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very powerful brain that spreading its magnificent power towards the universe - generated by playground ai

引言

在信息爆棚的时代,我们一天要接受到的信息的种类和数量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于信息如此繁杂的现代社会,管理知识的方法论已然成为一种热门需求。

第二大脑这个名词的出圈多来自于 Tiago Forte 在他的《Building a Second Brain》中提出关于这个笔记系统的构想,自此,这个概念就广为流传。简单来说「第二大脑」是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的外部大脑,它不仅是数字化的记忆体,还是人类生物大脑的补充和延伸。

工具的存在意义即在于强化我们的智能,在论文 Augment Human Intellect (增强人类智能) 中提到人类智能具有可扩展性和可增强性,而通过特定方法、技术或手段能够实现对人类智能的提升。工具在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给予了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和标准。

简单来说,所谓第二大脑就是记笔记,可是本质而言,我觉得第二大脑不仅仅是一种方法论,亦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状态和观念。


为什么我们需要构建第二大脑?

在运用一种方法论和工具之前,理解「为什么」是一件至关重要,因为当我们理解自己做的事情之后,就会潜意识里接受这样的事物和其背后的逻辑与关系。

有人会说:我用 微信 + 文件传输助手 + 电脑本地文件夹 这套方法来存储文件也用的好好的啊!为什么要大费周章的去使用一个那么复杂的工具。

实际上,对于是否需要构建新系统或尝试新方法论,我认为只需简单判断一个关键点:当前做事的方式是否能够有效支持现有的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就不一定有必要对长期以来养成的生活与工作习惯进行大规模的改动,因为很多时候,改动所需的能量和精力实际上已经大大超过了其带来的效益。

我曾花费大量时间探索不同的笔记系统,陷入了所谓的「生产力上瘾」状态。毕竟,内容始终应该大于形式。

此外,我认为管理个人信息的目的,不仅在于拓展对世界的认知可能性,更是帮助我们重新获得专注的重要手段。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曾说「媒介即是信息」,在《娱乐至死》中,尼尔·波兹曼进一步延伸了这一概念为「媒介即隐喻」,意味着我们观看和整理信息的方式实际上会传达一种理念和思想。

大多数社交媒体和新兴信息平台背后,有大量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在进行各种设计以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这种投入大量资本的注意力经济很难被我们察觉,因此我们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来掌控自己的专注力。

当然,构建一个好用的第二大脑系统所带来的好处不仅仅是存储,更是对底层和系统认知的影响。我梳理并总结了以下四个构建第二大脑的好处:

  • 帮助塑造深刻的独立思考
  • 减轻心理认知负担
  • 告别混乱的文件管理
  • 快速查找和回顾知识的价值

帮助塑造深刻的独立思考

思考是一件消耗能量的事情,所以大脑天生不喜欢思考。在《认知觉醒》这本书里提到,我们的大脑分为本能脑和理性脑,我们的社会虽然已经迭代了很多遍,但生物器官—大脑却还停留在远古,安于快乐节省能量是本能脑的关键功能,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生存下去。

在这个信息严重碎片化的时代,我们面临着从众多平台中系统性地提取有用知识的挑战。尽管像小红书和抖音这样的平台充满了丰富的信息,我们也能从中学到许多有趣的知识点。然而,仅仅依靠收藏和搜索,我们很难在大脑中构建起对某一领域知识的完整体系和结构。

通过构建第二大脑的系统,我们可以在注意力分散的数字世界中保持专注。

我认为,构建一个生产力系统的核心意义在于,防止算法完全取代我们的思考过程。我们习惯于接受算法根据个人喜好推送的信息,但这可能导致我们陷入信息茧房,限制了我们的思考范围。然而,算法并非全然是负面的,我们可以通过有意识地选择信息源来塑造我们的数字生活。例如,在平台上有目的地点赞和收藏多样化的内容,利用搜索功能来拓宽视野,这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反向强化学习,避免内容同质化,从而丰富我们的认知视野。

此外,这个系统还能减少我们的认知能量消耗,通过自动化流程来达成目标。思考是大脑自然涌现的结果,而非一个简单的线性过程。在我们吸收信息的同时,我们的潜意识已经开始评估和思考这些信息对我们的影响。拥有一个"第二大脑"系统,实际上是在主动塑造一个有利于思考的环境,这在神经认知层面上加强了我们对思考过程的掌控。

减轻心理认知负担

每当我们开始记录笔记,我们的大脑便启动了相应的思考过程。心理学中的「认知加工」理论指出,将思维转化为文字有助于我们清晰地识别和理解自己的负面情绪,进而帮助我们直面内心的恐惧。我们所害怕的,往往只是恐惧本身,由于难以精确地识别自己究竟在害怕什么,我们对恐惧的感觉变得模糊不清,这导致我们本能地想要逃避。

《手机大脑》一书中提到,尽管现代社会相对安全,我们仍因无法准确预测未来的不确定性,导致大脑难以区分真实威胁与想象中的危险。我认为,焦虑的本质在于过度思考而行动不足。写作过程本质上是大脑自动筛选和排除杂乱无章的信息和思绪,这有助于我们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完成胜于完美,构建第二大脑系统的关键之一在于减少我们完成任务的障碍。正如我们因社交媒体的趣味性而开始使用它们一样,记录也应如此。一旦我们拥有了一个简单快捷的记录系统,我们的想法和思绪就能像流水般自然地流淌,而不是不断地拖延。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不仅能够减少心理负担,还能更有效地管理和利用我们的思维,从而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告别混乱的文件管理

本质上,第二大脑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的思考空间,其关键在于关联性和结构性。这种结构不仅帮助我们存储信息,更重要的是,它促进了信息之间的连接,激发了我们对不同信息关联性的深入思考。

在《构建第二大脑》这本书中,作者Tiago Forte提出了一种架构——PARA,该架构主要包括四个组成部分:Project(项目)、Area(领域)、Resources(资源)和Archive(存档)。我们不必完全遵循这种架构,但我认为其核心理念是值得参考的。

在Project(项目)部分,我们记录需要完成的事项和目标。这些任务的一个显著特征是Deadline(截止日期),它不仅仅是文字上的日期定义,而是在潜意识中给我们一种独特的紧迫感,从而增强了我们的行动力。而Area(领域)则不同,它们更像是生活中的其他方面,我们不必对它们的完成时间感到紧迫,更像是明确生活中需要持续关注的事物,如食谱、读书笔记、影评、语言学习、健身计划等长期执行的事务。

Resources(资源)部分则是为了支持我们完成项目和领域所需的工具和信息,例如想看的文章链接、需要用到的网站等。

对于Archive(存档),我认为它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一环。当我们开始一个新项目或想要完成某件事情时,很可能需要重复之前已经进行过的步骤。然而,基于大脑倾向于清空内存的特性,我们很容易忘记自己之前做过的具体事项。例如,在新的编程项目中配置环境时,可能会忘记之前使用过的某个模块的名称或下载方式。虽然我们可以重新搜索全网,但如果我们保留了之前的流程记录,就不需要花费那么多精力重新进行。

快速查找和回顾知识的价值

与传统的纸笔相比,电子笔记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快速检索信息并回顾已掌握的知识。当然,手写笔记通过打标签和做索引也能实现类似的功能。

从实现查找和回顾知识的目的来看,更重要的是建立系统化的思考方式。毕竟,最强大的机器和大脑仍然是我们自己的头脑。也许正是因为现代电子设备能够便携地存储信息,我们才不那么刻意去锻炼自己的记忆能力。在《未来简史》中提到,由于各种先进搜索引擎的诞生,尤其是人工智能(如大型语言模型)的出现,我们越来越不重视记忆能力,导致记忆的价值降低,而更加重视逻辑思维能力。

关于GTD(Getting Things Done)法则的创始人David Allen所说的“大脑本身不适用于存储”,我实际上持有怀疑态度。我认为,在现代社会,记忆信息的价值降低了,自然许多人不愿意刻意训练在大脑中记忆大量知识的能力。因为现代社会更推崇逻辑思考和多维度判断的能力,而在古代,记忆力是一项极具价值的技能。

我的核心理念:简洁、够用

首先,系统并非瞬间变得繁杂,而是历经一个学习与成长的过程,不断迭代,最终变得愈发复杂。

起初,它可能只是一篇简单的笔记。我的Notion最初只是用来记录观影后的灵感和影评,但随着不断的使用,它逐渐变成了我的终极笔记软件。

我的笔记工具是Notion,但这并不是我唯一的第二大脑工具。我认为"All in One"并非最优解,但就笔记记录而言,Notion功能全面且简洁,能够满足我所有的需求。

关于Notion的教程和方法论,网上和不同平台上已有成千上万种,我不再赘述。我想要提出的观点是 ——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很喜欢研究YouTube上不同博主的工具使用指南。看到他们精妙绝伦的界面和美观的设置,我心中也会涌起一种想要拥有同样生产环境的念头。但我忽略了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是不同的。因此,我觉得更好的方式不应该是纠结于不同的模板和方法,而是直接开始运用,记录自己能够记录的东西,无论是读书笔记还是学科笔记。笔记会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迭代,最终塑造成你理想中的样子。

因此,我的核心理念是简洁。我没有采用过于复杂和花哨的工序,而是回归了工具的原始本质。极简主义对我而言意味着让工具适应你的生活,让系统随时间演化,而不是为了格式和特定软件而苦苦挣扎。

先行动,接受过程中的错误 → 反思 → 重塑 → 重新开始行动。不断去行动,意义自然浮现。


并非每个人都需要一个繁杂的第二大脑

在思考和构思这篇文章时,我也在不断地自问:是否每个人都需要一套复杂的方法论来提升难以量化的效率?我认为,方法论更像是一种思考方式,一种观察世界的视角,而非一种束缚我们的枷锁。

判断自己是否需要更新迭代系统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现有的工具是否足以应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如果它们已经能够解决问题,那么更换工具或改变现有的生产力系统实际上并不重要。工具本身肯定会影响我们的思考,但更重要的是使用工具的人,而不是工具本身。

以一个现实生活的例子来说,我父亲工作了几十年,所有的笔记和文档都存储在Word文档中。将这些笔记全部转移到一个笔记软件中的可能性有多大?

如果有需求,我们或许应该首先尊重自己内心的感受,然后找到合适的工具来进行长期的打磨。

世间的方法论多种多样,概念层出不穷,但问题在于,不了解背后的原因和概念,只知道如何实施一项方法,是无法真正改变我们的认知和思维的,也就无法帮助我们更好地思考。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应该因为寻找所谓的最佳工具而陷入效率成瘾。市面上有众多热门工具,但工具本身并非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如何使用它们。再复杂的工具和系统都比不上对简单工具的灵活运用。工具能够影响我们的思维和逻辑,增强我们的智力,但我们不应忘记,是人在工具背后进行定义和思考。

最后,无论使用何种方式来完成任务、管理生活,还是学习、工作,我认为只要去做,开始做,就已经是一件值得高兴和庆祝的事情。无论你是否决定塑造第二大脑来帮助自己的生活,我都希望这篇文章可以作为一个启发你思考的原材料,帮助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产力生活方式。

引用书籍和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