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过的第一款折叠屏就是vivo初代的x fold,始于他全面的硬件配置,终于他的重量,而他的第三代终于解决了重量问题,于是我赶紧买了首发,并且直接当做了我的主力机使用。

不过即使是目前已经轻薄很多了的3代,相对一般的直屏手机,在握持手感上还是会有点撑手和厚实的感觉,尤其是戴上了保护壳之后会更明显一些,不过可能更多的是厚度的原因,毕竟236g的重量和目前主流的旗舰手机比甚至可以算是轻的了。

相对于其他品牌折叠屏的侧边指纹,vivo的折叠屏一直都用的超声波屏下指纹,而且是内外屏各有一个屏下指纹模块,在日常的使用中,屏下指纹会更符合我平时的使用习惯。

内外屏采用的都是120hz的高刷屏,只不过内屏是三星的E7,外屏是京东方的Q9+,内外屏的素质有些不同,相对来说内屏会更好一些,而内外屏幕的像素不一致会导致展开和合拢时的界面会有所不同,不过这一点在日常的使用上感受不是特别明显。

对我来说折叠屏影响体验的更多还是屏幕比例的部分,外屏的21:9还好,和日常使用的手机近似,但内屏接近1:1的比例,和日常常用的大部分屏幕比例都不一样,导致在看视频的时候上下黑边会很大,现实的内容只比横屏大了一些,而没有适配过只是单纯放大的软件信息密度又很低,所以内屏对我来说更多的是在看小说或是玩部分游戏的时候才会用到。

 

像是金铲铲或者炉石这样,内外屏有不同游戏形态的游戏我更多的时候会用内屏玩,而且在玩的时候同时还能开个小窗看看小说。但是像王者这样内屏只是单纯裁切放大的游戏还是外屏游戏体验会更好一些,但由于厚度的原因,外屏游戏的整体体验是不如直屏手机的。

 

相机模组使用的是5000万像素1/1.3的主摄、6400万像素1/2的3倍潜望式长焦摄像头和5000万像素1/2.76的超广角摄像头,在相机的参数和整体的拍照效果上于x100系列接近。不过和其他的影像旗舰手机一样,有着相机模组过大的缺陷,这么大的相机模组增加了刮花的几率,而且平时使用的时候也很容易直接摸到相机模组,所以我会更喜欢类似荣耀那种放在角落的相机模组设计一些。

 

性能上搭载的是骁龙8gen3处理器,我手上这款是16+1t的配置,在性能上完全不用担心,即使是标准版的8gen2也完全够用了,相比8gen1,无论是性能还是发热控制上都好上不少,无论是日常的使用还是重度的游戏需求,他都能满足(8gen3都不能满足的话,其他处理器也够呛),从战未来的角度来看,用个三五年完全没问题。

 

vivo X Fold3 Pro配备了5700mAh的大电池,再配上8gen3优秀的能耗控制,日常使用上即使经常展开内屏,也有着优秀的续航体验,足够我一天的日常使用。充电上有着100w有线和50w无线,基本可以满足各个场景下的充电需求了,而且随机附赠的充电头是120w的,可惜的是没有像一代那样给双c口的充电头,之前的充电头可以满足同时给两部设备充电。

随机附赠的原装保护壳和初代的翻盖保护壳一样,都有着刮花屏幕的隐患,只不过这次的保护壳容易刮花铰链旁边的屏幕,之前的翻盖保护壳容易刮花按键侧的屏幕,目前可以看到蓝厂也是有在解决这个问题的,现在有出现刮花问题的话可以联系一下售后去免费换一下壳膜。

难得的是折叠屏居然还支持IPX8级别的防水,虽然应该不会有人有在水下玩手机的需求,但是多个防护也是好的,能增加手机整体的耐用程度。

 

折叠屏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作为平板和其他手机同时登录一个微信,这对我这种双机党是非常大的一个加分项,当我在看视频或者看小说的时候可以不用中断当前的进程去拿出另一部手机看消息,而是可以在每一部手机都及时处理。

 

vivo X Fold3 Pro运行基于Android的OriginOS,早期x Fold 1时期的originos就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并且到现在各家系统使用下来,可以算是即流畅又有着自身特色的安卓定制系统了,我个人对originos的排名会在前三的位置,不过我大多时候只会同时使用两部手机,所以没法很客观地比较同时期的系统。

 

对于我来说,originos有一个特点就是对苹果用户非常友好,它有很多针对苹果全家桶用户的一些特殊功能,这都集中在vivo办公套件这个app上,它单独出了个mac的版本,可以用手机进行远程操控,同时在一些文件图片的传输上,vivo和mac之间能做到接近iPhone和mac之间的互联,这使得vivo的这款手机很适合作为苹果全家桶用户的副机,同时吸引他们一点点转向vivo自己的生态圈里。

目前的折叠屏已经能够在拥有正常直屏手机体验的同时,拥有更多的附加功能,同时也能够作为厂家提高价格标定的一款产品,不过目前在软件的优化上还差点意思,全靠平行视界这种将就的功能勉强增加一些体验,对于花大价钱选择折叠手机的用户来说还是有点可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