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看了三本有关佛学的书,分别是《观呼吸》、《洞见:从科学到哲学,打开人类的认知真相》、《思辨的禅趣》,此前还看过季羡林《佛教十五题》。一共四本,各有偏重。

《观呼吸》讲正念冥想的方法,《洞见》试图从科学角度解释佛学和冥想,《思辨的禅趣》是夹叙夹议地剖析佛教经典《坛经》,也会涉及的佛学的演变,《佛教十五题》是偏向学术研究,讲历史,讲来龙去脉的。

说是读过,但目前残留在脑海中的不多,就印象较多的、感触较深的《洞见》说起。

《洞见》试图从科学的角度证明正念冥想的有效,解读佛学的科学性,将玄乎其玄的各方流派和典籍言论,抽丝剥茧,留下最本质,最原始的教义和方法。本书英文名为《Why Buddhism is True?》(为什么佛学是真的?),这里的“真”是指,是否符合“科学”这一量尺。

其实,书中的大部分科学知识之前都知道,都是心理学、神经学的研究,比如弗洛伊德提出的意识与潜意识(这学说貌似并不被科学界认可)、大脑的模块化分工等,作者是将这些科学发现作为佛学的某些观点支撑,便完成了“佛学是真的”这一论证。

举个例子。佛学说,无我。科学角度看,大脑是分模块运行的,各个模块竞争,将潜意识挤进意识层。而这其中,没有一个所谓的“自我意识”存在。理性存在,但是理性不作用于抉择,而是理性引发感觉。归根到底,是感觉与感觉的竞争。

大概逻辑是,大脑分为各个模块,各个模块产生的感觉强弱,竞争上岗。胜者进入意识层,促成行为。所以,这其中哪有一个一成不变的“我”。

而冥想的原理与真实体验也与这一科学理论相互印证。旁观者观测一念一念的起起落落,置身事外。剔除“五蕴”,留下最内核的“自我”。

不过,这里又与无我概念有矛盾,《思辨的禅趣》作者对这种前后矛盾颇有微词。我认为,有没有自我与冥想不矛盾,正念冥想可以看做是抛丝剥茧的“自我”提纯过程。

不过,在看过《思辨的禅趣》之后,难免怀疑作者只是把能用科学解释的内容保留,甚至还有篡改佛学教义的嫌疑。

我们都知道“苦海无涯,回头是岸”这句话,小时候的电视剧里总会有老和尚故作高深、语重心长地缓缓吐出这八个字。之所以流传甚广,在于这句话也道出了佛教的根本主旨——厌世。而坐禅冥想是为了破执,让人们明白这滚滚红尘都是幻象,无论好坏,都是虚幻的。只要悟透这点,便能逃脱六道轮回,修成正果,抵达彼岸。

而《洞见》一书讲的却是,冥想如何让人活得更好,只对坏情绪、坏感受一通审视打击。要知道,那些快乐、开心、愉悦等积极情绪,在佛眼中都是“苦”。所以说,当代冥想所追求的目的,与佛教根本主旨南辕北辙。

不过,教义的对错,大部分人并不在意,而且教义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两千年过去了,走样儿是难免的。而且这些荒腔走板不是口口相传的误差,而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变通。

佛教(任何宗教同样)东传来到我国,教义、教规都得结合咱们的习俗和文化进行改良,更重要的是不要和政策对立。《佛教十五题》一书中,讲了灭佛运动,便是因为人们纷纷遁入空门,影响了国家的财政税收和兵役徭役。当然,也有成功案例,比如儒教,便是一个有助于统治者管理和统治的伦理宗教。

另外,佛教教派众多,最终能传下来的、为大众熟知的却只有那几个。与其说是优胜劣汰,不如说是劣胜优汰。它们之所以能流传下来,便是迎合了大众的知识水平和审美情趣,对复杂内容进行简化。

就像成功学,人们需要的只是一句简单直接、朗朗上口的口号,而不是复杂且不确定的论证过程。所以,你只需要告诉世人,吃斋念佛、打坐拜佛便能得到佛祖的庇佑。禅宗最大的优势,在于顿悟,刚才还手握屠刀,一刹那的顿悟,便能成佛。你想想,这说法得多受人民群众,尤其是恶人的欢迎。

时间发展到现在,佛教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入世的宗教。

当代人了解佛学,只不过是希望给心灵一个寄托,即便修成佛教中的“正果”,也不过是成为一个不喜不悲、或者是豁达开明、拿得起放得下的人(感觉这是一个可以进一步探讨的命题,而世人只不过希望眼前的生活能更轻松些。若是作为心灵寄托,尤其是近些年的正念冥想,是可操作的实在手段,不说立竿见影,也能让生活苦海不那么苦。

所以,《洞见》的内容构成也是以正念冥想为主,辅以教义。西方早就流行冥想,乔布斯、约翰·列侬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去印度、日本禅修。禅宗思想还是嬉皮士精神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正念冥想在中国流行起来。记得此前梁文道曾经在节目中提到过。当时还觉得挺遥远,要专门腾出时间,去东南亚某国封闭修行,远离外界喧嚣,放下手机和网络,每天的吃食应该也是以清淡的素食为主。只不过,他形容的这一切,透着一丝神秘和一股子钱的味道。

当时代发展遇到阻碍,浪潮下的人,遇到无法快速解决的现实问题,改变自己看待事物的认知是最快的方式。于是,各种心理按摩和抚慰纷至沓来,将人们无处安放的心稳稳接住。

如今为了方便广大人民的迫切需求,冥想也借助高科技逐渐普及,在家修行即可,早起和睡前想一会,操作便利。找冥想老师更是无需访名山,寻高师。手机软件市场上就有好几款冥想APP,花钱买课,赛博老师教你内观,每日打卡。功能上,更多了些实用性,如助眠。同时,也剥离了宗教属性。

但也要警惕,这里边也混迹着各种大骗小诈,慌不择路的人难免落入其中。前些日子还有个新闻,所谓的精神导师诱导信徒透支消费,结果本就飘忽不定的人生还将负债累累。

尽管《洞见》在用科学解释冥想这件事,也在见缝插针地讲了一些可操作的冥想方法,但更具操作指导意义的是《观呼吸》这本书。如果真想入门冥想,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