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有时我们会无意识地表现出与他人相似的行为或是话语。我们仿佛成为了一只变色龙,随着环境改变而产生适应性的变化。举个例子,当我们和朋友交谈时,可能会无意识地表现出与他/她们相似的姿势、面部表情或情绪,从而使交谈顺利进行。这一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作:变色龙效应。我们的这种无意识行为并非巧合,而是进化和选择过程中保存下来的一种独特技能。
它是如何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
变色龙效应会影响我们与朋友交往时的行为表现。微笑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当朋友和我们分享生活中开心的事情时,我们会和朋友一起微笑。微笑具有极强的感染性,甚至当我们看到一段微笑的视频,或是小说中一段与微笑有关的描述时,也有可能无意识地微笑。
对于微笑的无意识模仿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相关研究表明,一个月左右的婴儿,当看到别人微笑时,就会表露出笑容(Meltzoff&Moore,1977)。尽管这个时候,婴儿的微笑并不具有实际含义。随着时间推移,当婴儿到达九个月时,就可以模仿一些更抽象的情绪表达,比如喜悦、悲伤和愤怒(Termine&Izard,1988)。在生活中,我们倾向于模仿他人的语气并呈现他/她们的情绪状态。如果我们看到或听到别人笑,我们自己也倾向于更多地表现出笑容。
以上只是变色龙效应在生活中最具特点的一种表现。除此之外,在销售和咨询相关的场景中,销售人员或咨询师也会模仿客户的行为、情绪,从而让客户在交谈中感到舒适并且更愿意为服务付费。
变色龙效应对于生活的意义
满足我们的基础需求
1943年,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Maslow.A.H.)从人类动机的角度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他认为人从低到高存在五个层次的需求,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在这五个层次中,安全需求和归属与爱的需求是个体生存和构建社交关系的关键。变色龙效应恰恰能够帮助我们满足这两个层次的需求。
当我们处于陌生的环境中,比如工作面试或新工作的第一天,我们会更有可能模仿周围同事的行为表现,以确保我们看起来很合群。这是有意义的。简单来说,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动作,模仿他人的行为,可以减少自己犯错误或者被群体排斥的概率。这能够使个体被包含在社会群体之中,更好地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即使个体的行为出现错误,也能够通过“大家都是这样做的”来分散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
在群体中,我们通过模仿群体成员的行为,能够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形成一种相互依赖、相互信任的关系,让团体更像是一个整体。同时,这种模仿不仅增加了个体在群体中的认同感和被认同感,也提供了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使个体更加愿意在群体中投入精力和参与活动。
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变色龙效应是个体的一种适应性技能,通常会积极影响人际关系。因为,这会让人们相信,他/她们之间是有相似之处的,并在有些时候会感觉彼此“心有灵犀”。在生活中,我们不仅倾向于喜欢那些“理解我们”的人,还会更信任他/她们,认为其更具有吸引力,并感觉与他/她们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人们会因自己熟悉某个事物而产生好感。在人际关系的研究中,一个人或一个事物在我们眼前出现的次数越多,我们越容易对其产生偏好和喜爱。模仿就是促使产生偏好和喜爱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它能够增加相互作用者之间交互的频率,而交互能够增加熟悉感、亲密感,进而增进彼此的感情。
除此之外,有研究表明,亲密、融洽的关系也会通过模仿表现出来(Lakin et al.,2003)。也就是说,越亲密、越融洽的关系就会导致越多模仿的发生。这形成了一个有趣的循环,使得群体内的人际关系可以得到积极的发展。一个人通过模仿来创造亲密、融洽的关系并被群体接纳。群体成员间的这种关系又会导致更多的模仿行为,从而进一步加深群体间的联系。
为什么会出现变色龙效应?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说,变色龙效应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发展。在人类历史的早期,人类是一个高度依赖社会群体生活的物种。生存环境复杂且难以驾驭,人类并非总是能够成功的生存和繁衍。个体被迫依赖他人来完成必要的生存活动(例如,寻找食物来源和保护住所,抵御捕食者,养育后代)。换句话说,被群体排斥的个体生存的可能性更小。因此,允许个体维持重要群体关系的行为最终会在整个人类群体中广泛传播。鉴于非言语行为在向他人传达重要信息时的关键作用,这种能力被选择性的保留下来。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行为甚至可能已经自动化,或者能够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Bargh,1990)。
从神经生理的角度来说,在我们的大脑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神经细胞,被称为镜像神经元。镜像神经元为无意识模仿提供了一个十分理想的理论架构:当人们观察他人动作时,镜像神经元被激活。由于这些神经元本身也是执行那些动作的神经基础。所以,在个体感知他人动作时,镜像神经元发生作用形成相应的感知,并传递出神经冲动使个体表现出无意识的动作。
生活中如何利用变色龙效应
变色龙效应有助于拉近两个人之间的距离,让彼此感觉到熟悉并建立起联系。在生活中,当我们与他人第一次见面时,就可以有意识地利用对方的行为表现(如姿势、面部表情、情绪状态等),使整个交流过程变得舒适、融洽,进而给对方留下积极的第一印象。但需要注意的是过犹不及,如果你的模仿只是为了欺骗他人相信一些不真实的事情,这可能会带来与预期相反的结果。
变色龙效应还可帮助我们理解他人的感受。生活中,让我们真正地做到换位思考、对他人感同身受是很困难的。因为在这之间存在一个天然的屏障。其来源于人与人之间不同的经历。我们很难完全重复与他人相同的经历。并且我们自身的经历也会影响我们,让我们即使是对同一件事情,也会产生不同的理解。而利用变色龙效应可以帮助我们弱化这一屏障,一定程度上与他人“感同身受”。在心理学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理论,即身心一元论。其核心是,个体的心理和生理有着相同的起源,是一体的。心理状态会影响生理状态,反之生理的变化也会使心理发生变化。比如,当你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时,兴奋的情绪可能会让你坐立不安、身体战栗。而当你做了重复多次的深呼吸,又可以使自己平静、安定下来。因此,行为模仿可能是理解他人的一种有效手段。如果你想理解他人的想法,做到与他人“感同身受”。不妨模仿对方的行为,使自己置身于相似的场景中,仔细体会自身的感受。这或许会让你对他人的想法或行为有更深入的理解。当然,上述所说这种由经验差异造成的屏障依然存在,我们无法像有读心术一样准确地“读”到他人内心的想法。但这始终是一种方式,让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向对方的内心迈进一步。
总结
随着人类的进化,社会世界也在发生极大的改变。群体生活对于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正在不断增加。模仿可能从最初帮助人类交流而具有生存价值演变为服务于社会的一种功能。无意识的模仿可以拉近个体与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提升效率、形成和谐的社会氛围。因此,变色龙效应不仅是给我们个人的生活带来一些启发。站在更宏观的角度,其对于今天的社会而言,更大的意义可能是起到一种“社会粘合剂”的作用,让社会在和谐融洽中发展。
参考材料:
[1]Meltzoff, A. N., & Moore, M. K. (1977). Imitation of facial and manual gestures by human neonates. Science, 198, 75–78.
[2]Termine, N. T., & Izard, C. E. (1988). Infants’ response to their mothers’ expressions of joy and sadnes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4, 223–229.
[3]Lakin, J., Jefferis, V., Cheng, C., & Chartrand, T. (2003). The Chameleon Effect as Social Glue: Evidence for the Evolutionary Significance of Nonconscious Mimicry. Journal of Nonverbal Behavior, 27.
[4]Bargh, J. A. (1990). Auto-motives: Preconscious determinants of social interaction. In E. Higgins & R. Sorrentino (Eds.), Handbook of motivation and cognition (Vol. 2, pp. 93–130).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5]灵感来源: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lifetime-connections/202312/the-chameleon-effect-why-we-mirror-friends-and-lov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