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 2023 年度征文活动。我的 2023 年度关键词是:平衡」
2月10日,游本昌老爷子获得了“CMG第二届中国电视剧年度盛典”颁发的“终身成就艺术家荣誉”,以自己的经历践行了“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的重要性。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而阅读则是学习的重要途径。有感于自己阅读量的匮乏,新的一年,希望通过建立阅读清单来帮助自己高效地阅读。
阅读待办清单的作用
阅读清单要解决的是两个问题:读什么和读到哪儿了。
首先,“读什么”意味着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获取有效的信息并汇总。
有效的信息分为快速阅读的新闻和仔细阅读的高质量文章。但一般的信息源并不会将新闻和文章分开推送,推送信息的质量和相关性也有高有低,所以对于推送的信息,需要分两步处理:“粗读”到“精读”。“粗读”指的是粗略浏览,将感兴趣的内容归档,等到闲暇时间,再细细“精度”归档的内容。
目前我重点关注的领域主要有四个:国际形势和热点新闻、产品能力提升、AI 相关、有趣的新事物和新产品,获取这些领域有效信息的方式主要是:RSS 订阅、公众号、邮件订阅,以及在微博、X 上关注相关的账号。
所以信息汇总,也包含了两个动作,第一步是将 RSS 订阅、邮件订阅、公众号订阅等自己挑选过的信息源推送的内容,汇总到一处,以方便我们快速浏览,这一步尽量通过自动化来完成;第二步是快速浏览汇总的内容,挑选出需要进一步精读的内容,形成最终的、可以不假思索直接阅读的待办清单。
其次,“读到哪儿了”则是对自己当前阅读进度的跟进。打工人往往没有大块的阅读时间,家里的琐事也常常会打断自己的阅读,等回过头再坐下来,可能间隔半个小时,也可能已经过了一天两天,快速衔接起自己之前的进度,才称得上“高效”二字。
目前正在使用的工具
2023年6月份,我花费96美元订阅了一年份的 Readwise,一个堪称阅读软件赛道 all-in-one 的工具。它有诸多优点,挑几个我实实在在感受到的:
- 支持所有类型的信息导入:RSS 订阅、网页链接、PDF、X(Twitter)、Epub、邮件订阅、视频等等,真真正正将你所有的信息汇总到一处浏览;
- 交互优秀,可以完全脱离鼠标阅读,并且支持段落标注和笔记;
- 提供回顾功能,每天挑选你曾经记录的笔记,邮件发送给你;
- 强大的自定义导出功能,可以自定义导出哪些内容、导出内容的格式、也可以自己添加信息,Obsidian 中也有相应的插件,支持按照自定义的格式一键同步;
- 支持浏览器,这就意味着我可以使用浏览器插件阅读英文文章。
这个工具看上去已经能覆盖我所有的需求,但为什么在使用大半年后,我还是决定换掉它呢?因为太贵了,2024年还涨价了。主要原因是需要科学上网来更新订阅的内容、以及你的标注和笔记,并且在 PC 端更新过订阅的内容后,移动端还需要再手动刷新,而不是由服务器自动同步。
我至少有一半以上的阅读时间是在移动端,每次打开 Reader(Readwise 的 iOS app)发现订阅内容没有更新,需要再打开 VPN 更新,这一点简直如鲠在喉,同时还会引发我对于在移动端记录的笔记能否正确同步的担忧。
接下来的替代方案
决定放弃 readwise 之后,我将自己当前订阅的内容一分为三:
- RSS 订阅、X(Twitter)、Reddit、YouTube,通过 Reeder App 获取新的消息推送。Reeder App 是一个老牌的 RSS 订阅软件,并且支持稍后读功能;
- 邮件订阅。设置收件规则,将订阅邮件统一归档到专门的文件夹;
- 微信公众号订阅。有些特殊的 RSS 规则可以获取微信公众号的内容,比如和菜头的“槽边往事”,每篇文章都有相同的 tag,可以通过 tag 订阅。但是大多数的公众号无法获取。
我只能选择在 微信读书App 里将公众号加入书架,再将多个公众号统一编组为“公众号更新”。
这样每天我只需要浏览邮箱指定的文件夹、微信读书书架里指定的分组以及 Reeder 中订阅的内容,并将认为值得精度的内容添加到 Reeder 的稍后读即可。
值得一提的是,Reeder 仅有的几个快捷指令都是针对稍后读的功能,并且十分好用。通过快捷指令,我可以将 URL 添加到稍后读、获取稍后读的标签、获取稍后读所有文章的标题,甚至可以获取稍后读文章的全部内容(HTML 格式,包括视频的链接)。在浏览邮箱订阅和公众号文章时,我就可以通过快捷指令将文章快速添加到稍后读列表里。
Reeder 稍后读里的全部文章,就是我的阅读待办清单。遗憾的是,Reeder 的稍后读功能,不会记录阅读进度。我在 Obsidian 的 DailyLog 中设置了一个 #阅读进度 的标签,以记录当前读到哪篇文章的哪个段落。
以上就是我为自己梳理的阅读工作流,希望2024年这个工作流可以真正运转起来,助我日益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