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刚刚过去不久,想到去年创作的一篇阅读流程体系分享,获得了不错的反馈。今天便借这个机会,斗胆分享下自己的阅读心得。

我的年均阅读量在 30 本左右,跟很多高效阅读的大神相比,肯定是比不上,但胜在理解程度深,基本不会出现那种看完即忘的情况,而且这种方法不需要调用太多意志力,更容易让你爱上阅读。

如题所述,这是一篇教你如何阅读,以及如何培养阅读兴趣的文章。

我的阅读习惯和工具

我的阅读习惯,经历了从纸质书——手机——kindle—— ipad + mac 的不同阶段,用 kindle 做笔记的体验实在堪称灾难,我的大部分阅读都是在 ipad 和 mac 上完成的。

我的阅读工具

需要说明的是,我个人习惯阅读非虚构作品,以下大部分内容也是针对非虚构作品。

关于看电子书还是纸质书,网上一直有争议,我个人认为,这两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

对于注意力比较容易分散的小伙伴,我的建议是找一本纸质书,一支笔,一个笔记本,远离手机,在一个没有网络和干扰的地方完成阅读。

从感性的角度来说,纸质书的阅读体验会更加丰富,从阅读的时间,体验,嗅觉和触觉,甚至是当时阅读的心情,都能有许多不同的感受。

如果你是那种对阅读抱有仪式感的人,那么纸质书的阅读肯定是更适合你的。不过有一件比较奇怪的事,那就是有一些书籍的纸质版,我实在是阅读不下,但是换成电子版,突然就能看下去了,如果你有一本想读却又看不下去的书籍,不妨也换种形式试试。

读哪些书?

说到阅读,大部分人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读哪些书。

一个基本的原则是,只读那些你感兴趣的书籍。

如果阅读一本书总让你感觉泄气、难受等等,你可能是在“逼”自己看书,不要抗拒内心的想法,这本书并不适合你。

书籍的难度曲线,最好是大部分能看懂,但需要稍加思考的书籍,这样的书很适合用来提升理解力。

不要试图一下子去啃超过自己能力太多的书籍,作者的能力比我们强太多,很容易有“看天书”的感觉,无时不在的挫败感,还会降低我们下一次阅读的积极性。

找到那些让我们没有太多阻碍就能看下去的书籍,或是一些入门的科普读物,更有助于培养阅读兴趣。

豆瓣科普读物图书

一本真正能启发我们的书,应该可以让你和作者产生对话、交流,甚至觉得自己身心被治愈,或者得到更多智慧和指示,换言之,一本有价值的书,应该也是一本能让我们沉醉其中的书。

《打造第二大脑》的作者蒂亚戈•福特说:

“每一个来自外界的想法都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中渴望表达的某件事实或是某段故事。”

阅读感兴趣的书籍,能让你真正带着兴趣去阅读,而不是为了阅读而阅读。

我们都希望借助阅读扩展自己的边界,解答自己的困惑,或是探索自我,无论出于何种目的,我们都是带着一个解答问题的心态翻开书籍的,如果书籍的内容本身与我们毫不相关,我们自然很难把注意力放在阅读上。

特别是对那些还在培养或重拾阅读习惯的人来说,一定要选择那些让你拿起来就不愿放下的书籍,正如 Naval Ravikant 所说:

“Read what you love until you love to read. ”

如果你实在不知道读什么,可以从一些通俗畅销的科普读物开始,比如《人类简史》《未来简史》《娱乐至死》《思考,快与慢》《学会提问》《富兰克林传》《被讨厌的勇气》《贪婪的多巴胺》等等。

最好的寻找书单的方法,就是在读完一本书后,发现自己对其中某个部分有疑问,因此根据自己的兴趣去索引下一份书籍或书单,就像踏脚石一样,帮我们找到更多的踏脚石,顺着线索将自己感兴趣的部分都挖掘出来。能做到这个份上,你就不会再为看什么书而烦恼了。

先看自序和目录

快速了解一本书最好的方式,就是翻看自序和目录。

一个有责任感的作者,往往会在序中给予充足的信息,告诉你哪里是重点,帮助你理解整本书的主题,并且会坦言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

比如《国富论》的导读中就介绍了作者模糊和混淆的部分,将有价值和有误的内容区分开。这样的导读,可以最大程度上降低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信息差。

国富论(来源:豆瓣)

而目录则更加重要,它不仅是索引内容的工具,更是一本书籍的内容蓝图,包含了所有内容的结构和组织顺序,如果一个目录足够详实,你甚至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作者的整体论证过程。

《学会提问》目录

对读者来说,目录是让你快速了解内容和叙事结构的关键线索,就像我们要去到某个地方的地图一样,只有按图索骥,才能知道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点在哪里,作者是遵循怎样的结构来描述他的观点的。

用零碎的时间阅读

关于阅读,另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是,我没有整块的时间阅读,下班回来后太累了,根本没法集中注意力。

对于时间碎片化的问题,就我个人的阅读习惯来说,通勤和等待期间都是阅读的绝佳时候。想想这样的场景,当其他人因等待而焦躁不安的时候,静静看一本书,沉入自己的世界,是我能想到最好的逃脱方式,正如毛姆所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毛姆(来源:豆瓣)

在碎片化的时间里,你可以读一些更轻松的书籍,比如我最近在看的凯文·凯利的《宝贵的人生建议》,短小精悍,全书不过 1w 字,每天看几段,还能收获一些实用的人生建议。

《宝贵的人生建议》英语原文版

另一本《黑客与画家》同样是我在地铁上看完的,即使是碎片化的时间,也能保持较为流畅的阅读体验。当你周围的人在通勤中刷短视频时,阅读会让你变得独特和自信,更有能量开启一天的生活,这真的是种很棒的体验。

如果不想因为手捧一本书在地铁里觉得不好意思,你可以像我一样,用 iOS 自带的“图书”软件,或是微信读书这样的 app ,深藏功与名。

针对下班后精力不集中的问题,我自己有一个应对经验:到家后简单冲个澡,然后做个 10 分钟的有氧或是慢跑,就可以很快从这种低能量的状态中恢复过来,注意力更加集中,此时再进入阅读的状态就会轻松很多。

不是所有的书都需要从头开始看,也不是所有书都需要看完

大部分人对看书的看法是,一本书需要从头看到尾,才算是看完了。

不能说这种方法不好,但它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够灵活,一本书里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对我们同等重要。也不必用一个阅读速度看完整本书,重要的地方看慢些,次要的地方看快些,你完全可以跳着读,或是只看自己感兴趣的地方。

哪怕只理解一本书的 50% ,也比理解 0% 要好,不要在同一个地方逗留太久。

雷军在分享自学经验的时候,说过一个诀窍,那就是当自己看不懂某个知识点时,不要硬啃,可以先跳过这部分,往往后面学会了相应的知识点以后,就能明白前面的盲点了。

带着目标去阅读,寻找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

对此,英国网红 Jay Shetty 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阅读非小说类书籍就像是逛超市,我们不需要把每个货架都过一遍,只需要拿着自己的购物清单,去到目标货架寻找商品即可。

手中要随时有一支笔

正如前文所说,阅读的过程,应该是一个有目的的过程,是一种主动阅读的体验。

要做到这种主动阅读,就绝不是像看视频一样被动接受。文字经过了大脑,若没有跟已有的知识产生联系,就没有办法形成新的理解,也就是我们说的,书看完了,但脑子还是空空如也。

要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一定要不停地问自己:这是对的吗?这句话表达了什么,跟我想要知道的问题有什么关系,对我有什么影响。

当你有点想法的时候,可以在书的空白处做笔记,用文字组织自己的想法,哪怕是用自己的语言将句子重新表达一次,也会大大加深这句话的印象,你可以在阅读一本书开始的时候就提笔写下几个你最关心的问题,并且在阅读过程中留意内容是否与你关心的主题有关。

苹果图书中的笔记界面

更多适合新手做笔记的方法,在我的这篇文章中有更详细的说明,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移步观看。

同时阅读多本书

有一种观点认为,书必须一本一本读,我之前也是这么做的,但后来发现,这样做的坏处很多:

首先,如果是碰到喜欢又好读的书还好,如果碰到了稍有难度的书籍,或是遇到乏味的章节,就很容易卡在某一段或某一章,如果硬啃不下来,最后往往会放弃阅读,放弃一本书,甚至是放弃阅读习惯。

第二,强迫自己只看一本书,很容易让我们丧失阅读的新鲜感,我们会有一种“完成任务”般的感觉,会想赶紧把这本书看完了再去看别的书,带着这样的心态阅读,往往很难取得成效,掉入一种为了阅读而阅读的陷阱

第三,我们一天中阅读的状态并不是固定的,状态好的时候看难一点的书籍,状态不好的时候就看一些轻松点的书籍,如果我们一段时间内只看一本书,就没有办法充分利用一天的不同时刻,损失很多潜在的阅读机会。

我们潜意识里会觉得,一本书还没看完就去看另一本,可能会“贪多嚼不烂”。但事实是,近年来关于大脑认知科学领域的发展,发现间隔学习的效果会更有助于我们形成长期记忆,其中就包括间隔时间段学习以及进行多样化的内容练习。

我们的大脑喜欢杂食,擅长建立联系,不同领域的知识,往往也会在某个不同的层面上达成共识或是某种偶有的启发,可以很好地培养我们的思考习惯。

举例来说,白天的时候,我会专注看一些需要理解力的书籍,中午或休息时看些简单的科普,到了晚上临睡前,就看一些小说或历史类作品,交替穿插观看,就很容易把阅读的习惯固定下来。

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

当你阅读过足够多的作品,就会发现真正的精华,往往只在少数几部流传甚广的名著经典中。这个时候,学会精读书籍、挑选更有品味和难度的经典,是登上阅读阶梯的关键一步。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朱光潜说:“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

挑出那些值得一读的好书,你可以在各个社交媒体网站上搜索相应主题的入门书单,找出那些被无数人反复推荐的经典。

有时候,忍住新鲜感去阅读一本已经看过的书是不容易的,但精读这些书籍,深挖其中的态度和趣味,我们往往会获得阅读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留意这一点,阅读不是为了阅读本身,而是为了获得真正的学识和智慧,多读不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耻辱,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

“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也该是每一个读书人警醒自己的座右铭。

总结

以上就是我分享的读书方法论,总结下来,有这么几点:

  1. 先读感兴趣的、能理解的书籍
  2. 看自序和目录
  3. 用零碎的时间,在通勤和等待的时间阅读
  4. 带着目的阅读,不必非得从头读到尾
  5. 穿插阅读,同时阅读多本不同主题的书籍
  6. 更进一步,学会重温和精读书籍

短视频当道的时代,阅读更像是一种「离经叛道」的行为,以至于捧着书籍都会被惊讶的目光扫视。

但也正因如此,坚持阅读的人才能在混乱中更加看清世界,看清自己。

想想看,当你花费一个下午的时间,将一个作者可能是一生的思想精华收入囊中,你将收获怎样令人惊奇的转变,思维将如何改变和塑造你。

当你阅读的书籍越来愈多,很多观念便开始相互连接,你渐渐地对世界有了更多了解,理解了这个世界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众多因素相互转化,试想着如此庞大的知识力量将在你的头脑中孕育出怎样的风暴,那一定很有趣,也充满挑战。

希望这些技巧能真正帮你养成读书的习惯,热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