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 2023 年度征文活动。我的 2023 年度关键词是:独立。
前言
人生能有很多选择,可以选择今天中午吃什么,选择从事什么行业,选择未来的路怎么走,但唯独没法选择出生在哪个家庭。
自新媒体诞生以来,「原生家庭」一词热度不减。大家都在网上分享父母如何给自己留下创伤,诸如买个东西训斥浪费钱,带他们去旅游也被说有啥好玩的,从小在自己跟别人家的孩子对比中……
孩子做的永远不对,永远是不成器,父母在维持着家庭霸主的地位,从语言、行为否定着孩子。
即便过了很多年,有的孩子已经长大,但依然深受困扰:
「做任何事都有无力感,半途而废的事情数不胜数。」
「父母觉得我怎么做都是错,从早骂到晚,自己买的衣服在妈妈眼里都是垃圾……」
「原生家庭缺爱的人,连自我成长的意识都没有,业余时间90%的时候都在消遣打发时间,或者满世界乞讨爱。」
……
那么,究竟什么是「原生家庭」?为什么有的人生来就要承受这一切,在内心的煎熬中度过此生?父母怎么就可以肆意妄为?以及该如何逃离shit一样的原生家庭?
一、什么是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指的是一个人出生并成长的家庭环境,也就是父母跟子女。
有的人落落大方,有的人自卑敏感,有人处事不惊,有人活在惶恐。这种差异,也就是人格的不同,在心理学对人格的研究中,人格受到两种力量影响。
一个是先天力量,指出生那一刹那,遗传下来的基因,已经成型的大脑,这些无法改变的,可能就会有人天生自信。
另一个是后天力量,指的是原生家庭、童年经历、学校教育、社会文化,多种因素,才构建成今天的你我。
跟先天力量无法选择一样,我们似乎也无法选择后天力量。
例如生在什么样的原生家庭完全是随机的,但这又是孩子余生都没法脱离的地方,毕竟血浓于水,毕竟「习惯就好、都是为了你好、岁数大了、都不容易」……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幸运的人被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也就是说,现在我们的人格、说话方式、处事方式等等都是被家庭长期持续地影响着。自信大方的人,家长会经常鼓励他;懦弱卑微的人,可能从小就被打压,自尊也是一节一节地被打没了,慢慢养成「讨好型人格」,越发自卑。
二、为什么会有糟糕的原生家庭呢?
其实很简单,甚至太简单,根源就是:穷。
在物质上的穷和在思想上的穷。
物质的穷是时代背景,宏观来说,中国还在起步期,父母也没什么钱,工资收入也不高,势必会造成物质上的短缺。
但穷对人的影响太大了。影响父母的精气神,进而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都这么穷了,好吃的要等到过年才行,别整天想着买这买那,哪有钱!
钱!钱!钱!
越是穷,越是在意。
「这压岁钱我先帮你收着,等以后再给你。」
「你压岁钱都帮你交学费、交生活费了,没钱了没钱了!」
「想买蛋糕,那得有钱啊,你有钱吗,钱难挣得很啊,不买不买!」
「你现在住的地方,穿的衣服,读的学校都要花钱,哪来的钱买其他东西?」
……
因为穷,势必会产生更多矛盾,难以调和。
思想上的穷,则是没见过更大的视野,追求一亩三分地,差不多得了,讲究势利眼。前一秒还跟孩子怒目而视,下一秒朋友来了立刻笑脸相迎。因为孩子好拿捏,但其他人不好得罪。
除了穷,造成原生家庭糟糕的另一个原因是父母的控制欲。
这种控制欲,对于没当领导的父母来说,是生孩子之前都没体会到的。
看新冠疫情期间的各种离谱操作,就能看出来权力对人的影响。一个小区保安,疫情时突然手握生杀予夺的大权,开始豪横起来,拦业主、拦外卖、不让送物资……为此造成的魔幻事件数不胜数。
而这些父母,初尝权力的滋味,关键是在体验时不用付出任何代价。让孩子往西,他不会往东,因为往东后接下来是一耳光,或者谩骂训斥;同时也满足了爹味,自己并不如意的前半生,依然能总结出金科玉律,酒后对着他们说人生哲理:「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因为不用付出代价,所以可以肆无忌惮,更能彰显自己的「能力」。
「我的孩子是全天下最聪明的孩子,但也得听我的领导。」
神童张炘炀的案例就是诠释这句话的。他10岁上大学,13岁读硕士,16岁读博士,一路跳级,人生彪悍。
实质是什么?父母的揠苗助长,要求儿子不断跳级,后面儿子显露才华,在本科时,张炘炀有一个能去德国留学的机会,但年龄还差一岁。老师的建议是继续先读下来,后面再留学。但父母偏要孩子继续跳级,去升研究生。
到16岁时,也就是2011年,张炘炀考上北京航空大学的博士,成为最年轻的博士。但他曾和父母有个约定,读博可以,但必须要在北京买套房。父母为了哄他,满口答应,随后租了一套房骗他说是买的。
要知道,2011年,北京房子一平米大概2万多,一套房估计200多万。而到2024年,房价涨到了6-10万一平米,价格翻了几倍。
于是张炘炀毕业后,先是做了老师,然后辞职,在家躺平,混吃等死,虽然甘心做个普通人,但在一次采访中犹有不甘:「父母还欠我一套房,市值1000万。」
因此非常吊诡的是:父母一面相信孩子是天才,在拼命拔苗助长,榨干所有天赋;一方面又在掌控一切,从心态和行为上俯视孩子,先答应再毁约。
像张炘炀这样的「神童」都会面对父母不守承诺的情况,更多普通人都是被父母「哄」着长大,先满口答应,再一句「我就是开玩笑,哪知道你当真了」来糊弄过去。
就这样,有的人带着冷嘲热讽、阴阳怪气、粗暴对待开始长大,同时发现自身的性格存在缺陷,例如爱讨好别人,过于敏感,容易钻牛角尖,不敢拒绝别人,也不敢麻烦别人……
带着种种困惑,他们反思自身为什么会这样,后面向上追溯,发现答案离不开四个字:原生家庭。
三、弗洛伊德和阿德勒眼中的原生家庭
那么究竟要如何逃离原生家庭呢?
在讨论这个问题前,先允许我介绍两个人。
一个是弗洛伊德,估计不少人都听说过他的大名,他是非常著名的心理学家,著作《蒙的解析》,开创「精神分析学派」,现在用的很多词都是弗洛伊德造的,例如潜意识、自我、本我、超我等等。
对于原生家庭,弗洛伊德倡导「原因论」,也就是一切皆有原因。你的童年阴影、心理障碍、内向自卑等等,都源于过去的影响,例如父母、兄弟姐妹、学校教育、儿童经历,它们根深蒂固,深深扎在你的潜意识中,决定着你的人生,直到成年以后以各种方式表露出来。
因此,弗洛伊德学派认为,如果你想治愈原生家庭的创伤,就要从原因开始。你就必须深度剖析自己,向内寻根溯源,采用自由联想、梦的解析等方法,去回忆童年,尤其是和原生家庭有关,越是痛苦,越要深入,才能解决潜意识的冲突和压抑。
问题是,这太痛苦了。你都已经长大了,还要一遍一遍地回顾过往,如何被父母羞辱、被朋友戏弄、被老师责罚……而且弗洛伊德还强调尽可能回忆诸多细节,等于是重新体验当初的感受,还有比这更痛苦的事吗?
因此,弗洛伊德的学生中,有个人无法接受他的理念,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
这个人就是: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尽管阿德勒名声不显,但他与弗洛伊德、荣格被列为「心理学三大巨头」,开创了「个体心理学」流派,著作《自卑与超越》。近几年《被讨厌的勇气》火热起来,阿德勒也开始逐渐被知晓。
与老师弗洛伊德强调寻根溯源的「原因论」不同,阿德勒提倡的是「目的论」:不关注原因,不关注原生家庭,人都可以通过自己决定人生。
阿德勒认为,现在的不幸,其实都是自己的选择。也就是说,自己的行动,都是有目的的,而并非简单地由过去决定。听起来有点绕,下面举个例子。
例如某个年轻人,幼年时经历过童年创伤,父母一路打压长大,大学毕业后宅在家里,不去找工作。
那么弗洛伊德的「原因论」认为,年轻人是因为父母打压,而内心自卑怯懦,不敢与人正常交流,「都是过去的原因造成的今天」。
而阿德勒的「目的论」会认为,年轻人是为了逃避找工作,而选择宅在家里,不跟人打交道,埋怨父母,「现在的目的塑造当下」。
正因为一切行为都由目的驱动,才能够改变自己的人生。
阿德勒理论不在乎过去的「原因」,只关注现在的「目的」。因为你过于在乎原因,过于执着过去,就很容易止步不前。
而阿德勒希望你能迈步向前,不要回头。
因此,如果你想摆脱过去的创伤,你无需关注过去,不去在乎狗屁原生家庭,从现在只为自己而活,才能迎来新生。
这理论似乎听着过于简单粗暴,不太能够说服人。
四、脑科学和原生家庭
其实在脑科学研究中,也有理论可以支撑的。
我们人脑有八百六十亿神经元,通过突触彼此连接,还分为不同区块,每个区块掌控着不同的行为。关键在于,大脑是具有可塑性的,人与人的不同,就在于大家对大脑的训练。
有句话是「You are what you read」,直译过来是「阅读塑造你」。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的大部分人都丧失了阅读长文的能力,看一会儿书就想玩手机,很难静下心来安心阅读。
这是因为大脑已经习惯了短平快的资讯内容,我们人脑也在锻炼着阅读短内容的能力,一眼扫过,不感兴趣就换下一条。但与此同时,还失去阅读长文、书籍的深度理解能力。
在物理层面,其实是掌管注意力、认知控制和情绪的扣带皮层神经元减少,只能接受剪短可口的新闻点心,容易分心暴躁。而很多人说看不进书,就是该区域的神经元减少,无力支撑他做深度阅读。
「一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就是这么来的。因此,对于大脑来说,你越关注什么,大脑就变成什么模样。只要你不关注这方面的内容,这部分的神经元就会慢慢弱化,降低敏锐度。
诶,糟糕的原生家庭是否也能这么用?
是的,你可以不再关注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不主动谈论过去的创伤,不再思考过去父母对自己的伤害,慢慢大脑就会淡化这方面的敏锐度,慢慢遗忘过去的伤疤。
相反,如果你越想解决原生家庭的问题,大脑就会越关注,这方面的神经元也就越发活跃,创伤也就不可能磨灭。而弗洛伊德的「原因论」,恰恰做的就是这件事,结果越想解决,越被伤害。
五、逃离原生家庭的具体方法
那么要怎么办呢?
建立新的好习惯,用它去培养自己,让自己被新习惯填充,慢慢就没时间去思考过去的创伤,慢慢增强对生活的掌控感,就能淡忘原生家庭。
这就像一个塑料盒,里面沾满了油污,如果用纸巾去擦,脏的地方反而更多,哪怕表面干净,但用手还是能感受到油污。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倒入洗洁精,兑点水,盖上盖,使劲摇晃几下,再去清洗,盒子也就干净了。
是的,你没法改变自己的原生家庭,因为出生是你唯一不能选择的事情,但未来是自己可以选择的。
有什么具体的方法可以逃离原生家庭吗?
1,离开原生家庭。
在物理和精神上。
物理上指的是,如果你正在跟父母住在一起,首先要做的就是自己出来租房,自己一个人生活。如果还是学生,就可以等找到工作后,做到经济独立,不用依赖父母也能照顾好自己,那就可以自己租房住了。
关键是,一个人住,非常爽。我在23岁时,第一次拥有属于自己的房间:那是7层楼的步梯房,不到8平米,没有冰箱、空调、洗衣机,里面就一张床一个桌子;窗外就是天台,房东养了一群鸽子,有时晾衣服上面全是鸟屎;刚入住时是在夏天,每天下班上楼后满头大汗,又累又热。
但那确实是我最快乐的时候。公司离得不远,每天步行上下班;自己跟房东讨价还价,用很低的价格租了半年;自己买凳子、扫把、电磁炉、碗筷,有时做点小菜,放着一期B站视频下饭;用优惠券买两杯蜜雪冰城柠檬水,在周五晚上喝着十分凉爽;周末想睡多久就睡多久,有时就这么躺在床上,漫无目的地看着天花板,窗帘飘动,感受风的涌入。
这就是通过一点一滴小事,增强自己对生活的掌控感,让自己感到人生中的可确定性。
其次是精神上的离开。尽可能不主动联系他们,但如果他们死皮赖脸,甚至动不动打电话要你上交工资,那么可以考虑拉黑。
注意,我这里指的原生家庭是糟糕的情况,如果你的原生家庭说得过去,氛围也比较融洽,那已经算是很幸运了,要不要离开都看自己的选择。而对于不幸的人,只有远离原生家庭的漩涡,才能真正做自己,才能迎来新生。
那时,你才知道摔碎了玻璃杯是不用被骂的,只要把它扫进垃圾桶,小心别被扎到就行了;你才知道,可以自由决定很多事情,可以在朋友家玩耍过夜不用报备;你才知道,可以每天都吃一碗楼下的早餐,而不被父母埋怨浪费钱。
2,不提及,不抱怨。
不和别人谈论原生家庭的创伤,也不去抱怨最近家人又要自己做什么了。
前面也说到,大脑越关注什么,就越记住什么。因此对于原生家庭,最好不要主动提及,减少去反刍的频率,自然而然就会弱化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
而不抱怨,是尽量避免自己成为负能量源头,也是不把别人当成情绪垃圾桶。我之前就有过跟朋友吐槽琐事的经历,把自己的委屈、不甘、难受一下发泄出来,噼里啪啦地打字抱怨,朋友也是安慰我都会过去。
后面意识到后,顿时醒悟我在把朋友当成情绪垃圾桶,自己是说爽了,但朋友可倒霉了。他不但要接收我的负能量,还要安慰我,让我不要钻牛角尖,心里就有了对朋友的愧疚感。
也是从那以后,我很少抱怨琐事,因为好朋友太少,要且行且珍惜。
而且抱怨并不管用,你反复向别人陈述你的原生家庭有多糟糕,就像自己揭开伤疤跟别人炫耀:「你看这个伤疤多大啊,我多疼啊。」这只会让自己积攒更多的负能量,让自己的生活不断沉沦。
3,培养新的习惯。
要改掉坏习惯的好方法,不是告诉自己以后不做这件事,而是建立新的习惯。
例如感觉自己手机刷得太多,想要克制玩手机,但开头几天能控制,但过几天又抱着手机刷不停。而如果你给自己的方法是,每天都要阅读、看电影、跑步,那么玩手机的时间自然就减少了。
因此,你现在可以尝试构建自己的新习惯,循序渐进地培养它,成为你真正的习惯。
那么可以培养哪些习惯呢?其实要看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并没有特定的要求。
你想看书,那就去广泛阅读,凭自己的兴趣来挑选书单,再慢慢去勾选掉;你想跑步,那就从最开始的1千米开始,再慢慢增加到更长的距离;你想看电影,那就先从豆瓣Top 250开始,去看优质的电影,领悟不同人生……
你会发现,有新的事情做时,好像就没时间思考原生家庭的琐事,甚至会忘记上一次被原生家庭困扰是什么时候。
结语
希望这篇文章能激发你的勇气,摆脱原生家庭的束缚,祝大家都能迎来新生,掌控自己的生活。
推荐大家有空也可以阅读一下《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通过青年和哲人的对话,逐步拆解你所焦虑的问题。
最后,送大家一句来自书中的话: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