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看过上篇的朋友,可移步至:Roam Research:一款为研习者而生的笔记工具 | 认知下一代信息管理系统(上)

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

前端式数据处理

Embedding:嵌入在 Graph | 跃然于纸上

镜像 {{embed: ((block ref))}

在 Roam 里,可以通过复制粘贴的形式,将块引用嵌入到 Graph 中的任何一个 Block 内。

复制该 block ref 的 embed 形式

通过粘贴该嵌入块 {{embed: ((block ref))}} 到任何一处,即可复现与原区块完全一致的“镜像版本”。

镜中镜

嵌入,嵌入,再嵌入

对于原区块的重复嵌入(区别于同一区块的多次嵌入)

即便是涉及到对同一区块的「多重引用」,Roam 同样能够保证 100% 的同步率以及近乎 0ms 延迟的编辑体验。

 

任意门 {{embed: [[title]]}}

将嵌入块 (Embed-Block) 中的 ((block ref)) 替换成 [[title]],以实现对于整一页 Page 的嵌入——这样一来,被嵌入的 Page 将看起来不再那么“独立”,而是变成了某一个区块的子级节点 (Children Node)。

实际上,对于 Page 的嵌入形式并不会使其原本“独立”的节点关系发生任何改变——你可以将这类嵌入页面 (Embed-Page) 仅看作是某种伪类的子级节点 (Pseudo-Children Node)


Searching 或 Querying:这是一个 Mention

无论是搜索 (Searching) 还是查询 (Querying),都应该以「可检索 (Retrieving) 原文并提供上下文背景」为标准来衡量返回结果 (Returns)。

搜索 {{[[search]]: {keyword}}} 

搜索包含输入(关键词)的一切区块

Search-Block | 嵌入式的搜索框

在 Roam 中,你可以在某一页 Page 任意一处 Block 嵌入搜索块 (Search-Block);然后输入关键词,即可返回所有包含「此关键词」的 Block(s)。

你还可以按一下 Show More,以展示更多返回的内容。

搜索块 - 展示更多(结果)

理论上说,Search Block 能够返回该 Graph 中所有涉及到「此关键词」的 Block(s)

 

查询 {{[[query]]: {and/or:[[title]]/((block ref))}}}

查询与之相关的一切区块

查询块 (Query-Block) 的功能类似,但查询的形式比起单纯的关键词搜索更加精确。

只需设置几个简单的查询条件,即可轻易返回与之相关的 Block(s);

通过 / 斜杠即可调出 Query 命令

 

  • 下面来简单说明一下 Query-Block 的四类基本条件:
    1. Query (and): 包括 A,B
    2. Query (or): 包括 A 或 B
    3. Query (and or): 包括A,包括 B 或 C
    4. Query (and not): 包括A,不包括 B

1、2 命令很好理解:如果说 Query (and) 条件是要求 A 与 B 位于同一 Block 中;那么 Query (or) 则只要求二者中的一个位于某一 Block 中,即可返回满足条件的 Block(s)。

3、4 命令类似,其中 Query (and or) 比较特殊:它要求 A 位于某一 Block 的前提下,B 或 C 两者之一也位于该 Block;而 4 命令 Query (and not) 里的 not 则是把 B 设置成排除项。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了解:How Queries Work in Roam Research

不难发现,Query-Block 内输入的正是 [[title]] 形式的 Page 引用。

而当我们把标题引用 [[title]] 替换为块引用 ((block ref)) 时,Query-Block 的查询返回将同样有效!

 

提及 {{[[mentions]]: [[title]]/((block ref))}}

返回提及某一引用的一切区块

如果说,Search-Block 是内嵌了一个搜索框 (Search Box) 在某一 Page 内,那么 Mention-Block 则是拓展了关于其他 Page(Block) 的引用联系。

[[@[[Roam Research]]: An Application for ALL Learner&Researcher in Contemporary to Recognizi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the MIS Models]]

与 Query-Block 类似,Mention-Block 也可以通过输入 `((block ref))` ,用作「针对」Block 级别的查询返回。


原生应用的备份导出 - 简约主义的资源管理

EDN: 充分完备的导出格式

对于那些习惯 All-in-One 的个人来说,无论是面对跨笔记库 (Cross-Graph) 时的数据迁移;还是为了避免云端(本地)存储遇到意外而导致的数据损失——EDN 格式的备份导出,几乎成了唯一的最佳选项!

Windows 系统中,各时间(日期)导出的 EDN 文件均可视作各个时刻的 Graph 版本

于 Roam 而言,包含 Graph 所有笔记的数据信息,全部被存储在同一份 EDN 格式文件当中——这也就意味着,最近时间的 EDN 文件即包含 Graph 在导出时刻的完整备份;至于之前时间(日期)的,则可看作是该 Graph 的历史版本。

也就是说,仅需导入最近时间的那一份 EDN 备份文件,即可复原整个 Graph 的全部数据信息。

即导即出 | 镜像迁移

EDN 作为应用程序的原生格式,无论是本地库还是云端库(包括加密库类型在内)的数据存储,都会加载到当前 Browser 的存储 (Storage) 内——真正做到了「存储在本地」的“就近原则”;因此,在导出 EDN 格式备份时,桌面端 (Desktop App) 和网页端 (Web App) 都能实现「即导即出」的即时备份。

反过来说,在新建的 Graph 中导入其他 Graph  的完整备份(仅支持 EDN 格式)时,仅有 EDN 格式的备份文件能做到最大程度上的数据复原——即在保真度上,EDN 格式备份不但可重建 Graph 整体的关系结构(各 Page/Block 之间的引用关系),还能够保留所有 Blocks 的非必要元数据 (Non-Necessary Metadata)。

整个导入三个数量级(100<N<1000)的笔记 (Page) 节点来算,所需的时间通常在一分钟以内——甚至不到 30 秒。

全自动备份 | 历史版本

 

在 Roam 内,允许自行设置定期 (Every Day/Hour) 备份导出

通过 Roam Depot 里的插件 Page History,甚至而且更进一步的实现对单一 Page 的历史版本保留。

右侧为版本列表,可精确到日期-时刻

Hosting | 图床托管的灵活性

Roam Graph 通过对节点数据 (Page/Blocks) 与资源文件 (Uploads) 的分离式存储,既保证了 Graph 在加载到本地时不受媒体附件的影响,又维持了 Graph 自身数据结构的简致性——即无论上传或引入的媒体附件多少,都不会影响到 Graph 整体的结构关系。

Roam 本身提供创建本地库和云端库 (Local Graph/Hosted Graph):

  • Local Graph 支持 Uploads 存储到本地目录文件下方;
本地库所有 Uploads 都会存储在该路径下的目录文件
  • Hosted Graph 则通过 Firebase 的网络传输上传至 Google Cloud 作云端存储。

对于 Hosted Graph 而言,挂载在 Google Cloud 的资源文件(即媒体附件)必须在联网的前提下才能下传到本地展示;Roam 则在设置 (Settings) 处提供了后台式的图床管理服务

在 Files 界面即可统一查看所有 Uploads——在此处删除 Files 资源文件,即可将相应地删除掉云端上的备份文件

一次外链,多处引用

在 Roam 里,你只需上传一次资源文件,即可在异地 Block(s) 引用同一份附件并实现无损化复现。

如果我不说,你能看出来那个是 URL 吗?

 

扁平化的资源管理

在各种资源文件的页面 (![/video/audio/PDF) 下方 (Linked References) 即可查看到所有对应类型的资源文件。

![ 是 image 类 URL 用作「展示」的<充分文本>;实际应用上,则可通过创建 .jpg/.png/.gif 等更精确的 Page 来统一查看相应格式的媒体附件。

事实上,Roam 对于文本(字符串)以外的数据均作区分化存储,使得资源文件(媒体附件)的上下传几乎不受 Graph 自身的任何影响。

任何挂载在线托管网站的可访问资源文件,Roam 都能快速加载至本地浏览;

配合 Roam Depot 插件 Query Builder 设置简单的语法条件,甚至还能建立起高效的查询块(机制)——可锚定该资源 URL 的<网址域名>作更精细化的检索(如:查询挂载在 XX 图床上的所有图像)。

左侧为图像显示,右侧为用作外链的 URL

可以说,Roam 在节点内容的粒度上没有任何限制,也支持上传各种类型的资源文件——除了文本,块引用本身还能展示图像,音视频等外部链接的内容;

也就是说,对于同一份媒体文件的「复现」,Roam 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利用率,进而使得整个 Graph 高度「精简」。


展望未来:一个更大的愿景 | 人人为之贡献的社区型知识图谱

Block 将显示最近编辑的用户名称
Created | 创建时间
Last Edited | 最近编辑的时刻

在 Roam 中,每一个 Block 都会保存与之相关的编辑信息。

在导出的 JSON 文件里,甚至可以查看到「创建账户-创建时间/编辑账户-最近编辑时刻」的相关信息;

从软件开发的角度来看,存储这类数据似乎并没有什么意义——在 Graph 里的数据不都是属于用户(订阅邮箱)本人的吗?

让我们换个角度思考,Graph 何必拘泥于个人笔记内容,一个真正有助于实现个人/他人价值的社区型 Graph 应该是可以共享的,且满足于多人协作的编辑场景。

协作者的充分编辑权限

在 Shared with 处添加/移除共享邮箱

全权编辑许可

设置为 edit 权限的共享(协作)邮箱若默认不启用 Immutable blocks 选项,协作者(编辑邮箱)将可以随意编辑/删除由 Graph 所有者(订阅邮箱)创建的全部 Blocks。

限定导出授权

关于导出权限,Graph 所有者(订阅邮箱)还可以设置为仅限于协助者(编辑邮箱)。

仅限于编辑邮箱可导出 Graph 数据

在「全权编辑许可」与「限定导出授权」的双重加持下,协作者(编辑邮箱)可被视作 Graph 所有者以外访问权限最高的用户。

信任与非信任协作

信任协作场景下的版本控制

在共享(编辑权限)用户可信任的协作场景下,各用户可自行添加当前块的版本 (Add version),以实现对同一位置的 Block 进行多版本编辑。

在同一位置添加块的不同版本

基于不可变动块的非信任协作

设置 - 不可变动块:每一位编辑者仅可以对各自创建的 Blocks/Pages 进行(修改)操作

在启用 Immutable blocks 的前提下,各个用户(包括订阅邮箱)都不可以编辑或移除由其他人创建的 Blocks/Pages;但能在 Immutable block 下方创建 Block(s) 并通过缩进,或直接拖动至该区块下方,使其作为附属的(后代)节点。

除此之外,用户之间可正常引用(相对于自己)不可变动的 Blocks。

基于 Query Builder 的内容审计

该 Query Block 的条件可大致理解为「在本页面中,最近由 Shammer 用户编辑过的块」

还可以通过添加查询选项 (Add Selection) 来进一步查询关于编辑的时间信息:

左侧为查询对象 Node(s);右侧为最近的(距离当前时刻)编辑时间

协作者的参与度

在 Roam 里,协作者除了可以参与到 Graph 内容上的创作,还能通过 Slider 功能块 {{[[slider]]}} 与内置的评论页面 [[roam/comments]] 体现用户的活跃程度。

Slider 评分机制

滑动块 (Slider-Block) 本身可用于多种评分目的,比如让社区用户「共同表明对某一观点的认可程度」:

用 Slider 来表达上述结论的认可程度

Comment 评论

每一位(编辑邮箱)用户都可以对某一特定的区块内容作出评论,Roam 会自动为每一位用户生成对应的评论块 (Comment-Block)。

评论格式:评论页 [roam/comments] > 当天日期 (Current Date) > 用户名页面 [User Name Page]

结尾

至此,关于 Roam Research 主要内容的介绍就基本完毕了。

总结

在关系结构上,Graph 能够高效联络起各 Page 之间的 Blocks;而从数据存储的角度出发,Roam 对资源文件 (Files) 的管理又是相当明智的——将用户上传的媒体附件作分离式存储,且允许对同一份 Upload 的(引用)复现;

最终在实现 Graph 内部高度维稳的同时,还保证了应用程序在数据处理方面的高效运行。

感言

诚然,入门 Roam 是存在一定门槛的,无论是(对于国内用户)全英界面带来的「不适感」;还是初见 Roam 时的异常「空旷感」;又或是在第一次面对 Sidebar 时的不知所措——以上种种,都有可能成为新人用户「自我劝退」的缘由。

而当你真正上手后,便会不自觉的陷入其中,对于 Roam Research 的使用场景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而然迎来新的开拓与发掘

可令人遗憾的是,Roam 官方高昂的订阅价格实在是令人望而却步的——几乎成为了大多数人放弃(或离开) Roam 的主要原因。

对此,笔者想说:无论怎样优秀的笔记工具,最终都是要由人去使用的

不过笔者始终坚信,Roam 真正要做的绝不只是一个 Note-taking tool 那么简单,而是要让人们在创建/编辑笔记的过程中尽可能得跳脱出"盲目的整理怪圈"。

人们应当认识到这一点:关于信息的分类本应是多维度,多模态的。

与其事先定义好一个个「层层嵌套的文件柜」去收纳文档;倒不如让笔记在输入-输出的过程中“自行生长”——以实现对知识图谱的网络模型整合,最终建立起长期的思维认知体系。

正如 Roam 团队在官网介绍的那样:

一款为网状思维而生的笔记工具
像文档一样简单易用,与图数据库一样强大
Roam 帮助你长期组织你的研究

最后的最后,请允许笔者用一句话作为全文的总结:

人类的生命是短暂的,但知识却是永恒的,让我们在有限的人生里致力于无限的事业!


参考资料

【双向链接的前世今生】上都计划与 Roam Research 思维工具

Wikipedia - Project Xanadu
世外桃源计划

Deep Dive Into Roam's Data Structure - Why Roam is Much More Than a Note Taking App
【译】深度解析 Roam 数据结构 —— 为什么 Roam 远不只是一个笔记应用

The Datomic Information Model

White Paper
💡 Roam White Paper | Roam 白皮书

Roam Reserach 到底好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