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派的水獭说:

我们曾经联合 Keychron 推出过 Q1 系列的多款产品,Keychron Q1 高度的可自定义属性,加上少数派版本独有的复古外观设计,是该定制款最大的卖点。

在今年的 618,我们为你带来了少数派定制版 Keychron Q1 Max,Max 版本在保留了 Q1 系列基本卖点的前提下,最大的改进就是新增了 2.4G 的连接方式,使之成为一款有线 / 蓝牙 / 2.4G 的三模键盘。

我们邀请少数派作者 @车不能快 为少数派定制版 Keychron Q1 Max 撰写了这篇体验,该键盘也正在 618 上新优惠中。

 

前段时间,我收到了由少数派提供的 Keychron 少数派联名定制版 Q1 Max,上一次玩到 Keychron 的键盘还是去年五月份他们推出 Keychron Q1 Pro 的时候。

聊起 Keychron Q1 这把键盘,其实还是有蛮多回忆的。三年前 Keychron Q1 刚推出的时候,在海内外掀起了一波 Q1 的机械键盘热潮,其中,针对如何改造 Keychron Q1,相关的改造视频和图文内容层出不穷,数量惊人。从精细的学院派改装——重新切割定位板、定制专属的声音包,到通过众筹方式定制中框和旋钮。也有许多玩家采用了成本较低但创意十足的极客方案,他们利用手头上的现有材料,如剩余的止震板、珍珠棉,甚至是键盘包装盒里的泡棉,进行改装,非常有客制化精神。

可以说,当时的 Keychron Q1 是名副其实的「量产客制化键盘」,用量产的规模效应,降低了客制化键盘的门槛,让更多用户能够得到 DIY 的乐趣。

不过当时的 Keychron Q1 对于希望到手即用的用户来说,并不是那么理想。

高情商的说,一代的 Keychron Q1 是一款「改造潜力巨大」的客制化套件,但如果什么都不做,他就只是一把重量达标的铝合金键盘,而且没有无线。如果想要发挥出 Keychron Q1 的全部潜力,内胆填充和各方面的配件更换必不可少,玩家或许会乐此不疲,但对于更多的,只是希望有一个长期摆在固定桌面工作环境,能够立即投入使用、满足多设备切换、macOS 适配以及实用布局需求的用户来说,可能会觉得这个过程既耗时又费力。

好在,现在我们不需要为了获得「满配」的效果而对 Keychron Q1 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因为他们推出了 Keychron Q1 Max,并且是真的「Max」。

外观方面,少数派联名定制版 Q1 Max 和前几代没有太大区别,相较于 Keychron 自家的 Q 系列版本,少数派定制版本在键帽方面依旧是 oem 类厂高的 PBT 热升华键帽,比起 Keychron 的双色 Ksa 球帽,在打字体验上要好不少,毕竟这把键盘本身前高就不低了,Ksa 球帽虽然在外观上有种复古圆润感,但使用体验并不理想,少数派联名的厂高键帽实用性要强上不少,加上复古配色,低调沉稳。

功能性方面,这次的 Q1 Max 终于拥有了 2.4G 连接模式,和有线连接一样的 1000HZ 回报率,更高的功耗也带来了更低的延迟,用 Keychron Q1 Max 无线玩游戏已不成问题,当然,只是办公打字的话,蓝牙模式要更省电。祖传 QMK 和 VIA 改键,Win 和 Mac 的双系统切换,一个没落下。

内胆方面,也是 Max 这次最大的升级,底部一块 4000mAh 的电池和 PRO 版本一致,电池上方两层填充分别是 PET 和海绵底垫以及一张 Poron 轴座棉,PCB 往上则是 PET 声优垫和 IXPE 轴下垫以及 Poron 夹心棉,六层填充可以说已经把整个内胆塞得满满当当了,比起 Pro 版本声音要更加扎实。同时也不用担心铝合金外壳的音叉效应,三年前我为了解决 Keychron Q1 上的这个问题,又是加硅胶底垫,又是定制中框,这次在 Keychron Q1 Max 这把键盘的上下盖接触部分,都有软垫片来做阻断。

定位板材质依旧是黑色半透明 PC,比起钢板定位板要软不少,结构则是 Gasket 结构。Gasket 结构作为键圈这几年非常出圈的黑话,其原理非常简单,就是用各种非刚性介质来连接内胆和外壳。

以 Keychron Q1 Max 为例,定位板边缘突出的部分粘上一条海绵,就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早期 Gasket 垫片设计,简单但是实用,通过上下盖预留出的限位槽来保证内胆的上下移动空间,当用户按下轴体时,棉条向下压缩来吸收力。相较于传统的螺丝柱固定内胆模式,Gasket 结构可以给用户更加柔和的键入体验。

当然,你也可以通过简单的 DIY 来改变 Gasket 的手感,如果你喜欢更加扎实,更加硬朗的打字体验,可以自行更换棉条种类,甚至可以改用硅胶圈以获得极为硬朗的手感。而除开手感上的趣味性,Gasket 相较于传统用螺丝固定内胆的键盘结构,它有着天然的优势,那就是内胆和外壳没有刚性连接,可以减少打字时产生的恼人金属音,再加上 Keychron Q1 Max 的扎实填充,进一步吸音。

我个人觉得这次的 Keychron Q1 Max 真的是 Max 版本了,这把键盘内胆的改造潜力已经近乎榨干,无需用户再去考虑填充之类的问题,当然,你依旧可以对这把键盘进行轻度的改造,例如换个键帽或者换个轴体,而 Keychron Q1 Max 这把键盘的定位也从三年前的面向发烧友和入门客制化用户的量产「客制化」键盘,变成了一把更符合量产到手即用需求,但有着「客制化」属性的高配键盘。他依旧保留着易于改造的要素,包装配件里也有用于改造的工具,但就像蟒蛇身上退化的残肢,Keychron Q1 Max 已经没有改造的必要了。

对了,记得关掉 RGB,这是必须改造的。

 

没有预售、更少套路,少数派周边商店 618 活动正式开启,欢迎进店选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