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rix 首页推荐
Matrix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本文并非又一篇「如何把书读透」式的笔记或工具教程,这类优秀文章已经很多,《如何阅读一本书》我想大家也被安利过很多次了。
相比之下,以「关于读书本身的思考」为主题的文章却比较少,最近翻到一两篇,但思路多少还是局限在「术」的部分,没有深入探讨那些本质上的因素。
正如标题所言,读书之「道」,这篇文章就聊点「形而上」的东西,结合这些年我读书生活产生的经验感悟,说说我对读书这件事的认识,以及人和书之间的相互关系。
为什么读书?
「总结类工具」是当前 AI 浪潮中一个还算比较落地成功的应用,很多 AI 声称自己可以帮你总结视频,提高效率。但你能用 AI 总结一个「meme」吗?或者说是一场电子竞技比赛,一个 MV,一个「吃播」节目?一首歌?一部电影?
很明显,不能。或者说绝大部分视频和声音,AI 是不能总结的,你也不会去总结。
因为视频和声音是「动起来」的,大量信息就包含在这个动的过程中,需要耳听眼看,参与到这个运动从开始到结束的全程。
正如那些 meme 视频里,抽象的声画表现正是搞笑感的来源之一,VLOG 通过画面和旁白传达出的氛围,比赛最后的绝杀时刻,播客节目里在那个短暂语境下的插科打诨……这些信息只能去亲身感受才能获得,AI 当然无法把它们总结下来。
这里我们来思考一下「加速播放」功能,什么时候我们会用到这个功能?那就是被加速的内容里「动」和「参与」才能获得的那些信息,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因为一旦加速必然造成画面和声音的失真),我们只想获取那些核心信息。而加速播放的终点,其实就是 AI 总结,而总结后剩下来的是什么?文字。
那我们完全可以得出:那些能够被 AI 完美总结的视频和播客,本质上讲就是文本转语音的产物。
很简单的道理,你肯定不会去用 AI 总结一个「整活视频」,你也肯定不是因为只对某档播客节目的文稿感兴趣才订阅它,而根本不关心谁是主持、谁来参加以及节目的整体呈现方式。我们爱的是感受,是视频和声音动起来以后,那些额外的信息。
当认清这一点后,我们就明白,现在大部分的视频和声音内容,其实就是「无法被 AI 总结」的感受体验和「文本转语音」的结合体,目前任何一种 AI 工具都无法完美做到「无损」拆分这个整体。
由此得出结论:和文字相比,视频和声音是熵增的。
文字就是文字,是静止的,在我们面前一览无余,所见即所得,一眼扫过就能立刻获取所有的有效信息,认知资源消耗比较低,同时也留给了我们思考的余地。而因为视频和声音包含了太多额外信息,必须参与其中,我们需要投入相比文字高得多的认知资源去「跟上节奏」,某种程度上讲是个体力活,所以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即使是消遣性质的内容,刷视频、追剧也比看小说要更容易累。
所以,无论是通过上述的推论,还是结合我们的个人经验,想简单而高效的获取信息和知识,不如从一开始就选择那些主要由文字组合成的内容。
而成系统的文字,就是书了。
总结:还是看书吧。
读「烂书」之必要性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为什么应该看书,但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文字本身也逃不开「熵增定律」。
这也就是说,茫茫书海里是一定存在「烂书」的,评价较高的书里也包含那些冗余的部分,即使是公认的经典,也多少存在一些瑕疵、过时的内容。
要能够识别什么是坑,得自己掉进去过才知道,别无他法。在通过读书提升自我的道路上,这个「踩坑」的过程是绕不开的。
在我们各方面都还比较年轻的时候,会遇到很多烂书,面对经典也有读不动的时候。但伴随着我们阅历的增长,mindset 的更新,烂书看得也够多,信息识别的能力上来了,我们会在头脑中建立一种框架,培养出一种阅读的感觉,从而在以后的读书过程中,配合目录,大概看个三分之一,就能够透过直觉来判断这本书是否值得读下去。这时再回来「啃」那些经典和名著,也比之前要顺畅许多,也更能明白它们何以称为经典,其实就像你做任何事一样,看书也是一门技术活,越做越顺手。
当我们积累到一定程度,大致建立起这种框架后,会开始遇到我称之为,「没读之前就已经读过的书」,这类书有可能出版多年,也可能是最近流行的新书,翻看几眼,发现已经对书中的主要观点和内容有所了解,此类书虽然算不上烂书,但也没必要认真去读了。
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我们肯定怎么都读不腻的,所以你也肯定在这块探索得最深入,最后不可避免的就会出现这种情况,接下来讲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博览群书:读书之广度
解决方法很简单,就是拓展读书的广度。
这个广度有两个方面:一是领域广,二是时间范围广。
领域上的广
最好是从那些之前你完全没接触过的领域开始,当然这并不是要求你成为一个全才或者是万事通,而是通过增加知识面来培养出一种「交叉学科思维」,这种思维能让我们在看问题时,拥有一种类似上帝视角的全面性,简单举几个例子:
- 不同行业、学科概念的跨领域应用,例如「熵」原本是个热力学中的概念。
- 技多不压身,也许解决问题需要的那点「冷知识」,你刚好学过。
- 在跨领域的学习中,逐渐领悟到适用整个世界的那种「底层逻辑」(好吧真不想用这个已经被营销号玩烂的词,但好像没有更加合适的了)。
各个行业门类都有那种面向新手的入门级经典读物,根据「二八法则」,掌握这些书中提到的核心要点,足够让我们建立对这个新领域的基本框架。完成这个「从 0 到 1」的过程,产生的效果可能比你想象的大得多,是一种很高性价比的学习方式,没准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发掘出自己的「隐藏天赋」。
有段时间我对设计很感兴趣,应该是在某个设计类公众号上看到了这本《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作者用「大家都能明白」的方式,讲清了那些设计中的基本原则,每一个案例都是一次设计实践,很少有书让我产生这种「舍不得卖掉」的感觉,或许这就是设计的价值,它也是我现在为数不多的实体书收藏之一。
这种入门书肯定没法一下把你变成设计大神,但读过几本之后,你就已经完成了从「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的进阶,起码你知道之前看到的那些不忍直视的设计到底丑在哪了。
同样,能把这些最核心的专业知识编写成「给大家看的书」,背后必然是对该领域相当深刻的个人理解,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道」,处于这个境界的作者,在书中无意间的一句感悟也如箴言般醍醐灌顶。
时间上的广
这个具体的范围不固定,几年,几十上百年或更久都行,可以根据《反脆弱》中作者塔勒布从头到尾都在强调的「林迪效应」:
对于会自然消亡的事物,生命每增加一天,其预期寿命就会缩短一些。
而对于不会自然消亡的事物,生命每增加一天,则可能意味着更长的预期寿命。
就比方说上面提到的那本《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是 2016 年出版,8 年已经过去,但它最近的一篇书评就在几天前,并没有过时,因为书中提到的那些设计上的通用原则放到现在依然适用。那我完全可以预测:它还能再「活」8 年,设计师依然可以回来读这本书。
所以如何判断一本书有无成为经典的潜质,就看它能否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时间跨度越大,就越能说明这是那些触及世界本质的,关于人类最核心、最恒久不变的知识。现在很多人深感虚无,心理问题层出,缺乏人生意义,我们试图在哲学、心理学、或者一些自助书籍里寻找答案,其实这些问题一样困扰过那些古代先贤们,去看一看他们当时是如何对待这些问题,也许大有启发。
在读的过程你甚至可能会笑叹,过了这么多年,原来人类并没有改变多少。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现代高度分工化社会几乎已消失殆尽的「通识教育」精神,这与学校里那种所谓的「多学科」有本质区别,当然这个问题没法一时半会讨论清楚,用最简单的话来回答,其实就是一个期望结果的差别:
通识教育培养「贵族」,现代教育培养「工人」。
天生我才:读书之深度
人的性格到底是怎么形成的?是天生注定还是后天影响,这一直是认知科学始终在研究的一个主要问题。就个人的学习和总结,我可以确定思维模式上的「内倾」和「外倾」就是天生的,有很多理论背书,我同样相信:那些将我们与他人区分开来的特质也是与生俱来的。
正如随着我们年岁增长,通过生活的经历,能感受到自己就是天生擅长某些事情,因为对你来说做好这件事是理所应当的,甚至都感受不到「信心」的加持,此时你就是别人眼里的大佬。但也有那么几件简单的小事就是你无法改变的短板,遇到不得不上的时候就压力山大。
那么这和读书有什么关系呢?想想我们前面提到的,哪一类书是你无意间读的最多的?也许这一块就是你的天赋领域,这也是上一节中的广泛阅读为什么重要,在读各类书的过程中,多问问自己:
- 对这本书的第一印象如何?
- 是为了拓展视野「硬着啃下来」,还是真的对书中讲述的内容有兴趣?
- 看完这本书,我想接着这个领域继续学习吗?甚至读那些更加高级的内容?
我们经常强调努力的重要性,但努力首先要搞对方向。那些各行各业的大师,当然要比一般人努力得多,但首先他们都是在该领域极具天赋的天才,命运把他们放在了正确的位置,再加上他们对这份天赋的珍惜,才有了最后的成就。
我就非常佩服那些历史学家,能从上下几千年中理清历史的脉络。因为我是一个天生缺乏「大局观」的人,对历史时局之类一窍不通,虽然自从明白这一点后开始主动了解这方面,但没有兴趣的驱动,也就简单补充下短板,拓展视野为主。
假如你和我相反,天生喜欢历史,读史书对你来说是日常娱乐,那有一天聊起历史来,在别人眼里你也算是个「小历史学家」,但你自己却并不觉得在这方面有刻意研究过。
先了解清楚自己,再来聊「深度」就豁然开朗。其实在读书的历程中,我们已经在某几个领域具备了一定深度。首先要在各方面找到这种反馈,多思考反省,去锁定自己的优势区域,之后就要在这些区间里,去主动挑战那些专业度更高更硬核的书。而那些短板领域,建议就不要给自己「上强度」了,逆天而行,非道也。
你不一定非要从书中获得什么
临近结尾,我们来谈谈心态,那就是:不要神化读书这件事。
夸张点讲,现在很多人在看完一本书的回报方面,有一种电子游戏式的幻想:
就像是「魔兽争霸」里,英雄在地上捡到一本「智力之书 +1」,随着 duang~ 的一声,智力属性永久提升 1 点。
一个悲伤的事实 :现实里没有这种好事。
我已经讲过「烂书」存在之必要性:读完一本书却没什么收获,甚至有「白读了」的感觉,是非常正常的。就算没从书中的内容获得什么新知识,完善了自己的读书框架和阅读直觉,有始有终完成这件事就是提升。
读书给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无法很具体的去用语言形容这个过程,并没有一个进度条去告诉你,读完多少本书就能得到什么,你需要把时间线拉长一些去看待这件事。
说到时间,就不得不提一句,我们现在对于「等待」的容忍性或许已经来到历史最低,如果生活中任何时间出现空白,我们不用什么立刻把它填满,真的会产生生理意义上的不适。我这篇文章,何不直接把那些结论抛出来,就是几句话的事,完全可以把它变成一本无需等待,立刻生效的「智力之书」。
冗余是完全没用的吗?一万个人点赞的「 get up 5am changed my life 」式的推文,和一本书的区别究竟在哪?知识付费产品为什么无法替代自己亲自读书?说实话,我的境界还不够,暂时没法用语言说清这些事,或许就像第一节讲到的视频和声音无法被总结的部分,成段文章也有了那些无法描述的东西,尽管不知道为什么,但在这个被 tik tok 主宰的时代,我们一定需要这些冗余。
最后,有那种真的能改变人生的书吗?当然有。但与其说是这些书改变了你,不如说它们就是那个进度条的终点,一直在某个地方等待着,当时机成熟你就会遇到它们,把之前路上的无数个检查点串联起来,达成「改变」。所以,不光是某本书的内容,更是这整个读书过程的方方面面填满了这个进度条。
而如何保持长期读书,关键在于「去仪式感」。
别把读书当成一件「正事」,就把读书当成一件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小事,和吃饭喝水没啥区别,不是什么 old school 的风雅之事。电子书还是实体书?怎么作笔记?怎么写读后感?忽略这些外在因素,先读起来再说。
结语
其实「道」是一个没法绝对说清楚的事情,尤其是那些个人经验的部分,所以在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始终提醒自己,必须用最简约的语言,以免把每一节都变成一篇论文,历经 N 个版本的重构,总算完成,没有弃坑(重点)。这可能是一个进度条的终点,也或许只是漫漫读书路上微不足道的检查点之一。感谢你看到最后,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 关注 少数派小红书,感受精彩数字生活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