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人,连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比歇夫亲近的人在内,谁都没有想到他留下的遗产有多大。

他生前发表了70来部学术著作。其中有分散分析、生物分类学、昆虫学方面的经典著作,这些著作在国外被广为翻译出版。

各种各样的论文和专著,他一共写了500多印张。500印张,相当于12500页打字稿。即使以专业作家而论,这也是个庞大的数字。

各位可能在各种时间管理书里看过不少遍这段来自《奇特的一生》的话。我虽然做了四年时间记录,却未读过《奇特的一生》原著。最近中秋得空读了一遍,也想分享下自己对柳比歇夫统计法的经验,以及对写日记一事的思考。因为全文都是我主观的感想,也就不像之前两篇文章作那么多声明了。
《奇特的一生》其实是本纪实传记作品,主要介绍柳比歇夫生平,如果报着学习统计法的期待去读多半会失望。作者在后记也对当时的年轻人提出忠告——「个人只有向自己提出远大目标时,这个时间统计法才能成立。」

不奇特的一生

我最早了解柳比歇夫时间记录法,是 2020 年因疫情在家,无事刷知乎时看到涂俊杰的一篇年度总结,接着在他的主页找到电子书《柳比歇夫时间记录法实践手册》,觉得该统计法跟我当时记日记的方法很相似却更精确,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用此方法来记录生活。不过头一回没几天就放弃了,因为我总是忘记记录(尤其是在上网或是做家务时),一天记下的时间往往只有三分之二。那时我又有些完美主义,看着软件里空着的时间线就很不舒服,最后又回到了只记非日常事件的日记。
后来读李笑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发现他也很推崇柳比歇夫记录法。我这回试着接受自己记录的不完美,空缺的时间段能补就补、不能补就空着,坚持下去最重要——直到现在。其实如今我还是经常忘记记录,不过逐渐学会了各种方法来更精准地补记。

柳比歇夫记录时间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关键在于坚持记录。拿出纸笔或是新建文档,每开始做一件事(下称活动)时记下时间与具体事项,如此往复。柳比歇夫自 26 岁起 56 年如一日坚持此事,方成就「奇特的一生」。
为什么需要记录?现在请你试着回想一下自己去年中秋假期做了什么,前年的中秋又做了什么,再一年一年往前回溯……相信你总有记不起来的一年。这就是不可靠的人类大脑,以至于我们的袓先要发明文字来传承记忆。光健忘并不可怕,但人类还会美化记忆使其偏离事实,这也是为什么老汉只能忆起当年勇;而记录是客观的(只要记录者当时是客观的),只要阅读记录就能获得不偏不倚的事实。

随手乱写的时间记录样例

坚持记录之后就要定期总结。打开 Excel 或其他电子表格软件,把之前记下的开始时间、活动填入第一、二列,再让第三列等于下一行时间减去本行时间,就出自动算出耗时。单单一天的耗時统计可能看不出什么,但一周一月下去就能发现问题,比如自己将时间浪费在哪些不必要的活动上,哪些活动效率低……为了更好量化,我们在做记录时可事先将活动分类——改成 时间|分类|备注 三行,比如小便、洗手、喝水这些耗时短频率高的事都可作「休息」一类。
为什么需要总结?如果只作记录而不作总结,就无法找到自己主观上视而不见的毛病,找不出毛病自然也就没有改变的动力。做完总结后也可以试着把总结给身边的亲友点评,让他人来监督自己改变,像柳比歇夫也不时将自己的「年度咨文」寄给朋友们。

定期总结接着是规划未来。柳比歇夫每月、每年都会做计划,并在下个月的定期总结自我批评,以作出更合理的计划。在年度计划之外,他还效仿苏联的「五年计划」,给自己的人生也定下「五年计划」。
书中提到「他的一切计划,甚至最后一个五年计划,制订的出发点,都是设想他起码应当活到 90 岁」,光这一点就够可怕了。
作为普通人,我们倒不必像柳比歇夫一样万事俱备,活得像个钟表。当今时代计划赶不上变化是常有的事,个人长期计划反而容易受到环境影响。与其作不易坚持的复杂计划,不如立下如「本月少玩手机」或「今年多看 10 本书」之类的简易目标。

记录->总结->计划->记录,即为柳比歇夫时间统计法的正向循环。

正经人的日记

每次我在网上跟别人提到自己有写日记的习惯,总会收获一句《邪不压正》的名台词:「正经人谁写日记啊?」;尽管知道网友只是在对着「日记」這一关键词玩梗,我还是有点难受。
不过这句话据说是在讽刺老蒋是为给后人塑造自己的光辉形象才写的日记,并不把真正的心里话写在日记里。这一理解也指出日记的一大特征——日记要写心里话,如果一开始就抱着日记要被他人看的想法而写,那么写出来的东西不过是劣化的自传。

各位小学时老师应该都布置过日记的作业,我也是在那时知晓有日记这一事物。小学老师往往还有一个名词用来批评那些写得不精彩的日记——「流水账」,并教导学生如何把每天的生活写得多姿多彩,比如吃个饭要感谢一下农民伯伯,再感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什么的。
我极不赞同这种作法。日记本就是时间的流水账。非要把本该是流水账的日记写得不流水账,那就只好编造一些莫须有的积极情绪了。大多数学生的生活无非学校家庭两点一线,哪来那么多事可写?还不如像鲁迅先生一样,无事就写无事。

《鲁迅日记》第十

前文提到的这种作业形式的日记,并不是真正的日记。这种日记只是学生的写作练习,作用也就只有熟悉遣词造句。真正的日记应是「我手写我心」,读者只有未来的自己,没有任何欺瞒,无论正面负面、积极消极的情感都要如实写下。
我正式开始写日记是在高中时,寄宿生活使我远离青少年写日记的头号障碍——家长。那时的日记也没什么内容,简单概括便是:吃了什么东西、想吃什么东西、学校哪个老师上课讲的话没道理、食堂哪个打菜阿姨手抖得厉害。当时我把日记写在学校发的作业本上,放假也不带回家;放假时的日记用功能机的短信草稿功能凑合,因为功能机的存储空间有限,到学校还得抄到作业本上。
上大学后,我的日记先是放在 MIUI 自带的便签,后来发现导出时发现很麻烦干脆写在一个 txt 里。之后又历经各路笔记软件,最后停在 Obsidian。现在由于时间记录用的是另外的软件,日记只记闪念、情绪和补充事件记录。
比如我写本文时,时间记录记作写作(记录的力量),写作过程有什么无法放到本文的废案想法,就会补充到日记里。

闲话:经验之谈

注意时间。 许多人在推荐时间记录法都说能让人更有时间感,但这其实需要主动注意来养成习惯。我們现代人身边能看时间的设备是有史以来最多的(写本文时我数了下家里除手机电脑外所有能显示时间的设备,居然也超过两手之数),但时间感并不比古人强多少,就说明这种直觉需要刻意训练。可以试着在工作时估计一下时间,觉得已经工作半小时就看一眼时间对比下误差,久而久之就能较准確地估计了。
另外,我十分建议每个人都买块手表或者其他可穿戴时显设备,方便在做任何事情时抬手看一眼时间。我很久以前也想过:「现在哪都能看时间,买手表是不是有点浪费?」,后来才知道手表的好——毕竟手机并不是时刻在手边,行走时从裤兜再掏出来还是不太方便。
手表一般还有秒表的功能,可以帮你记下当前活动耗时,我有时忘了用手机记录就靠手表补救。智能手表更有站立提醒等好功能,不过我手上這支似乎不太灵敏,每次上完厕所坐回椅子上才提醒我要站立……

做好备份。 即使备份的数量与隐私泄露的風险成正比也必须做,我在这件事上遇上过两次惨痛的教训。
第一次是高中毕业的时候。前文提到我的日记是写在作业本上,后来高三暑假想录入电脑时拿出来清点,才发现少了一本,估计是混在真正的作业本里被我忘在宿舍。那时已是八月,想必毕业生留下的生活垃圾早已化作尘埃,我的日记自然再也找不回来。
第二次是前年某个假期。那天我心血来潮把手机给 root 了,手机数据全清准备靠电脑同步。好巧不巧当时我用的同步软件有个毛病会把一端新的空文件夹覆盖另一端旧的满的文件夹,于是我就丢了大半个月的笔记。
如果你实在在意隐私问题,我也提供一个不成熟的方案(当然我本人不用):只在一台断网的电脑上写日记与事件记录,另准备一个加密 U 盘作为备份,出门在外就用随身的纸笔记录。

最后请允许我引用《奇特的一生》作者格拉宁的话作结语:「应当由每个人自己来制订自己的时间使用法,但不管怎样都应当深思一下自己的生活在怎样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