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记录的局限性

我很早就接触到《卡片笔记写作法》,并开始尝试实践。我找到的工具是flomo,它的UI以及背后的理念,包括集结成书的《笔记的方法》,都给了我很多启示和帮助。

flomo确实很好用,但问题在于,flomo本身并不提供可视化的节点,这意味着即便你拥有上千张彼此链接的卡片,但你却很难直接把它调用出来。卡片只能按次序排列,却无法有效组织起来。

这是一切企图通过链接来实现知识图谱建设的局限性所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思维模式并不仅仅是链接式的自由,也不仅仅是树状图式的严谨,而是区分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景。

比如当我发呆的时候,洗澡的时候,脑子里面可能从洗澡水想到流体,想到《解释鸿沟》中陈嘉映和叶锋关于水、颜色的交锋,想到陈嘉映的《走出唯一真理观》,想到他的学生周廉......

非常明显可以看到,这时候我的思维就是网状的,从我现有的记忆和知识结构中无规则地游走,创意往往在这种时候激发。

但这样的后果就是,我在flomo里面记录了无数的灵感时刻,它们每一个都显得那么有价值,我能从中读出各种潜在的可能性,但我完全想不到,这样的可能性要在哪里得到实现。我总是想着,以后写这方面的文章可以用到,或者写论文的时候可以直接搜索。但当我真的写论文的时候,却往往追逐着当下的那个点,而并没有记起来flomo里面的那些“洞见”。

但当我们的思维聚焦于某一个话题的时候:

比如“文章”,我们会想到标题、段落、格式等形式的问题,会想到总分总、总分、分总等结构的问题,会想到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等文体的问题。

我们的知识被有体系地呈现出来,既有纵向的深入,又有横向的展开。而真正能够成为有价值的呈现的,也必然是这样的体系化片段。

为卡片提供context

问题出在context上。人类理解事物必须在一定的上下文中,那些灵感也只有在上下文中才起作用。少楠在《笔记的方法》里面提到(存疑,有点记不清了),做笔记坚决要杜绝复制粘贴。我对此的理解是,任何文字对于不同的人来说都有不同的意义,真正有价值的是它对你的意义。

比方说我前面这段话,有的人会认为,重点在于“杜绝复制粘贴”,因为他可能一直都苦恼于做了大量的笔记,却没有任何用处;有的人会认为,重点在于“任何文字对于不同的人来说都有不同的意义”,他联想到了他一直以来都坚信的“一百个读者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所有人都是在自己的知识背景和个人历史中去理解世界的。这种连贯性是我们每个人最独特最核心的特质所在。

所以,我读书的时候,但凡遇到让我心中一动的地方,我就不会再划线、摘抄等,而是将它概括下来,并且记录下自己为什么会怦然心动。我也曾把这个方法推荐给朋友,果不其然,朋友所作出的概括和我的概括完全不同。就像击鼓传花,每个人听到的都是自己能够听到的部分。

记灵感笔记也是这样。每一个笔记都有自己可能能够使用的语境,把这些语境呈现出来,把笔记安放进去,这样它才能发挥出作用来。

我们总说输出是最好的输入,不仅是因为费曼学习法下的自我检验。在卡片笔记写作法下,这句话又有了新的含义:卡片必须被积累成文章,才能发挥出其最大的价值。这里我特别使用“积累”而不是“集结,是因为文章成型的过程,本身就应该是积累的过程。

当你在使用flomo的每日回顾功能,或者其他方法,对既有的卡片做整理的时候,需要思考的不仅仅是这张卡片能否被精简、链接到其他卡片或者删除,还需要考虑,如果它有价值,它是在哪个话题下有价值?然后,建立一篇这个话题的文档,为这张卡片写上它的前后文。

为什么选择logseq

作为一个穷鬼效率工具爱好者,市面上既有的免费笔记软件我差不多都有尝试过,我在语雀、obsidian以及logseq之间犹豫许久,但最终选择logseq作为我的文章集结工具,原因无二,就是logseq的块级引用和大纲视图。

大纲视图

拥有大纲视图的软件,最好的一点就是逻辑能够比较清晰,这与卡片笔记写作不谋而合。

卡片笔记写作中,写作的过程也是积累的过程,你可能一段时间连续积累几张、十几张同一个话题的卡片,那么这篇文章可能很快就完成了;也可能你很久才能积累两三张卡片,于是这个话题的文章就一直沉淀在文章库里。但无论如何,卡片的性质本身都是参差不齐的。

有的卡片是洞见卡片,或者叫闪念笔记,它并没有什么依据,只是单纯的一个设想,一个思考的维度;有的卡片是文献卡片,有比较详尽的论证过程和篇章结构;还有的卡片是你从各个地方意外积累的事实、数据等。

都不用真的建立一个文档,你只需要想像,把一大堆的数据、例子、成体系的论证、毫无依据的天马行空堆在一个文档里,你要怎么在它们之间彼此建立逻辑关系?哪张在哪张前面?哪张可以拆开?

但在大纲笔记中,这完全不是问题。按照观点论证论据的次序,分出层级出来,只需要一个tab键,你就能轻松地组织起一整篇文章,非常节省脑力。这是语雀和obsidian无法做到的。(当然ob是有插件的,这就另说了)

块级引用

之前讲,每张卡片都要放在一定的上下文中才有价值,但每张卡片又不仅仅只有一个上下文,它可能在许多个话题中都能充当角色。

比如上面提到的做笔记的方法,这张卡片在“学习方法”话题中可以用到,在“上下文”话题中能用到,本文“卡片笔记写作法实践”中也能用到。这张卡片应该放在哪里呢?

这时候就用到了logseq的块级引用功能。我很放心的把这张卡片放在了这篇文章里面,它作为一个论据,单独占据了一个块。而当我需要这张卡片在其他地方发挥作用的时候,在相应话题的反链中,就会出现这张卡片。我既可以引用这个块,也可以把它嵌入进来,还可以放在原地不动,把反链本身当成一个资料库,非常自由。

也因此,我建议不要在把卡片整合到logseq之后就从flomo里面删除掉它,因为这张卡片还可能在另一天你回顾的时候,被放到另一个话题里面。

目前为止的收获

这是我突发奇想才开始的实践,整理的卡片还不是很多,并没有成型,但已经颇有收获。

首先是成就感。之前在flomo中看着热力图,看着已经记录的笔记的数量,本身也会觉得很有成就感,但这种感受是觉得它们有潜在的价值,正如同剪藏一样,能缓解自己的信息焦虑。但也同时会有暗暗的担心,觉得自己会不会又陷入了收藏家悖论,只是这次收藏的东西是自己创造的罢了。但当卡片被整合进话题之后,看着一篇篇未完成的,甚至连头尾都没有,作为作者的我自己也不知道它会发展向何方的文章,心里满满的安心,因为我知道,至少这张卡片已经在为我的成长贡献力量了,未来还会有更多卡片加入它。

其次是动力感。《上瘾》这本书中说到,人们做某种行为的动机之一是完成一件事本身。比如你拼拼图,为什么会如痴如醉呢?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拼图本身,你想完成这件事罢了。单纯用flomo记录的时候,由于这种积累指向的是无止境的未来,根本就没有完成可言,在回顾的时候也难免有些焦虑。但现在,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每分努力都是在拼一块拼图,就有了更强的动力感去完成它。

预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产出,这也是让我开心的地方。包括今天这篇文章,它其实也包括了好几张卡片,这些卡片连在一起,又刺激了我更多的思考,于是有了这篇文章。写作的过程一气呵成,真可以用顺心如意来形容。想想以后能有无数这样的文章在我不经意间产生,就觉得很期待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