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自学一个领域的手艺,是“摸石头过河”。
自学了几个不同领域的手艺,你会明显感受到,几乎任何领域能力水平的进展都是很缓慢的,包括画画、设计动画、剪视频、敲代码、写文章、养鱼、种花、做饭,不过通常也会有那么一个台阶,慢慢登上这个台阶之后就感觉轻松了。
没登上那个台阶的时候,是还在“找石头”,登上台阶感到轻松的时候,是“找到了几块石头”,隐约发现了一些“石头”摆放的规律。
这次让我感到轻松一些的是写作,写作开始变得像建立一具思维标本。
再谈碎片化
之前在 放松的逆向烧脑 和 打造第二大脑 中我有聊到碎片化信息带来的危害,可是碎片化本身并不是一无是处的。我想,既然它在获取信息时可以给人带来减压的感受,为什么在创作的时候不可以呢?
实现这一想法,得感谢伟大的 [Git](Git (git-scm.com))。因为 Git 是我目前使用过最先进的碎片化创作系统。
大概半年前左右,我将自己的笔记系统链接到GitHub,每次修改完善都会有完整的记录和备份。在学习和使用 Git 的过程中,慢慢体会 Git 的设计理念。之后,我对创作,项目管理和工作流优化开始有了新的认识。我当然不是职业程序员,但通过机缘巧合,参与过多次开发 App 的经历,让我认识程序世界的思考方式同样适用于写作。(哦对了,书法可不算写作,它依然属于视觉创作,我把它归为画画。)
Git 的设计理念
Git 的设计理念有以下几个特性:
- 版本控制
- 分支管理
- 协作与合并
- 记录和注释
- 追踪问题和修复
- 备份同步
以上是基于编程目的的解决方案,如果换成以个人写作为目的。显然“协作与合并”,“记录和注释”,“追踪问题和修复”是可以暂时忽略的。原因很简单,目前我们不是在运营一个编辑部。写作的主要目的还是记录自己的思考过程。
所以,我们只需要专注:
- 版本控制
- 分支管理
- 备份同步
在深入分析前,需要有一个前置理念,即文字创作也是一种编程。文章和书籍类似人脑可以运行的程序,区别在于人有选择是否执行的自由,机器别无选择。
我发现从这个角度去看,会更容易理解一些。
版本控制
Git 管理的基本单位是“仓库”,可以简单理解成一个项目文件夹。
版本控制是 Git 最重要的设计理念核心,本质上就是全盘记录这个项目文件夹内发生的一切变化。
像Git一样,你可以使用版本控制系统(如Git本身、GitHub、GitLab等)来跟踪你的文档版本。每次编辑或重大修改后,提交一个新版本,这样你就可以随时回滚到之前的版本。可以说,在 Git 中,没有“删除”的概念。就像 mac 中的时间机器,回退到任意时刻,当然可以把之前删除的内容随时添加回来。
分支管理
Git 的分支管理功能可以帮助你在写作过程中尝试新的想法、结构或风格,而不会影响到主线版本文档。你可以创建新的分支进行实验性的修改,然后根据需要合并回主分支,或者保留分支作为备选方案。
除了创作阶段,也可以用在分发阶段。
例如,当你想写的内容需要发布到不同的平台,完全可以根据不同平台的读者特点去创建不同的分支,而不是在主分支下创建多个版本。
目前,我还没用到太多分支管理的功能,因为目前发布的平台仅限个人网站,xlog,知乎,数量依然可控。
备份同步
顾名思义,可以在任意平台上随时记录,整理,完善文字内容。在Git中,你可以将仓库推送到远程服务器上,也可以选择搭建自己的服务器,以便在不同设备之间同步写作进度,并作为备份存储。这样即使本地计算机损坏或丢失,你的写作内容仍然安全地存储在远程仓库中。
碎片化写作
在我看来,碎片化写作一篇文章,是在建立一具思维标本。
将一篇文章看成一具标本之后,通过不断摸索尝试,目前我实践下来大致有以下步骤:
- 捡骨头
- 搭建骨架
- 组装完整
- 持续完善
捡骨头
事先随意列举思维碎片,也就是感兴趣去写的主题,可以是书上的一段话,可以是一句聊天回复,甚至两三个词汇。比如这一篇的主题,就是起床后坐在马桶上的灵光一现。这便是“第一块骨头”。
5天之后,骨头收集的差不多,才正式创建草稿,决定把它写完。
如果一篇文章像一只活物,这些片段即散落的骨头,随后再逐步填充血肉,构成段落。段落本身就是一节“中文代码片段”,自然可以版本迭代。
只有骨头的阶段,要紧的是耐心,一地的骨头无法自己生长,都在等着你去组装。如果着急着今天就非得拼成一个玩意儿,它也是一个四不像的骨头架子。不如,拿起一个骨头慢慢端详,看看它像什么生物的骨头,然后看它可能属于头,身体还是四肢,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就会有很多疑问来驱动你去查找相关的信息。目前无需强迫自己去写完整。
不强迫写完整还有一个原因。敲键盘的时候会产生很多新的构思,不必求一气呵成。不动手写你根本想不到自己还会有那么多想法,有时甚至是会词穷的。其实跟画画一样,给自己留一些闲笔,不需要画完。慢慢的,这些段落,有的需要合并,有的需要分解。最终编织成一张网,逻辑连贯,即筋骨血肉构造成型。宛如一只生物。
当其中一个片段可以相对完整说清楚一个小问题的时候,其实已经满足发布短文的条件,这个时候不用在意词藻是否华丽,只需满足:
- 语句通顺没错字,具有基本的可读性。
- 清晰的观点和思考。
当这些小的片段出具规模,就可以尝试搭建骨架了。
搭建骨架
骨头当然要拼成骨架才有得瞧,所谓骨架,即文章的目录。
梳理目录,就是把各个部分组装成一个完整的形态的过程。如果你写的不是诗歌散文,就必须注意一下目录的标题排列是否符合基本逻辑。不然,这个“骨架”便不会牢固,经不住推敲。
这里有两种思路可以参考:
- 建筑师思维:如果脑子快一些,你可能一开始就有明确清晰的大章节规划,那么很可能你一开始就已经进入了搭建骨架的阶段。
- 考古学家思维:你更喜欢从某个局部入手,甚至只是一块“骨头”。慢慢发掘出整个内容的全貌。
以上两种思路没有优劣之分,各有利弊。
组装完整
组装意味着,内容整体的框架已经让人可以看出你的思维标本属于什么“物种”,它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下跑的。也就是说,必须有一个可以统领全局的主题。
比如,你现在看的这篇,统领全局的主题显然不是"Git",不是“思维标本”,而是“碎片写作”。
完整意味着,这具思维标本若是一只鸟,那么必然有一对翅膀和羽毛;若是一条鱼,必然有鱼鳞和鳃。也就是说,必须具备和主题直接相关的话题。
达到完整,才能谈完善。
持续完善
完善,即完善阐述的视角,案例的质量和数量等各个方面,不是去揪住一句话的用词和语气,交给电脑自动的语法拼写检查就好。
我特别喜欢村上春树说的:
太紧的螺丝拧松一点,太松的螺丝拧紧一点。
总的来说,碎片化写作就像是一种构建思维标本的艺术。它不仅让我能够并发N个创意和想法,同时更加系统地捕捉和整理自己的思考,将其转化为具有长时效性的文字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也深化了对创作过程的理解和认知。
完善,不必完美。
单独去看,任何生命形态都是不完美的。不完美,才可持续。
整体去看,完美的是进化演变的过程,是从条件发生改变,到进化方向改变中生命做出的每一步细微决定。
大自然从创世之初就在展示着,何为最佳创作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