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一下网络热门生物视频……

提起「无穷小亮」,你大概率在网络上看过他鉴定各种野生动植物的科普视频,也不会忘记他总在视频开头作为开场白的这句经典台词。如果你刷到过他的视频,也一定会好奇,这个账号背后操着一口北京腔的神秘专业人士究竟是谁。

关注无穷小亮的观众可能早已经知道了,《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账号背后的运营者,实际上是现任《博物》杂志副主编、《中国国家地理》融媒体中心主任张辰亮,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学硕士专业的他,也曾经当选了 2017 年度中国科协十大科学传播人物。

张辰亮

就在上周,少数派前往北京参加了 Apple 三里屯的一堂 Today at Apple 活动,有机会听到张辰亮亲自讲述了运营无穷小亮这个 IP 台前幕后的故事,也与到场观众探讨了科普类短视频制作的心得体会。

张辰亮介绍,「无穷小亮」这个名字实际上是从大学时期数学学科概念中的「无穷小量」得到的灵感;而在 2019 年短视频内容风头正盛的年代,张辰亮也嗅到了作为科普内容创作者的新的机遇,也想一改科普内容晦涩难懂的艰深风格,让这些有价值的内容走进更多大众读者的视野,这才有了如今我们所熟知的无穷小亮。

凭借自己在专业领域的扎实积累,加上各种趣味十足、风格多样的旁白,无穷小亮很快利用这些短小精悍的科普内容走进大众视野,账号运营仅一年多的时间,关注人数就达到了 1600 多万。

张辰亮认为,像是 iPhone 这样的拍摄设备,让视频内容的创作达到了以往难以想象的简单程度,高素质且稳定的影像表现,以及同生态下的出色协同能力,也让好内容的创作门槛进一步降低。

而得益于越发便利的社交媒体和传播渠道,创作者不仅能够让自己的内容被更多人看到、注意到,也与自己的观众和读者产生了更多以及联系更加紧密的互动,这对所有内容创作者来说都是难能可贵的一件事。要知道,在运营无穷小亮的账号之前,《博物》杂志的官方账号用了长达十年的时间,才让关注人数达到千万级别。

而在如今「人人能创造」的时代,现场也不乏对于视频创作感兴趣,甚至也想制作自己擅长领域科普内容的观众,张辰亮也向他们给出了诸多建议。

张辰亮告诉我们,不管是创作什么样的内容,也不管创作目的是什么,首先就是不要让自己有「创作包袱」。先把内容做出来,再把内容做好,这是对于每一位创作者都非常重要的事。

现场也有观众向张辰亮提问,自己也想尝试制作一些有关动植物科普话题的内容,但一是没有像他一样那么强的专业性,二是没有方法和机会能够接触到如此多稀奇种类的动植物,普通人应该如何开始创作此类内容。

张辰亮向我们表示,其实日常生活中就有许多容易被人忽视的细节,可以成为我们开始内容创作的契机。比如家楼下的某棵植物、上班路上偶然发现的某只昆虫,都值得成为向大家科普的对象。至于普通人的专业性问题,张辰亮觉得与其通过网络购买相关书籍开始学习,不如先通过当地的植物园导览、鉴定手册等资料,从身边的事物学起,会更有价值和学习动力。

在现场有一位带着女儿来参加活动的父亲,这位父亲向张辰亮提问,自己的女儿一直想要在家里养一些比如蜘蛛与蛇之类的小动物,但是她的妈妈却非常反对,也很害怕,这种情形下应该怎么办。

张辰亮向这位父亲表示,母亲对于这类动物感到害怕,是很正常的事,而孩子想养这类动物,也是很正常的需求。尤其是孩子还处在这么小的年龄,能够找到自己的兴趣其实是很难能可贵的事,作为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不要立即否定孩子的爱好,也要应给予支持和理解。虽然无法在家里饲养相关动物,也可以在业余时间多带孩子去动物园或其它能够接触到这些动物的场所,帮助孩子培养兴趣爱好,建立更深的知识了解。

活动最后,张辰亮也与现场观众合影,并为读者们在自己写的书上签了名。作为国民级媒体机构的主编兼主任,张辰亮的低调谦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与观众友好交流、认真解答问题的态度,也让整体活动氛围相当活跃以及热闹。

值得一提的是,张辰亮此次出场的 Today at Apple 活动,实际上是今年题为「循环永续,创想无尽」系列课程的最后一节,该系列课程由 Apple 与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联合推出,今年已经是双方共同举办此系列课程的第三年。

虽然你可能错过了此次与张辰亮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以及其他该系列课程,你依然可以在全国各地的 Apple Store 页面中找到更多有意思的 Today at Apple 创意课程,与不同行业的创意工作者们面对面交流。

我们也很期待,下一次 Today at Apple 课程中,能够见识到更多创意人士的精彩演讲。

> 关注 少数派小红书,找到数字时代更好的生活方式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