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是买了一台小折叠,「THE 小折叠」。
三星Galaxy Z Flip 5是一台新鲜劲儿会光速消失的产品。它就是个正常……好吧,「略长」手机,只不过刚好还能叠成一半而已。
可我偏偏又断断续续的用了很久,习惯于它平庸的正确。没什么评论欲望,却又不想卖掉它。最终我意识到,它的价值,似乎在一般「数码博主」的雷达之外。所以我还是决定聊一聊,在我眼里,这款产品的好和不好,都在什么地方。
The Flip
买手机,究竟买的是什么?
抛开「You are what you buy」这些消费主义批判的老话不谈,智能手机的确相当程度上承担了自我表达的任务——只是大部分人更愿意把它交给随时可换的手机壳。而包括三星的Flip系列在内,几乎所有小折叠手机,都是「自我表达」功能远大于「通讯工具」的产品。某种程度上说,他们和曾经的Beats、后来的nothing phone是一类产品:一种数码配饰。
Flip的出彩之处正在于此:它是一个足够精致、又简单百搭的配件。
我觉得「百搭」这一点尤其重要。其他品类的配饰也许是可以很夸张很有个性,随着你的服装搭配不断更换。但手机不论经济成本还是时间成本,换来换去是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更不用提微信🙂
甚至以我短暂的使用经验而言,「折叠」本身已经足够与众不同(意思是会被司机师傅瞟几眼然后问你是不是华为),手机的外观设计只要不掉价就可以了。一个产品好看与否,很难给一个客观和量化的回答。但至少对我来说,Flip简单精致的设计风格,至少在装饰性上远胜国内的竞争对手。
为什么说「装饰性」呢?因为这个产品外观之外的其它部分……可改进空间还是挺大的。
The Flop
首先是宽度问题:Flip 5并不是一台「小手机」。尽管显示区域的宽度偏窄,但由于内屏周围边框的存在,整体机身还是来到了71.9mm。超越iPhone 15 Pro的宽度(但居然已经是小折叠里最窄的),加上超长的屏幕比例,导致它在展开态的操控性并不如看上去那么好,保护壳的存在更是雪上加霜。
这也间接导致这款手机的大多数壳子都会严重降低使用体验,只有超薄PP和芳纶还能勉力支撑。
再来是折叠手感。首先要声明,我确实不知道这是不是我这台的个体问题。其次,它的铰链开合手感真的,真的不够干脆,而且会发出如同揉塑料纸似的轻微异响。
唯一可称安慰的是,Flip 5可以像一个古老的翻盖手机一样单手甩开。
是的,这么干很土,而且严重不利于使用寿命,但是真的很爽。我感觉这个手机至少有一半的价格是在为这个体验付费的。这大概也是一种EDC吧(
但这些都不是我对这台手机最大的不满。最让我恼火的是,它用起来和一款普通的直板手机别无二致,这块硕大外屏的潜力被严重的浪费了。
先说结论:折叠机的外屏本该成为安卓的实时活动/灵动岛,承载一切用户不希望打断心流,只想快速瞥一眼保持跟进的信息(我对手表的期望也一样)。
可惜oneUI在这方面只模仿了一个徒有其表的通知样式,Flip5外屏在信息展示上所做的工作更是只能称之为偷懒:它只能在外部负一屏里查看当前的所有通知,不能看打车、不能看导航、不能看外卖……甚至如果不在外屏添加秒表页面,就连内屏发起的倒计时都无法在外屏看到和管理。
唯一的对治方法,是直接在外屏打开对应App。但这很明显不符合「瞥一眼」的初衷,只能说勉强能用。至于外屏比例问题导致的显示混乱,只能说完全是在预期之内。更离谱的是「添加应用图标到外屏」,这个行为,居然有设置页面和GoodLock两个入口,而且添加出来是两个分开的页面…
还是卖得太好了。
The Future
当移动互联网的10年如黑客帝国般狗尾续貂式的谢幕,智能手机是否还有新的可能?
好吧,这有点太装腔作势了。但我仍然认为小折叠和大折叠一样,虽然方向不同,但表现出同样的挣扎:大叠无论折叠形态,还是更大屏幕带来的“生产力”和“娱乐性”,都仍然是「数码产品」的延伸。小叠则另辟蹊径,在自我表达这条道路上走到极致。它象征着另一种奢侈:生活的其它部分足够精彩,以至于可以接受一台精致、脆弱、昂贵的备用机,让它成为自己的陪衬,并对潜在的性能缺陷毫不在意。
只有一个小问题:刚花了一大半篇幅在吐槽它如何难用,现在得出一个这样的结论,就显得我很呆。
但电子配饰也有它自己的需求。从这个角度出发,一方面让人感叹华为小折叠的功能做得确实精准,另一方面也让我的抱怨有了一个落脚点:如果一台小折叠应该能告诉它的主人防晒有没有涂匀,那它当然更应该告诉我回家的滴滴车牌号多少,离我还有多远。
另一方面,这似乎也是小折叠如今面临的另一个问题:高端难以冲击,受众不多,大众消费者又没有相应需求。何况定位一旦下调,CMF上所花的成本也必然跟着下降,实用价值和个性表达两头不占,恐怕在市场上也不会激起太多波澜。
小折叠真的还能普及吗?我不知道,也许,这取决于有多少人想要第二台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