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智能手机,正在逐渐根深于我们的生活。它既可以成为生活中提高时间效率的工具,帮助我们生活,也有可能成为我们身边的「时间杀手」。据每日经济新闻对1700多人的调研中,24.9% 的受访消费者每日使用手机的时长超过10小时。其中,重度使用(每日10~15小时)的用户占比为 21.1%;3.8% 的用户每日手机「不离手」,使用时长超过15小时。——这几乎占据了我们每天大部分的生活。
技术是把双刃剑。人们往往会积极的讨论智能手机的发展会给我们带来哪些便利,却忽视掉我们的精力也正在一点点的被它蚕食:我们拿出手机想回复一条消息,却不知不觉的看起了新闻;打开软件想买一件衣服,看着看着却刷起了视频。这是一种偶然吗?是不是好像有哪里不对呢?在查阅了一些资料后,我发现几乎所有的应用程序都试图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影响我们的行为,它们在有意的利用你心理上的弱点来掌控你的注意力,延长你在应用程序中「消耗」的时间。
我想告诉你它们是如何做到的。
「自由」的选择
在生活中面临选择时,我们都希望可以自己做出决定。但是在 App 中,设计者经常会通过某些方式来影响你的选择,使你产生自己做决定的错觉。其中最常见的手法就是:在 App 中设计一份选单限制你的选择——因为当我们思考着选单里的选项时,很少会注意到选单之外的内容。
这份选单并非是以 ABCD 形式简单排列出来,而是隐藏在各种精美的设计之下。以某款购物 App 为例,打开软件后的首页实际上就是一份隐藏的选单,我们不妨思考一下:
- 为什么这些选项会被放到首页?有什么目的?
- 这些选项会帮助还是会影响到我原本的意图?
可以看到,页面中的「直播」和「秒杀」两个选择不仅处于眼神最容易触达的地方,而且含有动态元素(直播间的动图和秒杀倒计时)。在静态的页面中,会动的图像总是会显得更加「与众不同」。当你被它吸引,抱着「看一眼」的心态进入了直播间,仔细评判着直播间的商品的时候,很容易就被极具感染力的主播调动起情绪。就这样在一遍遍的音画刺激后,你还会记得你最初打开 App 时的目的吗?
并不是说直播带货不好,而是设计者在通过设计选单,通过视觉和心理上的暗示影响了你的选择,将你的初衷更改为「观看直播间」。除了首页之外,在使用应用程序的过程中,也经常会有「极具诱惑性」的选择呈现在你的眼前,你越是深入关注这些选择,就越会发现它们正在将你带离你真正的需求。
隐藏起来的「老虎机」
「老虎机」这个词语大家应该听说过,它是一种赌博的机器,因为筹码上面有老虎的图案而得名。它曾经的流行离不开一个心理学因素:随机性奖励。它的原理是要在不确定的时间和情况下给予用户奖励,以保证用户的期待和兴奋感。在如今,这一概念被设计者广泛应用到 App 的设计中。
举个小例子,当你刷短视频的时候,是不是你喜欢的、感兴趣的视频往往会在你划掉几个不喜欢的视频后出现。那为什么不是每一刷都会出现自己最喜欢、最关注的内容呢?是因为做不到吗?不,只是因为如果你每一次都能刷到你喜欢的内容,会使你达到某个「峰值」后快速感到疲劳、无趣。对于短视频应用来说,意味着你这个用户很有可能会流失掉。只有在偶尔刷出你喜欢的内容时,才会长久保持住你的兴奋度,并且不停的在无尽的内容中进行探索。
这种「随机性的奖励」会使你的身体不断分泌多巴胺,使你感到愉悦和满足。这种体验会驱使你不断的重复行为,从而增加你对平台的依赖(因为你在别的平台无法获得到同样的刺激)。
单调的「推荐」
有这样一个神奇的现象:在智能手机中,新闻 App 总是会推荐自己爱看的报道类型,购物 App 也会推荐各种自己喜好的商品。它似乎成为了你肚子里的蛔虫,总是能知道你的喜好。这是一种名为「推荐算法」的技术,它通过分析你的用户数据来向你推送新的内容,这种个性化的内容很容易使你产生 App 很「懂你」的错觉,吸引你继续使用下去。
最近家里的娃十分喜欢在我哄她睡觉的时候看一看小姐姐跳舞的视频,我就在某软件内开启了该类型视频的自动播放。几天后,软件的首页就全是小姐姐跳舞的视频了。如果想看些其它内容的视频,除非自己主动搜索,否则是刷不出来的。算法并非万能的,只收到算法认为你会感兴趣的内容也并没有那么美好,它减少了你接触不同观点和内容的机会,长期接收类似的内容也会逐渐固化你的思维,使「对」的更对「对」,「错」的更「错」。
被利用的社交
每个人的社交需求背后往往有着一定的共性,通常会存在着「希望能展示自我」、「渴望归属和认同」等心理。在 App 中,设计者普遍利用人们在社交时的心理共性,来提升你对内容的信任感,提高你的活跃度和转化率。
譬如网购时商品页面中展示出的用户好评,来自他人的积极评价可以快速的建立起你对于卖家的信任,减少购买时的心理障碍。当你和大多数人的选择相同的时候,可以感到一种「集体感」,这种集体感可以使你感到安心。设计者会在 App 中刻意放大你的这种感觉,使你放弃判断商品是否真的适合自己,在一片「好评」的裹挟下迷迷糊糊的下了单。
还有一种典型的「社交型电商」,就是以某应用为代表的「邀请好友砍一刀」了。「砍价免费拿」的宣传以免费为诱惑,诱使你将链接不断发给你的朋友。有时它也会为你推荐最佳的分享的人选,由这个人来帮你砍价的话,会砍掉更多金额。而你的朋友在你的「背书」下,很容易的就加入到「砍一刀」的大军中。设计者正是通过这种模式,使 App 在你的社交范围内快速传播。
害怕错过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在街上行走时,突然好像感觉到了手机在震动,想要查看时却发现手机里并没有收到新的消息?这其实是一种社会焦虑,源于一种对错失机会或事情后后悔的恐惧。一旦开始恐惧这种不确定性,焦虑就会不断袭来,以至于对当前的事情产生错误判断。
App 的设计者会利用这种焦虑推出诸如「限量优惠」、「整点秒杀」等活动。这些活动通过强调「限量」、「限时」来制造稀缺感和紧迫感,减少理性思考的时间,促使你尽快做出购买决策。仿佛你如果不买,就再也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
然而只要我们脱离开这种焦虑,你就会发现,即使错过了这次活动也会有下次;即使手机没有全天后在线,也不会错过什么重要信息。因为我们根本就不会错过看不到的东西。
无尽的信息和自动播放
人们总是讨厌等待,因为等待会给我们带来不必要的焦虑感和挫折感。设计者利用这点,将 App 中的内容设计成自动补充的形式来使你持续地滑动手指,并且有意地消除一切使你等待、暂停、重新考虑或者离开的因素,试图使它成为消磨时间的「无底洞」。
视频平台的自动播放也是基于同样的目的。它消除了主动点击播放的步骤,一个接一个的视频容易使你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更容易沉浸在观看过程中。当你习惯了这种模式,就会逐渐难以忍受手动选择视频的麻烦而开始被动接受平台推送的内容(就像你难以忍受电视节目不能快进一样)。
结语
笔者并非是想批判各类 App 的设计,也并非鼓励大家进行所谓的「数字排毒」。只是希望通过介绍一些 App 影响我们行为的方式,使我们能够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平衡好自己的生活。罗振宇在 2024《时间的朋友》演讲中说到:不是说工具强,我们就越强。真实的情况是,工具越强,对我们的要求就越高。单纯的否定智能手机并无意义,至少在可见的未来,我们依然会需要智能手机来帮助我们工作、生活、思考以及行动。我认为我们需要的,只是偶尔审视一下自己与它的关系:是它成就了我,还是我仰仗于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