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毕业的时候,我住在一个30平左右的一室一厅。
说是一室一厅,但实际上只有半扇墙和帘子隔开。我的猫可以轻易跳上墙坎,用头挤开帘子,钻进房间,跳上床,然后选个舒服的角落,蜷成一团,开始打呼。
隔壁是更大的一室一厅,住着一对情侣,我们共享着一扇铁门——房东把一套七八十平米的房子隔成了两套。
因为房子很小,没办法做很复杂的菜式,基本只能蒸个排骨or鱼,但凡要做个姜葱炒蟹之类需要备菜超过两种以上,厨房台面就会挤得满满的。
那时候还没有外卖,我住在没有电梯的9楼,所以经常都是把吃饭这件事放到外面解决。
好在我当时住在极其繁华的市中心,想吃什么逛什么买什么都很方便。我既可以一直躺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我工作了,不用再看任何人的脸色了,又可以有随时走出去的自由。
看《东京八平米》的时候,我就想到了曾经的那间30平米的小屋。
当时,我每天走上楼的时候,路过敞开着门飘出饭香露出大饭桌的人家;因为出门丢垃圾门被风带上了,逐级敲门希望别人帮我打开一楼门禁,最终开门并且目送着我直到走出大门的独居老人;因为我提不动10kg猫砂而送到我家门口的动物医院实习生;会送我一袋子牛奶的善良邻居;快递寄存在小卖部而每次都记得我的店员;教我弹钢琴也在姐姐得了绝症的时候求助过我的年轻女教师。
《东京八平米》的作者吉井忍跟我不一样的是,她住在更小的“四叠半”,大概就是八平米大。
所以房租也很便宜,不用像我这样用2/3的工资支撑着房租,她拥有更多的自由:
“因为房租很便宜,我不用增加自己的工作量也能够拥有经济上的自由空间,让自己去接触各种不同的文化。这种生活方式让你心中的满足感得到提升。这是在八平米的房间里学到的一种经济学。”
也正是因为八平米的小屋里无法放下冰箱、洗衣机等等日常用家电,她不得不得走出小屋,也因此看到很多丰盛的人生,这正是这本书最迷人的地方。
通宵电影院
比如错过“终电”的夜晚,她选择在通宵电影院里度过,也因此认识了一位从学生时代就开始在独立电影院看电影,毕业后继续在这里工作的中年男士。
他告诉她,自己看电影是一种单向的经验,但在电影院,你可以学会与别人共处的技巧。
这也是一种人生体验,更重要的是,他说,
“我们想通过通宵放映跟年轻人说,每个人的人生都很有意思。你想想,有人喜欢在周末的晚上出来看通宵电影,这种生活方式已经有一点与众不同,他们很可能属于不那么容易融入主流社会的一群人。
我是希望新文艺坐能为那些人提供一个安心坐下来的地方,这里放映的电影也许很小众、不主流,但我们就觉得这样很好,这才是人生嘛,
每部电影、每种人生都那么不一样,每个作品都那么好看。那你也一样,和别人不一样没关系,这是好事。
我也是过来人,吃过苦,遇到过很悲伤的事情,在某种程度上电影救了我。所以我相信电影是有力量的。”
早上八点关门的喫茶店
老板是一位七八十岁的白发老爷爷,衣着老旧但很用心,之所以凌晨开门,是因为照顾周边需要早起的体力工作者。
他给作者讲了很多战时故事,二战时与母亲在釜山吃过的一碗乌冬面,大轰炸中去世的同学,拥有着天然卷发而因误会烫发被剃平的东京太太。
有的人活着就是历史,这些故事拼凑出战争的另一面,让人感慨久远的战争其实近在咫尺,它不是教科书上的历史,而是还在呼吸的现实。
当然了,最动人的还是他自己的故事。
年轻的时候正值日本棒球盛行,会打棒球的男孩子也深受女孩子的欢迎,他在大学时是个优秀的棒球投手,开开心心念完本科,毕业后工作也很卖力,经历过最繁盛的时代,香港的裁缝可以当场量尺寸拿起针就能做出一套西服,就连后来的三越百货公司都不能比。
第一次婚姻的妻子很漂亮,全职在家带孩子,后面跟别人跑了,他独自把女儿养到十八岁,去了美国念书,和西班牙籍律师结了婚。有一天一个女孩子突然到店里喊他爷爷,他才知道那是他在西班牙的孙女。
第二段婚姻是入赘,喫茶店就是这第二任太太提出要开的。后面的故事就不是那么浪漫了,他照顾突然跌倒瘫痪而脾气变得暴躁的太太,好不容易太太去世后,刚有种“解放的感觉”,内弟的妻子也去世了,内弟家务一概不知,他又照顾起了内弟。
这样用心待人的白发老爷爷,直到生命接近最后一刻,还是要穿好衣服才给作者回电,是个从内心到外表都体面了一生的人。
筑底鱼市场的咖啡店
女店主快九十岁了,但穿着很精神,手脚也很麻利,这样的独居老太太,也有着传奇的一生:她十九岁就嫁人了,但因为小姑们动不动就欺负她,她毅然决然地在婚礼后半年就回了娘家。
她骗夫家“最多十天就回来”,结果一年两年三年,丈夫终于接受了她不会再回来的事实,俩人协议离婚。她一刻都没有后悔过放弃体贴疼爱她的丈夫,她说,
“结婚对女性来说可能是一种资格或执照,获取过一回就满意了。”
最打动我的是,一个八九十岁的老太太,很自然地到百货公司柜台买化妆品,光这一点就让很多女性减少了独居到老的恐惧。她算是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了痕迹的女性。
肉荞麦面店的老板娘和客人
老板娘是个五十多岁的女性,内心更柔软一些,会因为捐了两个月的薪水而自己拼命工作来还上,会因为客人说她的天妇罗酸掉而委屈到掉眼泪。所以她的店里,客人也都很善良:
一位中年男性为了安慰作者,提及自己有一次来不及阻止色狼,但下一次就非常勇敢地站出来,他让作者再忍一忍,
“你跌倒的时候,周围的人肯定想帮你的,但可能跟那天的我一样不知所措。也有可能,他们以后哪天会鼓起勇气帮助别人。”
作者在思考为什么会在这些店里得到温暖和慰藉:
“友情是一种亲密、因此又难免陷入封闭的关系,而在职场或餐馆等场所的偶然相遇和擦肩而过是一种开放性的关系。
这些不经意的场合中你都能找到气味相投的人,这种经验自然让你和眼前的世界建立信赖感。
因为外面世界的风浪颠簸,你确实会受到伤害,而在荞麦面店里的对话带来的欣慰,就像是一束阳光,鼓励你往前再多走几步。”
当然,《东京八平米》里还有很多很多的故事,比如刚出头的年轻落语家在台上怎么扬声都无法引起一声笑声,甚至观众席还有人打瞌睡,但不管怎么样,落语家必须把一个小品坚持讲下去,讲完才向观众鞠躬退场,然后明天在同一个时间再次登场表演。
作者籍此领悟到,写不出像样的稿子又如何呢,别人不喜欢,那就再努力钻研,然后再写一稿。
与其说这是一场八平米外的故事会,不如说是一部勇气集。吉井忍在路过一个个真实的日本人的生活,也路过自己人生的迷茫。
或者说,也是我们人生的迷茫。
因为我们也可能会在别人举着offer庆祝的时候,怀疑自己的选择是不是错误的,害怕自己是不是错过了珍贵的机会,也会想到父辈在自己的年龄,是如此兢兢业业支撑起了家人的人生,大家都是普通人,为什么我不可以走一条寻常路?
看不完的展览和电影(以及各种优惠)、大大小小的图书馆以及其完善的查询系统(一般都是免费的)、各有特色的钱汤(虽然正在减少中)、适合进行人类观察的喫茶店(很可能你也正被别人观察)、允许你逃避现实的铁路和航空路线(小心影响工作),以及相当多的临时工的职位——感谢东京之“大”,抵御了八平米的“小”,也缓解了她内心的“小”世界。
东京给了吉井忍无数的答案,也缓解了那些令人生焦虑的谜题:
谁不是那么脆弱呢,我们就是靠着这些细节,甚至是幻觉,顽强地找出快乐并继续往前走。
你的“小”不成问题,因为外面的世界足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