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rix 首页推荐
Matrix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如果把 Off-White, Acne Studios 的款式卖到优衣库的价格,会有什么效果?
如果把宝马,保时捷的外观放到 B 级车上,市场反应如何?
Nothing Phone (2a) 也抛出了类似的问题:对于一款 ₹23999 (约为人民币 2078 元)的手机,能否用设计代替性价比,消费者又是否买单?
根据 Nothing 官方发布的数据,Nothing Phone (2a)在开售 60 分钟内售出了 6 万台。对比 20 天售出 10 万台的Nothing Phone (1) ,Nothing Phone (2a) 对上述问题给出了正向反馈。那么,Nothing 是如何打造这款手机,消费者又为何买单?在 Nothing Phone (2a) 开售一月有余的时间点,我们将视野聚焦,站在设计的角度解读 Nothing Phone (2a)(下文中简称「2a」)和他的品牌 Nothing。让我们先从 2a 的外观说起。
用亲和力抵消廉价感
精致、好看是我第一次把 2a 拿在手里的直觉反应。就连对数码产品不太感冒的家人看到 2a 的第一反应也是「好看」。
作为第一款名中有 a 的「青春版」Nothing Phone,2a 传承了 Nothing Phone 的设计语言和全部关键要素,包括但不限于四边等宽的屏幕、居中对齐的音量和电源按钮、细节丰富的透明背板… 但与此同时,2a 的设计也发生了许多变化。
对比 Phone(1) 和 Phone(2),我发现 2a 的诸多设计调整展现出了 Nothing 产品中少见的性格——亲和力,具体表现在材质结构和标志性的背板上。
材质与结构的亲和力
除了屏幕玻璃,2a 的外表部分均是塑料材质。铝合金中框 + 玻璃背板在 2a 上换成了白色塑料中框 + 略带灰色的透明塑料背板。塑料呈现出的哑光观感和温和触感代替了金属和玻璃夺目光泽和微凉温度,这让 2a 看上去和摸上去都少了些距离感,多了些亲和力。
从侧面观察,2a 的整体结构也发生了变化:透明背板没有包裹在中框之内,而是整个附加在了中框之上。
这种并不常见的结构使得背板的四周有空间去制造「视觉缓冲带」,这个缓冲带从正面看是不透明的灰色,但只要稍带角度就会看上去更加透明,视觉体验十分微妙。
在此之上,2a 的背部边缘没有继承 Phone (1) 的锐利和 Phone(2) 的暧昧弧度,取而代之的圆润的过渡,而过渡也恰好发生在缓冲带上。视觉和触觉上都让背板边界更加圆滑,亲和力取代了锐利。
背板设计的亲和力
背面,是每款 Nothing Phone 最大的特点,2a 的亲和力也在这里得到最大化的体现。
2a 背部的排布手法与前作大相径庭,Phone(1) 和 Phone(2)更加均匀分散,2a 则十分集中。一个横向的小凹槽将 2a 的背面明确切分成了上动下静的两个部分。
上半部份集中了所有「动」的元素:正中间眼睛一样的横排摄像头、位于右上方的麦克风和闪光灯、外圈的三条 Glyph Interface 灯带。这些元素有些是输出装置(如灯带),有些是输入装置(如摄像头),输入与输出即所谓的「动」。
而下半部份则是完全的「静」:由几片看似排线和屏蔽罩的元件组成。这些元件的面积比较大,密度较低,没有任何外显的输入输出功能,更像是管道(Nothing 官方的材料中,这部分的灵感源自 Massimo Vignelli 的纽约地铁地图设计),传达了一种「支撑并联通了上半部份」的观感。
2a 制造的「动与静」对比的目的仍然指向了「亲和」。因为这种动与静的比例、密度、顺序都和我们熟悉的的动植物构造十分相似。比如向日葵🌻,花是动的,茎是静的。
不仅是植物,动物也是如此。比如🐱猫猫🐶狗狗的脸,甚至🙋♂️人脸都有同样的特征。我们与他人对话时,视线聚焦的范围就是人肩膀以上的区域,位于上方的面部用来感知和表达,是动;下方的肩颈支撑着头部面部,是静。
类似于人们会将汽车大灯想像成车的眼睛的认识习惯,当我们看到 2a 的背面也会联想到生活中熟悉的东西,亲切感觉便会自然产生。如果说 Phone(1) 和 Phone(2) 的背面想让你联想到电影《降临》中的外星生物,那么 2a 的背面想让你联想的就是《怪物电力公司》中的萨利,亲切感直线上升。
这个特点在 2a 的宣传物料中亦可见一斑:2a 的形象大使从 Nothing 惯用的动物(章鱼、甲壳虫、青蛙等),变成了一双可爱的眼睛。而且这双眼睛就来自于机身上横向排列的摄像头模组本身,同时也是宣传语中的 「Fresh Eye」。2a 的宣传中没有借用其他事物赋予疏离感,而是把一个机身元素拟人化,这也构造了亲和力。
材质、结构、背部设计、宣传材料… 2a 的每一个角度都体现着亲和力,竭尽全力消除距离感和刻意的高级感。但这样做的原因又是什么?
2a 塑造亲和力的目的
问题的答案或许要回归现实:这是一款售价 ¥2000 左右的产品。带着这个条件再次审视 Nothing Phone (2a) 的设计,可以做出这样的主观臆测:
- 改用塑料材质,是因为玻璃+金属成本过高
- 结构变化,是因为这样工艺更简单
- 背板边缘的缓冲带,和中框接触的一面就是不透明的灰色,这是为了遮盖下方的胶水
- 背板元件重排,是因为这个价位不会有无线充电线圈,灯带数量也必须减少,所以原本的设计不成立了
相比起「亲和力」的设计故事,这份臆测显得不太光鲜亮丽。但无论你相信哪个故事,刚刚的问题已经得到了解答:Nothing Phone (2a) 塑造亲和力的目的,是为了把「降低工艺成本」合理化。换句话说:与其在 ¥2000 档用塑料硬拗金属、玻璃、大理石等高端质感,不如诚实地运用塑料本身的特性去做设计。
这样的设计思路,让 2a 站在了「塑料廉价,金属高端」的鄙视链之外,把客观的成本限制转化为了主观的设计调节,把「不得不这样做」转化成了「我们想这样做」,用主动塑造的亲和力抵消了被动接受的廉价感。终极目的,则是让 2a 在 ¥2000 档上仍然可以将「设计」作为卖点,而不是卷入满是巨人的性价比红海。
以上,就是 2a 作出变化的原因。当然,尽管 2a 的变化很大,但它仍是一款 Nothing 味道十足的产品,仅凭其透明元素即可得知。一个更深层的问题浮出水面:Nothing 为什么选择了透明设计,为什么万变不离其宗,透明设计的合理性又在哪里?现在,我们从 2a 的表面进入 Nothing 的设计语言,试图寻找透明背后的答案。
用透明作为潮牌名片
先不卖关子:这个答案与「亲和力」恰恰相反。在 Nothing 的话语体系中,透明代表着对主流审美与主流设计理念的反叛。这要从我们为什么对透明材质如此喜爱说起。
透明的魅力
作品中大量使用透明材质的设计师吉冈德仁曾在一篇采访中说道:
我对透明度着迷,因为它永远不是静态的。当光线遇到透明物体时,它们会自动开始变化并对周围环境做出反应。光是我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几乎把它当作一种可以被塑形和操纵的材料。
诚然,透明材质的光泽和多变令人着迷,它既可以没有任何颜色,又可以和任何颜色才生互动。设计师们当然不会错过这个颇有魅力的材料,在我看来透明材料的魅力主要是「揭秘的乐趣」和「独特的观感」。
揭密的乐趣
透明材料首次大量出现在数码产品上,是在七十年代的监狱中。为了防止囚犯在数码产品内部藏匿违禁品,许多监狱内的数码产品都采用了透明外壳。透明的外壳主动地向所有人「揭秘」了设备的内部,进而提升了安全与效率。
以实用为出发点的透明外壳意外地产生了独特的美感。到了九十年代,透明材质被许多数码产品使用,目的从安全与效率变成提供「揭秘」的乐趣。
之所以揭秘会有乐趣,是因为大多数数码产品工作起来如同一个黑箱魔术,精心设计的外壳包裹住了其内部元器件,充满了未知。比如被塑造成香蕉形状的电话听筒,这种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但并非元器件工作需要的样子。此时,透明材质就像一档魔术揭秘节目,揭开了黑箱魔术的谜底。(有趣的是,某些透明电话来电时也会亮起机身内的灯光)
优秀的「揭秘」往往做到了「能看到」且「似乎能看懂」两点,这不仅需要透明外壳,还需要对内部元件进行加工,达到让普通消费者也能大概理解的程度。毕竟,魔术的谜底如果是魔法的话就没意思了。
一些产品会为实现透明外壳而重新调整内部构造,这是最理想办法也是成本最高的做法。比如经典的 Harman Kardon SoundSticks 4。
对于内部更加复杂的产品,常用的手法是使用颜色对内部元件进行标注。比如上文中的透明电话和 Kano 的 Computer Kit Touch 为关键元件增加了鲜明的颜色帮助我们看懂。
对于集成度更高的手机,由于内部元件的美观程度和可理解性都难达到可以直接示人的标准,直接采用透明外壳或许无法收获一个理想的结果。比如出自吉冈德仁之手的 LG Fx0 背部观感略显混乱,虽然达成了揭密,但秩序感和美观度打了折扣。
同时,为了透明外壳对手机内部进行重构并不现实,一个新的方法随即出现:使用设计手段,对内部进行「重构」,构出一个不完全真实但更加美观更易理解的内部景观。本文的主角 Nothing Phone 正是如此,但在 Nothing 之前,还有一位饱受争议的前辈——2018 年发布的小米 8 透明探索版。在透明背板下层的上半部分是一块没有实际功能的电路板,而这块电路板也是争议所在:真正的元件另在他处,我们看到是一块为了透明而透明的假谜底,难免画蛇添足之嫌。
小米8透明探索版的设计称不上是错误,甚至很有探索精神,如果将真实的内部呈现出来,既不美观也很难看懂,为此制作一个电路板填充进去是合理的做法。引起争议的原因主要在于非实用的设计用在了以性价比为追求的产品上,消费者的预期与设计目标产生了分歧。
而同样使用「重构内部+透明背板」配方的 Nothing Phone,用更能自圆其说的设计规避了画蛇添足之嫌:透明背板下是精心设计过的一整面夹层,夹层表面的排线、螺丝、线圈等等元素都是能看懂的样子。并且 Nothing 将部分真实的结构容纳进了这个夹层中,以 Phone(1) 为例,录像灯、部分排线、Glyph Interface 灯带都是真实的。以装饰为主要目的的夹层被有了实用意义,这意味着我们看到的不是完全的假象,而是美化过的真实,化解了画蛇添足之嫌。
恰好,前段时间我也经手了一款透明背板的产品:由 Bitmo Lab 出品的 BANG!CASE,设计过程中也参考了许多优秀的透明设计作品。这款手机壳的特点在于其搭载了一颗类似 Action Button的独立按钮 BANG!Button,为操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为了实现 BANG!Button 功能,BANG!CASE 内拥有真正的电路板、蓝牙模块、电池、充电接口等一般手机壳上没有的东西,可以说为「揭秘」准备了足够多的料,所以早期版本的 BANG!CASE 是一块完全透明的玻璃。
这个版本第一眼看上去很酷,但揭秘的乐趣消失地也很快,原因是 MagSafe 磁片和电池之外的元件都很难看懂。与此同时,软性电路板和电池焊接处的工艺虽然达标但不够美观。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在透明玻璃内外增加了装饰图案,也是一种对内部元件的「重构」。设计这些装饰图案的规则是:图案符合其位置下方元件的作用(比如电池附近的图案必须有电池的暗示)。这样一来图案就成为了元件的标注,解决了看不懂的问题。同时用一些块状的图形遮盖相对凌乱的部位,加强层次感。
独特的观感
除了可以揭开外壳下的原理,透明材质与光线交互时呈现出的水晶一样的光亮质感,透明材质的价值也可以是一种单纯的视觉体验。
带有颜色的半透明材质可以构成层次丰富的视觉效果。比如任天堂、索尼、微软、世嘉都推出过透明外观的主机。
彩色透明的经典作品 iMac G3,将两种不同颜色不同透明度的透明塑料拼接碰撞在一起,上半部份轻盈,下半部分稳重。屏幕周围的透明外壳下层还可以看到纵向的纹理,是一款令人想要仔细端详的设计。
除了彩色透明,无色透明也有独特美感。iMac G4 延续了「透明」的线索,无色的透明作为机身的最外层,与白色的内层结构配合构成层次感。
这种手法在 Power Mac G4、Power Mac G4 Cube 以及他们的配件上继续发扬光大。注意,G4 系列上的透明材料应用手法已经和 G3 有了区别:透明材质下层已经不再是真正的电子元件,而是一个不透明的内层。
没错,Nothing 的无线耳机电池仓、Nokia 的 Asha 500 也采用了类似的手法:透明材质作为壳体,真正的电路和电池被包裹在一块不透明的白色塑料中,仿佛穿了两层衣服。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透明外壳的数码产品,The Verge 整理的「透明科技文艺复兴」专题可以让你过把瘾。你或许已经发现,透明在数码产品的历史中出现了断层,它短暂地消失在了数码产品身上,曾经流行的透明被否认了。
主流审美对杂质的否认
让我们暂时把视角拉到 Apple 身上。
作为数码产品领域公认的工业设计第一梯队,Apple 的产品外观和工艺影响了整个行业,被许多品牌追随。那个曾打造出经典透明外观 iMac G3 的 Apple,工业设计也发生了不少变化,逐渐放弃了透明材质。对比iMac G4 和 iMac 2013,已经明显不是同一理念下的产物。
这个变化的线索,正如 Jony Ive 在 iOS7 的宣传片中所描述的苹果设计理念:「简约(Simplicity)、清晰(Clarity)、高效(Efficiency)」,概括来说可以是——去除杂质(unclutter)。
那些因精度不够而产生的接缝、因材料原因产生的质感的差异、因装饰目的存在的元素都可以算作需要去掉的杂质。去除杂质让产品更加纯粹,聚焦于其本质功能上,同时也会显得更昂贵,因为只有更精密的仪器和更高成本才能去除这些杂质。这在 iPhone 7 JetBlack 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一台至今最纯粹,最接近《2001太空漫游》中黑色方碑的 iPhone。
现在的 Apple 更加坚定和自信地执行这一理念,甚至将「只是为了漂亮」的设计也纳入了杂质范畴,把设计追求放在更加纯粹的工艺和产品功能上,把去除杂质进行到底,以达到「意味深长与历久弥新之美」。这也是为什么近年的 Apple 产品会给人一种「设计水平倒退」的观感。
其实这种设计理念并非 Apple 首创,相反,「去除杂质」更像是国际主义、实用主义、包豪斯、迪特拉姆斯(Diter Rams)等先驱的集成体现。在迪特拉姆斯的设计十诫(Dieter Rams: Ten Principles for Good Design)中有四条与「去除杂质」十分契合的内容:
- 第二条:Good design makes a product useful. 好设计让产品实用
- 第五条:Good design is unobtrusive. 好设计是不张扬的
- 第六条:Good design is honest. 好设计是诚实的
- 第十条:Good design is as little design as possible. 好设计是尽可能少的设计
必须承认的是,许多成功的产品都遵循着这个理念,「去除杂质」也成为当下设计师们的本能反应。当然,这种理念能够被市场和大众接纳,也有足够的合理性。第一,是生活物质不断丰富,对质量的追求超过了对数量的追求,去除杂质显得尤为重要。第二,是技术的进步让数码产品愈发复杂,纯粹且有规则的设计可以帮助人们快速理解,进而增强人们对产品的掌控感。第三,是工艺的进步降低了批量生产的成本,手工和差异成了稀有之物。
三种原因的共同作用,确定了主流审美对「杂质」的否认,去除杂质成为了一种设计正义。而仅提供装饰作用,降低工程效率,缺乏实际功能的透明材质也是在这个洪流中被归为杂质,这也是为什么 Nokia Asha 500、 Motorola Ming、Sony Xperia S、LG Fx0 等具有透明设计元素的手机都出现在 iPhone 确立为智能手机标杆之前。
那么,为什么当下的设计师重新拾起了使用透明设计的勇气,Nothing 选择透明设计又是出于什么目的?
Nothing 使用透明材质的目的
通过观察 Nothing 从 2020 年品牌发布到现在的产品、营销、品牌策划,这个数码行业中与众不同的品牌,其经营手法其实有迹可循:Nothing 并没有用一个传统的科技品牌的方式进行经营,而是像 Supreme、Off-White、Yeezy、Fear of God、BAPE… 等潮牌一样,Nothing 拥有许多潮牌要素:
- 抽象好记且特别的名字(Nothing)
- 合作与联名(Teenage Engineering 作为创始合伙人)
- 构建文化认同和社区(提出「科技应该是有趣的」的理念)
- 社交媒体营销(精心运营的 Youtube 频道)
- 独树一帜的设计(透明)
所以,我们应该将 Nothing 作为一个数码行业中的潮牌来看待。而这一猜测也得到了官方认定:Nothing 亚太区的 CMF(颜色、材料、工艺) 设计负责人 Jenny 在一期播客中也透露:Nothing 的目标是成为一个「数码潮牌」,透明设计语言则是 Nothing 成为数码潮牌的方法。
带着「数码潮牌」的身份,透明设计在 Nothing 身上就有了足够的合理性:视觉层面上,透明作为 Nothing 独树一帜的设计元素,和同类产品形成足够的差异;精神层面上,透明作为设计理念,体现 Nothing 对主流的反叛。
如上文所提到的,Nothing 为了在硬件上实现透明外观,使用了一种增加杂质,降低效率的做法。而在软件上,Nothing OS 中充斥着功能单一但装饰效果十足的小组件。无论软件还是硬件,Nothing 都与当下的主流设计理念背道而驰。而当背道而驰的透明设计在产品呈现出了不错的效果,便形成了对主流审美与设计理念的质疑和挑战。外显的透明和透明背后的精神成为了 Nothing 作为数码潮牌的名片。
这张名片让 Nothing 在数码产品领域拥有了独一份的竞争力。这就是 Nothing 产品万变不离透明的原因。
用设计代替性价比
文章至此,我们已经站在设计的角度上完成了对 Nothing Phone (2a) 和 Nothing 品牌的解读。但本篇文章的主角 2a 还有一个特别的角色:如同 Model3 之于 Tesla,2a是 Nothing 把配方带到了更广阔的中端市场,这张潮牌名片又有了新的作用——用设计代替性价比而2a 的出现,也侧面揭示了今智能手机市场的变化。
2010 年后的 iPhone 基本定义了如今智能手机的标准答案,许多品牌以追平标准答案为目标。这道题虽然曾经很难,大多时候只有「性价比」这一种解法,如今却游刃有余,不少手机可以在拍照、显示、续航、本地化、AI等多个单项上超过标准答案。高端旗舰市场已经做起了附加题,折叠屏手机、游戏手机、酷似相机的手机等等百花齐放。
而对于中端市场,「性价比」仍然是屡试不爽的答案,许多产品尝试以低上几倍的价格达到无限趋近于标准答案的体验。这台 2a 上同样适用,尽管成像素质和国内 App 优化仍然会成为不少人购买 2a 的阻碍,但基础体验确实足够优秀了,我无法迅速从聊微信、刷抖音、逛淘宝等常见场景中立即体会出 2a 和比他贵几倍的 iPhone 有什么明显的区别。是的,对于中端市场,达到标准答案的门槛也越来越低。但也因追求极致性价而呈现出一种千篇一律的景象。
那么,在这个如此成熟而无聊的市场中,
设计又为何不能替代性价比,成为另一个答案?
参考资料
- Why We’re Falling Back in Love with Clear Tech
- Nothing:将透明作为结构
- the Clear Craze & Prison Electronics
- Nothing Phone 2a Teardown Disassembly Phone Repair Review Video
- 小米8透明探索版到底探索了什么?
- Nothing’s Phone (1) Isn’t So Transparent After All
- Tokujin Yoshioka: Light Material
- How to Make a HYPE Brand...and Why You Should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