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放轻松」征文活动

前言

浏览到关于如何放松的征文活动的时候,最先想到的是我看过的那些十分解压的剧。

豆瓣的年终总结里,最喜欢的类型是喜剧。我确实看了不少这种类型的剧,比如《万物生灵》,前几季喜欢看农场和动物,第四季开始关注起一家人如何智斗Mr. Farnon。有关农场题材的还有《克拉克森的农场》,无论是杰里米智斗野獾阻止肺结核的传播,还是为了开办餐厅和当地管理部门扯皮的情节都让人忍俊不禁。

 

除了和动物有关的那些剧,有几部家庭情感类的剧也值得推荐。像是《0.5的男人》,好看之处除了因为有我喜欢的西野七濑,还有围绕一名大龄宅男所展开的生活画卷。《往这边看 向井君》虽然是恋爱题材,但和《0.5的男人》一样,也用一种轻松的方式探讨了不同类型的生活方式。

虽然下班后已无心再看一些话题比较沉重的剧,用喜剧来解压无可厚非,但豆瓣总结里看过最多的是喜剧类型这件事,还是让我有些吃惊。因为我最喜欢的其实并非喜剧,而是犯罪悬疑剧。我从初高中时期就喜欢上了阅读推理小说,后来陆续看了《古畑任三郎》,《神探伽利略》等推理题材的剧,上大学时看的剧一直以来也是以这种类型为主。

起步

四年本科,最让我感到遗憾的事情不是那段无疾而终的恋情,也不是某一门科目没有拿到理想的成绩,而是没能在大学里成立一个推理爱好者社团。

记得当时还专门发邮件给学校,咨询了成立社团的详细步骤。也许是课业压力比较繁重,而且我当时还参加了学校的辩论队,所以成立推理社团的事情就不了了之了。最近刚看了新星出版社在京都大学对绫辻行人的专访,里面提到了传承的话题。京大的推理社团到现在还保留着绫辻行人当年写的剧本杀之类的资料,着实令人羡慕。

去年有一天去朋友Ellery家庆祝中秋,聊到了经常听的播客节目,就有了制作一档推理播客的想法,也算是弥补当年没能成立社团的遗憾。播客的名字叫作「波罗咖啡馆」,起这个名字首先是因为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的大侦探波洛,还有就是《名侦探柯南》里的「波罗咖啡厅」。

我先把自己在英国的时候探访柯南道尔和阿加莎克里斯蒂故居的经历录了一段单口,感觉效果还不错,于是和Ellery一起以对谈的形式把这些内容扩充,成了第一期播客节目。后来跟推理小说作家吴非老师聊天的时候,他还说听了我们的这一期。

之后的几期也是差不多的形式和内容,聊了聊我在美国的时候,到过的跟推理小说和推理作家有关的地方。接下来的主题是日本推理影视,和《名侦探柯南》。通过这几期节目,我们初步形成了结合自身经历来聊推理话题,以此区别于其他推理播客的风格。因为很多是亲身经历过的事,或者自己平时一直在关注的话题,聊起来十分轻松。

我们为播客设计了T恤,胸前都是播客的logo。我的那一件背面是波罗的片假名,复刻了《名侦探柯南》里咖啡厅玻璃窗上的字。Ellery的那件更有设计感,把一个麦克风巧妙的融入到了Poirot的名字里。我们穿着这件衣服去参加过一个互动推理解谜游戏,认识了一名同样喜欢推理的人。她听说我们在做推理播客,看到我们穿着的推理主题T恤,露出了惊喜的表情。

扩展

制作了几期节目之后,我们渐渐发现了一个问题。虽然结合自身经历确实可以带来独特性,但话题会比较分散,毕竟我们没有时间和精力频繁的去和推理小说有关的地方旅行。所以我们对节目进行了一些调整,给不同的话题开创了单独的系列。

「波罗书屋」系列主要和书籍有关,「波罗瞎扯淡」是大开脑洞的话题——比如「名侦探速成指南」,「波罗档案簿」主要聊聊真实罪案。具体选择哪个,要看当时的具体情况。如果读了推理小说后,有想要分享的感悟,我们就会录制一期「波罗书屋」,如果关注了一个案件,就会是「波罗档案簿」。这种散装的形式,让我们不必拘泥于一个主题而苦思冥想,让选题轻松了不少。

除了主题上的扩展之外,我们也邀请了一些嘉宾来串台。第一位嘉宾是我们的大学同学爽朗,她也有自己的播客,录制和收听播客的经历比我们都丰富。她经常用豆瓣,无论是阅读还是剧集都有很广泛的涉猎。我们一起录制了「每个人都想过开书店」,从小学看课外书被老师没收开始,一直聊到如果自己开一家书店,会是什么风格。

虽然我们是相识已久的朋友,但很久没有见面了。在录这期节目之前,还专门约了一起吃饭,叙叙旧的同时,也为之后的录制暖场。其实有点儿多虑,我们有不少共同话题,比如小时候都经常去新华书店看书,聊天的过程也比较顺畅。

后来我们和爽朗一期录制了「东京推理之旅」,那时我和Ellery刚从东京旅行归来。爽朗之前也去过好几次日本,她旅行的时候还制作了精美的手账,在INS上收获了不少好评。这一期是线下录制,桌子上摆了不少从东京带回来的和菓子,不时勾起我肚子里的馋虫,所以节目里的过场音乐比往期加一起还多。和朋友们录制节目的时候,感觉更像是同学相聚的闲聊,不仅几乎感觉不到做节目的压力,反而因为都有很多共同话题,聊的停不下来。

 

挑战

除了朋友之外,我们也一直在尝试邀请其他的嘉宾。作为一名i人,邀请嘉宾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过程,所以我们首先邀请的是朋友。但我们毕竟是推理播客,也不能一直停留在和朋友聊天的舒适区,需要请来推理圈子的嘉宾。

第一位来我们节目串台的网友嘉宾,是B站的侠探Terry。他一直在做有关福尔摩斯的视频,积累的粉丝有3万多,也是我认识的第一位B站万粉up主,所以当时的心情非常激动。

录制的前一天晚上,刚好和一位许久不见的朋友聚会。结束后已经过了半夜,地铁都停运了。好不容易打到车,到了家已是凌晨两点。一想到早上就要和侠探Terry一起录节目,兴奋的睡不着,恍惚之中天就亮了。

本以为没睡好会极大的影响节目的录制,好在之前准备的比较充分,所以录制的过程还算顺利。我从初高中时期就开始读福尔摩斯的故事,自认为对柯南道尔的作品已经很熟悉。但侠探Terry往往会有不同的观点或者更深的理解,让我感觉非常佩服。和他一起录节目,有点像在听一场公开课。

第二位网友嘉宾,也是一位重量级的人物——推理作家陆烨华老师。他的出道作品叫作《撸撸姐的超本格事件簿》,所以大家又亲切的叫他撸撸姐。和撸撸姐一起策划播客节目的过程中,时时刻刻能感受到他对于推理的热爱。

一开始我联系撸撸姐的时候,其实没有抱着太大的期望,因为他除了日常工作和翻译推理书籍之外,还要创作小说,录制播客,参加各种活动,照顾家庭等等,非常的忙碌。我们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播客,而且也不是通过出版社进行邀约。

但撸撸姐答应的非常爽快,录制节目很快就提上了日程。不仅如此,「撸撸姐的超推理事件簿——对话推理作家陆烨华」这期节目时长达到了两个小时,是我们录制的最长的一期。撸撸姐在节目中分享了很多创作中的趣事,还透露了接下来的写作计划。和他的幽默推理小说一样,撸撸姐的言谈也非常幽默,聊天的氛围也轻松愉快。

为了能让听众尽早的收听到这期节目,录制完我就开始了剪辑,连着剪了八个小时。这期的剪辑比较复杂,除了基本的剪辑需求之外,还要调整一下内容的顺序,让衔接更有逻辑性。事后回想起来,那八个小时过的很快,可能是进入了心流的缘故。

开始制作推理播客之后,我也关注了一些其他的推理播客,其中一个是「推心置理」,主播团队也是有两个人,主要专注于分享推理书籍。我在收听另外一档播客「边角聊」的时候,就听到过主播推荐「推心置理」。他们的「2023年度推理小说评选」最近上了小宇宙的首页,有一万多的播放和接近一百条留言。

我们和「推心置理」一起录制的节目,是关于推理CP的。之所以选择这个主题,是因为那时的几部剧《敲响密室之门》,《灵媒侦探城冢翡翠》还有《名侦探柯南:黑铁的鱼影》,都出现了CP的话题。录完节目,我们又闲聊了很久,交流了很多有关推理播客的经验。

今年我收听最多的播客

收获

制作播客的初期,每次录节目其实就是在和朋友闲聊,这是一种轻松的度过周末闲暇时光的方式。而且以此为契机,也和很久没见过面的爽朗恢复了联系。就像《老友记》那样,对于独自在异国他乡打拼的人们来说,总有一段朋友即家人的经历,能经常和老朋友们见面聊天,无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解压方式。

我感觉制作播客以来最大的收获,就是结识了侠探Terry,撸撸姐和「推心置理」的主播们。如果没有在做播客,可能只会听一听他们的节目,并不会私下里深入交流。和他们交谈的过程,让我增长了不少有关推理的见识,也让我在和有一定知名度,自己又不是很熟的人打交道的时候,心态更加放松。

除了认识了不少推理圈子的人,制作播客还给了我多接触和推理有关的小说,剧集等等资料的动力。在撸撸姐的推荐下,我读了《赤朽叶家的传说》。录制「我们听了一场刑事鉴识专家李昌钰的讲座」之前,我读完了带有自传性质的《神探李昌钰破案实录》。「打破次元壁的推理小说」这期是是关于互动推理小说,为了准备这期节目,我阅读了吴非老师的《胜者出局》和《地下游戏》。

我今年读过的书

因为制作「自杀还是他杀?万字拆解斯普莱克斯豪宅奇案」,我看了两本有关这个案子的书,还有相关的纪录片,写了将近一万字的稿子。收集有关「木箱中的女孩」这一期节目的资料的时候,我找到一个BBC拍摄的纪录片,专门去豆瓣创建了相关的条目,还吸引了一位友邻来收听我们的节目。我之前看推理小说,或者关注犯罪案件的时候,知识体系总是零散的,碎片化的。借着内容输出的机会,我才系统的整理了这些资料,也对这些小说和案件建立了更清晰的脉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让录制更加顺利,合适的设备也不可或缺。录制前几期节目时,我用的就是普通的苹果耳机。但是耳机的麦克风距离嘴有些距离,说话的时候收声的音量时大时小。后来我换成了Jabra/捷波朗的耳机,麦克风是固定在移动杆的一端的,虽然收声效果好了许多,但头戴式耳机用久了会觉得不舒服。此外Ellery还推荐了一款500块钱左右的动圈麦克风(MAONO AU-HD300T Dynamic Microphone USB/XLR Microphone USB Microphone),说动圈的比电容式的更不容易受到环境音的影响。我在疫情初期也看到了雷蛇在卖的一款麦克风(Razer Seiren Mini Ultra-compact Streaming Microphone),这款是电容的,不到四百的价位,比动圈的稍微便宜一些。当时是缺货的状态,因为那个时候很多人都开始居家录制自媒体节目。知名的罗德也出了一款价位较低的设备Wireless ME,不过把显示屏幕砍掉了。现在我们用的是大疆的DJI MIC,它有一拖二的功能,我和Ellery线下录制的时候,可以只使用一个接收器同时收集两个声轨。

俗话说技多不压身,为了剪辑播客节目,我学会了使用Audacity等工具。在Audacity已经不能满足剪辑需求之后,我开始用更专业的REAPER。当REAPER的基础功能也不够用,我又学习了SWS Extensions来管理插件。除了声音的剪辑,封面制作是另一个比较重要的任务。我们的封面背景通常都是AI生成的,最初用的OpenAI出品的DALL·E,效果差强人意。后来用ChatGPT生成提示词,再让DALL·E用这些提示词生成图片,效果好了一些。现在我用的是最近很火的SDXL模型,效果更上一个台阶。不断学习新的技能,而且能够学以致用,让我觉得周末过的很充实。

结语

开始做播客之前,我还有些担心工作之余是否能够应付这些额外的事情。但后来我发现,其实无所事事,任由自己胡思乱想的时候才最容易感到疲劳。这档推理播客,不仅通过另一种方式实现了我本科时期的愿望,还让我对于闲暇时间的计划更有目的性。

从去年十月份开始播客的录制,至今已经有一年多了,我已经慢慢的适应了播客主播这个身份。但我觉得这更像是一种让自己感到轻松的生活方式——找到一个自己热爱的兴趣点,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持续的关注这个领域并保持一定的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