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完全由用户提供产品创意,由少数派实现孵化落地的快捷指令手机壳 Bang!Case 开启站内预售,目前已经接近 2500 多用户购买支持,在此特别感谢大家的信任和支持。下周,Bang!Case 将带着中国创意和中国制造,上线海外众筹平台,相信也会获得全球用户的广泛认可。这个产品将是少数派共创平台的特别里程碑,当创意可以来自于每一个用户,也给市场带来了无限可能的创新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也意味着少数派又选择了一条更难的路,基于优质内容和创作平台,我们没有选择广告 MCN,没有去做短视频矩阵,而是带着十年积累躬身进入实体产品创意创新领域,这背后的几层思考,我想借此跟大家聊一聊。
数字经济进入创意时代
很荣幸,我们这代人经历了好几个数字科技发展的浪潮,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从智能手机到智能汽车。应该说每一个风口都会造就巨头林立,几分天下,但这样的高速发展可能要告一段落了。下一个科技发展大潮,我们需要很多底层技术的突破,比如全新的能源电池技术,更强的计算能力,更多的人才储备,但这些技术突破都需要更长的时间去积累。
因此,我们的消费市场会进入创意创新时代,基于现有的产品和生态,可以延展的需求还有很多,它们可能无法形成一个万亿的巨头市场,却能创造一个又一个数十亿的中小品牌,它们不仅能持续保持创新,激发消费活力,还能很好的培育储备创新人才。
Popsockets 这家美国公司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从 2014 年基于有线耳机收纳的小需求切入,研发了了胶囊结构,后来无线耳机普及,转型为胶囊手机支架。它并没有因为一个需求消失就结束,而是并依靠无限的用户创意,在全球销售了 2.5 亿个胶囊支架,甚至基于这个小产品,做成一个线上线下的共创生态,2021 年被评为全球最具创新力的公司之一。
大公司的机制很难创新
我们一直认为,创意创新应该是大公司的基础能力,他们有责任推动行业向前发展,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当一个大公司进入到商业闭环阶段,会有各种因素限制他们创新。比如为了既定的发展目标,会提早定下产品规划,但规划之外的创意和创新,通常不会受到高层重视,没法获得更多资源;公司变大的同时,需要花大量的精力管理和考核,而特立独行的创新者,通常都不是听话的“好员工”,甚至被视为异类;如果公司已经上市了,那更要顾及股价,市场舆论,每一个规划和动作都更倾向于保守和稳妥的,创意创新能力无意中被逐渐磨灭。
这样的案例太多太多,当年的施乐公司,因为沉醉于打印机市场的收益,将超前的图形界面创新锁在实验室里,要靠乔布斯拿苹果公司的股权半偷半换,消费者才能最终用上图形界面的个人电脑。
小公司的创新环境今非昔比
既然很难指望大公司,那小公司肯定更有创意创新能力。没错,小公司结构简单,目标灵活,靠创始人意志驱动,更加敢于尝试创新。但是,今天的创业环境已经悄然变化,让小公司也变得保守和谨慎。
首先是风险投资的环境已经彻底改变了。现在已经不是当年的热钱时代,有更开放的美元基金主导,创业者很容易获得投资,有足够的时间试错。如今,大部分国内基金都是国有的 LP,首先要有合规要求,避免风险。投资策略同样是趋于保守,甚至要求创始人必须到期回购。在这样的压力下,小公司很容易为了资金资源跑偏了方向,不仅创新失败,更是落得一地鸡毛。
而没有了好的投资支持,小公司还要同时面对的创意研发、生产落地、市场推广、销售渠道等一些列的市场挑战,成功几率也大打折扣,能够坚定信念,长期坚持下来的企业少之又少。
我们能为创新者做哪些事情
作为消费者,我们可以用更宽容的心态,来对待这些创意创新者。一个新产品诞生,可能要挑战很多新技术、新领域,确实很难十全十美,但只要他们努力的实践了产品承诺,就应该被鼓励和支持。我们也可以给出更多建设性的意见,帮助他们完善产品,继续向前走。最怕的就是不假思索的苛责和谩骂,让他们彻底失去了信心和动力。
过去十年,少数派通过深度内容沉淀了大量的优质用户群,它们不同于电商平台上的普通消费者,而是具有产品理解和创造思维的少数人群,因为少数派一直专注科技产品的深度体验,也帮助这些用户更理解创新产品和团队的幕后故事,围绕少数派平台的数百万先锋消费用户,可以帮助新创产品趟过早期的艰难阶段。
同时,少数派还储备了品牌咨询、整合营销、联名设计、以及购建中的全球销售渠道等综合能力,过去几年,我们已经打造了很多成功的案例。因此我们可以验证和孵化更多的创意产品,不论这些创意来自于个体还是新创公司,我们都能给予对应的资源和支持。
为中国创造的目标尽一份力
我们都能感受到当下是一个不同以往的市场环境,大平台遇到瓶颈,小公司困难重重。一个能聚合各方资源,验证和孵化创意的平台就更加重要。而少数派的社区初心和十年积累,刚好契合了这个阶段的需求,我们正在基于少数派平台,搭建一个全新的共创模块,让用户可以跟原创发起人一起打磨产品的创意、设计、工程、生产等阶段,深入参与到共同创造的更多环节。当然,我们也正在设计合理的奖励机制,让大家的创意都能获得对应的回报,从而形成良性的创新闭环。
而我们新成立的 Bitmo-Lab,就是一个针对更早期的个体创意者提供的实验孵化器。你只需要提供完整的想法,我们会帮你去评估市场、实践生产,最终进行销售分成。在这个过程中,风险都由我们承担。而一旦产品商业化成功,我们还会开放授权相关的创意和专利,让更多专业品牌一起参与进来。我们希望用这样的正向循环,保留更多创意的火花,推动行业向上发展。
当然,这个共同创造的目标之下,少数派的投入更大,挑战更多,风险也更大。但我们始终相信,随着低附加值的「中国制造」时代接近尾声,依靠创意创新的「中国创造」时代正在到来。这个阶段会诞生大量的本土新创公司和优秀品牌,我们希望能为这样的创意创新环境,力所能及的多做一点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