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在 iPhone 15 系列发布两个多月后的今天,毫不夸张地说网上各种评测已经将这款 iPhone 从里到外都聊透了。不过很多评测都是围绕着手机的硬件、参数上的升级展开的,似乎不太接地气。而作为只想买台手机日常使用的消费者们,要从一堆参数中找到自己真正关注的信息,进而作出是否剁手的决策属实有点挑战。

这篇文章会从我自身使用 iPhone 的经历出发,尽可能让屏幕前的你了解 iPhone 15 系列真正上手用起来是什么样的体验;不管你有没有入手 iPhone 15 系列,相信阅读完后都能有所收获,或许是帮你成功拔草,或许是帮你发现了一些原先不知道到的升级点。

先来聊聊文章整体的架构。在找几位朋友调研了相关话题后,决定从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的升级点开始说起,慢慢过渡到只有进阶用户才会去折腾的升级点。因此你将看到文章从以下四个层次来分享 iPhone 的使用体验:

  • 从每天都能感受到的一些变化开始分享:第一印象。
  • 接着是日常生活中能经常体验到的变化:日常使用。
  • 然后是一些有更好没有也能接受的更新:锦上添花。
  • 最后会深入到一些垂直细分的进阶特性:专业领域。

前情提要:作者本人从 13 mini 升级到了 15 Pro,意味着本文提供的是从数字系列升级到Pro系列,且是隔代升级的视角,会包含一些 14 Pro 就有的升级点。文章会从整体来分享 iPhone 的使用体验,而 iOS 是 iPhone 整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下文会包含部分由 iOS 带来的升级点。

第一印象:各方面的体感都有进步

在第一部分中,我们先来聊一聊只要拿起手机使用就能立马感受到的体验升级。类似于我们见到陌生人时对方的言谈举止,手机握持时的手感和观感就是 iPhone 给我们的第一印象。

更轻的同时手感也更润了:钛金属与边框倒角工艺

截图自 Apple 官网

得益于 Apple 将钛金属应用于手机边框的尝试和边缘倒角处理的工艺,这使 15 Pro 系列直接减重了19克。带来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握持手感变好了很多,握着手机时感觉温润中又带着棱角,没有了从12系列采用的直角边框所带来凌厉的握感。

从上到下依次是 13 mini、15 Pro、7代

如何将握持手感这种抽象的体验以文字或图片的形式具象出来?在给文章配图时候找到了灵感:观察上图中每款手机的边框转角处的反光面积可以发现,边角过度越圆润的机型反光面积越大。反馈到手感上就是从 iPhone 12 系列开始的直角边框有点硌手,因为转角的过度太锋利了;而从 iPhone 6 开始的圆润边框握着就一点都不硌手,因为边框完全就是曲面的弧度。不过个人感觉曲面边框虽然握着不硌手了,但总是少了点质感。因此个人对今年15系列边框的折中方案非常满意:同时兼顾了手感和质感。

汗手裸奔党的福音:磨砂磨砂还得是磨砂

iPhone 15 的数字系列是磨砂背板,前几代 iPhone 除非是尊贵的 Pro 系列,都是亮面玻璃的材质。

如果屏幕前的你习惯使用手机保护壳,那可以直接跳过这个更新点。15 Pro 系列上将 iPhone X 开始的亮面边框变更为了拉丝磨砂质感,这个变化能体现在两方便:观感和触感。

同时个人非常喜欢这次 Pro 系列将亮面不锈钢材质换成了拉丝钛金属的变更:摸着更舒服了。再加上后盖背板也是磨砂玻璃材质,这简直是手汗党的福音。原先数字系列的亮面背板只要一出手汗后就会变得很滑,一不小心手机滑就出去了;其次是边框粘上指纹或者汗渍后看起来不会很拉跨了。原先Pro系列的不锈钢边框,如果裸奔使用的话,一出汗再加上就会显的原本很有高级感的边框变得一塌糊涂,就是那种将不锈钢边框上糊了一层东西的感觉。

上方是 15 Pro,下面是 13 Pro Max

屏幕的动画丝滑流畅:ProMotion 自适应刷新率

自适应刷新率指的是屏幕刷新率可以根据不同的显示场景从 10Hz 到 120Hz 动态变化,简单来说就是刷新率越高,动画看着越流畅。该升级点从 iPhone 13 的 Pro 系列开始首次支持,直到目前还是各代 Pro 系列的专属。

流畅、丝滑、不卡,这些关键词很大一部份取决于两个因素:系统动画和屏幕刷新率。而早在大部分手机厂商都是60hz刷新率的时代,iPhone 就以优异的系统动画在消费者中赢得了流畅不卡的口碑。甚至在安卓一众厂商将 90hz,120hz作为标配的时候,iPhone 还保持数字系列 60hz 的刷新率,而且似乎总体来看给用户的观感上也没有比 90hz 或 120hz 差多少。

说实话只要不是经常频繁切换使用 120hz 和 60hz刷新率的设备,肉眼在一段时间后都能适应。看惯了 60hz 的屏幕后,似乎也不会觉得很卡,起初用上 120hz 屏幕的时候会有惊艳的感觉,但一段时间后也会渐渐感知不到。因此我个人不是特别看重 120hz 屏幕的升级点,但着确确实实是从数字系列升级到 Pro 系列后体验中会有感知的地方。

日常使用:大部分场景下的体验升级

既然是日常使用,那这一部分会分享大多数人每天都能感受到的升级点,这些升级点都是

充电时少找一根线:Lightning 换成 USB-C

15 系列独享,不过数字系列还是 USB2.0 的数据传输速度。

目前社交媒体上很大一部分关于 iPhone 15 的流量都集中在:终于更换 USB-C(下文简称C口) 接口了。而 Lightning 接口(下文简称L口)变更为C口从表面上看有以下两点变化:1. 物理层面上兼容了市面上大多数C口的设备。2. 数据传输速率提升了20倍(Pro系列专属)。不过对一部分消费者来说,似乎真正能够在日常中感受到的变化只有:给 iPhone 充电时可以不用特意找L口的线了。

先从用户需求的角度来看看C口带来的传输数据提升这件事对大部分消费者是否有意义:在日常生活使用手机的场景中,大多数消费者不会在手机上产生很多需要导出的数据(微信这种小而美的软件除外),也就感知不到数据传输速度带来的提升。相反作为普通消费者特别在意的充电速度,并没有因为更换了C口有所改变。所以没有必要单纯因为C口传输速度不同这件事硬要放弃数字系列升级到 Pro ,Apple 给 Pro 系列更快的传输速率准备了更加充分的使用场景,详细的内容在下文展开。

考虑到数字系列确实很少有传输大量数据的场景,库克今年阉割了数字系列C口传输速度的刀法似乎顿时合理了起来。这不会就是传说中的自适应果粉吧【黑脸】

再来说说不用特意找L口充电线方面的体验升级。如果你手上只有 iPhone 一种设备需要L口充电的话,那这个体验升级的点应该是:彻底让L口的充电线在自己的生活中消失。不过L口由苹果主推在市场上发行了近十年,每个人难免会有除了iPhone之外的设备,就比如被苹果生态「果挟」的我: AirPods 、Magic Mouse/Trackpad/Keyboard、MagSage外接电池、Apple TV 遥控器等设备都是L口的。而且我相信很少有人会仅仅因为一个充电口的改变,就去更换这些配件,因此短时间内想要彻底抛弃L口的线材不太现实。

身边依然存在各种 Lightning 接口的设备

总体来说 iPhone 全系更换C口这个升级点,对较大一部分消费者来说体验上的改变只是给 iPhone 充电时不用专门去找一根L口的线了。更不用说自己手上 iPhone 的电池生涯中 90% 的电量都是通过 MagSafe 无线充电的。但是C口升级的意义对进阶用户来说可就太重要了。

暂时不会乱杀后台了:8G 运行内存

运行内存越大,手机能同时运行的软件越多,如果内存快满的情况下,手机会自动清除不常用软件的后台进程。Apple 在 12 代 Pro 系列、14 数字系列开始升级到了 6G 内存。历代 iPhone 运行内存速查表

15 Pro 将运行内存升级到了 8G,我认为这是今年 Pro 系列区别于数字系列,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非常重要的升级:因为手机的运行内存与日常使用场景息息相关。8G内存意味着日常使用中杀后台的情况可以得到缓解,且能使 iPhone 的使用寿命大大增加。

不知道屏幕前的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在微信中填写某个表单时,中途需要切换到其他App收集一些信息,等过了一会后回到微信后发现微信的后台进程被结束了,导致自己需要重新填写表单。由于我上一台 13 mini,运行内存是4G,这就导致在3-4个软件间切换就会出现后台进程被结束的情况,这种痛苦对手持4G运存手机的用户应该能经常体会。

自从换到 15 Pro 后,已经好久没有看到过微信加载时那张地球背景了。甚至有次打开地图软件时候,还能直接看到上次导航的地址,也就意味着在接近一天的使用中,地图App的后台都没有被结束,而且不光是地图一个App。虽然随着使用时间推移还是会存在卡顿的情况,但个人感觉最起码能稳定发挥一两年吧。写到这里衷心希望微信能找回小而美的初衷,虽然已经不太可能实现了。

瞥一眼就能获取关键信息:灵动岛交互

第一次出现在 14 Pro 系列上,15 全系标配,巧妙利用了挖空屏的硬件缺憾。

还记得自己在 iPhone 14 Pro 系列发布会上第一次看到灵动岛这种交互时,兴奋得随手发了一个朋友圈。感叹苹果在交互设计上强大的创新能力:利用挖孔屏这种产品本身的物理和技术限制导致的缺陷,创新出了一种全新的交互形式,甚至这种交互在很多场景下确确实实能带来一定程度上的体验亮点。

左侧是 iPhone 4S,中间是 15 Pro,右边是 13 mini

在过去的一年里,越来越多的开发者适配了灵动岛,逐渐让灵动岛摆脱了只有寥寥几个系统应用支持的尴尬开局。而我是这个时候才第一次接触灵动岛,因此实际体验下来还是不错的。下面列出了一些灵动岛交互可以渗透到的实际使用场景:

  • 在阅读文章时,不用离开现有应用,就能看到刚点的外卖还有多久送到。
  • 后台在播放音乐时,不需要离开现有应用或者打开控制中心,只需在按住灵动岛就能控制播放,且不会大面积遮挡住我正在流浪的界面。
  • 一些系统级别的提示:切换静音状态、低电量提示、调整铃声音量、来电显示等都可以以一种优雅的方式展示在屏幕顶部区域。
  • 而且灵动岛展开和关闭的动画简直不要太优雅,无聊的时候还可以拿来解压。
  • 横屏打游戏或者追剧的时可以安置无处安放的大拇指。

上图是我有次打车去高铁站时手机界面的截图。可以看到在灵动岛上显示着两个App的关键信息,一个是 滴滴打车 的预计还有多久抵达,另一个是 12306 提示的安检口。这里我要夸爆苹果的交互细节:当我在路上的时候,我当然更加关心预计抵达的时间。而当我到站后,滴滴的灵动岛进程就消失了,我可以快速通过长按灵动岛呼出实时交互,看到自己的安检口和自己的座位,而不用离开当前的应用。

买DIY桌面小摆件送智能手机:待机模式(StandBy)

可以升级 iOS 17 的 iPhone 都支持,充电时横着将手机静置一会就能开启。不过只有支持全天候显示的 14 Pro 及后续 Pro 系列的机型才能始终亮屏显示。

三个关键技术才最终促成了待机模式的诞生:

  • iPhone 12 上出现的 MagSafe:让随手一放成为可能。
  • iPhone 13 上出现的 ProMotion:让超低刷新率展示画面成为可能。
  • iPhone 14 上出现的 全天候显示:让一直常亮显示成为可能。
  • iOS 17 上更新的待机模式:将上述的关键技术落地成了一个模式。

自从 Apple Watch S5 开始,就同时支持了全天候显示和床头钟模式。不过受限与 Apple Watch 本身的使用场景和屏幕尺寸,注定就无法承载更多的使用场景。而 iPhone 上的这快屏幕则改变了游戏规则。

我想用「温馨」这个词来形容这个新功能。试想待机模式还没出现前,手机熄屏后就是一块冰冷的黑色方块,放在桌面上或许还有点碍事;而待机模式可以驱动着感兴趣的用户去想办法让手机横着充电(MagSafe是最优解),让 iPhone 从原先手机的形态扩展成了桌面小摆件的形态。给用户提供了一块可根据自己喜好DIY的领地,放在桌上不失为一个代表自己个性的装饰品,而且光线变暗后还会自动切换到红光模式,简直不要太温馨。

对我来说待机模式最常用的两个场景是:时钟显示和音乐控制。工作日上班到工位后将手机往 MagSafe 充电支架上一放,在优雅的动画播放完后手机就会进入待机模式,接下来就能非常明显地看到还有多久下班现在的时间或者自己添加的小组件;到家后想要听歌的话先在手机上选好想听的歌单,隔空播放到房间里的 HomePods 上后,还是非常顺手地将手机往 MagSafe 外接电池改造的充电基座上一吸,等待机模式激活后点一下屏幕顶部中央的 HomePod 图标,这时候待机模式就化身为了正经的音乐控制面板。虽然用 Siri 也能控制播放暂停,不过能动手解决的事情为啥要动嘴在一块精致的 OLED 屏幕上看到艺术家精心制作的歌曲封面配合上 iOS 优雅的毛玻璃特效后,能时时刻刻提醒我手机只是买这个可DIY桌面小摆件的赠品。

左侧是音乐控制界面、中间是时钟显示、右侧是App的实时活动

说实话全天候显示下的待机模式是我自己决定升级 15 Pro 能排进前三的理由。虽然只有充电的时候才会开启待机模式;虽然能够从其中获取到的信息数量不多甚至频次也不会太高;虽然只要开启了全天候显示也能到达类似的效果。但是自己就是无法抵挡转个头或者撇一眼,就能获取到信息的诱惑。

锦上添花:新功能有些亮点,没有也不是不能接受。

在这个模块中,主要分享一些用到的时候会感觉挺不错,但没有的话也不是不能接受的升级点。有些功能乍一看会觉得很有用,不过真正上手后就会发现没有想象中那么常用,所以没有的话也不是不能接受。

提供一步直达的交互方式:操作按钮(Action Button)

15 Pro 系列独享,真实使用下来似乎用到的频率不是很高。

虽然个人非常喜欢 iPhone 上一直延续了10来年的静音按钮,操作时配上精心调制的震动反馈,简直是解压利器。不过自己常年保持手机静音静音状态,对于像我这样的用户来说就等于是白白浪费了一个按钮的位置,所以非常赞成苹果将它替换成一枚可以自定义操作的按钮。

相信一部分用户能满足于设置里提供的一些自定义操作,比如一键打开相机、开关手电筒、切换静音等。而对于喜欢折腾的用户来说,支持触发快捷指令才是这枚按钮升级最关键的地方。虽然我们可以通过小组件的方式将某个快捷指令放在锁定屏幕上,或者绑定给轻触背面的动作。但前者的问题是始终需要点亮屏幕的多一步操作,后者的问题是经常会误触或触发不了。而当我们想要快速触发某个操作时,往往是需要「一步直达」且「稳定」地完成操作。而操作按钮就完美满足了以上两点要求。

我们可以再贪心一点:既然都已经迭代成了一个用户可以自定义的按钮,那只能触发一个操作是不是有点太浪费了,能不能通过不同的设备状态来触发不同的操作?答案是完全可以,不过有一定的设置门槛。我们可以通过 Actions 这款软件,在创建快捷指令时,提供6种手机姿态的条件判断能力,再结合快捷指令本身就支持读取系统状态,最终通过一个快捷指令能触发的操作数量只取决自己具体的需求和折腾的意愿。

我利用了 Actions 提供的6个手机姿态,设置了几种常用的快捷操作,囊括了日常扫码、出示付款码、拍照、录视频、录音等常规操作。

不纠结用人像还是普通模式:照片的人像功能

iPhone 15 系列独享,可以在照片模式下拍摄带有人像模式下功能的实况照片。

以前用 iPhone 拍照时,如果想要实现被摄主体清晰而背景模糊这种效果,就必须切换到「人像模式」,且「人像模式」下无法拍摄实况照片。而很多时候就因为多了这么一步操作,就能劝退很大一部分用户了,更不用说选择了人像模式就得放弃实况照片。

可以看到照片模式下拍摄的照片,在预览和编辑模式下,均加入了人像功能。

而 iPhone 15 的这一次升级,彻底践行了那句热梗:小孩子才做选择题,成年人我都要!打开相机用拍照模式拍照时,如果系统检测到了画面中有明显的拍摄主体,照片模式下就能拍摄同时具有「实况照片」和原先「人像模式」特性的照片。且包含满血版的人像模式的功能,景深控制和光效控制的能力都有,13 Pro 后续的机型后期还可以在照片App编辑照片时切换对焦点。

同一张照片,通过后期「焦点切换」切换功能呈现出不同的对焦点。

那我怎么知道相机有没有智能地开启人像模式?如果看到取景框左下角有一个f字样的图标出现时,就代表这这张照片包含了人像模式下的功能。如果你想直接就应用人像模式只需点击下这个图标,那么你在相册中看到照片预览图就是默认开启人像效果的图片,同时包含实况照片的信息。

可以看到 Apple 在拍摄模式方向上变革的思路:不用专门让用户去拍照模式中选择「人像模式」而可以自动在照片模式中开启,也就意味着将「人像模式」从「模式」的纬度降低到「参数」的纬度上这个改变更为吸引人。因为参数意味着就像光圈快门ISO一样是一张照片默认的参数,将调整权给到了后期时的用户。这代表着计算摄影又向前迈了一步,无疑需要芯片算力的支持。

截图自 Apple 官网

在这里大胆预测一波:在未来算力足够的情况下,是不是视频模式拍摄时也能同时包含「电影效果」模式中的浅景深功能。甚至名词都能给 Apple 起好:新一代电影效果功能可拍摄浅景深视频。

照片的高像素和小体积全都要:HEIF MAX 格式

iPhone 14 Pro 系列可以通过将系统升级到 iOS 17 来获得这个升级点,iPhone 15 数字系列也具有这个功能。

1200万这个像素规格整整在 iPhone 上延续了近乎10年之久,去年 iPhone 14 Pro 系列终于将主摄的像素提升到了4800w像素,虽然这听起来是个值得开心的事情,但有个很尴尬的问题:如果你想得到4800万全像素的照片,就必须得开启 Apple ProRAW 格式进行拍照。而一张画面信息比较丰富的照片大小动辄接近 100MB,而试问有多少普通用户用得上RAW格式的高宽容度?更多的用户只是需要高像素所带来的放大后画质更不容模糊的特性罢了。所以个人认为这个升级点在当时看来有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感觉。

左边是默认的24MP格式,中间是 HEIF MAX格式、右边是 RroRAW 格式

而当 iPhone 15 发布,iOS 17 正式版开始推送后,终于可以拍摄 HEIF 格式的4800万像素的照片了。两种格式最终所带来的照片体积有着近乎15倍的差距,这才真正意义上能够让普通消费者能够用上4800万像素带来的清晰度的升级。

上面三张图片从左到右依次是普通HEIF、HEIF MAX、RAW Max不同格式但相同参数下拍摄的照片,如果直接原图直出或者不放大看细节并且不大范围后期的话,几乎看不出三种不同格式的区别。

放大后最左边1200w像素的照片已经几乎看不出砖瓦的细节纹理了,中间HIEF MAX格式的照片还能够看清楚砖瓦的细节,右边RAW格式的照片就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到没有了算法锐化的效果。

专业领域:给进阶使用提供了可能性

平时就在摄影摄像方面有所涉略的用户应该会对这一部分感兴趣,既然涉及到了部分专业领域,那无法避免地会使用一些专业名词或参数,不过本文还是会尽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分享这部分的体验。

一台更比6台强:4800W 像素带来更多的焦段

iPhone 14 Pro 系列可以通过升级系统到 iOS 17 获得这个更新点,同时 15 数字系列也有2x(48mm)的焦段。

手机上包含更多焦段这件事让普通消费能够感知到的变化就是:拍照时有更多的放大倍率能保持照片拥有可用的清晰度。而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不同的焦段对应着不同的景别,不同的构图方式,以及不同的拍摄习惯。而焦段在很大程度上只受到镜头的影响,Pro 系列有三支物理镜头,但是苹果硬生生从三个镜头中挤出了6个不同的焦段。

当我使用 13 mini 时,只有两个无损的焦段可以选择:13mm 的超广角和 26mm 的广角,说实话在进行创作时 26mm 的主摄还是太广了,平时拍拍风景打卡照还能凑合用,不过一旦想要进行创作就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了(更又可能是自己技术不行驾驭不了这么大场景的构图)。

从左到右是:0.5x的13mm、1x的24mm、2x的48mm、3x的77mm

而在iPhone 15 Pro 上,一共可以有6个接近无损的焦段可以选择。而我最喜欢的就是将主摄默认设置为35毫米,这是个非常经典的「小广角」焦段,既可以包含主体,又可以交代足够的背景。苹果非常聪明的在一块传感器上通过物理裁切或像素合并,肉眼感知画质损失不明显的前提下,从一颗镜头中硬生生变出了四种不同的焦段:24mm的1x、28mm的1.2x、35mm的1.5x、48mm的2x,虽然是四个焦段,但 24mm 和 28mm 差距没那么大,因此建议在设置中只保留 24mm 和 35mm,这样在创作时切换起来会更加得心应手:单击1x的按钮就能在 24mm和 35mm 两个焦段之间来回切换。

用 iPhone 上的 Varlens App 拍摄直出,77mm 焦段。

在这里大胆再预言一波:未来的某一代 iPhone 上就会有通过传感器裁切出来的 154mm 的 6x 长焦。借鉴 Apple 在 24mm 镜头上的操作,如果将 77mm 的镜头也升级到 4800w 后,也能通过传感器裁切的方式将最长焦段扩展到 154mm。

一般人还真不会去用的格式: ProRes & RroRAW

Pro 系列专属,12 Pro 开始支持照片的 ProRAW 格式,13 Pro 系列开始支持视频的ProRes格式。ProRes 只是一种更加利于后期剪辑的视频编码格式,而ProRAW 则是能保留传感器原始数据的图片格式。

一句话概括 ProRes/ProRAW 格式与一般的 HEVC/HEIF 的区别:前者在某方面做到了极致,而后者则是为了兼顾更多的场景做出了一些平衡后的取舍。ProRes 在后期剪辑方面做到的极致所付出的代价是录制4k30fps的视频一秒钟大概200MB大小;ProRAW 在保留画面信息方面做到的极致结果就是一张照片动辄接近100MB。有可能是自己对这块内容不太了解的原因,总觉得 Apple 在 iPhone 上支持这俩格式秀肌肉的意义远比实际意义更大。

而且比较离谱的一件事情是,这两种专业格式出现在 iPhone 上已经不只一年了,而直到 15 Pro 才能非常轻松地将这些素材从 iPhone 中导出,这完全归功于 USB-C 接口带来的 10Gb/s 的传输速度,简直是对使用 iPhone 进行专业创作的用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在自己使用 15 Pro 接近两个月的时间中,说实话没有正经使用过这两个格式去创作。最多就是好奇这俩格式体验的时候用过,不过一看最终巨大的文件体积瞬间就被劝退了。

在某些领域对标专业摄影器材:Log & ACES

15 Pro 系列独享。Log 模式可以记录更大的动态范围,而学院色彩编码系统(ACES)可以让 iPhone 产出的视频可以顺畅接入到专业的视频制作流程中。

用一句话来形容 iPhone 上 Log 模式的意义:让 iPhone 拍摄的视频看起来不那么 iPhone。

需要在「设置」中开启 Apple ProRes,系统相机才能录制 Log 规格的视频。

想要在拍摄视频时使用 Apple Log 的话还有个比较尴尬的点,如果用原相机录制,则必须使用ProRess 格式来拍摄,而这个格式最大的痛点是上文提到过的巨大的文件体积,也就是说一台256G 的手机啥事不干最多只能存储半小多小时的素材。虽然 15 Pro 系列上可以将录制的视频录制到外接硬盘中,甚至可以支持 4K60 帧的外录。虽然 Apple 给专业用户们提供了一种选择,不过相信还是有相当大部分的准专业用户不想让视频录制这件事变得太重。

这种尴尬的开局有点类似与 14 Pro 系列刚发布时只有ProRAW格式的照片支持 48M 像素的照片。幸好有一个神奇的软件能够完美解决:既想要 Apple Log 的所能提供的动态范围,又不能容忍 ProRess 格式下巨大无比的文件体积的痛点 ——— Blackmagic Camera。这款软件不仅支持以H.265的格式录制Apple Log 规格的视频,甚至还能支持在拍摄的时候套监看Lut。更离谱的是最近更新了一次版本后,甚至可以将Lut直接烧录进H.265录制的素材中,省去了后期在软件中还原的步骤。

还有比较让人惊喜的是,这款软件截止到目前为止(24/11/23)完全免费,可以直接去 Apple Store 里下载使用。而且这款软件的拍摄体验也比原生相机好用太多了,由于这篇文章的主题是 iPhone 体验,感兴趣的用户可以自行下载软件探索,这里就不过多跑题了。好东西值得推荐给所有人。

结语

关于新款 iPhone 的体验内容就先分享这么多,如果只是关注 iPhone 体验相关的读者朋友下面的内容就没必要看了,感谢你能读到这里。写了这么多体验上的升级点,思绪难免会有些想跑题的冲动,最后再来聊聊写作时产生的关于 iPhone 迭代策略的个人思考吧:

似乎 Apple 不会刻意去追究一项新技术,不会为了抢个首发就赶着将一个新技术应用到 iPhone 上,而是当技术趋于成熟,能将之与用户真实的使用场景有机结合后,才会落地到自家的产品中。就比如安卓阵营早就遥遥领的无线充电方式和功率,不过遥遥领先了这么多年,就是没有出现带磁吸精确引导的 MagSafe,个人认为用着顺手好用比单纯的高功率更能让用户愿意去用;还比如全天候显示的技术安卓阵营早了不知道多少年就支持了,但就是没有一个类似于 iPhone 上「实时显示」或者「待机模式」这样接地气的实际应用场景;还比如为了减小刘海屏面积安卓阵营早就遥遥领先的挖孔屏水滴屏,但就是没有一家设计出灵动岛这样有趣的交互方方式。

毋庸置疑的是国内手机厂商在某些方面确实有很多「遥遥领先」的地方,比如电梯里所有 iPhone 用户都沉默而华为用户还能刷短视频的信号强度,比如苹果用户看得流口水的应用分屏和小窗模式等等,不过个人认为在给到用户独特新奇好用的体验这块国内厂商任重道远。


还有一些碎碎念

自己从10月26号拿到新手机开始,一边体验新款的 iPhone、一边将思绪记录成文字,到今天11月26号最终定稿上传正好历时一个月。其实在拿到手机的前两天就用大纲的形式列出了文章中涉及到的所有升级点,加起来甚至还不到1000字。搭建好文章的大框架后,在一个月的时间里陆陆续续将自己的真实体验和思考补充到框架中最终产出了9000多字的长文,非常感谢你能看到这里。文章中存在一些较为主观的分享,如果屏幕前的你有不同思考的话欢迎在评论区交流。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还有点意思或者有点用的话欢迎充电、评论、转发,这是对我莫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