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放轻松」征文活动


什么是放松

我喜欢潜进词汇中去推敲一样事物,通过解读达到初步的尽量准确的理解。

首先是谈概念,一说到放松,我就会想象出一种舒服的感觉,但这种感觉是朦胧的,我贪婪,所以确切要抓住这种感觉。放是动词,松则既是动词,又是形容词,放松的反义词可以是收紧、拿紧,总而言之,放这个动作在多种场景中去理解会有不同的结果,但是紧这个答案是板上钉钉的。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会积蓄压力。想象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些像做蒸馏实验一般的杯皿槽具,日常生活中的事件经过猛火加热,压力被分解出来进到流通管里,进一步地,蒸馏出来的压力又会区分开几个不同属性的试管去存放,这些试管泡在一个巨大的总池子里,并且底部又有口子,试管里的压力会流到其中导致池满,不管是池子满了,还是试管满了,都是危险和崩溃的信号。

生活是工作、感情、梦想,当这些事情不顺的时候,压力就会积聚,和人打交道会产生外部情绪,和事物打交道会产生内部情绪。外部情绪即常识中知道的那些,比如喜怒哀乐、嫉妒、恐惧、羞耻等等;内部情绪则比较简单,就是失望和满足。比如以下这个场景:我们捡回家一个轮子,发现轮子是圆的,刚好可以用来当水缸的盖子,此刻我们是满足的内部情绪,因为发现了轮子的用途而得到了成就感,成就感会蔓延到给“捡轮子回家”这个事件并不是浪费体力,形成一个良性情绪。如果我们家里没有水缸,轮子毫无用处,这时候就会产生无能感而对自己的判断失望。假设我们家里有水缸,欢欢喜喜地过了两天,在街上看到隔壁张三正推着一个没见过的玩意——一辆独轮车!上面载满了他今天要卖的菜,而你必定还会细心地发现,这个独轮车的轮子竟然和你家的盖子是一模一样的,这时候你就产生了外部情绪——嫉妒、愤怒,要把轮子运用起来除了单纯的外观还需要对轮子这样事物的理解,说白了就是对规则的理解,对规则理解越深刻,在生活中的各个层面自然就会处理得越好。我们都是普通的凡人,随着阅历技艺的精进,也许我们的确能做到在自己的领域里感到更少紧张感,但人一定是向着未知探索而生的,从生这个被动的状态到死这个主动的终点去靠拢。

我们一边在做我们擅长的事,一边又必须会做不擅长的事,压力槽迟早会有积满的一天。

我们的人生总是会在紧绷之后又放松,放松之后又紧绷,放究竟是放下什么,在看山不是山的故事里,放和看两个字是同样的表达。如果有一天真的达到了佛家的四大皆空的高度,那也就无所谓松紧了,因为紧已经消失了,松无处依附,高人圣人往往并不是我们默认理解成的,一直处在持续放松的状态,而是处在一种“无”的状态,即和万物没有联系,就像一个石头,只有当和事物产生联系了,才有重新加载成或松或紧的状态。

这是我们最终会达到的境界,可惜我们永远不会达到,但起码我们有了方向。

如此一来,就有两个方案摆在我们眼前: 我们一边要扩张压力总池的大小,一边则在积蓄了压力之后立马放松 或 积蓄压力到一定程度进行效果比较好的放松。我把这两种方案分别称为微放松阶段性放松。

微放松

放松的重点是专注。

这样说也许让人很困惑,我们专注地工作一段时间后,正是要放松一下,就应该采用和方才工作截然相反的态度才对,但我正是要说,放松也需要专注地放松,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番茄工作法是一种被人公认的有效果的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它建议人们以30分钟为周期进行工作,25分钟用来工作,5分钟用来休息,经过大量实践测试得出结论,这套方法的效率最高。全世界学生都适应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编排方式,但是要做到整个45分钟集中注意力则很难,而我经过长时间实践番茄法,发现在25分钟内保持专注则容易做到得多,换算一下,假设在全程做到专注的前提下,45分钟休息10分钟=55分钟,25分钟休息5分钟=30分钟,前者的工作效率是81.8%,后者的工作效率是83.3%,我们潜意识里给为了达到平衡点(比如课程、任课老师数、休息时间活动内容)而编排的内容影响了,当然,我能理解,学校如果采用5分钟休息制并不一定好,比如现在鼓励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没有个起码的10分钟,真的很难唤醒学生运动的欲望,这就是个平衡点,**而制度管理和自我管理完全是两码事。**就我个人来说,我习惯闭眼静坐5分钟,然后整个人就会像回了口血一样,开启下一段25分钟时比较没有心理阻力。在那5分钟里,我任凭脑子自由,有时候会不自觉想工作的事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有时候会想某一段印象深刻的影视场景,睡着也是十有五六,有时候会觉得很短暂,但更多时候是比我所感觉的要长太多了,直到5分钟倒计时闹钟一响,并不会有想赖着继续休息的念头,这样专注地让脑子运行,不给他安排任何任务,“空”就是一种最好的放松,而这种“空”建立在专注的、心无旁骛的基础上。

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想方设法去找到这种“短暂”放松的方式,我之所以采用5分钟的闭眼方法,也有机缘巧合的原因在,一旦采用番茄时间,5分钟对我而言最合适的休息方式就是闭眼,而为了更好地尝试“闭眼”这种休息方式,我还特意在睡前进行冥想训练,无他,也就是闭眼,一开始经常睡着,后来想通了,睡着了也不怕,等闹钟一响,就结束了,我所需要的就是感知确切结束的那个界点,我认为我们就是要找到这个界点,因为欲望虚无缥缈,实难把控,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可以让大脑产生应激,通过长久地微训练,我们一定会越来越能做到在各个层面控制自己。另有一点,我发现自己对视觉信息特别敏感,很难不去注意从眼前经过的东西,有时候一天的好心情也会因为漫不经心的一瞥而产生巨大转折,所以这种主动关闭最敏感的信息获取渠道的方式对我个人来说较为受用,由于视觉的关闭,我的听觉和嗅觉都变得更加灵敏,在星巴克呆过一阵子,里面经常有各种各样的噪音(谈话、孩子吵闹等、手机发出的声音等),即便如此也没有太妨碍我的休息,我就更为确信这是适合我的方式,也更确信每个人都可以有办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短暂休息方式”。

讨论完短的放松方式,我们可以提取放松的要领:把专注力从工作转移投入到可以短时间内结束的事物上。理论上这样的操作就可以达到放松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比较推荐的方式和不推荐的微放松方式:

推荐:

  • 闭眼放空
  • 冥想
  • 远眺窗外
  • 抽一根烟(限抽烟者,不抽烟别学,尼古丁和一氧化碳本身并不解压)
  • 走两圈操场
  • 做数十个俯卧撑
  • 泡杯手冲咖啡(茶)
  • 逗会宠物
  • 等等费时不长含有可沉浸趋势的事物

不推荐:

  • 看小说
  • 玩游戏
  • 刷视频

阶段性放松

微放松就像被动的回血技能,尽管可以持续地回血,但生活是操蛋的,可不会让你那么称心如意,所以我们必须要有阶段性放松来抵抗未知的情况,阶段性放松就像一个孔明给的锦囊,具有比起微放松更多的操作性。

想要有效地放松,严格来说就得对效果进行量化,就像灵能百分百的mob的压力值积蓄百分比一般,一次黑mob的释放就可以清空,达到100%的放松,我们要的最好的效果,于此无右。

量化方案如下:

  • 智能手表的压力测试。如今智能手表、手环五花八门,但是功能都大同小异,我买的是前几年的华为gt2仍然有此功能,不过我测试下来整体感觉鸡肋,手表的压力测试一样要通过问卷问答的形式进行,重点是问题显得太少和太单调,压力不光是心理的,同时也是生理的,有的人会因压力过大而选择暴饮暴食或者报复性熬夜等等,这样就更多以肥胖、便秘、皮肤暗沉等形式暴露出来,更有甚者会头疼、背疼、感冒发烧等。
  • 手表手环的其他参数监测。比如夜间有效睡眠时间、24小时实时心率监测数据,这两个数据就可以有效反馈出我们最近的状态。
  • 散列的问卷。可以多次重复使用的散列问题,在不同的压力状态下(在一段不同的生活经历过后心理状态会改变,思想也会有变化)看自己得分,则不需要阅读太多的建议,这方面有个网站我测试得还可以,同样的答案下给出的结果是一样的,我们要的正是这样的结果,可以帮助我们在不同的心理压力下测得不同的分数,这个分数做为我们自身对压力情况的一个评判标准。(测评网站

在一个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测出几个分数,去掉最高最低分,便可以最终平均分为一个参照值。

记录下参照值,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自测一下,分析分数和内心感受的参照规律,更重要的是,可以在感觉到不对劲的时候比测,根据结果尽快开展阶段性放松的自救计划。

重要的事重复第二遍:放松的重点是专注。

而这里有必要专门谈谈什么是真正的专注。专注并不是单纯地无视外界投入到一件事上去,同时也必须关注投入之事情的具体情况,举个例子,今天不开心,打算用三天时间好好放松下,于是刷足3天短视频,这不可谓不专注,因为除了吃饭洗澡,其他时间都是捧着手机在刷视频,从行为上来看,满足“专注”的定义。但我们大概会觉得空虚,这份空虚的原因在于事情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像做了无用功,别说获得成就感了,我们反而只能因为“0进展”获得无能感,也许会有人问刷视频过程中那些快乐算什么呢?没有价值么?其实也有,只不过仅且提供了相当短暂的情绪价值,像听人讲了一个笑话,自己如果不去思考为什么自己不开心,为什么自己听了笑话又会好受点的话,那么情况是根本不会有一丁点改变的,刷短视频的问题在于会淡化人对“进展、目标”的要求。自由是自律的自由,自律就是理性,就是自控,只有自控了,我们才能感知到当下的我,而不是过去的我,未来的我。想要做到真正的专注,首先我们必须设立明确的目标,目标出现后,才会建立起进度条,我们必须沉浸进去完成进度上的一点一滴,于是当我们逐步把进度条填满,我们自然地就会生出一种成就感来。等到进度条填满(事情目标完成),我们会感到相当有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就是一种自信的填充剂,自信会让人清扫阴霾豁然开朗,达到真正放松的作用。

中国人最熟悉儒家、道家,老祖宗的智慧是人类的智慧,任何对我们个人发展有推动作用的东西都应该拿来使用,我觉得放松这个事情,该参考参考道家。道家崇拜自然,认为人生来就是受苦的,在这个世界上做再多的努力都是浪费,在他们眼里,人是“不得不”活着,所以不如快哉生活,这样的思想接近于虚无主义。但从另一个方面看,古人常常说悟道、朝闻道,夕死可矣。就是说有些道理我们懂得之后,恍然大悟之后,就算死了也无妨,这并不是说要去学虚无主义,无脑地“悟道”,一股又一股,以悟道为毕生志向,我们更应该看到“悟道”会让我们能够实打实地走出当下正困着自己的阴霾,所谓当局者迷,人若是悟了,便是破局了。悟道的方式,无他,惟体验尔。且不说这份体验是深是浅,凡是能带给我们思考的体验,就是好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体验。

我的朋友,挑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挑一款自己感兴趣的游戏,挑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去读,去玩,去游,去悟,就会发现方才自己的愚笨,世界这么开阔,而自己竟然被困在一个小小的地方。诸如此类的操作,融入自己的爱好,就能体现出我前文指出的“可操作性”。比如模型爱好者挑一款模型去拼,比如登山爱好者找一座山去爬,比如徒步爱好者发现一条路线去走,比如音乐爱好者选一首新的流行曲子去弹奏,有一个词很流行,叫心流,心流其实就是专注地完成目标。只要我们一直在路上,悟道就是早或晚的事情,放松也是早或晚的事。

至于具体的操作方法,只能多多参考他人,集思广益。生活中有太多事情让人抽不开身,让人难免妥协。我先前刷到B站一个up主讲述了自己的经历,他本身是一个单机游戏爱好者,一般单机游戏都有明确的通关的时间,这位up积攒了很多游戏都没时间玩,碎片地游玩没办法好好地沉浸进去,反而会产生意犹未尽又不得不兼顾生活(如照顾老人儿女)的情况,相信这也是很多人面临的情况(电子阳痿),有一次这位up实在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明显难受得不行,好在他老婆通情达理,叫他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希望他在48小时之后能恢复好状态。这位up在完全不被打扰的48小时之内(甚至不会叫他吃饭叫他洗澡叫他睡觉),他买了速食品,又准备了营养剂、水果等尽量确保身体能摄取足够的营养要素,然后尽情地通关了一款自己想玩很久的游戏,之后他才从压力下解放了出来,他发现自己游玩的效率比以往高出很多,游戏反馈出的体验感也丰富得多(这引出了更多的成就感和自信)。这不可谓不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放松案例。

当我看到这个视频的时候,就在想这到底是不是一个妥善的方式呢?但是既然我在这里提出来了,我想说,确实还是的。首先当然不是每个人都会有一个通情达理的老婆,但是每个人应该都会有关心你的老婆(亲人),沟通是很重要的,既然有人答应替你负重前行(即便是48小时),相信你心里也会松一口气,再然后真正地投入全身心去获得成就感,我们决不能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而是要想方设法地自救,想方设法地。并且这么一个做法,我想来也是符合夫妻互相支撑的理念的。

我个人的情况就不需多言,生活太凌乱,我还在寻找自己的路上,在这条路上一路“悟”了不少,现在的生活是每天都会定时定量地阅读和运动,但我发现只要是触及这种日常的内容,有时就会让人感到焦虑,这种焦虑的源头是不可控,比如达不到身材数据的指标(又胖了),比如读书太慢或者读不懂(理解力依旧差)等等,但是我时隔一段时间就会独自一人找个地方自驾游个三五天,我本就是一个特别能独处的人,经常都会自己跟自己对话问答,而自驾游尤其给了这种像分裂一般的人格一个合适的环境,有时候想法太多来不及记录下来,我却反而不清楚自己是在放松的本意中感到新生的压力了,还是甚么别的我不明晰的情绪暗病,但我尤其记得的是,一次旅行的见闻,会持续地带给我好处,让我感知自己,也感知到他人对我的兴趣,我在谈论一件他人真正不知道的故事时是自信的,这种细碎的自信常常就散落在身旁而难以注意到,却也常常带来没想到随手一捞竟捡起来个宝贝这种惊喜,直接就扭转了当下的情绪,破了当下的局。我相信不只是旅行,所有其他放松的方式,都可以带来同样水准的好处才是。

可以预见的是会有更多具有合理性的放松方法会冒头出来,期待派友们分享。

结语

文章写得比较抽象,我写作的风格爱谈道理和咬文嚼字,同时比较受当下所看的书的影响(邓晓芒的《人论三题》),乱七八糟地谈了一大堆,重点肯定还是表明了的(专注、目标、成就感),无论如何,希望大家能从文章中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