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双11前Intel发布了14代CPU,除了CPU以外还有新款的Arc系列独立显卡A580,对游戏发烧友而言可能没多少了解的兴趣,但对打算装生产力设备的用户而言意味着多了一些选择。

 

本文给大家带来非公版的蓝戟A580显卡开箱评测,包含参数解析、跑分测试以及应用测试,懒人朋友可以直接一拉到底看总结,觉得有所帮助欢迎关注点赞收藏三连,有复杂问题咨询请单独联系。

 

⏹ 参数解析

首先先劝退游戏发烧友,Arc系列显卡强在生产力上,在游戏方面确实比不上拥有DLSS的NVIDIA显卡,更适合的是影音渲染工作,当然也不是说完全玩不了游戏,毕竟连CS2都用上了DX12,下文会做相关测试。

 

放一下A580上下两级的型号参数对比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来:

● A580各项核心都略弱于A750 8G版本,但显存完全一致,性能差不多特别大。

● A580全面比A380强不少,各核心数几乎都高出两倍,显存带宽和位宽有巨大的提升。

对比销售价格和硬性能参数,这张卡是精准刀法的产物,当然个人觉得现在价格偏高,后期如果降价到一千二百元左右,对预算比较吃紧又得批量采购工作室来说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 开箱拆解

这段简单过一下蓝戟A580的外观,考虑到后期会涉及更换硅脂,也给大家分享下拆解方法。

PS:固定螺丝上有易碎标,拆后不保,保修期内请不要拆,拒保别怪我没提醒。

1️⃣ 设备外观

蓝戟A580是标准的双风扇显卡,尺寸为253*115*42mm,常规M-ATX和ATX机箱必然没有问题,少部分支持竖插或者背插的ITX机箱也能装下。

 

显卡正面做了类碳纤维的设计(当然千元价位不可能真给你用碳纤维),采用双旋帆翼风扇的icicle多维散热系统支持风扇启停,实测满载声音不是很大。

 

供电还是双8Pin接口,所以不用担心上ATX3.0协议电源导致的预算增加问题,常规ATX2.0的即可,搭配非K的i5酷睿及以下CPU用常规500W铜牌以上足够了。

 

原装一共有四个视频输出接口,包含三个DP2.0和一个HDMI2.0,搭配生产力标配的4K分辨率双屏输出轻轻松松,下面开始拆解环节。

 

2️⃣ 内部拆解

蓝戟A580的拆卸比较简单,拆掉背部和挡板上的所有可见螺丝即可分离。

PS:再次提醒各位,有一个螺丝上有易碎标,拆解意味着失去保修,切记切记。

内部结构如下图所示,PCB主要IC和散热件中间的空隙都用散热垫做了填充,核心上硅脂用的则是信越7921,导热效率还是不错的。

 

原装icircle散热使用三热管方案,对热设计功耗134W的蓝戟A580正常够用了,建议使用两年后拆机做个清灰+硅脂更换。

 

蓝戟对PCB和IC也做了针对性优化,定制的Tide电感可以保证供电稳定性,同时IC采用SMT工艺固定,不仅排列美观还可以有效提升耐用性。

 

下面将显卡装回,开始跑分评测环节。

 

⏹ 测试场景

分享测试结果前先说明一下测试环境,不同型号的CPU和内存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测试结果,仅供参考

1️⃣ 显卡丨蓝戟(GUNNIR) intel Arc A580 Index 8G

简介:本文评测品,量化数据请往下看,现在首发价格高,感兴趣的朋友建议再等等。

 

急用的话建议选择A750或者A770,就现在的售价而言,影音工作室入了不会错的,感兴趣可以看看之前做的A770 8G评测。

 

2️⃣ CPU丨Intel i5-13700K

简介:考虑到选择Intel独立显卡的用户大部分都是奔着影音类项目去的,不建议这类用户选AMD,Adobe全家桶可能会出现无法调用独显解编码的Bug,和A580同价位搭配比较合适的是i5-13400和i7-12600K。

 

3️⃣ 主板丨技嘉 B760I AORUS PRO DDR5

简介:在用的这套ITX主机主板,算是中端型号中性价比相当不错的型号,并且对内存支持非常强,本次测试开启了低延迟+大带宽模式提升了内存IO,如果各位打算使用二三线低端主板,部分应用的实际性能会比本次测试要低一些。

 

⏹ 驱动调试

如果搭配CPU是Intel,物理安装完成后记得开始Re-Size BAR支持,开机按Del进BIOS找一下,一般在IO设置中。

 

Intel针对自家独立显卡有单独的驱动程序Intel Arc Control,安装过于简单就不再赘述了,简单介绍一下调试方法:

● 第一步,点击性能中的性能调试,右侧会展开配置面板。

● 第二步,解锁功耗墙,A580默认是134W,官方最高支持160W。

● 第三步,拉高图形处理器性能加速,一般+40就行了。

建议各位调试完成后做一次拷机测试,毕竟稳定才是搭建生产力环境的第一要素,下面的测试都使用这套配置,理论跑分会比全默认高一些。

 

⏹ 软件跑分

首先是专业跑分工具3DMark的各种模组,针对场景有做说明,大家看个乐呵。

1️⃣ FireStrike测试

该模组针对DX11,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最终分数为24537分

● 显卡分数为26217分

● 物理分数为38561分

● 综合分数为12111分

 

2️⃣ TimeSpy测试

该模组针对常规DX12,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最终分数为10733分

● 显卡分数为10129分

● CPU分数为16221分

 

3️⃣ Speedway测试

该模组针对高性能DX12,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最终分数为1945分

 

4️⃣ PortRoyal测试

该模组针对光追,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最终分数为5099分

 

5️⃣ IntelXeSS测试

该模组针对渲染,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XeSS关闭的FPS为21.51

● XeSS开启的FPS为21.51

● 性能差异为59.2%

 

6️⃣ 压力测试

使用SpeedWay模组进行20次循环压力测试,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通过率为99.8%

● 烤机期间显卡温度在65°左右

 

⏹ 应用测试

其次是实际应用测试,分别针对解编码和AI运算。

1️⃣ 解编码测试

这里使用Adobe Media Encoder 2023,对4K视频美哉天府进行8K转码,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转码时间约需要6分钟多点

效率相比A770肯定有差距,不过低的不多。

 

2️⃣ AI测试

本来想跑一下Stable Diffusion Benchmark,折腾了半天部署好环境,结果跑测试各种内存出错,只能等Intel和大手子们后续维护了。

 

⏹ 游戏测试

最后是游戏测试,由于现在千元价位显示器主流是2K高刷,所以这里主要测试2K分辨率下的游戏表现。

1️⃣ 英雄联盟

首先是代表MOBA网游的lol,画质选择2K+极高+取消锁帧,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仅统计对线期数据,游戏帧数在400-500FPS中间。

 

2️⃣ 无畏契约

其次是代表FPS网游的无畏契约,画质选择2K分辨率+全高,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仅统计对线期数据,游戏帧数在170-200FPS中间。

 

3️⃣ CSGo(DX12)

接着是刚更新不久的CSGo2,画质选择DX12+2K分辨率+全高,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仅统计对线期数据,游戏帧数在120-150FPS中间。

 

4️⃣ 巫师3(DX12)

最后是标准3A游戏,案例选择巫师3(DX12版本),由于支持XeSS优化和光追,这里分为四挡进行测试,分别对应不同的XeSS和光追配置。

 

画质选择1080P分辨率+全高+不开启XeSS+不开启光追,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游戏帧数在65-75中间,随场景复杂程度会有波动。

 

画质选择1080P分辨率+全高+开启XeSS+不开启光追,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游戏帧数在100-120中间,随场景复杂程度会有波动。

 

画质选择1080P分辨率+全高+开启XeSS+仅开启基础光追,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游戏帧数在60-75中间,随场景复杂程度会有波动。

 

画质选择1080P分辨率+全高+开启XeSS+开启光追全特效,测试结果如下图所示:

● 游戏帧数在50-65中间,随场景复杂程度会有波动。

 

⏹ 总结

评测到这里就结束了,给一拉到底的朋友做个总结:

✔️ 单说硬参数,蓝戟A580比A750略低,实际跑影音编辑类应用差距不明显,价格还能便宜一些,对比A380可是质变级别的升级,这刀切的不错。

✔️ 测试了几款主流游戏,优化比较好的网游在2K+全高画质下可以轻松维持在120FPS以上,支持XeSS的3A游戏表现不错,建议1080P+轻度光追。

❌ 目前蓝戟A580还处于刚上市阶段,1499元的售价个人觉得比较高,加点钱就能上A750了,不过按照其他Intel独显的价格跳水节奏,相信很快就能低价拿下。

❌ 虽然影音处理和游戏表现都还不错,但跑AI目前比较尴尬,SD甚至没办法正常运行,只能喊一句战未来了。

综合来看,目前首发价入手应该是大冤种干出来的事儿,等降价到一千两百元左右就有性价比了,对有批量装机且预算不多的中小型工作室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以上就是本次测试的个人观点,感谢观看。