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 2023 年度征文活动。我的 2023 年度关键词是:独立」

三年前,我疯狂学习各种生活常识,迈出了生活独立的坚实一步,一年前,我全面梳理了记账、个人资产配置和保险,完善了自己经济独立的最后一块拼图。但时至今日,深夜里的emo情绪依然会突然来到,有如附骨之疽,更是会经常感觉一切都毫无意义,恨不得世界就此毁灭。大家自嘲说发疯才是现代年轻人的正常精神状态,而我想拯救一下自己。

本文记述这一年来我深夜emo的时候对几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无意义感

很多时候我会陷入强烈的无意义感,所有的事都无关紧要、所有的人都无关紧要、没有什么值得付出、也没有什么值得留恋,整个人像掏空了一样什么都不想做,只想安安静静的躺着,甚至我无数次在想,让这个世界静止吧,让我一个人安静地待会儿,或者让世界毁灭吧,然后就什么都不需要想了。但我的奇怪之处在于,真到了躺在那里一动不动的时候,脑子里反而疯狂地在想,为什么我会感觉没有意义呢,是哪件事情引起的呢,后来我总结了三点。

首先,无意义感多数产生在深夜,受生理、心理和环境因素影响,深夜更容易情绪低落和抑郁,这一点已经得到了科学证实,如果一直刷手机、玩游戏、刷剧,这种情绪会在一定程度上被抛之脑后,但一旦放下手机让自己独处一会儿,孤独感、无助感和焦虑感就会加剧,这种感觉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白天的压力、疲劳和未解决的一些问题,比如复杂的人际关系、催婚的压力和社会思潮的影响。这种情绪到达顶点的时候,就会产生强烈的无意义感,以及想哭的冲动,很多时候我会任由这种情绪发酵,然后很干脆的开始哭,感受眼泪在脸上划过的感觉和眼泪咸咸的味道,毕竟除了这种时候,成年人想要孕育出一场酣畅淋漓的大哭实在太难了。有时候由于太过沉浸在感受眼泪划过皮肤的感觉导致了哭泣中短,然后就继续开始酝酿情绪,继续哭,emo的情绪和无意义感就在这种周而复始中消失的一干二净。

战争

其次,无意义感也会产生在现实世界与我们的理想世界发生冲突的时候。为什么别人可以理所当然的撒谎、诽谤他人,为什么一个崇尚公平正义的社会找关系走后门大行其道,阴谋、背板、谎言、人口贩卖、成瘾品、战乱.......某些人性之暗、令人不爽的东西从古至今从未消失,而且看不到未来消失的可能,科幻小说描绘的种种世界末日有时候看起来就像是真实的未来。从小到大所有人都在告诉我们要诚实、守信、善良、勇敢等等,但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突然发现社会不是这样运转的,勤劳工作的人不一定能生活无忧、新闻报道也不一定反映事实的真相,公平正义时常得不到伸张,996、烂尾楼、食品安全,我们被教导了一个理想的世界,真实的世界却同我们的认知割裂,我们想坚持被教导的那部分,却发现自己无能为力。这种无能为力会是我们产生无意义感的重要原因。

我当然会猜测是自己认知世界的方式出了问题,是否只看到了不好的一面二没有看到好的一面。唯物主义提到,事物的发展是螺旋上升的,诚然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点,当前的物质水平比起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要富足,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人性的某些东西真的从未改变,上一秒还在为祖国航天事业发展欢呼雀跃,下一秒就因为一些渎职安全事故的报道再次丧失希望。很多人面对这种冲突的时候选择了不同的处理办法,之前看《守望者》发现DC里的人物就比较典型,相似的境遇,笑匠选择了逃避和放纵自己,小丑选择了毁灭,罗夏和蝙蝠侠选择了坚守自己认知中的理想世界,但我们很多人没有罗夏和蝙蝠侠的能力,所以就出现了问题。

有趣的是我后来在现实世界找到了对应,去年 Tim 在B站发布了一个视频叫《一个百大UP主的创业故事》,我当时最深的感受就是,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在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并且做成了,单单是这个世界上有这样的人存在这件事本身就会给人力量。“世界破破烂烂,猫猫修修补补”,我们在网上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描述,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能修补这个破烂世界只有我们自己,负面的新闻一次次把我们拖向深渊,但正向的宣传也一次次把我们拉出来。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好吗?复旦大学副教授简军波说,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为“好”或者”坏“是价值判断而不是事实判断,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去衡量,价值判断的依据来自个人感受、文化或宗教标准等。比如国际关系中现实主义理论认为几千年来世界依然是丛林社会,各国必须自保才能生存下去,如果这样,世界显然不会充满太多亮色,但自由主义理论认为国际机制让各国可以只关注绝对收益,从而为世界涂抹上一层理想主义色彩,佛教认为当世已是末法时代,最终人类社会会变得十分不堪,最后会进入下一个轮回,基督教则认为最后人世间的游戏终归要被唯一真神所终结,每个人都将接受最后的“审判”,天堂还是地狱,不由自己决定。政治理论提供了另一个愿景,甚至可以宣称“冷战”结束后,历史也”终结“于自由民主世界,从此不再有黑格尔式的历史演变。每一种理论不过是一种愿景,世界能否变得更好取决于我们的想象、信念、愿望、人生经历和政治立场。

尽管如此,但我们终究希望这个世界在客观上能变得越来越好,或者,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主观评价依据让这个世界“客观上看起来”变得更好。所以我最终的答案是:如果我努力做一个好人,并相信世界在变好,并为此付出努力,那么世界就会真的变好。

最后,生活的重复也会诞生无意义感这种情绪。多数人过着每天都在重复的生活,这种麻木的重复在不断消解着生活的意义。作为 ISTJ (MBTI理论中十六型人格的一种),身边很多人认为我固执而古板,而且在刻意坚守着枯燥的生活节律,所有的未来都在计划之内,但即使是我也难以忍受一日又一日无穷无尽的重复,也会努力地去感受一遍一遍重复中那些细微的区别,甚至每隔一段时间都需要出去旅行一次给自己染上一些新的色彩。

我认为人生是体验的总和,而行动即生命。我们在行动时持续收到反馈,因此伟大人生冒险之旅能带来发现、惊奇、喜悦等各种体验,获得极致人生的方式就是让这些体验最大化,特别是正面的体验。体验还会随着时间增值,因为我们过往的一切造就了我们现在的感受,当我们体验一件事时,我们可以获得当下的、即时的愉悦,同时也留下了日后可以重温的回忆。当未来某一天,我们听到一首歌,或者看到一张老照片,然后我们的记忆突然启动,我们可以在心理上、情绪上重温一次这种体验。此外,体验还具有一种红利性质,以一趟旅行为例,回来之后我们向朋友分享这趟旅行、我们和一起旅行的人回忆这趟旅行、我们独自回忆这趟旅行、其他人在计划相似旅行时我们如何给出建议,初始的旅行会衍生出大量其它体验,而且越积越多,实际上,因为反复回味,这些回忆带来的愉悦可能比初始体验还要多。

我开始审慎且主动地选择自己的体验,而不是随波逐流的生活,甚至给自己列了一个清单,将各种不同的体验分配到人生的不同时段,就花钱和分配时间的方式做出深思熟虑的选择,我的清单将是”我是谁“的精确表达。每当我产生无意义感的时候,想到我的清单上还有那么多未划去的项目,我就觉得还是得过下去。

关于催婚

我有个朋友和我有着完全相同的人生观,那就是人生是体验的总和,但有意思的是,与我到现在还没谈恋爱不同,他读书的时候就结了婚,现在过得也很开心。所以相同的目标也会有不同的选择,大家一直说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大概就在于此了。我很喜欢詹青云在辩论里的一段话:既然这个世界是多元而包容的,我们就应该肆意去试,青年人扩宽自己人生边界的可能性,是在扩宽这个世界价值判断的可能。结婚这个事情,现在大概就是这么一种情况。

我对于爱的看法与人生非常相似,爱不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情感,而是一个个产生了”积极共振“的瞬间,每个这样的瞬间都伴随着身体、大脑、激素水平的变化,当我们感觉”爱上一个人“的时候,往往说明我们和另一个人之间存在很多这样的瞬间。赖长生在辩论中说出的那句”爱是自由意志的沉沦“如今已经尽人皆知,爱是玄学,但这种玄学的产生可能就是不知道哪个瞬间引起的,所以通过主动构建这样的积极瞬间对产生爱和维持爱应当都是有效的。

我虽然读了很多亲密关系的书,但后来却从未谈过恋爱,某种程度是出于对现实的考量。一方面,婚育的过高成本,会严重影响我的个人生活,另一方面,我的性格也难以应对更加复杂的人际关系。当然,我像很多现代人一样,可能普遍受到了消费主义的影响,偏离了传统的价值观,对结婚开始权衡利弊,更社会的影响可能占比要更大一点,现代的通信方式使我们接触到了不一样的生活方式,我们看到了其他互动方式能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因此会重新思考亲密关系及家庭状态。

和很多人一样,催婚成了我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延伸一下的话,或许还有社会舆论的压力。但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催婚和社会舆论在某种意义上都属于单身歧视,和社会上的其它歧视相同,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认识到单身歧视的存在,而不是将原因归咎于自己。从更广泛的范围看,单身已成为一种社会趋势,各种迹象都表明,各地晚婚、独居或选择单身的人数都在逐渐提升,不仅发达国家如此,在中东等保守或超保守的社会也显现了类似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大众文化的赞同会使得年轻人对选择单身生活和应对催婚压力更有自信。

前文讲到我时常陷入深夜emo,这里的一个主要情绪就是孤独,孤独感是促使很多人走入婚姻的一个主要原因,甚至于我也时常动摇。但从理性上看,婚姻无法缓解孤独终老的状态,孤独并不是一种现实,而是一种感觉,是个人的社会关系在预期和实际之间的落差,这种落差可能在于关系的数量或是关系亲密的程度。因此,受到忽视的自我认知才是老年人孤独的主要原因,解决方法有赖于自我认知的扭转,不在于已婚或未婚等客观状况。已婚人士同样面临孤独的威胁,除了困在压抑或无趣的关系之中,已婚人士感到孤独的原因还有很多,包括长年为家庭奉献自己,忽略了其他社会交往,因而陷入孤立的局面;或是要照顾生病的伴侣,没有人来帮忙,因而感到无助。同时,我们必须承认,个人不论再怎么努力,任何婚姻到头来就只有三种令人伤心的结果:丧偶、离婚、(自己)死亡,而从未结婚的老年单身人士似乎比年老丧偶的单身人士更擅长独自生活。

虽然说了这么多,但我其实不是坚决的不婚主义者,甚至我非常非常想谈一场恋爱,以及接受婚姻作为一种承诺和自然而然的结果,比较恋爱和婚姻是一种非常难得的人生体验。我所抗拒的是,没有思考过各种可能性,仅因家庭或社会舆论而步入的婚姻,这里有一个我非常喜欢的不等式:两个人好好的过>一个人好好的过>一个人不好的过>两个人不好的过。而我也愿意做好两条人生路线的准备,遇到喜欢的人在一起然后结婚挺好,一个人这样过下去也不错,无论哪种人生,都要过的自在而满意。人生最重要的使命是清楚自己要什么,并靠自己努力去获得,绝不是把自己人生的希望寄托在另一半身上人。

对父母的亏欠感

以前我持有的一个理念是这个世界上我只欠我父母,和朋友聊天的时候也会经常提到这个观点,但我最近发现,这种亏欠感对我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一方面,这种亏欠感很大程度影响了我人生道路的选择。在读书的时候每次要学杂费等费用都充斥着花父母钱的愧疚感,有任何事情我都会先想着自己是否能够独立去解决,或者能否不花钱去解决,而不是麻烦他们,有时候父母会主动地买一些东西,而我总是会本能的拒绝。我承认在我读研以前总是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原因就是怕花钱,也因此错失了不少机会,甚至毕业以后选择回靠近家的地方工作,也是受”我只欠父母“这一想法的影响,我亏欠他们,所以我要离他们近一点,有什么事能帮衬一点。有意思的是,现在我相信高考报志愿我选了一个离家很远的学校,是潜意识想要逃离这种压力,但心理上却一直没有逃离,导致工作又回到了这里。另一方面,这种亏欠感也影响了我对亲密关系的处理。我不相信别人的付出是无条件的,不敢接受,从而形成了回避型的性格,这一点和不想花父母的钱一起构成了我早期不谈恋爱的主要原因,同时,我也因为亏欠感而经常性的忽视自身的需要,“不敢快乐”,更难享受生活。

深入思考原因的话,这种亏欠感主要来源于成长早期对父母的无条件信任和父母的”内疚式教育“,”父母总是强调我为你付出了多少多少“,”我做了什么都是为了你“,”我现在怎样都是因为你“,心理学上有个相对应的词叫做”愧疚诱导“。而父母通过利用跟孩子的情感联系,让孩子服从自己,本质是一种情感支配,当然我跟喜欢称之为”情感勒索“,这样谈起来会更有触动一点。

《小欢喜》剧照

情感勒索是很多中国家庭的共同问题,虽然身边即世界显得很不客观,但最近两年网上这种讨论开始逐渐增多,我相信一种思潮的兴起一定出自一个共性的问题。更有意思的是,我发现父母很可能并不认为自己错了,甚至”情感勒索“这种行为都可能是无意识的,所以你没法把这种行为称之为“PUA”,但这种行为产生的后果却确确实实影响到了我们,令我们开始“自我PUA”,所以现在父母提出的需求无论对错我都很难拒绝,甚至会压抑自己的需求来优先满足他们,这种自我PUA甚至会延申到所有的人际交往,所以常有人说我性子弱,但其实这是精神没有独立的体现。

逃离这种情感勒索是一种精神独立的过程,而第一步就是要先认知到这一点。还是那个和我具有相同人生观但早婚的朋友,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觉得父母和孩子是一种相互成就、相互滋养的关系“,我现在深表认同。我们出生与否并不由自己决定,养育也不是一个单方面付出的过程,所以我们不必为此而感觉亏欠,当然心怀感恩是需要的,但只要我们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把余生活得更精彩,就是最大的感恩。我们还需要充分认识到,对父母、对朋友、对任何权威我们都有权力说不,有权利发表自己的看法,坚持自己的理念,这是与自己和解的第一步,也是走向精神独立的第一步,更是构建理想世界的第一步。

[1] 为什么容易在深夜emo? - 知乎 (zhihu.com)

[2] 比尔·帕金斯,《最优解人生》,文汇出版社,2023-2

[3] 克里斯多福·孟,《亲密关系:通往灵魂的桥梁》,湖南文艺出版社,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