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症状
收藏了很多公众号文章、头条文章、深思好文, 但从未阅读。
下载了大量电影、美剧、纪录片,1T的硬盘都已撑满,也没完整看过一部。
搜集了许多教程、电子书、PDF文档,看着密密麻麻的文件,压力山大,不敢打开,也不舍删除。
小红书收藏的笔记上千条,不见底,找不见,明知吃灰,还继续收藏。
2. 病因
信息爆炸的时代,昨天的收藏还没看,今天的信息又挤爆屏。
信息越多,我们越怕错过什么,怕错过热点,怕错过朋友嘴里谈论的新词。
于是我们会产生一种「焦虑」,怕遗漏「重要」信息的焦虑。
为解决这种「焦虑」,最自然的方式,就是把信息「囤积」下来,「read later」,这样就不会错过了,并还有拥有信息的快感。
然而,收藏容易消化难,收藏1秒钟,消化十分钟。
和收藏时的快感不同,消化信息,则费神费力得多,甚至毫无快感可言。
久而久之,我们便只管「囤积」,不管「消化」了。
囤积下来的,即使是美味,时间也会把它们变成「鸡肋」,譬如你收藏夹里的“挖呀挖”和“科目三”,是不是已食之无味了呢?
我们没丢弃,或许是“舍不得”,但事实上已无力,收藏夹里上千条笔记,仅飞速上划,也深不见底。
任何东西,占用的不只是空间,更占用我们的大脑。
这些信息,最终化为我们大脑的「负担」,变成另一种「焦虑」。
3. 你可以抢救一下的
3.1. 从美食说起
通常,我们把「囤积」视作收藏。
收藏即:收集 + 雪藏
信息和世界上的其他事物一样,存在的价值是「被使用」。
收藏,是信息的起点,我们却把它当做终点。
我们需要改变思维。
我们看到美食,会收藏吗?不,我们会把它吃下去。
这是两种思维本质的不同。
对于美食,我们不会搬运,不会收藏,因为只有吃下去,消化了,它才真正属于我们。
画饼充饥是一种嘲讽,但患囤积症的我们,何尝不是在画饼充饥。
我们不囤积美食,是因为我们知道美食有「最佳赏味期」,囤久了就不好吃了,不能吃了。
我们却没有意识到,信息也有「最佳赏味期」,譬如「挖呀挖」和「科目三」,早已过了最佳赏味期。
美食,不囤,放在店里,随吃随买。
信息,不囤,放在网上,随用随搜。
3.2. 冰箱与收集箱
看到美食,现在不饿,想晚些吃,咋办?
买来放冰箱,临时冷藏,一两天内吃掉。
看到好文,现在没空,想晚些读,咋办?
设置一个收集箱(inbox),就像冰箱一样,临时暂存,一两天内读完。
我们需要向冰箱学习的两件事:
① 每天打开看一眼
我们熟知冰箱里有什么,只是因为每天开冰箱门;
我们要熟知inbox里有什么,需每天检视inbox。
inbox是一种有名的机制,邮件app里有inbox,GTD时间管理法里有inbox,ToDoList里有inbox,笔记app里有inbox。
它们有个本质的特点,那就是,inbox是暂存,不是归宿。
② 不能多,放不下
吃的不能买多,否则冰箱放不下。
且塞满冰箱的美食,就像塞满货架的首饰,将毫无美感。
颜值是王道,信息也要颜值!
并我们还有选择的压力,还有吃不完的压力。
同样,好文不能收集太多,inbox里不超过十条,告诉自己,塞不下了,不美观了,会过最佳赏味期的!
硬盘里只保留一部电影,无需选择,打开就看,没有看不完的压力。如果你看电影也要颜值,推荐你一剂好物叫infuse,与apple TV同时服用效果更佳。
精致一点,「精」就是少的意思。
同样,床头只放一本,看完再买,莫让书也过了最佳赏味期。
inbox的这个策略叫做「出一进一」。
是不是有些熟悉?我们为了规避孩子囤积玩具,会要求先扔掉一个旧的,才能再买一个新的。
▲ infuse
3.3. 鞋盒子可以当inbox吗
有一类app,叫做“read later”,搜一下,有很多,大都很好用。
但与介绍app相比,介绍其思想更有意义。
因为影响我们使用的,从来不是工具。
不知思想,往往read later = read never。
一个方法要想持久,就尽可能简单。
App有其学习成本,和使用成本,因此并不简单。
最简单inbox,是浏览器的阅读列表。
网上的信息绝大多数都有链接,包括各种短视频、公众号文章,所以万物皆可阅读列表。
这里以Apple态生下的Safari为例介绍阅读列表。
譬如手机上,长按Safari图标,会弹出“显示阅读列表”,一步直达「inbox」。
并还有“阅读列表”的小组件,放在桌面上,就像一个敞开门的冰箱,有什么美食,不但一目了然,还可触手可及。
▲ iPhone长按Safari直接打开阅读列表
▲ iPhone Safari阅读列表小组件
在iPad或MacBook上,看到好文想later细细read,按cmd+shift+D,一键加入阅读列表。
cmd+ctrl+2,一键打开阅读列表。
看完一条后,像信微一样,一搓即删。
看着列表越来越短,清空它的动力飙升,这是任务可视化的魅力。
▲ mac Safari的阅读列表
apple让信息的“收集”和“清空”都信手拈来,被图灵咬了一口的苹果,给我们设计的不只是一个“工具”,而是一套治疗「信息囤积症」的“方案”。
3.4. 放过归档吧
不再设置“归档文件夹”。
貌似我们丢弃的信息可以再翻出来,但我们从来没有从归档里翻过东西,它只是个安慰剂,成人的奶嘴。
丢掉归档文件夹,给大脑减负。
3.5.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简化我们的输入
我们的食量有限,所以弱水三千,我们也只能取一瓢。
取得少了,也就没得可囤了。
品美食需要品位和品质,品信息也如此。
有品位的读者,他们会精心挑选app,不会出没各种短视频网站。
他们看知乎、看36氪、看少数派。
他们重视信源,擅长搜索。搜索高手,想要什么,触手可及,又何必去囤。
所以他们的收藏夹,永远清清爽爽,就像他们家的冰箱。
他们的手机,也清清爽爽,从不囤积无用的app。
他们床头,只有一本清清爽爽的书,他们买书会挑出版社,看书后会默默思考。
刷手机,貌似利用碎片时间,其实是把时间碎片化,让大脑无暇思考。
所以,简化输入,学会留白。
输入没广度了,思考就有深度了。
3.6. 想长期留存的信息咋办
写成笔记。
怎么写?
写笔记的最简方法:
只回答一个问题,「读了这篇文章,我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不要多,只一句!
虽一句话,但并不简单,表面上,简单能让习惯维持;深层里,它要求我们会提要钩玄。
一眼能透过表象看到脉络的人,其人生,一定和只会说「真TM好」的人有大不同。
笔记叫做我们的第二大脑,只有那些经过我们「第一大脑」处理过的信息,才有资格被长期保留在各种 App的「第二大脑」里。
所以,第二大脑的本质是笔记,而不是收藏。
莫做知识的搬运工,做知识的美食家。
4. 你的囤积症好些了吗
至此,你的囤积症应该好了大半了。
「信息囤积症」并不可怕,也无需大动干戈。
闭上眼睛静静思考,思考自己的真实需求。
思考三天、三十天,甚至三百天,值得。
思考清楚了,解决的就不只是信息的囤积症了,而是人生的囤积症。
从此,世界将豁然开朗,不再有杂念,不再有杂物,一身轻松,通达、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