日志记录的具体时间点、投入的时间和金钱等,这些都是影响收入的重要变量。通过这样的分析,我能够清晰地看到哪些行为对收入有最大的促进作用,哪些则可能需要调整。

更进一步,SideProject 在分析页面中引入了因子影响排名系统。系统会根据不同因子对收入的影响程度,通过优雅的条形图展示各个因子的排名,帮助用户快速识别出哪些因素对收入的贡献最大。这种可视化的方式,不仅美观,还极大地提升了数据的可读性和实用性。我参考了 Cole Nussbaumer Knaflic 的《用数据讲故事》中的 Ink Ratio 理论,强调用最少的视觉干扰传达最清晰的信息。为了让用户轻松获取关键信息,我们尽量减少无关元素的干扰,比如动态日期、交互式图表和明确的重点展示,最终目标是让用户通过清晰的图表直接了解各项目的投入产出比,识别最有价值的项目。

此外,SideProject 还集成了健康数据,如睡眠和步数,帮助用户平衡工作与生活。这不仅使数据分析更加全面,也为用户提供了更丰富的个人管理视角。技术上,SideProject 完全使用 SwiftUI 和原生的 Charts 库进行开发,确保界面的顺滑与流畅。为了覆盖更多用户,我将最低支持版本设定为 iOS 16。虽然 PieChart 等高级图表功能原生支持仅在 iOS 17 及以上版本,但通过查阅大量教程,我成功在 iOS 16 上实现了自定义的 PieChart 功能,确保了更广泛的用户群体能够享受到全面的数据可视化体验。

未来,我计划在 SideProject 中引入更多专业的数据洞察功能,比如波士顿矩阵图(可能放在首页),将项目分类为“明星业务”、“现金牛业务”、“问题业务”和“瘦狗业务”,帮助用户更好地评估和优化项目组合。此外,我还打算增加树状图等更多丰富的可视化工具,进一步提升数据展示的多样性和实用性。通过这些功能,SideProject 不仅帮助用户高效管理项目,还通过深度的数据分析与洞察,支持他们在复杂的多项目环境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实现财务自由和个人成长的双重目标。

智能提醒系统

在设计 SideProject 的智能提醒系统时,我深知提醒功能对于养成良好工作习惯的重要性。因此,我决定结合固定时间提醒和智能提醒两种方式,以避免重复提醒和不必要的打扰。

固定时间提醒 允许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自行设置提醒的时间和频率。这对于那些有固定工作时间或特定任务截止时间的用户来说,非常实用。然而,仅靠固定时间提醒往往缺乏灵活性,无法适应用户动态变化的工作节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引入了 智能提醒 功能。智能提醒基于用户最近的记录习惯,自动计算最佳的提醒时间。具体来说,系统会分析用户过去一个月的时间记录,赋予最近三天和这一周的记录更高的权重,从而更准确地预测用户的工作高峰期。同时,智能提醒会自动屏蔽用户的睡眠时间,避免在用户休息时发送打扰性的提醒。

不过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我觉得用户可以有更多的选择权。例如,用户可以自定义不同时间段的权重,调整智能提醒对近期记录的依赖程度。此外,用户还可以选择是否屏蔽特定时间段的提醒,比如晚间睡眠时间,进一步提升提醒的个性化和适用性。

进一步,当两个通知时间接近(一小时以内)时,系统将自动合并这些提醒,提前通知用户,避免频繁的打扰。

通过这种双重设计,SideProject 的智能提醒系统不仅能帮助用户在合适的时间获得必要的提醒,还能根据个人习惯进行智能优化,真正做到既高效又不打扰。

设置页面还有设计?

在设计 SideProject 的设置页面时,我深知,虽然应用功能丰富,但用户在日常使用中不需要频繁调整设置。我的目标是让设置页面既全面又不打扰用户的正常使用体验。设计的理念是,简单使用时无需多想,稍微有复杂需求时,用户可以在舒适的环境下轻松下钻,恰到好处地找到需要调整的选项,甚至会有“真好,我刚好想做这个动作”的满足感。

到位的默认选择

在开发 SideProject 时,我特别强调时间管理的灵活性。不同用户的项目进度和频率各不相同,因此我赋予用户足够的选择权。例如,用户可以设定主页默认显示的时间段,是“今天”、“本周”、“本月”还是“全年”。此外,用户还可以选择一周的起始日是星期一还是星期天。虽然在国内,星期天作为一周的起始日较少见,但我希望 SideProject 能够满足全球用户的多样需求。

为了实现这一点,我集成了多语言支持,包括简体中文、繁体中文、西班牙语、法语、德语、英语、日语和韩语等多种语言。我使用了 Cursor 加上 GPT-4 的强大本地化工具,确保应用能够为全球用户提供丰富且精准的语言选项,打造一个真正全球化的应用体验。

通知设置

通知设置是我特别关注的一个部分,因为通知的频率和方式直接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我设计了固定时间提醒智能提醒两种方式,旨在帮助用户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同时避免频繁打扰。

固定时间提醒 允许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自行设置提醒的时间和频率,非常适合有固定工作时间或特定任务截止时间的用户。而 智能提醒 则更加智能化,基于用户最近的记录习惯,自动计算最佳提醒时间。具体来说,系统会分析用户过去一个月的时间记录,赋予最近三天和这一周的记录更高的权重,从而更准确地预测用户的工作高峰期。同时,智能提醒会自动屏蔽用户的睡眠时间,避免在休息时发送打扰性的提醒。

为了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我计划在未来的迭代中加入通知合并功能。当两个通知时间接近(例如一小时以内)时,系统会自动合并这些提醒,提前通知用户,减少频繁的打扰。这不仅能让提醒更加高效,也能提升用户的整体使用舒适度。此外,我还打算赋予用户更多的选择权,比如自定义提醒的权重和是否屏蔽特定时间段的提醒,进一步增强智能提醒的个性化和适用性。

数据导入与导出

为了方便用户在不同工具间切换,我在设置页面中加入了数据导入/导出功能。用户可以将应用中的数据导出为 CSV 格式,方便在其他工具中查看和分析。同时,用户也可以从 CSV 文件中导入数据,轻松将外部数据整合到 SideProject 中进行管理和追踪。我对那些尊重用户数据所有权的应用特别有好感,所以我也是这么做的。

我与 SideProject 的成长之路

做 SideProject 本身就是一个有趣的“SideProject”。最初的想法很简单,我只想做一个漂亮又实用的数据可视化工具。然而,随着开发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想法不断涌现,每天都有新的灵感迸发。这种创作的兴奋感确实让我欲罢不能。然而,随着细节越来越多,我意识到自己容易陷入“无限迭代”的陷阱,每个功能、每个小改进都似乎充满了无限的可能。这种状态下,有时候不得不提醒自己抓住重点,专注于核心功能,做好最终的交付。

这一路走来,我学到了很多。做一个App不只是技术实现,更重要的是营销和推广。Build and Sale,尤其是Sale,在这整个过程中非常重要。为了平衡开发和营销,我计划发起一个自我调整,未来一个月不写代码,好好放松一下,同时专注于提升销售策略。这段时间,我也会多与用户交流,明确他们的真实需求,再决定下一代功能的迭代方向。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意识到,SideProject 需要更多的项目管理和迭代的理论支持。目前应用的部分哲学,如纳瓦尔的杠杆思维,已经在这个工具中有一些体现,但还不够全面。下一步,我会考虑如何将 AI 更好地融入到工具中,比如通过连接每次日志中的备注,构建更加清晰的产品路线图,帮助用户快速整理营销素材,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

说到 AI,我一直超级关注软化在 iPhone 这种的端侧上跑大模型。前几个月还比较勉强,但是现在逐渐出现曙光了,例如最近推出的 Qwen 2.5,它在本地的总结效果非常不错,有点之前 4B 左右大小的感觉了。

接下来的大版本一定会围绕 AI 来打造,但我不会做一个泛泛的 AI 工具,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

另外,未来 APP 将更注重 Build and Sale 以及 Ship It Fast 的理念进行优化。我希望通过机制上的激励,鼓励用户更多地宣传和推广应用。很多独立开发者往往只是闷头干活,到头来分配给宣传的力量就太少了。

这是病,得治。

结语

开发 SideProject 的这段旅程虽然很累,但每次打开首页看到我的数据积累和分析,看到用户给我的反馈,我就觉得一切都值得。

未来的路上,SideProject 将继续陪伴大家,这虽然是一个买断制的 APP,但却一直会成长。让我们一起将热爱转化为真正的价值,在探索和创造的过程中,逐渐实现财务自由和时间自由。

如果你对我的副业项目管理的 APP SideProject感兴趣,不妨前往https://apps.apple.com/cn/app/sideproject-副业时间管理大师/id6504465507 购买下载,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