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放轻松」征文活动 

工作稍许不顺就亚历山大,摸点鱼就感到焦虑,难得的假期总是做不成自己想做的事情,好不容易没有工作/作业却发现自己已经不会玩耍,勉强打开游戏刚玩两分钟就觉得好累,只有回到短视频的世界里不动脑瘫在床上觉得最舒适……这种种写照里有没有一张符合屏幕前的你。

其实,这就是我一直以来的心路历程。无数个周末过去了,甚至几年都过去了,我早几年想做的事情却还是一动未动停留在想象,以至于我深刻认识到「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改成「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都不过分。

在无数遍地反思自己过后,我切换到一条新的思路,为什么没做到某件事全是我的错,错的就不能是世界吗?于是我开始反思环境和身边的人。

从世界的熵增说开去

宏观层面来说,熵增定理注定了一切事物混乱的结局,包括人类社会。在世界整体和平的前提下,一定会有局部的战争和危机在发生着,虽然不在人祸的风暴眼,我们却被环境的无形影响而躁动,黄金、贸易、汇率、利率等传导到每个人的身上是资产的动荡,就业、流感、菜价、车房波动的是每个人脆弱的心房。我们无意与世界为敌,世界却把我们在地球这艘诺亚方舟上晃地直吐。

经济学分析人类经济行为的前提是理性人的存在,理性人只是一种假设情况,现实中的人都会被情感波动而做出违背理性人角色的选择。而那个选择,在多数被动的情况下,体现为一堆负面的倦怠情绪和行为。

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塑造我们,而我们也反过来影响着周围的环境。我们内心的混乱,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环境在我们身上的投影,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我们就容易对自己产生更多的误解和不满,这是非常不利的。

好环境养人,长居一般的环境累人又害人

想要改变环境的负面影响,最艰难的方式是换个环境,因为我们总是没得选择。

好的环境的确养人,就像处在一个保研的宿舍一样,如果舍友们纷纷保研,那么你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我们应该做到的是不去沾染坏的环境,要像远离坏习惯一样决绝。(抛开宣传内卷,环境影响人毋庸置疑)

长居一般的环境累人又害人,说的是不上不下的环境现状。一家业务乏善可陈的公司,虽然活着却没什么再提升的空间,员工在里面呆得越久会变得越不上进,直到被公司和社会淘汰。

但我们往往会发现,在困境中总有人能发出光来,让你也能照亮到一抹希望。即使在当下的环境中找不到这样的人,我们也能在互联网中寻到这样的故事,那代表一种可能性。

由此可见,虽然世界是有「错」的,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完全无法改变,个体积极的行为和感觉,是可以传导到周围的人乃至整个社会的。

时代变迁,我们不太有机会参与千秋大业,更需要为自己思考该做什么以持续地谋生,时刻保住下限的同时,提升自己幸福的上限。

人生为乐趣而活,多做一些想做且有挑战的事情

表弟说,感觉就业压力好大,学画画不知道毕业了该做什么;

舅舅说,我们这辈子人赚得也不少,但啥都要自己操心没法跟别人一样大手大脚;

爸妈说,你再不找对象/结婚/生娃,你以后怎么办……

从宏观到微观,我们被压力围剿,却始终保有做好事情的想法,这已经是难能可贵的「开始」了,正如开头我所说,开始几乎就是成功的一半。无论是什么事情,只要想做,别过多考虑必要性和功利性,先拿时间投入进去做一做再说,做过了说难再放弃也好过没做就说我早想到这件事情做不成。

别把我们想做的事情的价值和意义抬得太高,当事情的结果不符合我们预期的时候失望和对心理价值的摧毁也会更大。

在《心流》这本书里,有一个非常发人深醒的概念揭示了人生的意义——人是为了「乐趣」而不是「享乐」存活于世的。我们终其一生,都在找乐趣,在童年时分,模仿和学习一些从未接触过的行为和知识本身就能给你带来乐趣,随着年龄长大,天然的学习和理解动机慢慢退化,我们需要给自己做的事找一份乐趣才能很好地进行下去。所以,我鼓励自己培养广泛的乐趣,而事实我也发现自己是这样的人。

重要的是,这件事情一定要有所挑战,才会真正带来乐趣。而我们迟迟不开始的事情,往往就是一眼就有一些困难,很有可能就是我们热爱的事情。

但即使是热爱的事情,哪怕开头做得信心十足,最终都会在某个节点开始反复拖延,直到耐心耗尽,热爱不再。问题到底发生在哪里呢?

拖延,只是所有无动机的表象

对于拖延这件事情,我有充分的发言资格。光卡片式笔记工具里就已经记录了快 200 条跟拖延有关的内容。

每次拖延时,我好像总有力气刷短视频,因为每一个短视频刷起来毫无压力,是一种不怎么需要耗费精力的活动,但事实往往是两个小时的短视频刷完后觉得无比的乏累,懊悔为什么精力还不错的时候不能拿 30 分钟的专注力做点事情。

这样的场景,我无数个周日的夜晚都会忏悔。

194 条跟拖延有关的笔记

在一系列不固定的拖延反思过后,我发现了自己容易拖延的时候,往往出现在以下情形:

  • 在完成一次较难的任务后
  • 在中途失败一次较难的任务后
  • 在拖延 2 个及以上的小任务后
  • 在一次大的投入期望不确定或落空后
  • 在离 DDL 还有很久时
  • 在离 DDL 太近感到弥补无望时
  • 在知道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情绪低落时
  • 在看到别人坚持达成目标,自己还在原地踏步时
  • ……

可见,当产生一次让人难以忍受的拖延时,可能有各种各样的情况发生,情况多到我怀疑自己究竟能不能做好事情。而我换了一个思路开始看这个问题时,好像又燃起了一点希望,我总结了自己每次拖延又重启的转折点:

  • 编辑的一次敦促,让我良心发现
  • 领导的一份问候,让我忘我补救
  • 爱人的一份敦促,让我为爱而战
  • 想想自己的钱包和想买的,压力给到,瞬间奋起直追
  • 想想三十五就失业的行业风险
  • ……

好似每次不小的拖延过后,重新燃起力量的源头必然是某种外部的压力。仿佛是久不发动的汽车亏电后必须来一记外部的电能输送,此时又能安稳地跑一阵子,一旦停车过久又会再来一次输电,久而久之我们自己这架车就疏于保养越来越难启动。

在一次「电能冲击」下,我们会短暂地拥有动机,就会在现有的能力框架下,奋起做到当前的最好。曾经拖延时的能力不足 / 过分追求完美的借口都化为泡影,反而能够以「完成」为目标做到一些成果,注意是完成而不是完美。

我们需要动机、足够的能力以及完成的可能性达成目标,任何一方让我们产生动摇就会产生拖延的情况,但是足够的动机可以弥补能力的不足,让我们蒙上双眼勇往直前一阵,说不定就成了。

动机,是人造的可再生循环使用的资源

动机,不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反而是一种人造的可再生循环使用的资源。动机会在多种情形自然地产生:

  • 刷短视频刷到精神氮泵时
  • 公众号看到人生逆袭的主人公事迹
  • 身边的同事比自己努力时
  • 感受到爸妈的辛苦和爱
  • 感受到爱人的支持和付出
  • ……

这些只是一些产生动机的技巧,反复刻意使用后效果会逐步递减,比如反复看精神氮泵视频会让自己麻木,反复强调为父母着想会让人厌烦,边际效应递减让我们好像没法让我们找到切实可行的办法完全避免自己的拖延症。

但是我们会发现,反复激励到我们的可能一直是一类内容,而这个厌烦的周期会在一段时间后被重置,没错如果你本周五激励自己一下,能度过一个充实的周末,下周固定放松一下,隔两周再刻意制造一些压力,动机又会自然而来。

人类就像一个支持电池供电和太阳能充电板供电的机器,电池续航不足的时候我们可能没法开机,但是就算什么动作也不做,保持静止,一段时间后我们也会生出莫名的动力来,可以说我们就是动力的天然发生器。

通过一些手段,我们可以让自己可持续地产生动力,但这个技巧需要每个人自行摸索,比如我的方式方法就是在我的笔记中间歇性给自己打气和写下一些文字,当我想要一些动力时拿出来阅读阅读,莫名就会产生了一些动力。我在我的笔记中预置了思考、日记、习惯、原则等标签,思考用来随时记录当下的思考,习惯用来反省自身的习惯养成和执行,思考的有价值的内容我会沉淀到原则中当作自身行事的基本规范。

自我设限,自我洗脑,宏大叙事,是我不太鼓励的动力发生技巧。比如,建立奖励机制,每次达成一段时间的专注就用奖品来鼓励自己;比如,幻想自己是拯救世界的救世主,某件事情必须达成等等,或许中二,但我曾经也是如此这般,关注奖励的细节会让人疲惫,关注根本不现实的设定会让人虚无缥缈,比如落在实处,把能用上的技巧和力气先使上,其他的东西以后自然会「生长」出来。

我的建议是,多记录拖延的时刻,多记录重新鼓劲的瞬间,记录当下的体验和想法,当积累了一些情景和数据后,分析自己研究自己,自然就能总结出解决方案了,正所谓答案就在问题中。

人体太阳能积蓄动力时,记得减缓内耗与焦虑

动力有边际效应所以间歇性产生,在这期间的我们毕竟会经历情绪的波谷,没有人能时刻昂扬保持斗志,机器人也不行。

就像这句「知道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揭示的一样,《心流》里也有一句话不谋而合:

“时下书店里有上千本书教人如何致富、夺权、求爱或减肥,它们像食谱一样,教你一步步走向某个狭隘的目标,但很少有人能真正贯彻到底。

即使这些方法真的管用,能够让你变得身材苗条、人见人爱、有钱有势那又如何呢?

通常你会发现自己又回到了起点,有一连串新的欲望,跟过去一样不知满足。真正能带来满足感的不是苗条或财富,而是肯定自己的人生。”

如果再把拖延这个问题放大,那么任何的负面情绪和 emo 的瞬间都是由于 人生意义 的震动而产生。有时是局部的板块挤压,三级四级的震动一个周末看场电影就度过了,但如果不加以舒缓,等到局部挤压成型,积累到六七级的大地震就可能产生抑郁甚至生理不适的症状,不好的情绪需要及时排解,而后才能通过合理的方式激励自己产生动机达成目标。

人从哪里来,应该向哪里去。

在书籍、影视作品里通常会有直接或间接的探讨,即使看同一部电影,听同一首音乐,每个人都能生出不同的体悟,感受到天差地别的体验。所以我们应该广泛地阅览,体味不同的人生境遇,等量代换到自己身上,观察自己的思考和反应。

即使在一部复仇爽片《黑暗荣耀》中,当观察到男主让自己冷静的方式是听泡腾片的声音,就大大启发了我对于白噪声的思考,究竟什么样的声音能让我感到专注 / 激情 / 沉寂 / 落寞,是否可以利用这样的效果来帮助自己。

如果感到怠惰时,我往往会看令我热血的剧作,比如我心中最爱的《爆裂鼓手》,抛开影片讨论职业道德的部分不谈,主角对于架子鼓的专注像是我某个总是能专注于一件事情一整天都不挪窝的朋友,对照起三分钟热度的自己,冲动地也想要掌握一门专长,借用这泼天的情绪激励总能让我低下头再坚持手头的事情。

如果感到难以坚持,不愿意深耕于繁琐的细节,我会选择《言叶之庭》,喜欢里面男主对于制鞋的专注和执着(感情戏另说)。这像是一份个人的执念,每个人都有戳到自己痛点的剧作,再不细腻的人也会被一瞬间的影像和听感所触动,回想起某个曾经经历的瞬间或是梦中渴望的景象。让莫须有的动力激励当下的自己,展现的是人类最高级的自驱能力。

因为感情细腻,我总能在不同的剧作里体会到不一定是常规人体悟到的感情,这可能上天的垂怜也许是另一种责罚,让我和朋友的相处总是会生出不太融洽和难以维系的感觉。

意识到这些问题后,我也开始自救,其中最值得分享的一味药,是散步。

散步是激发记忆、激情和思考的良药,同时和朋友散步,是非常有启发和维系日常情感的活动。比如想和对方合作不知道该如何说出口,在散步的时候聊聊对方感兴趣的事情,或许就会发现对方也有类似的想法或压根完全没接触过。

科学表明散步时有助于大脑记忆,我自己是非常习惯于行走时复述内容,这让我觉得我的大脑依然活力四射。随着年龄的增长,精力的弱化会让原本不觉得是问题的问题凸显出来,活到老学到老,保持头脑的健壮是相当重要的一环。

细水长流,循序渐近,一步一个脚印,用更长久的生命力谱写逐渐精彩的人生,体味多样的幸福和人生价值,是我总结的人生的意义。

总结

删去我人生中任何一个瞬间,我都无法成为今天的自己——芥川龙之介。

从世界的熵增说开去,每个时代都有独属于每个时代的焦虑,这份焦虑自上而下会传导到每个人身上,所以不要想回到过去或快进到未来,当下才是最值得的时刻。

好环境养人,长居一般的环境累人又害人,我们可以选择远离不好的环境,但如果已经置身不上不下的境地,就应该努力学习和奋进以破局。

人生为乐趣而活,多做一些想做且有挑战的事情,这些乐趣很可能成为我们破局的关键,但乐趣需要我们自己找。

拖延,只是所有无动机的表象,用自己的技巧和方式激励自己不拖延,反复战胜拖延,就会逐步改变自己的拖延体质。动机,是人造的可再生循环使用的资源,制造动机可能是战胜拖延的一种方式,请一定让自己保持足够的动机。

人体太阳能积蓄动力时,记得减缓内耗与焦虑,别在脆弱的时候过度考虑脆弱,要养精蓄锐,蛰伏等待动能充满的时机。影视作品是一种很好的充能方式,散步也是。

记住,跟任何人相比都毫无意义,跟时间赛跑也没有意义,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找到自己的真正的爱人和朋友,活出自己人生的精彩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