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在入行之前写完这篇,是想要记录自己现在的认知以供日后参考,想必会有不成熟和打脸的地方,但这也正是本篇文章的目的。

先识别「记录」与「创作」

我认为拍摄这个行为背后是两套不甚相同的出发点:「记录」或「创作」,对应的需求也是完全不一样的。记录需要设备简单易用,而且需要尽可能地保留所有能保留的信息,pixel-to-pixel perfect,比如 BBC 出品的自然类纪录片或是大博物馆拍摄的馆藏记录,巴不得 120MP 120fps 120dB 全齐,这类作品的后期倾向当然也是以自然还原为主;而对于创作来说,画质能最终满足创作意图即可,更多记录到的信息事实上是被抛去了的,一台创作设备更被看重的往往是配合创作过程的软实力,比如 DV 机的布局模式、操作方式,电影摄影机的后期流程适配和各类辅助功能,但这也势必会带来更高的上手门槛和更复杂的交互。手机不像一些相机是纯粹的创作设备,它必须时常在这两个需求之间切换,怎么做好平衡是必须要考虑的。

一个更易于理解的对比是,「记录」就像 Zeiss Otus 或者 Sony G Master 这类追求极致光学表现的现代镜头,而「创作」更像是 58G 或者 Helios 44 这类玄学精品。从性能的角度讲,前者自然遥遥领先,但是当讨论创作时,有风格往往比单纯的精细准确重要得多。

为什么要认识这两种需求?因为这可以节省许多沟通上的麻烦。一个很常见的对于所谓影像旗舰的质疑就是「我就扫个码拍个版书,要这么好的摄像头干嘛」,这句话的含义就是其需求仅有记录,而且性能需求也很低。那回答也很简单:如果只是扫码拍版书,确实不用这么好的相机,可是还有很多人不止会扫码,他们还要拿这些工具做一些很美妙的事,这就是所谓的「干嘛」。

再忘记「记录」与「创作」

当然,记录对于性能的需求是有上限的,创作的需求也是有下限的,就像平时拍文件拍版书总不是一定就要一亿像素的,能拍清楚字就行,而再怎么追求 Retro Lo-Fi 的艺术风格,也总不能全是无法辨别的画面;两者也不是绝对泾渭分明的,经常能够互相转化。到这儿我们该引入一些更具体的分析了,请各位观众思考一个问题:iPhone 相机优先满足的是哪项需求?国产手机厂商追求的特殊直出风格又是满足什么?

这实在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前者必然是记录,后者则是更加偏向创作。从实况照片到 Gain Map HDR / Dolby Vision 再到空间视频,iPhone 相机的演进过程有一条很清晰的主线:怎么更好地在时间空间两个维度上捕获用户按下快门的那个瞬间(并还原,这一点同样很重要)。而对于创作需求,除了 ProRAW、摄影风格等个别功能,Apple 把这个任务更多让渡给了第三方开发者;国内厂商大书特书的影调色彩则是在将创作中的风格化环节前置,毕竟安卓并没有那么多优秀开发者,厂商自己做我也是非常支持的。但即便都是搞风格化,几个厂商之间还是有一些理念上的差别,这从他们的官方宣传图中也可见一斑。OPPO 尤其偏好那些具有一定门槛的商业性艺术性摄影,而小米则更侧重于普通人生活中的某个瞬间,宣传重点也放在怎么帮助普通人更好地记录生活这件事上。不过虽然宣传场景大相径庭,实际拍摄中的效果是挺相似的。这里 OPPO 做的比较好的一点是,他们并没有为了维持宣传时的逼格,而强行把专业模式做得很「创作」、很难用,反而改名叫大师模式之后,其实它的操作门槛是降低了的,这使得 Find X7 Ultra 在单纯记录生活时,也能比较轻松地拍出比真实好看一点的照片。其实可以忘记一点关于创作和记录区别了。

再严格点讲,把记录和创作并列是不严谨的。毕竟单纯的记录在拍摄结束后基本已经完成了,顶多再做点备份和归档,而创作的链条则要长得多,首先它自然是包括了记录,然后又有大量各种形式的后处理,直到进行呈现仍然不算结束,一些作品更是需要观众参与了二次创作才完整。这么看,记录需求该是被最优先满足的,特别是再考虑到后期增补信息的难度是要远远高于后期省略掉信息,前期保留尽可能多的信息总是不会错的,所有对记录更多信息的追求,出发点都是好的。

更多更好,但必须是「正确的」更多

对记录更多信息的追求,又引出了很多问题,首先是信息量增加带来的存储问题,老实讲我觉得这个都好说,毕竟解决方式多得很;紧接着的问题是,一个单纯信息多的画面,很可能不好看。一个例子是被广泛批评的 Deep Fusion 过度锐化,而我更想深入讨论的是,假设前几年你拿一台国产影像旗舰在室内拍窗边,在预览框中过曝的窗外,经过了计算摄影的魔法之后,很可能变得比室内更暗,这样的一张照片里,信息虽然是得到充分保留了,但即便是对于追求保留信息的记录目的来说这也是不合格的,毕竟没有信息也好过错误的信息。所以我很高兴看到在小米 12S Ultra 发布之后,这一错误倾向得到了纠正。

不过一直批评暴力多帧合成搞坏影调,人家也有委屈的:那我记录到了更多的信息你总不能让我就这么丢掉吧。这时候比较笨但是很管用的办法是拿一个足够大的容器装起来,比较有代表性的方式就是 Computational RAW,我至少可以保证里面是一些线性的、没有太多后处理的数据,在后期依然可以得到一个比较正确的观感。然而 Computational RAW 体积大,分享麻烦,后期门槛高,加上怎么正确地整出一张 Computational RAW 也是一门学问,所以这个方法注定是没法大规模普及的。

Gain Map:HDR 照片时代的 “Log”

对于上一段提出的问题,现在我们都知道有一个非常巧妙的方法来解决它:Gain Map。这里请允许我自夸一下,早在 2020 年我就提过了:放着一块 1000nits+ 的屏幕,不好好想办法搞正经全链路 HDR,反而在 SDR 里费尽心思压缩动态范围是很荒谬的。现在我们也终于迎来了 ISO HDR 普及的曙光。
聊到这里就多说几句。ISO HDR / Ultra HDR 标准制定的过程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过去真 HDR 图片的普及速度堪称龟速,究其原因还是最头部的静态媒介还是以纸质、平面打印等根本不涉及 HDR 的技术为主,而最早的 HDR 照片标准沿用了 HDR 视频那套可以说毫无兼容性的不同 EOTF(PQ / HLG)方案,因此只要做 HDR 照片就等于放弃了 SDR 版本的兼容性,这哪能得到行业接受呢?ISO HDR 的 Gain Map 方案本质脱胎于 Apple 的 EDR 显示,后者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了兼容性和显示效果,通过用 SDR 基准图 + Gain Map 增益图,保证了 SDR 的基础显示效果,同时也做到了 HDR 下的正确高光映射,不得不说是一个非常天才的设计。现如今 iOS 18 设备,小米 14 Ultra,Google Pixel 8 系列,Galaxy S24 系列,部分 ColorOS 设备都已经至少支持了 JPEG 的 Gain Map HDR 图片且 Instagram 已经支持上传,PC 端也有 Adobe 全家桶,虽然仍然存在诸如 HEIF 支持或者 Grayscale / RGB Gain Map 支持之类的问题,但总算是好起来了。这里还要额外多提一句小米:14 Ultra 对 Ultra HDR 的支持真的很好,非常好,但是为什么只有 14 Ultra 一台做了这项支持?隔壁 OPPO 早就普及了。别的不说,至少要给 14 系列都配上吧,Invert Tone 真的不太够看,毕竟仅基于直方图的 Invert Tone 是没有足够扎实的提亮逻辑的。

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从增加记录效率的角度,Gain Map 某种程度上可以被认为是 HDR 照片时代的 Log,它是一个介于普通 JPEG 与 RAW 图片之间的格式,有着可以接受的文件体积与够用的后期空间,并且它还不像 Log 不后期没法看,它并不需要牺牲原始观感。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各编辑软件都能利用 Gain Map 带来的额外亮度信息来做更加精细的 HDR 调节,辅以 DaVinci Resolve HDR 色轮之类的新型编辑方式,HDR 图片生态应当会迅速蓬勃发展,这个时候 Gain Map 在后期空间上的优势应该能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硬件实在卷到头了...吗?

上面聊的都是很玄很软的东西,为什么不聊硬件?因为实在很同质化。别看各家又是双潜望又是两亿像素长焦的,实际上各个焦段的等效光圈是非常近似的,毕竟就这么大的空间,现在还运作良好的厂商硬件堆叠水平也差不出多少,这在物理上就被决定了。对于普通旗舰机,我认为小米 14 的焦段组合就是最终形态了:Type 1/1.3 的主摄,75mm equv. 左右的直立长焦(直立挺好的没什么问题,没必要迷信潜望式长焦),超广角有就行,没有甚至也行。而现行的几个影像旗舰多摄组合方案我觉得也都比较合理,一个 Type 1 的 24mm equv. 主摄,多个 Type 1/2 左右的副摄,如果说有什么提升空间,我会希望主摄的等效焦段来到 28mm 甚至 40mm 左右,但我也理解这样做在现有框架下是很不现实的。

但......现有框架这种东西,总是会被打破的对吧。其实 VIVO X100 Ultra 的发布会上,他们已经称其为相机了,如果真有这种野心,何不做得再极致一点,把体积预算调整到 LUMIX CM-1 以及 Galaxy S4 Zoom 那样夸张,放开手脚地做一台彻彻底底的相机手机?对于我个人来说,现在的影像旗舰的体积就挺尴尬的:平时只带手机出门时会显得太过臃肿,专门带出去拍照吧......我为什么不带相机呢?至于做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杂交产物之后到底有没有人买,看着 X100VI,GRIII 这些机器高企的售价,我想至少感兴趣的人绝对不会少。

把狂想往回拉一拉,如果不做得这么激进,现在安卓旗舰的相机硬件还有什么需要提升的呢?速度。手机本质上是一台无反相机,它对速度的需求和其他无反并无什么不同,甚至因为成像效果耦合了大量计算摄影,速度要求只会高不会低。其实大部分主摄的读出速度已经达到了 8ms 左右,和 iPhone 的三颗镜头都是在同一水平线上了,但奈何副摄的读出速度仍然在 30ms 左右徘徊,仅应付拍照是够用了,但是一录像就原形毕露,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安卓高阶的视频功能都是主摄限定。考虑到日后如果还要支持录制依赖多摄视差的空间视频,这一点就更加关键了。在我个人的体验评价体系里,保证多摄像头功能上的一致性是非常基本也非常重要的,这一方面 iPhone 时至今日依然遥遥领先。

最高追求:Timeless

不难发现上面聊的这些思考与展望,总是会带着一些战未来的心态。我觉得这也是对的,就像拍照总是要拍 RAW 一样,做相机一定要考虑将来的事情。毕竟不管是创作还是记录,影像最终的意义都不在于拍摄的当下,而在无法预料的未来某一刻,因此最终呈现出来的东西都要经历时间的检验,如果不时刻提醒自己这一点、谨慎地做功能与创新,只是为了达成某些宣传目标而做出一些浮夸的东西,那是会闹笑话的。如果我的拍摄设备能让将来回看照片、再加工、做创作的自己感到「啊,原来它拍得比我想象中高明」,那就非常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