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在最新的开发者大会上,隆重的推出了GPTs,这次更新大大降低了开发AI工具的门槛,为普通创作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它不仅意味着我们可以更容易地接触和利用这些强大的工具,还意味着我们可以更加自由地创造和表达。

写作本身就是GPT模型较为擅长的领域,我不禁去思考,能不能利用GPTs开发一个博客的写作工具,帮助我们进行提升写作水平,统一写作风格。说干就干,我决定以少数派作为实验对象,创造一个少数派写作的AI小助手。


写作指南的创建

要制作一个少数派风格的AI小助手,自然要首先明白,少数派社区欢迎哪些内容,其文章的写作风格是什么样的,并得到一个具体的写作指南。

我具象这个目标的思路是:

  1. 从少数派上获取热门的样本文章;
  2. result_ind:分别对这些样本文章进行内容、结构、风格的总结;
  3. 再对这些result_ind进行整合,得到一个总体的写作指南。

获取样本文章

我选取了首页上“热门”板块中最近的10个“社区内容”的文章来进行进行尝试。首先将这些文章全部收藏进了Cubox中。

分析文章并获得result_ind

之后我打算把这些文章输入chatGPT中进行分析。最开始想要使用chatGPT读取文件的功能进行直接分析。但是尝试后发现,最近可能是因为算力的问题,经常会出现:上传文件出错,读取文件出错(文件本身只有203k,原先数十m的文件都可以正常读取),文件只读取前面小半部分的问题。所以最后还是选择使用插件(WebPilot)直接读取网页内容。

总结过程中出现问题

接着使用上图给定的prompt进行总结,很快出现了新的问题。文章中包含了少数派的引导信息,这很显然会干扰到我们的结果。所以我调整了prompt,增加了“请忽略其中关于少数派社区的引导内容”的语句。

最终的prompt:你好,我会每次给你发送一篇文章,我需要你读取每篇文章的内容并进行拆解总结,请忽略其中关于少数派社区的引导内容。总结内容包括:1.标题,2.文章结构,3.语言风格,4.表达特色,5.句式特点,6.开头引导和结尾的总结,7.引用的频率和特点,8.文章创作视角,除此之外什么都不要做。

第一篇总结的内容,剩余的因为篇幅问题不再展示。

此外,过程中还遇到了一个问题。可能是因为token大小限制的问题,进展到第10篇的时候,ChatGPT就开始“不听话了”。母语都爆出来了,使用中文指令后,开始不按照要求生成,只能够重新开一个对话窗口进行对话。

GPT开始“不听话”了

通过这样的10次步骤重复,我们就得到了一份包含10篇文章总结的文件。

生成写作指南

最后,将这份文件输入chatGPT,让他进行总结。得益于GPT4模型的更新,这些内容居然可以一次性输入进去。不用进行拆解或者通过文件。

Prompt:请你阅读文档中从头到尾的全部内容,请注意不要省略任何内容,然后总结出一份基于这些内容的中文写作指南,包括:1标题,2.文章结构,3.语言风格,4.表达特色,55.句式特点,6开头引导和结尾的总结,7引用的频率和特点,8.文章创作视角。

最后得到了这样一份《少数派写作指南》:

1.标题

清晰明确:标题应直接反映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吸引人:使用有吸引力的词汇来激发读者的兴趣。

相关性:确保标题与文章内容紧密相关,避免误导。

2.文章结构

有序安排:引言、主体、结尾的传统结构依然有效。

逻辑清晰:确保每个部分都有清晰的逻辑流向下一个部分。

段落划分:合理划分段落,使文章内容条理清晰,易于阅读。

3.语言风格

适应主题:根据文章的主题选择合适的语言风格,如指导性、信息性或叙述性。

平衡使用:专业术语和日常语言的平衡使用可以使文章既权威又亲切。

4.表达特色

个人经验与实例:结合个人经验和具体实例使内容更有说服力。

情感投入:在叙述中加入个人感受,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5.句式特点

简洁明了:使用简洁、明了的句式,避免冗长和复杂的句子结构。

灵活变换:根据内容需要灵活使用不同长度和结构的句子。

6.开头引导和结尾的总结

吸引注意:开头应引起读者兴趣,直接切入主题。

有效总结:结尾部分应总结文章要点,留给读者深刻印象。

7.引用的频率和特点

适度引用:适当引用数据、研究或例子以增强论点的可信度。

相关性:确保所有引用内容都与文章主题紧密相关。

8.文章创作视角

选择合适的视角:根据文章的目的选择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视角。

结合现实:尤其在探讨现实问题时,结合社会现实和个人体验可以提高文章的共鸣和实用价值。

创建少数派写作AI助手

1.我们直接打开GPT的创建工具,根据引导创建我们需要的写作助手。

2.直接了当的告诉他我们需要什么,并进行命名。

3.接着他会自动创建一个头像,这里我选择进行一下调整,这个头像和名字后期也可以手动进行更改。

4.然后他会询问写作的风格和需求,我们把之前得到的写作指南直接复制进去。

5.最后,我们要和他明确沟通的风格,防止他抽风。

6.到此为止,我们的AI写作小助理就创作完成了。

简单试用

先让他帮忙写个提纲

创建标题

写作实战

由于篇幅问题,就不进行进一步展示了。

最后再使用GPT生成一个头图:

总的来看,虽然还是有不足,但他还是能够胜任这份工作的。

实践过程中,我也遇到了几点需要注意的地方:

  1. 指令一定要具体,不要让AI去猜你要干什么,越具体的指令效果越好;
  2. 较为复杂的指令,可以拆分后让他去执行,不然很容易偷工减料;
  3. 目前我并没有发现AI能够生成任何可以直接使用的内容,对内容进行判断和修改的能力非常重要。

最后,

sspai assistant

欢迎大家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