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原始发布时间为2022年7月17日于个人公众号,文章版式可能会有所不同。

 

背景——为什么会是一台索尼手机?

说来非常尴尬。这还得从首次去无锡时说起。

到了无锡当地后入地铁前需要使用支付宝或灵锡APP扫描门铃码,然而无锡当地的APP灵锡似乎存在程序接口调用问题,导致我的诺基亚9 PureView在点开灵锡的扫码功能后直接进去了卡死重启的环节。重启之后的结果就很惨了,不仅扫码功能里摄像头打不开,自带的相机应用也跟着挂掉了无法使用摄像头,还好诺基亚9是一台单卡机器,紧急情况下使用了诺基亚8.3暂时逃过无法入站的一劫,然而就这样的情况下,工作人员还说是我的手机问题,实在是有些让人感到无语。虽然后来直到这台索尼意外出世之前一直都在用8.3替代扫码,但是也偶尔碰到过中度使用时,扫码后卡屏加载缓慢的情况,所以倘若要说搭载高通845是因为火龙功耗导致的稳定性不行才使得相机出故障的话,765G这种连火龙都不是的次旗舰芯片也有偶发性小毛病,这个问题最好还是归到软件开发者的头上去,因为我用支付宝扫码时还真就没出过卡屏这种情况,一切异常顺利,很显然肯定是应用的优化问题。

由于去完无锡后紧接着过几天接着要去南宁一趟,所以在担忧是否在广西那边将要面对同样的情况下(扫码出入),决定提前更换手机,所以这是选择紧急更换手机的主要原因。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128G的存储容量已经不够使用了。因此结合这两大因素,和出于对稳定性、续航、拍照表现这几个同样关键的要求后,笔者就从Vivo、索尼和Google这三个牌子中进行考虑,Vivo和索尼主要是由于蔡司的影响,索尼的话还得加上一点便是熟悉旗下的无反微单相机,Google的话则是看中了Pixel 6的续航表现和自家Tensor处理器。在Pixel 6大面积缺货的情况下,最后在Vivo X Note、索尼Xperia 1 III和Xperia Pro-I三者中进行角逐。

选择Xperia 1 III的原因,或者说排除其他两位的主要因素,Vivo而言,是令人大失所望的拍照表现。网上看了一下用户的探讨,普遍说好像是着急准备导致的优化不足,但是有蔡司和Vivo强大的影像基础加持,同数码变焦倍率下还打不过手上的诺基亚8.3,实在是有点感到意外,可以说如果拍照方面没有表现如此糟糕,X Note可能还真就会成为我现在的主力机,因为外观设计还是很不错的(当然也可能不会)。Pro-I的话,就是过高的定价,和有效面积不到1英寸的主摄,和对比常规Xperia系列5和1家族中的长焦端镜头模组。Pro-I网上据称有效面积大概在1/1.3左右,加上长焦端只有50mm,虽然主摄表现强大,但是搭配仅有50mm的长焦端,似乎有点没能把影像实力完全发挥出来的架势。而且最关键的还是那万年不变的1200万像素主摄。1英寸底仍然使用1200万像素,感觉不太能够完全发挥这颗大底传感器的实力,所以在面对高达7800+的售价下,还是理性消费,选择了1 III,虽然这也是我平生以来第一次持有超过4000元以上价格的手机(笔者还从来没买过超过4000的手机)。然而到手后不久,迎来的结果便是南宁行程临时取消,临时改为前往无锡了,如此一看似乎真的不是那么着急了,因为按照原定计划,到手后的隔日我就要出行了,所以加上数据迁移拷贝的时间和出发前的核酸检测,其实还是比较急的,而更改形成后的出发时间是将近3天后,所以一下子,这台索尼的存在似乎就又变得那么尴尬起来了——即好像换早了,但是面对可能会出现的意外来看,可能这个时间节点换确实又是必需的了(因为那台诺基亚9其实在当时还遭遇了其他的严重问题)。

所以在面对一个我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新智能手机品牌的前提下,本评测会尽量详细一点撰写,并且可能会根据品牌的不同,适当调整一下文章结构,此外在需要时,会拿出曾经的诺基亚家族们进行对比,虽然Xperia 1 III已经成了我的主力机,但是考虑到意外情况(特别是这种扫码死机的问题),目前仍然保留诺基亚8.3作为备用机的存在。最后,在开始正文前,笔者其实是一个品牌忠诚度非常高的用户,除非迫不得已的必须情况(如在128G已经爆满,且品牌没有高达256G及以上存储的手机时),否则不会轻易更换使用的品牌。

为了方便描述,Xperia 1 III在下文开始除非必须,否则统一以3代X1代之。

 

外观设计

外观设计方面,3代X1的变化相比2代还是比较明显的,更加棱角分明的边框,取消了镜面的设计,以及更换为潜望镜模组的后置长焦镜头,这些都是明显的改变,不变的还是那几乎一成不变的窄长机身,侧边镜头模组。这也是我第一次使用侧边镜头模组的手机,但我其实不怎么喜欢侧边镜头模组,可能是与我横向拍照时的握持方式有关,但是Pro-I实在是过于昂贵,可能更适合没相机的人去试试看看,因为再怎么牛,肯定还是比不上纯光学模组结构的相机们。

不过,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这个硬朗的边框设计、低调的蔡司认证镜头模组和前置双扬声器。硬朗的边框设计和注塑天线的搭配,强烈地拉回到了曾经作为诺基亚Lumia 930的那个时代,高度雷同的相似感。蔡司认证镜头则是和诺基亚一样,只是简简单单的ZEISS文字logo,只不过相比诺基亚的蔡司,索尼的蔡司还附带了在索尼家族中基本上处于习以为常的T*镀膜工艺,这个我们在后面的板块里再详细说明。前置双扬声器是直到使用外放时才注意到的,主要原因还是习惯了现今的智能手机几乎都是在边框或机身背部开设扬声器开口的设计。

除了黑色外,还有绿色、灰色,以及紫色这几种,个人最后还是选择了更加低调一点的黑色。不过有意思的是,尽管索尼手机的机身都很长,但比起诺基亚8.3而言,索尼手机的长度还是差了一截,这个还是有点意外的。另外Xperia 1和Xperia 5系都是标配相机快门键的,观赏起来特色会更加鲜明,只不过在3代X1身上,对比后来的4代X1,机身一侧的智能助手按键显得有些多余且违和了。

3代X1乃至整个索尼Xperia系列手机的另一大特点,除了依旧附赠的充电头(C口30W)外,就是无需卡针可直接进行SIM卡的更换。但是3代X1的SIM卡托材质似乎有点太软了,由于我的主卡是早期经过剪卡器剪出来的Nano SIM卡,相比于直接原生从卡片上卸下来的Nano SIM卡,在安装到卡托的卡槽1时,出现了无法安装扣上的情况。还好卡槽2解决了这个问题,要不然换了一台新手机后,出现SIM卡安装不上的情况还是很尴尬的。当然由于SIM卡存在使用后触点老化的情况,用户也可以选择去营业厅转移号码到一张新的SIM卡进行使用。

机器屏幕右上角还有一个呼吸灯,不过待机状态下的频率不是很明显,主要在电池充电阶段会比较有存在感。另外,这是唯一一台成功贴了膜的手机。

 

握持手感

3代X1的手感很像曾经诺基亚Lumia 930的感觉,较为硬朗但差点意思。但是由于工艺的提升,3代X1的重量可比曾经的Lumia 930轻了不少。磨砂玻璃后盖握持起来也更加清凉了。不过由于标配相机快门键,快门键的手感可比其他按键要明显了不少。握持手感这块其他方面没什么可展开说的,如果硬要加进来,就是侧边摄像头模组偶尔会让握持时,稍微有那么一点需要调整姿势不适应的情况。有人说索尼机身太长可能会不太适应,个人感觉光从握持体验来看,感觉是正好的,如果解锁的时候使用的是左中指/右拇指作为解锁指的话,其实位置刚刚合适。

 

硬件配置与软件系统

现在的旗舰机芯片几乎都是一个样子,没什么实质性突破,已经不是曾经835乃至888那个阶段一代又一代的大变化时期了。某种程度上SoC已经性能过剩了,如果感觉不够用,要么是硬件老化,要么是内存RAM过低,要么就是应用优化适配不行。3代X1采用的是标准的高通888芯片,然后就是一块被重点宣传的4K 120Hz的6.5英寸显示屏(有网友称之为带鱼屏)。再就是双扬声器、全1200万三摄模组摄像头。此外在硬件方面好像没有什么太特别的地方了。

软件方面,默认应该是搭载了Android 11系统,近似于原生的版本,但与早期诺基亚的国行版本还是有明显差别(例如预装软件的增加和实用功能组件的丰富),并且即便作为国行机器,Google套件并没有一同移除,简单看了一下,除了众所周知的Play系列应用外,似乎好像与HMD的诺基亚很相似,基本没做什么阉割。系统比较简洁,但是确实存在了必要性有点低的预装应用(比如手游穿越火线),还有比较尴尬的两个应用商店,一个是显示为应用商店的应用,另一个则是熟知的应用宝商店,不太清楚预装系统同时存在两个商店是什么情况。

不过这套国行系统还是在一些功能上做了调整,首先就是系统更新,全面更换成索尼自家的更新UI界面样式,并且更新提示的通知栏不能被关闭(其实有办法关掉),个人不是很喜欢这种持续驻留在通知栏上的方式。此外就是节电模式称为STAMINA模式,不太了解其作用机理是否跟原生的自适应电池和节电模式是一样的,目前暂时没有动过该功能。

此外3代X1默认还有一套权限管理应用和侧感功能,这个应用主要应用于首次安装新应用后的默认权限设置,可以自行选择权限的开与关,默认的话是允许使用网络数据,界面也很一目了然,这个是非常不错的小功能。侧感功能有点像iOS的屏幕上的小圆点,下拉侧感可以执行后退操作,双击可以选择打开的应用,上划则是选择进行双屏的应用,也比较实用。

可能令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是,索尼还是国内部分手游的赛事用机,手机内还自带了一套游戏增强器,可以省去安装一大部分第三方应用的功能,比如录制回放或者保留前半分钟精彩瞬间之类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个H.S模式,主要用于抑制手机发热,通过电源线缆直接供电而非电池供电的方式运作。不过这个模式仅用于游戏增强器内其实有点可惜。

目前3代X1可以更新到Android 12,这里没有更新,不是很喜欢Android 12的改动,比较小打小闹。

 

特色功能——影音

索尼手机的影音算是一个比较特色的卖点,不仅仅是前置双扬声器,还有较为出色的360°全景音效,有点像诺基亚的OZO,只不过个人觉得诺基亚的OZO在现有的HMD安卓诺基亚手机上无法发挥出全部的影音效果,在3代X1身上的表现可能会更好。事实也确实如此。

除了高保真感的立体双扬声器外,配合特定的应用,3代X1可以配合音频旋律进行机身震动,直白的形容就是动次打次感的同时,手机也会根据情况进行有规律的机身震动,比较有趣,但个人认为不怎么实用,也不太喜欢。

不过刚拿到手后,个人播放音视频,特别是视频的感觉还是非常震撼的,有种手里握着一个小音箱的味道。或者换个角度说,如果是双机甚至多机器党的用户,看视频听音乐的话,可能你会更倾向选择索尼的3代X1去观看收听音视频内容。

 

影像表现

索尼的3代X1后置摄像头模组为全1200万像素,分为广角16mm、标准24mm、长焦(为70和105)三种类型,附带对焦模组和补光灯,前置摄像头为800万像素,其中标准镜头为f/1.7的大光圈,长焦则为f/2.3和f/2.8两种光圈(对应70和105)。总体上覆盖16-105的焦段,其中每个镜头也有各自的范围和重叠的范围,广角范围为16-24,标准为24-70,长焦1为70-105,长焦2为105-300。与诺基亚类似,镜头经过了蔡司认证,不过索尼还附有蔡司的T*镀膜,以更好应对炫光情况。除此之外便是PDAF相位对焦能力。

像素参数上真没什么太大亮点,因为1200万像素在如今的手机市场里已经是平庸的存在,不过但由于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产品,影像方面可能需要重新讲起。

我们先说拍照,拍照通过系统自带的摄影大师应用启动。如果觉得通过触屏操作启动较为繁琐,也可以直接选择如曾经的诺基亚手机一样,长按机身侧边的相机快门键启动摄影大师。不过与早期Lumia手机不同,解锁状态下单按相机快门键是不会启动摄影大师的,同样需要长按才能启动。启动速度而言我觉得还算可以,但是跟Lumia Denim时期重大升级的诺基亚产品而言,这个启动速度还是慢了大概半秒的程度,导致如此的主要原因可能还是相机的硬件启动(如果没错的话),3代X1在启动涉及到使用摄像头进行拍照的应用后,后方的摄像头模组会自动产生近似咔哒的马达声,类似于Lumia 1020启动相机时机械快门的动作声,后来观察推测了一下,应该是潜望镜头模组的声音。所以同样地,在关闭相机应用后,后置摄像头模组也会发出同样的声音。这个算是比较有意思的地方了。

了解索尼相机的用户应该都比较了解索尼的相机分为多个挡位,手机方面也同样,摄影大师默认分为以下几个功能档。

BASIC档:跟正常的相机拍照模式一样,基本没什么区别。其中默认界面状态下,除了常规的倍率1.0外,还分为x0.7,x2.9,x4.4三个变焦倍率,分别对应16mm, 70mm, 105mm三个焦段。不过唯独注意的是只有这个档位是直接可以调用视频录制功能的,其他几个档位即便是在你选择了视频录制的界面下,更换档位也会自动跳回先前的拍照模式界面中,此外,只有BASIC档位下才能使用其他功能,例如人像自拍模式,全景模式等。

AUTO档:AUTO档对应索尼相机的全自动模式,自动侦测场景并进行相对应的合适的参数调整。

P档:P档则为程序自动模式。本质上与AUTO档差别不太大,但显著区别在于没有场景侦测。但是如果从索尼相机档位的角度来看,这个P档本质上是属于A档(光圈优先)模式。因为手机上不会根据拍摄场景自动调整光圈大小(虽然快门速度是会自动调整的)。

S档:S档则是快门优先模式,即设定一个固定值的快门时间进行拍摄。并且与相机上保持一致,可以在取景器界面中实时观看大致的成片效果。

M档:M档则是全手动模式,所有参数自行调整把控,这也是笔者在相机上最常用的档位。不过吧,在手机这种光圈恒定的硬件参数下,M档存在的意义或者说乐趣少了一些。有的时候我会觉得这个其实跟S档区别不太大。

MR档:MR档可以调用设置的参数。不过笔者在相机上也几乎不使用MR档,因此这里不太了解,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摸索。

特别的是,只有在BASIC档位下的相机界面是与我们常规使用的手机的界面保持的一致的样式,当切换到其他任意一种档位时,将会转换成左取景界面,右参数界面的拍摄模式,拍摄后的查看成片的预览小窗口也会发生变化。

这里就简单提供几个界面的截图供参考。

索尼手机的影像表现,在国内手机圈里,普遍的评价是用着最好的硬件,搞出来最拉垮的影像成片。

默认情况下,手机使用的是AF-C模式,即连续自动对焦,这种模式适合抓拍运动场景。但正常情况下,建议把模式改回AF-S单次对焦模式,这个模式更符合用户平常日常使用拍摄的对焦模式。另外,如果不用BASIC档位的话,这台手机似乎在图片摄影模式下,使用的是传统的相位对焦模式,而不是主流手机普遍采用的反差式对焦。

实话说用的这一周里个人觉得完全没那么不堪,不知道是否存在水军恶意抹黑的情况,但是笔者不太满意的是防抖表现,笔者查了一下,似乎是存在光学防抖和视频防抖的,但是好像有些报道里面只提及了手机只有视频的防抖,并没有明确说明是否存在光学防抖,参数上是有OIS。所以按照先前的了解查阅来看,就按照是存在光学防抖的情况来进行探讨。

首先说成片,我没接触过手机的潜望镜头,所以使用后我第一时间关注的其实是潜望镜头的表现。潜望镜头的表现相对可观,能够很好的发挥作为潜望镜的长焦表现(包括将焦段直接拉到最大焦段300mm)。不过这个潜望镜的表现非常依赖环境光,如果在低光环境和自然环境下,潜望镜的表现会相当出色,低光环境下拉到最大倍率去拍楼下的灯箱广告的话也都是清清楚楚,自然环境下拉到最大或105焦段时的云朵也很清晰(虽然偶尔会出现找不到对焦点的情况)。不过当面对多光源环境特别是室内环境时,潜望镜头的成像画质会有明显不足,从取景器角度来看给人一种油光满面的蒙蒙感。不清楚导致的具体原因,但个人认为感觉是光圈过小的缘故,使得在不使用S档干预快门速度的前提下,自动判定的拍摄参数存在判断失误的问题。可能会有人觉得这个手机光圈其实对比现在的f/1.8这些的,其实已经挺大了。然而十多年前的诺基亚智能手机,光圈也普遍保持在f/2.4至f/2.0范围内,索尼的这个潜望镜头特别是长焦还在f/2.8的层面上属实有点影响表现,可能会比70焦段的f/2.3要糟糕。然而3代X1的标准镜头f/1.7光圈,也无法做到与相机近似的光圈虚化效果表现,笔者的相机镜头是恒定f/4,3代X1上的这个光圈在使用标准焦段镜头的前提下,差不多等效于f/8光圈左右的表现。

说完潜望镜再来讲综合表现和感受。比较惊喜的是广角端,16mm广角镜头提供了两种方案,一是画质优先,二是畸变矫正优先,默认状态下是第二种设置,笔者认为这个广角镜头的畸变矫正要好上很多。在拍摄一些风景时的成像观感非常出色。然而其他摄像头的整体表现风格也都是几乎趋于一致的(105焦段在上文提到的个别场景下除外),都是比较素雅干净,几乎没有计算摄影算法的干预,与我手上索尼相机默认参数的出片风格保持一致。不过默认参数下的成片风格是偏亮的,在晴朗天气环境下拍摄的成片亮度是要稍亮于真实环境的,所以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参数进行预先设置调整。

不过相机的成像风格仅拿自己索尼相机对比可能没有代表性,如果拿曾经的诺基亚手机来参照的话,个人认为这台3代X1的成像风格,近似于易主微软后的Lumia 950XL,某些特定场景下与诺基亚8.3也很相似。不过由于蔡司T*镀膜的加持,夜景例如道路的全局纯净度表现要明显好上不少。拍摄带有路灯的树丛时,T*镀膜的表现非常不错,特定角度光照下,还可以看到镜头里的那层覆盖一丝绿色的T*镀膜。

前置摄像头方面,800万像素确实有点低了,但是还是处于够用的阶段。但如果是自拍的话,个人更推荐人像模式,一是默认的前置摄像头没有照片镜像功能,二是人像模式的模拟效果虚化是更好的,要远好于诺基亚8.3上的蔡司人像模式。当然这个人像模式真的很有一股日本拍照手机的那种油亮滤镜风,但实际成片的感觉是刚刚好的。

除了各个档位的拍摄方式,默认的相机拍摄界面还可以实时动态调整亮度和散景虚化的效果程度。不过笔者很少使用,一般直接就使用更熟悉的相机档位进行调整。其他方面的话,参数调整上几乎与索尼相机参数界面完全一致,主要区别则还是阉割了一些可能是受到硬件表现的功能,例如AF-A对焦模式,自由点对焦等。默认状态下,点按取景器是追踪点位,即不论怎么动,相机都会牢牢盯住那个位置进行拍摄。此外相机的各档位界面都保留了DISP,可以通过水平仪等信息辅助拍摄。

不过3代X1的最大问题还是拍照的光学防抖表现平庸。跟早年的诺基亚8第一代相比基本上处于不相上下的程度,而且在各个档位下,拍摄只能通过侧边的快门键进行,而快门键拍摄是有概率因力度问题导致机身抖动,如果没有事先确定对焦点,那么糊片或周围发糊的情况就会比较明显。总体来说的话,考虑到潜望镜头的情况下,这个防抖的表现要比诺基亚8稍好。但是要是跟诺基亚Lumia时期的光学防抖比,确实有点差的太远,可能Android的光学防抖的技术积累实在是不太行,跟我在体验店里测试Vivo的那个微云台相比也要差得远,个人觉得3代X1的光学防抖表现,某种程度上跟诺基亚N9和Lumia 920时期的表现差不多,但在夜景拍摄的环境下,出片率(指没有模糊片的情况)要比Lumia 920差不少。另外,这台手机在夜间特定环境下会自动启动夜景模式,这个夜景模式启动的判定机制也很迷惑,以潜望镜头为例,光线很暗的情况下不会自动启动,而在光线其实是充足到可以直接拍摄的场景下,自动夜景模式又会自行启动,而就在我撰写的这个期间,白天室内环境下,还是会偶发性出现出现夜景模式,至少就目前这一周而言,我是没有拿捏准夜景模式的启动预判规则。

以下是一些样张,仅供参考。笔者目前还没有使用过DNG数字负片格式,这个等待后续一个月左右再视情况做补充评测。

 

稳定性

稳定性是我在购买前着重考虑的一个环节,因为在网上看到了太多有关索尼手机的什么稳定性拉垮、信号不行、系统毛病多甚至续航尿崩的情况。实际上呢?这一周的实际表现很稳定。而且由于增加了一些实用的小功能,例如来消息通知后可以直接优先显示一个小窗口进行消息通知的快捷回复,所以从功能上反而要比纯原生的HMD诺基亚手机要好上一些,这些功能对手机的日常使用也没有带来稳定性方面的影响。

由于笔者目前选择不升级Android 12版本,因此现阶段的稳定性考量也主要停留在了Android 11的基础上,加上没有使用默认的手势导航操作作为默认的使用逻辑(受到诺基亚8.3以及Google系统下的手势操作UI显示bug的联合干扰),所以就这个使用基础条件来看,稳定性还是相当不错的。不过这个阶段出现过一次卡1失效的情况,重启后通过SIM卡设置中重新开启激活,具体失效原因不明。

 

续航、充电、发热控制

首先说续航,在没购买这部手机前的网络背景调查里,很多人对索尼手机的续航的认可度较为糟糕,普遍认为续航拉垮尿崩,而实际上笔者个人在这一周使用后,对续航的印象是较为不错的。在不插卡的情况下,索尼手机的续航以6:30拔下充电器为基准,下午午休3小时的情况下,直到22:30左右还仍然余存20%以上的电量(如果没记错的话应该是24%,当时忙着出门前核酸)。插卡后(双卡)的续航会有减少,如果还是以6:30为基准的话,可能会大概减少2个小时。之所以说是可能,是因为这台手机的续航表现算是相对不俗的,但是耗电节奏特别是在75%以上是主观上会看着比较明显的,当从50%以下开始时,手机的耗电速度会有明显的降低感,不过100%满充后的掉电又算是比较慢的(与50%以下的表现不相上下)。总的来说手机的掉电方式,按照不同阶段的电量区间的表现是比较有规律的。这个待后续再做观察补充。

但就目前使用状况而言,一直是保持轻中度使用的状态,很少会使用到出现35%以下的情况。而且搭配手机默认的电池寿命功能,3代X1的电池寿命控制应该会有不错的预期。然而比较意外的是H.S发热控制功能,这个功能在产品宣传中也有提及,H.S发热控制功能仅限在游戏增强器使用,换句话说需要在游戏增强器中添加应用后,才能开启H.S发热控制,H.S发热控制主要通过直接进行电源线缆供电而非通过手机供电的方式改善电池续航和寿命,所以除非是进行游戏,否则使用其他一般应用时,开启H.S功能的意义好像有点画蛇添足了。  

充电速度方面,个人认为跟现在使用了将近一年半的诺基亚8.3的充电速度表现不相上下,但是在同为锁屏状态下进行充电时,3代X1的速度还是要快上很多,这主要应该是得益于官方提供的30W快充头的缘故,充电状态下呼吸灯会以红灯方式呈现,达到90%及其以上是会通过绿灯呈现,电池寿命管理也会根据充电状态智能启动(但只提示了一次此次充电电池将只会冲到90%)。不过目前还没有用过移动电源进行充电,因此无法判断使用移动电源时的充电速度表现。

对于发热问题,高通888给我的感受要好上不少,没有那么的夸张,甚至对比现在作为备用机的诺基亚8.3而言,高通888的发热也是远低于用到现在的诺基亚8.3(特别是在充电阶段,诺基亚8.3可以达到烫手的程度)。不过个人不建议佩戴保护壳使用,特别是在今年这种普遍高温的夏季环境里,使用保护壳特别是软质硅胶壳是非常不利于散热的。整个机器的发热表现不好判断,但是充电时的发热属于可接受范围内,日常的中度使用状态下也是如此,机器的发热有明显提升是在开启了屏幕120Hz刷新率之后。默认情况下手机是不开启高刷的,开启后手机的发热会有明显提升,与之一同而来的还有耗电速度增加的情况,但是增加速度还在尚可接受的范围内。不过这台机器本身就是4K屏,实话实说开启高刷新率的显示表现,好像跟默认状态下的视觉变化不是很大,肉眼上主要反馈的是响应速度的提升。

 

与HMD诺基亚同期产品的一些对比

这里主要针对诺基亚8.3和诺基亚9这两款产品而言进行一些主要区别和差异对比。

首先来说系统吧,不按照原生Android系统的角度来看,国行产品的诺基亚和索尼在系统上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设置菜单界面也是沿用了原生Android的布局方式。不过由于索尼加入了一些新的功能,因此索尼的界面特别是在显示菜单中,功能的排列个人会稍微觉得有点臃肿。但相比Android 12的那种将一些界面动了没必要的布局位置的环境下,其实还算是可接受的程度。

续航方面,三台机器的表现来看,索尼3代X1的表现是要稍好的,即便是在使用5G环境下,诺基亚8.3还是要略逊一筹(归功于糟糕的电池表现)。综合表现最差的毋庸置疑肯定是诺基亚9莫属了。

发热控制方面,三台机器严格来讲表现都不算特别满意,这里的话还是索尼稍好,诺基亚9其次,诺基亚8.3最差,不过前阵子笔者在江苏地区时,诺基亚9似乎经受不住梅雨火炉季般的高温挑战,手机温度明显偏高于诺基亚8.3,高到笔者在顺道逛风景的路上就出现了闪屏黑屏以及无法使用摄像头的情况(最后排查出来是电池问题)。

系统稳定性上,如果排除电池老化因素,以功能使用角度作为主要参考,索尼目前是最好的,其次是诺基亚9,诺基亚8.3最糟糕。正常来讲诺基亚8.3应该不是作为最差的,但是用到目前出现了三大金刚键导航栏状态下,多任务键使用完全没有反应,只能重启的情况。

影像表现上则比较难分伯仲了,毫无疑问诺基亚9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即便夜拍也是如此,诺基亚8.3和索尼则不分上下,但如果纳入涂抹感的话,索尼则要明显好于诺基亚8.3。诺基亚9则由于成像方式原理完全不一样,因此没什么可比性。

外观设计和手感方面,我个人还是觉得诺基亚8.3是同时具备设计感和耐看感的产品,其次是索尼和诺基亚9,但是诺基亚9由于采用的是玻璃背板,长期使用后的磨损感问题不可避免,这一方面索尼的磨砂玻璃做的是最好的,与诺基亚7.2是很相似的。诺基亚8.3虽然也是玻璃背板,但是由于背面的不同角度下反射感不一样的设计语言,8.3长期使用后带来的磨损感仍然能够得到减轻。但是笔者更喜欢中置摄像头方案,因此在索尼侧边设计也确实很好看的基础上,还是会觉得差点意思。

 

总结——这一周

以一周角度来看的话,我个人还算是比较满意的。不过索尼的Android国行系统的功能要比HMD的诺基亚国行的功能要更多,因此仅靠一周这相对仓促的事件去使用全部功能和说明感受还是存在难度,特别是与HMD的诺基亚产品进行对比,因此部分内容将保留在后续的一个月评测文章中再进行进一步的展开。就目前而言,评分的话以10分制为参考,可以给到9.0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