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我是在21年初开始用Notion的,是从印象笔记的会员版本切换过来的;当时笔记软件风潮正盛,Notion尤其以一切皆为block的概念和page嵌套,结构自由而成为了试用过后的最终选择。

用Notion至今已经两年多了,甚至比我现在这份工作还要久。

现在终于决定离开Notion去拥抱Obsidian了。

当初为何选择Notion

一般来说,我个人对于软件的选择主要看几点:

  • 使用的时间和熟练度:这关系到沉没成本和预期的学习成本;
  • 是否有阻塞性bug:如果有无意义bug或者不明确的错误提示,或者很违背正常使用流程而增加了工具的使用时间成本,大概率会退出;
  • 功能的拓展和迭代:有迭代的功能或者插件拓展的话,证明软件有稳定的社区用户以及持续迭代的能力;相反,停止维护的软件则风险较高,尤其是会受运行设备系统版本影响,或有可能突然停止服务,需要早点离开;

本来这三点Notion都满足的,再加上Notion本身的退出机制非常糟糕,数据迁出是一大痛点,一直令人望而却步;切换其他笔记软件需要考虑导出的数据结构,以及Notion的页面嵌套设计会影响用户记笔记的方式,因此很难切换到其他软件。

使用Notion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功能探索,主要是基础快捷键和功能的试用;比如说block的概念,快捷键的使用,跟纯markdown的区别;

第二阶段是深度使用,目前我使用Notion的主要场景是:

  • 记账:为了记账区分类别还专门设置了一级和二级分类的database,平时记账会直接选到二级分类,然后通过rollup进行一级分类的查看;另外还会维护购入到扔掉的时间(两个属性),方便管理可用的”资产“;出了自定义button功能之后,我会把每日常用的支出类型(比如咖啡)做成新增模板,放在button的步骤里;
按钮新增一条咖啡记账记录
  • 记录书影音:主要是记录每天看了什么电影读了什么书听了什么专辑;比如读书不一定要读完,只要是读了一段时间都会记录一下,书影音主要是为了形成一个calendar view,然后按时间看的话可以分析一下月记录数;书影音的类型和标签都直接用了select没有做复杂link;
日历视图的书影音
  • 正经笔记:主要是日常工作学习记录下来的笔记,包括读书笔记,学习笔记;也是放在一个大的database里通过属性做区分;
  • 其他:维护一些旅行清单、游戏购买记录、账户信息和设备ID、三分钟热度指南等等;

第三阶段是设计精简,由于意识到了Notion迁移出去真的太麻烦了;而开始下意识地对分散的笔记进行归类。目前还留着的三个模块就是记账、笔记和书影音。这样导出做迁移的话有清晰的时间线和分类属性,系统性也比较强。

为什么决定退出Notion

决定退出主要是因为几个原因综合考量的:

  1. 首先,最直接的导火索或者说最后一根稻草是,它出现了阻塞性bug:calendar view有一个半天的向后偏移,以及筛选时选中日期会有一天的偏移,甚至@today的指向都是前一天。向Notion Support写邮件反馈之后,很快就得到回复表示是已知问题,但无法确定预计修复时间:最终的结果就是等了两个月才修好;此外,查询的性能没有之前好了,一直在推行客户端,但是客户端的体验也远比web版要糟糕;
  2. 另外,结合最近更新日志来看,大力发展的点在于Notion AI和多人协同,以及开始拓展更丰富的功能,看设计风格感觉是换了团队,开始走盈利风格;与我的个人需求渐行渐远了;
  3. 考虑到数据量增加,一方面数据量大导致迁出成本确实更高了;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在线使用的查询性能;为了及时止损,决定离开。
一些沟通记录

写在最后

深度使用Notion的这两年,真的对它很满意,定期就会去看What's New日志;包括现在还有很多低代码的功能,切换到其他软件也会有点不舍得

  • 记录的自我link,还有按层级结构展开
  • 公式编辑器从1.0到2.0有了很大的升级
  • 自定义按钮,可以简单的逻辑编排
  • view可以跨database整合
  • 多条件嵌套筛选(永远是最好用的!)
  • emoji和icons
  • ……

不过已经决定了,就要去探索下一个笔记软件了,暂定是Obsidian。人们的选择总是有路径依赖的,Obsidian最大的优势就是数据在本地,比较放心。markdown写一切才是最终形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