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新冠是在22年底,整个23年还心有余悸的一直戴着口罩,但到了24年,至少从我个人来说,确实已经放松警惕,口罩已经不是出门的必备物品,这才刚刚半年,妻子和我就再次先后被感染。

原计划的一些更新被打乱,这篇算是加餐,内容会涉及四个部分:

  • 聊下新冠/流感/感冒等小问题的就诊逻辑
  • 分享一下这次用到的新冠特药
  • 浅聊康复计划
  • 分享本次生病心态上的变化

「诊疗篇」

感冒/流感的科普很多,病程5-7天,可以借助各种缓解症状的药物让整个病程好受一些。很多人也会倾向于“抗过去”,实在难受的不行,比如高烧、咳嗽不止等,再去医院就诊,这算是常规操作。

我去年2次乙流,妻子1次乙流合并支原体,加上这次新冠,我对这类问题会有一些新的思考。我先分享诊疗过程,再聊适用人群。

新冠/流感/支原体等这类问题会有一个统一的症状是“发热”,各地针对发热的就诊逻辑不同,有些地方有专门的发热门诊,有些合并到急诊,有些是常规呼吸科门诊。当自体感受到发烧症状时,意味着病毒/细菌在身体初级的免疫抵抗下无法有效清除,需要进一步提升体温去应对,此时我会直接选择去就近的发热门诊,大概37.5左右就会去,不会等到38°以上。

大夫通常查体后开具验血单:血常规、C 反应蛋白、流感/支原体/新冠抗体或病毒检查。如果伴有比较咳嗽,可能还会开具胸部低剂量 CT或 X光。

通过化验能够有一个初步判断:血常规能判断是否有高危情况(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等指标),以及非高危情况下判断是病毒还是细菌感染(甲乙流/新冠/支原体/衣原体等)。

如果是甲乙流或新冠,可以针对性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果是支原体/衣原体,可以针对性使用抗细菌药物。如果以上都不是且症状较轻、无高危因素,大夫通常提供缓解症状类药物,打发回家观察即可(即所谓的“普通感冒”)。

当这套流程在近几年我和家人共同经历过小10次后,针对感冒已经轻车熟路到,回到老家看病时,如果大夫不检查直接针对症状描述开药,会直接制止对方,要求大夫开对应的化验检查,自己完成上述判断(妻子去年乙流合并支原体就是如此发现,最终要求大夫根据诊疗指南开对应的药)。

这套流程目前实践下来有几个好处:

  • 基本不会让甲乙流/支原体感染等发展到严重的程度,整个病程会相对平稳的度过
  • 确诊根因的情况下,能减少抗生素使用,病毒感染抗病毒,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如果炎症指标不离谱,也可以只抗病毒。支原体感染或者出现轻微肺炎或者炎症指标较为严重时,使用抗生素
  • 因为尽可能早的发现和积极干预,恢复期会快,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可以相对降低。当时还工作的时候,这样看病甚至都不用怎么请假

诊疗说完了,聊聊适用人群。

第一类人群:合并基础疾病的群体,积极在早期关注和干预这类疾病,整体收益是最大的。这里的基础疾病举几个例子:哮喘、慢阻肺、支气管扩张、冠心病、瓣膜病、心衰、高血压、糖尿病、癌症(尤其化疗期内)、肝硬化等等(重病/慢病复诊都可以咨询大夫),这类疾病在遇到流感/感冒时,不是说一定会有问题,而是严重并发症发生概率会增加,而早点干预,就能有效控制并发症的严重程度。

第二类人群:孕妇/学龄前儿童。早点干预也能降低严重问题发生的风险,但对于这个群体来说,去医院本身可能就存在一定风险——交叉感染。这类人群要积极关注,但可能不是第一时间要去医院的那种,而是尽可能利用一些远程医疗手段达到类似的目的,比如流感/新冠的抗原试剂盒、线上视频问诊、儿童上门采血化验等,虽然可能花费上有所提升,但如果达到即能减少到医院的次数,还能有效确诊并积极干预,那整体收益就是最好的。

第三类人群:希望病程中尽可能舒适的打工人。发热门诊挂号、抽血、拍片、拿药,整体大概3-4小时,如果干预的早,那往后的3-5天,流感/感冒对工作的影响能显著降低,要比拖着难受无比的身体上班好太多。

「特药篇」

22年首次新冠时,在家连吃三天布洛芬,又躺了三四天才逐渐恢复。这次抗原阳性后,大夫表示可以用特效药,于是我们就首次使用了新冠特效药。大夫开的国产特药民得维(药物基本原理是阻止病毒复制),价格475一瓶,一瓶一个疗程5天。这个药已经纳入医保,属于乙类药品,自付10%,其余医保报销。

这里多提一小点,纳入医保不代表去开药就报销。也分门急诊、住院责任,也有免赔额、也有赔付比例。拿上海举例,门急诊的免赔额是医保卡账户余额加1000元,而我医保卡个人账户余额还够,就没有统筹报销,从卡里扣90%,然后再自费10%。

再来看药效,妻子高烧38.6°时开始服用特药,1顿特药,1顿退烧药,大概12小时后,基本平稳到低烧,第二顿药后差不多退烧,只剩一些感冒的症状,基本稳定,抗原在第三天转阴,大夫表示抗原转阴可停药,最终服药3天。

我是在她病程4天后开始发烧,抗原阳性,特药4顿,退烧药2顿后,基本不再高烧,但可能因为病毒在体内待的时间久,已经复制的比较多,我大概特药吃了4.5天抗原才转阴。我俩在22年新冠时就是一先一后,这次又是,我俩开玩笑道,老天好像很贴心的每次都能留一个有效家庭劳动力。

22年 P 药横空出世时,一盒药3000块并且基本买不到,现如今国产特药500块,虽然相比几块钱的布洛芬依然属于“天价”,但对于有医保的群体来说,确诊新冠可以基本不用犹豫,积极使用特药治疗即可。

提醒一下,目前所有新冠特药,都无法像奥司他韦一样,具有预防作用,所以请勿超说明书/医嘱自行服用。

「恢复篇」

对我来说,第一次和第二次新冠后的整体感觉是比较像的:容易疲惫、容易出汗、短期记忆力下降等。加上我有基础的心脏瓣膜病,所以并没有拖,积极治疗,积极休息。不过受其影响,可能整个7月的健身计划要泡汤了,病毒感染后的心肌是比较脆弱的,需要循序渐进复健。

在进行一些简单的查询后,大概了解了复健的基本过程,整体大概需要4周。

康复初期(1-2周):进行呼吸训练、呼吸操训练,通过简单的家务劳动和散步达到运动调节目的。每次大概10-15min。

康复后期(3-4周):在前2周没有明显不适后,可开始进行部分有氧和抗阻运动,每次20-30分钟。有氧比如快走、慢跑、自行车等。抗阻比如低强度哑铃、弹力带等,每天1-2组,每周3-5天。

4周后,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次增加运动量,每1-2周进行一点提升(单次适应不代表身体一定适应,需要多次稳定),大概2个月左右,恢复到最初运动强度。

心态上肯定有些崩,甚至可能觉得可以加速恢复,但我想给自己说的是:确实比较慢,但慢的好处是稳,运动本就是个长期的事情,别嫌慢,慢就是快,咱不急。

此外,想给一些日常身体素质还不错,或者长期健身的群体说,生病是个太正常不过的事情,很多时候生病,尤其是病毒/细菌感染,就是单纯的运气不好而已,自体免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根本不能简单归因。所以不要被“你天天锻炼抵抗力应该很好,还能生病”“你练成这样都抗不过去”....这样的内容伤到,甚至自我怀疑,好好养病,好好生活即可。

「心态篇」

原本这篇内容没有计划写这个部分。是我感受到了我自己几天没有更新的焦虑感,让我突然意识到,和以往确实不同,所以简单聊聊。

给别人打工时,生病后的看病、治病、养病、康复这一系列事项过程,作为普通打工人,是很少会产生“愧疚感”的。尤其在有带薪病假制度的公司,虽然生病不开心,但可以相对心态放松的休个病假。

但对于给自己打工的群体(自媒体/独立律师/外卖/滴滴/小生意等),生病是会让我自己产生对我自己的“愧疚感”,进而产生焦虑感,倒是很好理解,生病影响生产劳动,并且很多时候不是停一下,而是打乱节奏,影响的不是几天,可能是半个月/一个月。不同群体焦虑的具体点不同,但基本逻辑可能差不多,和《头脑特工队2》中的焦焦一样,自我防御机制会不自觉去想一系列不好的事,试图通过不好的事提高自我重视,重新掌控自我。

这确实是我之前没有过的感受,即使我余粮充足,本身月入极低(意味着也没什么好失去的),但我发现这份不适依然会存在。我有冲动想要在有点力气的情况下就恢复生产,但想到我在健康时追求的都是尽可能自我舒适的方式,难道要在生病时“卷”吗,此时我才意识到,做些什么只是为了缓解焦虑而已。

最近我看到不少媒体开始写离职博主们返厂的故事,里边的各种故事真真假假,但有一个点是真的,就是当作为个体去对直接和市场交易时,你才会真正意识到,打工时公司帮你降低的这个交易成本的价值有多高。两周前有朋友好奇我为啥这么敢“折腾”,我表示如果极简总结大概是三点:

  • 公司里上班大部分情况下是“没意思”的,我当下太需要意义感,公司里给不了我
  • 从没探索过自己喜欢啥/热爱啥,我觉得试错也不是啥坏体验
  • 没房没孩,不太有睁眼要钱的压力,积蓄还能撑一撑

这样的观点我在过往也零星有提到过,不过今天补充一点点内容,就是每条路有每条路的风景,但也有各自的崎岖,对我来说,现在的我肯定没有“班味儿”,更没有“打工的焦虑”,也找到了一些“意义感”,但不代表没有焦虑、问题、困难,这是要面临的新挑战,我是完全清楚我会面对什么才放手去“折腾”的。

所以虽然我焦虑、自我愧疚,但过去几天我并没有通过做些什么去缓解,而是直面它,感受它,这是我本次的选择。

「尾巴」

最近有不少朋友是通过少数派的那篇好物推荐文章关注到这边的,非常感谢你的关注。简单解释一下,那不是引流,没有投放,没有广告,只是我两个月前的文章被少数派收录了而已。但如果你期待的内容是好物推荐,可能长期来看会让你失望,这样的内容大概1年只会有2~3篇。而如果你对健康、保险、或者对我这个人好奇亦或者感兴趣,那可以长期期待一下,希望不辜负你的关注。

写到结尾的时候身体已经相当疲惫,虽然特效药很管用,但仍然提醒你,人员密集场所,记得戴上口罩。

好了,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非常感谢你能看到这里,欢迎点赞、收藏、转发,你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我们下篇见。

文章同步发布在公众号:做点小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