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标志着我参加工作的第十个年头,同时也见证了我作为B端产品经理最为繁忙的一年。在日益加剧的职场竞争中,客户对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的需求持续攀升,而领导们亦在不断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和创新。处于这样的环境中,我必须在工作中同时兼顾产品设计、解决方案构建、运营支持与专利创新等多重职责,个人还要家庭、成长、个人爱好齐头并进,这促使我十多年来对个人效率的追求始终如一。但在过去几年的反思中,我发现自己不断在迷茫中挣扎:

  1. 我耗费了过多的时间与精力去研究各种生产力与效率软件。
  2. 我尝试的生产力系统因缺乏稳定性而不得不频繁推倒重来。
  3. 我开始质疑这些投资在提升我的生活和工作效率方面所带来的真实效果。

一次底层逻辑的探索:知识工作模型V1.0

仿照我在企业IT架构设计中进行业务建模的方式,我决定从知识工作的宏观视角出发,系统地构建整个工作流程。这样做的好处有:

  1. 模型从宏观层面帮助我们识别核心目标,防止在后续构建中偏离预定轨道或陷入琐碎细节。
  2. 模型成为软件选型和解决方案构建的坐标,引导我们在选择软件时能够依据流程需求而非单纯软件功能做出判断。

正如生产活动的核心在于产出,知识工作者也以生产知识为核心任务。因此,知识工作模型V1.0以产出为中心,构建了一个围绕任务、信息和笔记的网络化工作流程。在形成了知识工作流的基础架构之后,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领域和个体差异做出调整,以找到最佳实践方法。

任务条线

如何孵化想法到落地产生价值获得生活的改变?
为什么计划的很完善但依然无法执行?
代办事项清单需不需要管理,要怎么组织?

任务条线涉及从规划排期到具体执行,再到定期检查项目进度的完整过程,目的是在保障基本不出错的情况下,实现更多的目标和产出。不管是小至日常事务还是大至重要项目,都可以遵循任务条线的逻辑来实施。以我日常的版本需求管理和产品设计工作为例:

  • 待办:根据重要性和紧急性排列需求收集、需求分析、PRD设计、研发评审等任务。
  • 执行:在具体执行阶段,新产生的信息将为后续步骤提供指导。
  • 检查:定期审视项目整体进度和相关依赖的动态,及时应对或预警可能的风险。

信息条线

我有各种类型的文档和文件和图影音多媒体,如何统一管理避免一团乱麻,如何命名、是文件夹还是标签...?
文档和笔记有什么区别,项目中的信息如何记录,什么时候用笔记?

信息条线描述了信息在知识工作中从输入到草稿,从草稿到最终产物的整个过程。信息条线的目标是确保产出质量,并形成一个良性的产出-积累循环。以我在设计产品功能的PRD过程为例:

  • 输入:涉及用户需求、市场研究、竞品设计参考、设计知识、专业知识等。
  • 草稿:包括原型绘制、客户确认、评审研发方案。
  • 产出:完成PRD文档撰写,确保功能开发达到预期效果。
  • 成果:实现了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对业务的深入洞察。

笔记条线

块笔记、双链笔记、可视化笔记,要如何选择?
为什么PARA、卡片盒等方法不起效果,一段时间笔记超过阈值,就会失控甚至推倒重来?

笔记条线独立于信息条线之外,因为在知识工作中,笔记不仅仅承担打草稿和备忘的功能,更是思考的媒介,也是捕捉灵感、摘要和沉淀知识的工具,为整个知识工作流提供闭环。以我日常的产品知识学习笔记为例:

  • 记笔记:在研究诸如指标体系、数据仓库搭建时,我会记录网上分享的关键观点或公司其他业务线的案例,以提炼出有启发性的信息。
  • 整理和回顾:这一过程中,我会自然地提出许多问题,例如“在我的领域应如何实践?技术实现的方法是?效果预期如何?推广和计划应该怎样执行?”等,整理和回顾促使我沿着一个主题展开网状思考,不断补充新的内容。

记笔记的过程不仅为了捕获灵感,更重要的是,通过笔记条线上的循环——记笔记、整理回顾、再记笔记——让整个知识工作流动起来,保持灵感和创造力的持续流动。记录笔记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备忘,整理也不只是为了笔记的有序,回顾更不仅仅是为了记忆。

围绕知识工作模型构建“内功”和“武器”

知识工作模型就像一套核心技能,我们需要不断练习每一招每一式。扎实的内功和锋利的武器都是不可或缺的。以下是知识体系(内功)和工具链(武器)的概述:

知识体系 奠定了模型的基础,通过掌握对应的知识,为每个环节的具体执行提供了操作方案和评价标准。模型的三条线对应的知识体系如下:

  • 项目管理类——任务条线:目标设定、项目计划管理、任务执行、精力管理。
  • 信息管理类——信息条线:资料搜索、信息文件管理。
  • 知识和思考类——笔记条线:学习方法、笔记管理、思维模型。
  • 除了以上三类“横向”知识,还有职业、家庭、兴趣等方面的专业领域的“纵向”知识。

在积累知识体系时,我们应遵循产出优先原则,特别是在专业领域知识上。在掌握这三类知识体系的过程中,也要避免沉溺于过度的理论,毕竟我们的目标不是成为理论专家。

工具链 旨在提升工作流的效率。借鉴在企业数字化IT产品设计的经验,工具的改良换代可以通过信息化(在线化)、数据化、智能化三阶段逐步提高效率。然而,这么多年的摸索坦白地说我依然在第一阶段反复打转,但在今年梳理出知识工作模型之后,我对自己的工作流和需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至少现在我已经总结出了选择工具的三个标准:

  1. 优先确保每个环节内部各动作的满足和顺畅。
  2. 再保证条线的上下环节游顺畅连接减少阻力。
  3. 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基础上,再考虑软件实现层面的一些特点,比如All-in-One、本地存储优先、移动端交互优化等。

总结&展望

在2023年年终之际,我将多年来对效率方法论的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建立了一个工作流框架和原则。接下来,我打算在此框架的基础上,为每个条线和环节制定详细的工具使用和执行方案,希望对你有启发,有疑问欢迎评论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