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24小时,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有些人收获很多,而有些人感觉什么收获也没有?大家对时间管理不一样,因此,收获的效果也不一样,我们需要对时间进行管理。具体怎么管理呢?本文将从什么是时间管理,如何进行时间管理,如何获取更多的时间的思路给大家唠叨几分钟,跟着我的步伐,你就会拨开乌云见月明了。

1 什么是时间管理?

在我们成长的路上,一定会遇到一个令我们焦虑的问题:时间不够用,做事效率低。而遇到这种问题,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解决方案就是进行时间管理,然后去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网上搜集各种各样的时间管理方法,结果尝试了一堆方法以后,发现这种时间管理方法不仅没有提高您的做事效率,反而还把自己搞得更加焦虑了,徒劳而已。其实,很多人盲目地去做时间管理是没有效果的,说句实在话你根本就不知道到底什么是时间管理,管的究竟是什么?

时间嘛,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不是以我们每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谁都无法控制时间的流逝,无论你是忙碌还是躺着睡大觉,它都一直在流逝。所以时间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我们使用时间的方式,用的好就有效率,用的不好就啥也不是。

一句话:时间管理的本质是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合理的安排从而实现工作、学习、生活效率的最大提升。

2 如何进行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做的好了,会给你带来牛逼的效果和回报,既然那么牛,我们该怎么做呢?接下来我们从时间管理心法、招法、以及时间管理策略来给大家详细的介绍。

第一心法:建立时间感知

朱自清在散文《匆匆》里有这样的一个描述:“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它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它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它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我们都知道,时间是永不停息的,课时我们却意识不到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浪费时间。很多人的时间观念和意识是非常弱的,弱到什么程度呢?

我们不妨做个测试,回想一下,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经常想不起来今天是周几,或者今天是什么日期。

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现状,原因就是我们对时间的感知脆弱,容易让我们陷在当下的环境中。也正是因为这种时间观,才会经常让我们有一种一眨眼一天没了再一眨眼一年就没了的错愕感。

正是因为感知不到时间,我们就养成了做事随性而为、能拖就拖的习惯。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列出了计划,也没有动力执行,因为潜意识会告诉你“不用着急,缓一会儿再说!”

所以,提高对时间流逝的敏感,是时间管理的前提。然而,我们该如何建立对时间的灵敏的感知度呢?

给大家举个例子:《奇特的一生》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将自己的一生用时间计划的人柳比歇夫,他利用时间管理使得自己在多个领域成为了大师,比如数学领域、哲学领域、生物领域等,他把时间管理做到了灵人惊叹的地步,他是怎么做到的呢?柳比歇夫从26岁到83岁去世,这期间56年如一日,记录自己的时间支出,据说它可以不看钟表就能精准地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他的时间管理方法很简单,就是统计、记录、分析和反馈,如下表:

柳比歇夫时间记录法
记录、统计做了哪些事情,各占用了多少时间?
分析做了哪些该做的、哪些不该做的?各占比是多少?
反馈根据今天的教训、如何调整时间的使用?

所以,如果当我们发现自己的时间感知不够敏感,就可以采用类似于柳比歇夫的方法来记录自己的时间支出,从而感受时间的流逝,逐渐培养对时间掌控感。

第二心法:意识到时间的价值

王健林,大家都知道,中国首富,据说他有一个时间行程表:早晨4点起床健身,然后飞行6000公里到在两个国家三个城市,晚上七点赶回办公室继续加班。是不是很纳闷,为啥那么有钱的人,明明可以享受资产,反而却要忙碌于工作,难道他们不想休息吗?

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他们认为时间太值钱了,他们对时间不敏感的代价太大。

 

这一点不难理解,如果和王健林相比,很多人休息一天顶多损失几百块的工资,而王健林却损失几百上千万都不一定。所以,意识到自己的时间价值,也是管理时间的底层逻辑之一,如果我们自己都认为时间很廉价,那么在消费时间的时候,也就会一点感觉都没有了,这样会导致我们的时间变得更加廉价,由此恶性循环逐渐形成。

那么问题就来了,对于我们来说,一个毫无头绪的“散仙”,如何做才能意识到自己的时间价值呢?

给时间定价,让它变得可衡量

什么是给时间定价呢?如何给时间定价呢?

时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对于每个人来说,时间的价值其实是不一样的,我们要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以及自己的地位能力给与块时间标一个价格,这就是时间定价。比如很多行业的大咖的时间都是按分钟计算价格的,他们给别人分享内容三十分钟就可能会收费几百块上千块,这就是时间的定价。

或许你现阶段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太值钱,但可以用未来价值给自己定价。比如,我曾经给自己的时间定价为1分钟30元,假如没有时间成本概念,我这一天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浪费掉了,而在有时间成本的概念下,结果事情的安排既清晰有具体。给自己灌输这种高价值的时间意识,这样我们在消费时间的时候,就有很清楚的时间概念了。

通过机会成本的思维树立时间价值意识

什么是机会成本呢?这个概念来自于经济学,用通俗的话解释就是:因为我们是一个人,不能分身,我们做了事情A,就不能做事情B,那么我们做A事情的成本就是我们放弃做B事情的成本。比如我们平时选择玩“王者荣耀”游戏,就不能去学习,所以你玩游戏的代价就是放弃看书学习,从而降低了提升考试成绩的概率。反之相同,这就是机会成本的思维。

当你面临是该做A事情还是该做B事情的时候,通过评估它们的回报率、收益率就会知道应该如何去选择了。有了时间价值的意识后,只要我们有意地去运用它,那么控制力阈值就会一点点的拔高,逐渐地就能控制它了。通过反复的训练,时间价值意识就会逐渐的强大,至少能够拯救我们80%的时间,从而把大把原本可能浪费的时间用在高价值的事情上,它不香吗,你说是不是,老铁?

一天中的时间分为三种:整块时间碎片化时间以及暗时间

时间种类描述用途建议
整块时间整块时间是之那些不被外界打扰,可以专注做一件事情的时间。如工作时间、节假日等。专注主要的项目和事情
碎片化时间指的是一小块相对比较短的时间,随时可能被外界的人或者事打扰。比如等公交的时间提高做事效率,尽量避免时间碎片化,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做细碎的事情
暗时间其实暗时间也是碎片化时间的一种,只不过他比较特殊,就是把注意力从当前不需要关注的事情中抽离,然后投入到别的事情上的时间。将无效转化成有效

3 如何获取更多的时间

对于平时极其忙碌的职场人、学生、以及大众所有人来说,我们该如何去管理时间并获取更多时间呢?掌握以下三种策略,就可以帮助你收获更多的时间。

1 有所为有所不为

2 工具意识

3 花钱买时间

3.1 有所为有所不为

什么叫有所为有所不为呢?关于这一点,网上有一个很经典的故事大致是这样的:

说曾经有一个教授带着一个玻璃罐进入教室,他在罐子里放入了一堆高尔夫球,问学生:“这个罐子满了吗?” 学生答:“满了”。

之后,教授又倒入一些小石头,又问:“满了吗?” 学生又回答:“满了。”

然后,教授又倒入了一些沙子,把石头间的缝隙填满,并问道:“满了吗?”

这个时候,班里少数几个刺头开始不耐烦了:“这回肯定满了,不然我就把这个罐子吃下去!”

教授强人住笑容,摇摇头,又拿出了个装满水的水杯,将水倒入罐子当中.......那几个刺头学生见状,顿时哑口无言。

 

其实,这个小故事就是经济学上大名鼎鼎的“稀缺”原理,如果把罐子比喻成时间,那么高尔夫就代表重要的事情,小石头就代表一般重要的事情,沙子代表不起眼的小事,水就代表可自由安排的事情。所以,正因为事情是无限的,而我们的时间是有限且稀缺的,所以我们必须清除什么事情重要,什么事情不重要,什么事情要先做,什么事情可以后放,以及哪些事情甚至可以不做。当我们有了这个清晰的标准后,我们的时间的把控就会游刃有余了,记住要学会对不重要的事情说”NO“。

3.2 工具意识

目前很多办公软件以及人工智能软件可以方便帮助我们快速的处理问题,节约时间成本,建议大家要熟悉并多用,真的能给自己的时间带来意想不到的轻松分配。比如之前领导安排处理一批数据,一个同事用最原始的方法,一条条地手工录入表格里,花了半天时间才弄完;而另一个同事用数据分析软件处理,几分钟就搞定了。这就是效率上的差距,所以要善于使用工具。

3.3 花钱买时间

很多人觉得大家的时间都是一样的,怎么能买呢?其实花钱买时间和花钱投资是一样的道理。就是把不重要的又会占用自己大把时间的事情花钱找人去做,你只要结果就好了,这就是通过花钱来买时间的典型。所以,从时间管理的角度出发,如果遇到一些很琐碎的事情,或者太过于消耗自己的事情,一定要养成花钱买时间的思维,能花小钱解决的就花钱解决,把省下来的时间用在更有意义和投资回报率更高的事情上去。

此外,在学习成长方面,也可以花钱买别人的时间,比如课程学习,买书等,因为有些东西,如果我们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花钱去买他们的时间,靠自己去顿悟,可能会一直“踩坑”,耽误时间不说,可能一辈子也很难悟出来,正应了那句话:“也许我们的顿悟,知识别人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